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琉璃愿(全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阿琐
大玉儿屈膝和儿子平视,轻轻擦去他的眼泪:“是额娘对你太严格,吓着你了,福临是不是觉得额娘不喜欢你了?”
“嗯。”福临伏在母亲肩头,呜咽着,“我不喜欢额娘骂我。”
“可是福临啊,额娘骂你,你可以跟额娘撒娇可以哭,若有一天,天下人骂你,大臣骂你,你要怎么办?”玉儿安抚着她弱小的儿子,温柔地说,“福临不要怕,有额娘在,有十四叔在。”
从殿外传来兵器和铠甲碰撞的声音,苏麻喇到门前看了眼:“格格,是睿亲王到了。”
“我猜想他会来接的,我们私下出门,他必定不放心。”大玉儿起身,低头见福临匆忙地擦眼泪,她道,“十四叔不是外人,福临可以对十四叔撒娇。十四叔是跟着你皇阿玛长大,才变得这样威猛勇敢,如今福临跟着十四叔,将来一定也会更了不起。”
福临说:“额娘,我喜欢十四叔,但是我更喜欢我阿玛。”
大玉儿苦笑:“那是自然的,哪有人会比自己的阿玛更好。”
说着话,多尔衮已经走到了门前,苏麻喇向他行礼,多尔衮将身上的兵器卸下来交给苏麻喇,才阔步走进殿内。
大玉儿带着福临让开,多尔衮向皇太极上香叩首,而后才带着几分怒意,对玉儿道:“你们怎么私下离宫,这多危险?”
“鳌拜跟着呢,没事。”大玉儿道,“人人都在为了明日的朝贺祭天忙碌,我只是想带福临来看一眼他阿玛,就不折腾什么出行仪仗了。”
多尔衮低头看孩子,蹲下来问:“福临哭过了?”
福临跑来,熟门熟路地挂在多尔衮的身上,多尔衮一反手,就把小人儿背在了身后。
“福临,没规矩,快下来。”大玉儿嗔道。
“天色快暗了,我送你们回宫。”多尔衮和气地说着,拍拍福临的屁股,“抱紧了,别掉下来了。”
叔侄俩说笑着往外走去,大玉儿最后给皇太极上了柱香,轻声道:“到二月里,我就让福临把姐姐的陵墓迁来陪伴你,为了不叫人非议,暂时不能让姐姐和你同穴,就将就一下吧。”
苏麻喇将香束请入香炉,从一旁娶了的风衣为大玉儿披上,主仆俩缓缓走出殿门,玉儿又回眸,对空荡荡的殿阁说:“多尔衮很喜欢福临,福临也喜欢他,你都听见了。我不愿挑唆他们叔侄的关系,至于我和多尔衮,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算什么,你若有看不惯的,也就只能看着了,大家一报还一报。”
苏麻喇嗔道:“格格,您说什么呢?”
大玉儿苦笑,摇了摇头:“是啊,我说什么呢。”
“额娘,快来……”远处,福临大声喊着,坐在多尔衮的背上朝她招手。
“没规矩,这里怎么能大声嚷嚷。”大玉儿责备道,便是急匆匆赶来,带着儿子上马车,赶回皇宫。
次日,顺治元年正月初一,福临在十王亭大政殿前,受众臣朝贺。
福临赐礼亲王代善面圣跪,济尔哈朗则以身体违和,无力辅政,请皇帝谕各部,凡事先启奏睿亲王,他退而居次。
多尔衮推辞了一番后,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眼下礼亲王年迈,郑亲王退让,朝政之事,几乎是他多尔衮一人之言,但明面上,仍旧是几位辅政大臣互相牵制,旁人说不得闲话,也不敢说。
而范文程等大臣上奏请愿,恳请皇帝出兵伐明夺取天下,以祭告先帝英灵。福临封多尔衮为大将军,亲赐大将军敕印,令他择日统军南下,攻打明朝。
朝贺礼毕,女眷们退回内宫,哲哲和大玉儿再受女眷叩拜,忙忙碌碌,直到午后才消停下,齐齐格歪在永福宫的暖炕上,午膳吃了两口酒,这会儿就晕乎乎的。
大玉儿从外头归来,嗔道:“你也真是放肆了,在我这里歪着就睡?”
