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当然不知道而且你说的这事儿,应该没几个人知道吧?哪怕冯公公重伤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汪孚林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其他人,笑容可掬地说,“张公公既然起了个头,还请不要卖关子,能不能详细解说一下?”
张宁既然选择说了,就没打算藏着掖着,当下找了张椅子一屁股坐下,这才开口说道“皇上带人冲慈宁宫的那天晚上,冯公公为了表现赤胆忠心这话也不大确切,应该说,是局势实在是太危急,冯公公就亲自上前督阵,结果脑袋上挨了一板凳,脖子上挨了一剪子。额头上的外伤和之前的加在一起,那就变成了伤上加伤,但脖子上一剪子却非同小可,他失血太多了。”
见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汪孚林在内无不面色凝重,张宁这才开口说道“所以张容斋张公公才会去代慈圣老娘娘旁听前次文华殿廷议,他是下一任司礼监掌印,这是没跑的了,冯公公想举荐我一个秉笔当当,我却拒绝了,为此倒是在张容斋面前捡了个好印象,他竟是让我推荐个秉笔。我今天来,是想问问,你们有什么司礼监秉笔的好人选?”
见所有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在汪孚林身上,张宁就恍然大悟笑了起来“也是,除却你这奸猾的小子,别人也没那机会和宫里的中官勾勾搭搭的。”
“张公公你别忘了,你也是宫里的中官。”说这话的不问可知,正是程乃轩。
张宁闻言为之一噎,紧跟着就决定无视这小子,理所当然地看着汪孚林。果然,下一刻,他就听到汪孚林问出了一句别个外官绝对不会问出来的话“张公公你才是宫里的人,我可不信你竟然会连个秉笔的人选都没有。倒是我很想知道,如果张容斋公公为司礼监掌印,他可打算仿照冯公公的旧例,亲自提督东厂?”
对于这个问题,张宁当然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张容斋说了,冯公公是特例,他就不仿照了,东厂还是应该由司礼监第二位秉笔提督。”
“那张公公打算把东厂交给谁?”
准确地说,就是将来司礼监秉笔的第二号人物是谁!
张宁见屋子里每一个人都瞪大了眼睛,这次却是齐刷刷看向自己,他顿时老脸一红,随即才有些尴尬地说道“其实张容斋是想让我推荐一下,能够以司礼监第二位秉笔提督东厂的人选。如今冯公公虽说七死八活的,但这个人选需得张容斋提出来,冯公公那边就能够通过,我一时半会把所有秉笔都过了一遍,却也觉得有难。要知道,东厂这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冯公公的地盘,他担心身后事,那些人也一样担心身后事。更何况”
张宁犹豫了片刻,这才低声说道“而且此番锦衣卫也要易主,现在的掌刑千户刘百川和理刑百户郭宝,都是慈圣老娘娘知道名声的人,东厂如今这些年一直都稳稳压过锦衣卫,如何保证将来还能这般,张公公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所以,人要有能耐,要得冯公公认可,要会讨慈圣老娘娘欢心,还要公正,有私心却不能过重,能够镇得住东厂和锦衣卫那些骄兵悍将”
“停!”
这次开口的却是朱擢,他和张宁素来抬杠惯了,此时嘴角直抽抽“这么多的条件,就是内选老,又或者廷推尚书,也不至于这么麻烦吧?”