齐齐格说的也不知是不是醉话:“如今我自己的男人在这里,我还有什么好忌讳的。”
大玉儿只当没听见,吩咐宫女为福晋取醒酒汤来,她上前摸了摸齐齐格的脑袋:“这么歪着,该着凉了。”
齐齐格醉眼迷蒙,眯成细长的一条缝,将她自己的眸光深深藏起来,抓着玉儿的衣袖,这么“看”了好一阵子,宫女们来了又去,醒酒汤在暖和的屋子里散发出酸涩的气息。
“玉儿,你要答应我。”齐齐格说。
“答应你什么?”
“多尔衮是我的男人,玉儿,你要永远记着,多尔衮只能是我一个人的。”齐齐格半醉半醒,说完这句话,竟是昏昏沉沉睡过去了。
“睡吧。”大玉儿不知她是否真的醉了,好脾气地给她盖上毯子,口中温和地说,“是你的,永远都是你的。”
顺治元年二月,皇帝下旨,将先帝元妃博尔济吉特氏迁入皇陵附葬,虽非同穴,但此举的意义,朝野皆知。
皇帝的意思,自然是太后的意思,事到如今,两宫太后如此宽仁地成全一对有情人,一时在盛京传为美谈。
姐姐迁陵下葬的那一日,大玉儿没有去观礼,她在崇政殿,与多尔衮等人一同听取前线送来的战报,李自成已经打到北京城下,不日就要攻城。
多尔衮神情严峻地说:“崇祯的日子,到头了,我还没亲眼见过他呢,真是可惜了。”
大玉儿见在座的,都是她可信任的人,便开口直言:“吴三桂的事,你们有主意了吗,他卡在边境,是个隐患。”





琉璃愿(全集) 第292章 姐姐当年的狠心
如何对付吴三桂,一时并没有好的主意,大玉儿心中有个算计,但不愿贸贸然说出口,一则在大臣面前太过张扬,再则,她更不想让多尔衮觉得自己什么事都要干涉。
偏偏多尔衮一心一意愿和玉儿共理朝政,这日崇政殿散了不久,他单独追到内宫来,站在凤凰楼下,避开旁人对大玉儿道:“其实,我到了吴三桂的密信,暂时除了你我,还没有旁人知道。”
玉儿长眉轻蹙:“他与你谈条件?”
多尔衮低沉地说:“倒也不是谈条件,说什么,他假装投降李自成,待李自成松懈防备时,我带兵攻过去。类似的话说了一些,说是既然要归降大清,要给大清送一份厚礼才行。”
玉儿细细琢磨这些话语,谨慎地问:“你不信他。”
多尔衮见自己的心思能被玉儿猜中,展颜道:“不信,洪承畴对我说,他觉得吴三桂虽是个将才,但为人不够光明磊落。”
“吴三桂与你同龄,在将帅中实属年轻一辈,洪承畴是大前辈,眼里落不下年轻有为的后辈也是有的。”玉儿却冷静客观地说,“洪承畴片面之言,我们不可全信。”
多尔衮颔首:“不错,在军队里能挣到这份上,哪一个会是省油的灯。”
玉儿道:“既然有这个机会,我们还是可以斟酌。此外,有一件事,我很在意,你能不能派人去查一查。”
多尔衮欣然:“只管说。”
玉儿提起上回洪承畴说的话:“他当时说,‘吴三桂在京中的妻儿’。我很好奇他这样的说法,或许是我多想了,是不是除了在京中的妻儿,吴三桂在别处还有家室。而眼下他既然向你投来归降之意,那是把京中的妻儿都抛下了吗?”
多尔衮明白玉儿的用意,应道:“我今日就派人去查。”
正经的事情说完,自然要道别,大玉儿见多尔衮穿得单薄,不自觉地说了句:“早春尚寒,你要保重身体。”
虽然说完就觉得有几分尴尬,玉儿还是努力掩饰了,顺势道:“和科尔沁联姻的事,既然你们都认为这样对福临和大清有利,我和姑姑也就答应了。只是吴克善这个人太张狂,不必这么早告诉他,等我大清入关后,再与科尔沁订婚不迟。”
多尔衮道:“我明白了,你放心,吴克善我会应付他。”
不知为何,两人的话,总像说不完似的,玉儿不知该在哪里结束才好。
也许是国事繁重没有尽头,又或许是多尔衮看她的目光太焦灼,即便玉儿不愿多想,一天天地相处下来,她能感觉到自己和多尔衮之间变得越来越自然。
“福临昨天挨罚,没得用晚膳。”大玉儿含笑道,“十四叔今天哄哄他吧,他近来爱吃肉,切的肘子能吃下一大盘。”
多尔衮嗔道:“好人都让我做,你自己成天凶他罚他,我都替福临委屈了。”
大玉儿含笑:“那十四叔就多疼疼侄儿,福临才不怕我,人家背靠着十四叔,有恃无恐。”
两人的对话,最终在玉儿说要陪姑姑礼佛而结束分开,多尔衮没有依依不舍,如今他每天都能见到玉儿,每天都能说很多话,心中的杂念反而平复了许多,这样,他就已经心满意足。
这日午前,福临兴奋地跟着多尔衮出了宫,宫门外齐齐格带着东莪早就等候,福临见了东莪姐姐很是欢喜,东莪却说:“怎么不带阿哲姐姐和阿图姐姐来?”
福临委屈巴巴地说:“姐姐们来了,额娘就该知道了,十四叔是偷偷带我出来的。”
东莪对着她阿玛威胁:“阿玛,我可要去告诉皇伯母的,您看着办呗。”
齐齐格责备女儿:“敢威胁你阿玛,屁股痒了是不是?”
东莪朝额娘吐吐舌头,就爬到多尔衮身上要阿玛背着,可多尔衮本就人高马大十分显眼,再背个东莪,更是走到哪儿都找人瞩目。
齐齐格说这集市是没得逛了,带福临去吃顿好吃的,早早回宫才是,不然没走出一条街,整个盛京城的官员都知道,他们的小皇帝出来微服私访了。
在酒楼里,福临一面大口吃肉,一面“控诉”母亲如何罚他不许用晚膳。
齐齐格劝福临慢些吃,心疼地说:“额娘也是为了福临好,福临饿着肚子,你额娘怎么吃得下,额娘必定也陪你一道饿肚子的。”
多尔衮在一旁看着,见齐齐格如此温柔体贴,心中一半是愧疚,一半是敬重,也许唯一能让他直面妻子的,便是纵然心中万般心思,他和大玉儿之间仍旧是清清白白。
而多尔衮也比从前更聪明更稳重,知道该如何面对齐齐格如何安抚她,但反过来说,仿佛是齐齐格变得更可怜。
多尔衮不自觉地给妻子夹菜,说:“你也吃。”
东莪把自己的碗伸过来撒娇:“阿玛,我也要。”
福临忙一本正经地说:“姐姐,你别捣蛋。”
多尔衮大笑,齐齐格也笑了,可她心里还是会隐隐作痛。
东莪不是她生的,福临更不是她和多尔衮的儿子,这样美好的天伦之乐里,本是和她没半点关系。
罢了……到了这个年纪,她不得不向命运妥协。
将福临安全送回皇宫,多尔衮再送妻子女儿回府,东莪在马车上就睡着了,他抱着女儿送回卧房,躺下的东莪却勾着阿玛的脖子不肯撒手,多尔衮哄了一会儿,小丫头才睡踏实。
“这些日子光顾着忙,没仔细看女儿,她都这么大了。”多尔衮说,“刚来的时候,这么小一团。”
齐齐格为女儿盖被子,对多尔衮说:“阿哲和阿图的婚事,玉儿都松口了。我想着,我们东莪也是要远嫁的,可多尔衮啊,能不能通融,我们只有东莪这一个孩子,让她嫁在身边可好。”
多尔衮竟是立刻就答应:“你舍得,我也舍不得,她不过是亲王的女儿,和阿哲她们不一样。”
齐齐格欣慰不已,起身来仔仔细细地看着多尔衮,故意道:“最近你怎么总是顺着我的心思,叫我心里怎么舒坦怎么来,你是不是做了对不起我的事?”