“不懂了不是?司礼监掌印那就等同于内首辅,提督东厂的司礼监秉笔就相当于内次辅,这样重要的职位,就算再谨慎一百倍也不为过。”张宁说到这里,便故意略过朱擢不理会,而是看向了汪孚林,“汪小子,人选有没有,有的话赶紧推荐一个,我这脑仁都疼了。我和你说一句实话,就算我拒绝了去当秉笔,推荐东厂这种好事,也理应轮不到我头上,我琢磨着,张容斋就是因为我和你的交情,这才问我这件事的。”
“张公公是想要世卿推荐人选?”李尧卿忍不住讶异地看着汪孚林,差就直截了当问出了口。你和张宏什么关系,对方居然要你推荐提督东厂的司礼监秉笔?可下一刻,他就听到了让他目瞪口呆的话。
“如果真要我举荐,我这里倒还真有一个人选。和李兄有关系,就是他的岳父大人殷老当年曾经教过的学生,御马监监督太监,姜淮。当然,资历人望其实都不够,我只是这么提一提。”汪孚林见其他几人面色各异,就笑着把小北从姜淮和殷家人那边听到的那段趣事绘声绘色说了出来,顿时引来一阵大笑。
就连张宁也乐呵呵地说“殷老真是妙人,多少士人虽说在内书堂任过教习,但有如此容人雅量的,却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说后来还引了姜淮去拜师父师母了。这人选有意思,我回头就去禀告张容斋公公。想来冯公公当初把人提拔了上来,也不会拒绝这个人选。至于资历呵呵,宫中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讲资历的。”
今天众人原本是为了慰问告病要回乡的汪孚林,谁知道却因缘巧合掺和了这么一件事,此刻面面相觑的同时,却不免全都善意地嘲笑起了李尧卿。起头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黄龙甚至打趣道“女婿半个儿,弟子也是半个儿,小李你厉害啊,一下子就多了个相当于内次辅的强力后援。”
“还没成呢,大家都留口德。”李尧卿嘴里这么说,心中却打定主意回去就给岳父殷士儋写信。
而最最熟悉汪孚林的程乃轩却拿眼睛朝汪孚林瞟了过去。他才不相信汪孚林会只听到殷士儋和姜淮的那段过往就开口举荐。果然,等到众人最终没劝住仿佛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汪孚林,告辞离去之后,他开门见山地一问汪孚林和姜淮什么关系,就听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回答。
“此次宫里皇上和慈圣老娘娘的冲突,姜淮送出过消息给我。日后我不在京城,你有什么事可以找他。”
这家伙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认识,都有联系!
程乃轩没想到汪孚林连殷士儋和李尧卿翁婿俩的墙角都挖,少不得追问了一下具体经过,得知竟然是在帮李尧卿办婚事的时候搭上的关系,纵使是他,也不由得暗自惊叹汪孚林之前的神通广大,连宫中太监都看好。可越是如此,他越是觉得汪孚林遵照和冯保的提议,就此病休回家,实在是有些可惜。他这人素来是想到什么问什么,干脆就问出了口。
“人无信不立,更何况,我不但是对冯保这么说的,也是对元辅这么说的。要想让人觉得我前后弹劾三个人全都是一片公心,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那么这趟辞官就势在必行。而且,你还在外头稳扎稳打当了三年县令,可我到底是成天拳打脚踢,也该歇一歇,沉淀一下,偷偷懒。”
“我看最后一句话才是你想说的吧!”
程乃轩呵了一声,见汪孚林笑而不语,他忍不住又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复出?”
“谁知道呢!”汪孚林耸了耸肩,轻松写意地说道,“也许三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我就算不在朝中,朝中也总会有我的传说。”
程乃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是啊,汪孚林这个人,到哪都不能安分守己,走哪不会留下传说?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161011091352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明朝谋生手册 第九五五章 传说结束,历史刚开始
歙县渔梁镇码头是新安江水路通向杭州的重要节,从数日前开始,徽州城汪、程、许三大姓,就一直派人在这蹲守。在码头做生意的船商船主也好,苦力运工也罢,全都得到了一个消息,松明山汪小官人回来了——虽然如今的汪孚林已经结婚生子,不能再称之为汪小官人,可依旧无碍他名声远扬。
多年过去,不少在这寻觅生计的新人不大知道汪小官人是什么人物,可禁不住有老人在旁边添油加醋地介绍从前汪小官人的丰功伟绩,以至于那些已经过去多年的久远传说再次被人提起。
更何况,汪孚林不是在朝中争斗失败,这才黯然回乡的悲情人物,他凶残地干掉了张四维和刘守有,参劾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却还能够全身而退回乡,临走前送行的文官足有好几十,甚至还有不少京师百姓扶老携幼送出京城,据说那些老人是想让小辈沾儿他那无往不利的仙气!