多尔衮比从前从容踏实多了,拥过妻子在她唇上香了一口:“你找出一两件来,我随你处置。”
齐齐格眼圈儿泛红道:“其实我一直不踏实,皇太极死后到如今,为了你不做皇帝,为了你在宫里进出,为了你每天和玉儿见面说话,你可知道我听了多少流言蜚语?你看不见的时候,我在家不知发了多少回脾气。多尔衮,我心里是苦的,你可知道?”
“我知道,我都知道。”多尔衮真诚地看着妻子,“可我和太后,是清白的。”
齐齐格含泪:“真的,不骗我?”
多尔衮神情坚定:“不骗你。”
皇宫里,大玉儿和哲哲到了福临出宫一趟捎回来的点心,哲哲十分欢喜,叫上阿黛和苏麻喇一道来尝尝。
玉儿倒是在一旁淡淡的,其实今天多尔衮问能不能带福临出宫逛逛,她当时就说,带上齐齐格一起才好。
之后退回永福宫,苏麻喇见格格一个人发呆许久,贴心地来问:“您有什么心事吗?”
大玉儿道:“多尔衮曾对我说,姐姐她那么爱她的亡夫,最终也投入了先帝的怀抱,他问我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一次机会,一切重来。”
苏麻喇问:“所以呢,您想什么?”
大玉儿摇头:“我和多尔衮之间,越来越自然,刚开始我还总时时刻刻提醒他,我们要保持距离恪守分寸,但渐渐地,彼此都不那么刻意了。”
“您……”
“苏麻喇,我可以吗,我对皇太极之外的男人,明知道人家心里有我,我还毫不避讳地去接近,我这样,是不是背叛先帝了?”玉儿痛苦地说,“我有时候会分不清,到底是在利用他,还是在自私地享受,我没能从皇太极身上得到的爱意?我怎么觉得自己,越来越理解姐姐当年的狠心了,人心,真是太可怕了。”




琉璃愿(全集) 第293章 有我在
苏麻喇善解人意,劝道:“人心都是肉长的,睿亲王忠心耿耿为了朝廷为了皇上,以及对您的用心,那么好的一个人在面前,难道不去喜欢,而要讨厌吗?您未必是对睿亲王动了儿女之情,不过是感激感恩,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护着您和皇上,换做谁都会动心的。”
“你说的话,我心里怎么会没想过,可我还是迷茫。”大玉儿嗔笑,“就属你聪明?”
“奴婢自然是聪明的。”苏麻喇笑道,“但奴婢觉得,哪怕是儿女之情,又如何?大格格能对皇上动情,您为什么不能对睿亲王动情?这不是公不公平,非要报复一下先帝的事儿,因为都是凡胎肉体躲不过人心。问题则在于,您若真动了情,您会不会跨出那一步,您会不会伤害福晋。”
大玉儿怔怔地看着苏麻喇,忽然释怀地笑了:“对啊,我何必压抑自己的情感,恩也好,情也罢,我的感情是我一个人的事,要紧的是,我会不会跨出那一步。”
“只是感情中的人,做事儿可不受理智控制。且不说大格格和先帝那会儿怎么样,就说您自己,您爱先帝爱得那么痴,争也好闹也好,回想起来,您自己也觉得很多事儿不可思议吧。”苏麻喇笑悠悠道,“格格,咱们做个约定可好?”
玉儿问:“什么约定?”
苏麻喇却是跪下了,严肃郑重地对格格说:“您不要压抑自己的感情,不要让自己活得太憋屈,您还记得先帝的话吗,要您照着自己的心意活下去。但伤害十四福晋的事儿,奴婢不愿您去做,十四福晋纵然有私心,十几年来待您当真是掏心掏肺。格格,若有一日,您真动了心,控制不住自己要做些什么,奴婢一定会劝阻您,哪怕断了我们一辈子的主仆情分,我也不能让您变成自己曾经憎恨的模样。”
“我眼下没有动情,只是有些迷茫,你别担心。”大玉儿拉着苏麻喇起来,“但我们说好了,真有一天我昏了头,你一定要拦着我,我不能对不起齐齐格,绝不能。”
“那这事儿,就放下吧,别搁在心里头,没什么大不了的。”苏麻喇暖心地笑着,“现如今您都是太后了,圣母皇太后也不再管束您,天下没有人能凌驾在您之上,咱们还不过的恣意洒脱些?”
大玉儿长长舒了口气,展臂松松筋骨,站起身挺直背脊:“是啊,现在这样自由,我得做点什么才好,大把的权利搁在手里,竟然不知道该怎么用。”
她站在窗前,看见了往麟趾宫送饭的宫人,那宫人出门时,像是往兜里塞了什么。大玉儿朝苏麻喇递过眼色,苏麻喇会意,待那人走出内宫,立刻带人跟了上去。
没想到豪格仍旧不死心,竟然主动联络宫里的人,帮他和娜木钟传递消息。
虽然娜木钟再不济,亲生儿子在察哈尔做王,背后还有阿霸垓娘家撑腰,若不然皇太极也不会没事把她养在宫里。可豪格也太天真,他是太高估娜木钟呢,还是看不起两宫太后。
这日傍晚,福临来内宫,向两宫太后禀告姨母的陵寝顺利迁入皇陵的事,刚走到清宁宫门前,猛地听见麟趾宫里的躁动,有女人痛苦的咒骂声零星传出几个字,接着就是很痛苦的呕吐声。
大玉儿刚好从永福宫走过来,走到儿子背后,问他:“皇上听见什么了?”
福临怯然看着母亲:“额娘,里面像是有人在打架。”
大玉儿问:“皇上会可怜她吗?”
福临连忙摇头:“她是坏人,我知道。”
虽然大玉儿从没对儿子提起过娜木钟做过什么,可福临身边一大群嬷嬷和乳母跟着,宫里的是是非非,他多少是明白的。
“贵太妃做错了事,要挨罚禁足,这是上一辈大人的事,皇上不必放在心上。”大玉儿平和地对儿子说,“但贵太妃的十一阿哥,是皇上的弟弟,皇上要有做哥哥的样子,好好教导疼爱弟弟,好吗?”
福临答应:“额娘,我知道,您放心。”
他拉着母亲的手,要去见皇额娘,大玉儿见几个年壮的嬷嬷从里头出来,恭恭敬敬地向自己行礼,她没有理会带着儿子走了,苏麻喇则过来问话。
嬷嬷们说:“那信纸,已经给她喂下去了,太后娘娘不追究奴婢们的过失,奴婢们感激不尽。”
“别再有下回,也别让她吃坏肚子,一天喂一次差不多了。”苏麻喇冷酷地说,“吃不了就慢慢吃,别伤了她。”
隔天早朝散后,礼亲王代善进宫向太后请安,哲哲与他客气地说了会儿话,便要去礼佛,留下大玉儿,向代善提起豪格私下联络娜木钟的事。
“那个不成器的大阿哥。”代善叹道,“他怎么那么傻。”
“听说大阿哥最近特别忙。”大玉儿笑悠悠,“在盛京城里,挨家挨户地拜访叔伯们。”
代善面色一紧,忙离座站起来,六十多岁的人,经历了那么多的风云起伏,岁月带走了他所有的强壮威武,世人早就想不起来,曾经的二贝勒,也是英雄般的人物。
“皇兄请坐,皇上都赐您面圣不跪,您何必与我客气。”大玉儿命苏麻喇上茶,亲手端到代善的面前,“先帝身前也最敬重您这个哥哥,和我提起来,总是代善哥哥这样称呼您,您和褚英哥哥在先帝心中,如父如兄。”
“臣不敢当。”代善抱拳谦卑道,“臣不敢当。”
“大阿哥心里不畅快,手中的权利也渐渐被削弱,他不踏实他浮躁,都是人之常情。”大玉儿温和地对代善说,“您在叔伯中居长,您说的话最有分量,他不来找您,找谁好呢。”
“是……”代善一脸的沉重和为难。
“还请皇兄,为我和皇上安抚大阿哥。”大玉儿笑道,“皇上很敬重他的大哥,但多年来兄弟俩聚少离多,连话都没说过几句,难有些生分。所以皇上纵然有心,也做不到,这一切,只能拜托皇兄了,不论大阿哥对您说什么,望您能安抚他稳住他劝解他。”
代善还是站了起来,抱拳道:“太后娘娘放心,臣虽然老了,可不糊涂。为了豪格,老臣已经赔上了一个儿子,他还能觍着脸来找我,也实在叫人服气。臣如今老了,做不了大事,但为您看住一个人,还是能做到的,请太后娘娘放心。”
大玉儿请他坐下:“一朝天子一朝臣,我大清家大业大鱼龙混杂,皇上继位,少不得要做些清理门户的事。将来若有什么事,皇兄莫要生出唇亡齿寒的感慨,您是皇上最敬重的伯父,怎么算,也算不到礼亲王府上。”
代善肃然道:“娘娘今日与老臣推心置腹,老臣也说几句逆耳忠言,只怕将来未必是皇上要清理门户,而是……多尔衮。”
大玉儿轻轻拂开茶碗盖,静默不语。
代善则继续说:“臣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可多尔衮正当盛年,大清的江山若说是他打下来的,也不为过。娘娘,您凡事,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大玉儿抬眸含笑:“多谢皇兄,您的话,我记下了。但出了这道门,您也忘了吧,好好安享晚年,皇上一定会孝敬伯父。”
代善躬身道:“臣不敢当……”
是年三月,明朝传来消息,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在皇宫后的煤山自缢,多尔衮连夜集结八旗将士,率军奔离盛京。
出兵前,大玉儿带着半梦半醒的福临来到十王亭,多尔衮身披铠甲,气势威严地朝他走来,将睡眼惺忪的福临抱在怀中,目光坚定地看着玉儿:“我走后,不论发生什么,别惊慌,一定会有人保护你和福临,有我在。”




琉璃愿(全集) 第294章 大清入关
“保重。”纵有千言万语要说,此刻也只有这两个字,大玉儿将福临抱回来,后退几步。
多尔衮明白她的心意,依礼向皇帝和太后告辞,即率领兵马奔离盛京,挥师南下,对明朝发起最后的攻击。
且说李自成攻破北京,占领紫禁城不久,京中农民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城中气氛恐怖,人心惶惶,传说:“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
而明朝军队自洪承畴、祖大寿归降清朝后,边关仅剩下吴三桂一人能战,现下崇祯自缢,明朝崩塌,吴三桂及其手下军队已无归属。
他在京中的妻儿落入李自成手中,李自成下诏招抚吴三桂,吴三桂面上是答应了。但其为人明,自知李自成绝不会善待他,暗中给多尔衮发密函,愿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领清兵入关。
1...9899100101102...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