汪孚林既然称病,他走的就不是快却累人的陆路官道,而是运河到杭州,再从杭州到徽州的水路。先期抵达的几个家丁家将骑马从陆路走,所以汪家人从一开始就不断地算日子,可汪孚林走的却就是比推算中慢。原因很简单,运河沿岸的扬州、丹阳、南京、杭州,全都是汪孚林战斗过的地方,每到一地就会有人热情留他迎接款待,所以,二月末运河封冻时节过去时,汪孚林带着家眷从京师启程,却是四月末还没到家。
这天午后,渔梁镇码头相比一大早和傍晚时的忙碌,显得清闲了许多。先期和几个家丁家将一同回来的,是汪吉和汪祥,两个人到汪家报了信,就受命搬了凳子守在码头,这一等就是半个月。
此时,他们仍然一面眺望远处的水面,一面自顾自聊天。不经意间,汪吉往远处看了一眼,依稀发现有帆影,他便立时霍然站起身来。汪祥也跟着起身,当看清楚那条船上挂着旗号,赫然是一个汪字,他就立时大声叫道“快快,回城报个信,是一条官船,十有八九是公子回来了!”
当船只靠岸的时候,歙县城中汪宅过来的人早已经全都到了,却是金宝抱着弟弟,也就是大名汪无论,小名阿毛的小家伙站在最前头,身后错开半步,是同样抱着儿子的沈氏,小家伙的小名叫阿福,是祖父汪道蕴起的,大名叫汪明川,是宣城状元沈懋学起的。
虽说两个小家伙年纪只相差一丁,却是差着整整一辈。
金宝和沈氏夫妻俩再往后,方才是汪小妹夫妻。如果不是他们回娘家,劝住了汪道蕴和吴氏,一对年纪不大却已经升格当曾祖父母的夫妻俩差忍不住亲自来接儿子儿媳。
当看到第一个下船的正是汪孚林时,汪小妹就第一个冲上前去,高声叫道“哥!”
“长胖了,长高了,又是当娘的人了,居然还这么爱撒娇?”汪孚林忍不住在妹妹头上扑棱了两下,见汪小妹赶紧护着脑袋,随即气呼呼地瞪着自己,他看到妹夫赶紧上前来打招呼行礼,就笑着颔首道,“小方,我家小妹是我一直娇惯的,你对她还算不错,以后再接再厉。”
什么叫再接再厉?
别说汪小妹又羞又恼,一同上前来的金宝和沈氏听到最后这四个字,全都有些哭笑不得,可等到汪孚林看向他们时,夫妻俩连忙上前行礼见过,却不想汪孚林在伸手虚扶之后,盯着两个孩子仔仔细细端详了一阵,却是饶有兴致地问道“这两个小家伙,哪个是阿毛,哪个是阿福?”
扑哧——
这一次,却换成汪小妹嘲笑哥哥了“哥,你也好意思,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居然全都认不出来!”
“废话,无论是儿子和孙子,落地之后我都还是第一次见,你觉得我怎么能认得出来?”
“你不会看谁和你长得像吗?”汪小妹却不放过这绝无仅有的嘲笑机会,嘿嘿笑道,“再说,阿毛可比阿福要大一岁呢!”
“都养得白白胖胖,看上去就和双胞胎似的。”
汪孚林当然不是真的认不出来,要知道,两个孩子是金宝和沈氏分别抱着的,按照亲疏远近来算,这么一来就很容易区分了。他伸出手去,把金宝手中的小家伙接了在手,那沉甸甸的分量顿时让他吓了一跳。然而,还不等他逗弄孩子叫自己一声,那装扮成小粉团子似的小家伙突然开口叫道“爹!”
别说汪孚林,就连后一步在严妈妈搀扶下,小心翼翼下了船的小北,听到这一声也险些掉下泪来。眼见汪孚林如同献宝似的把小家伙给抱到了自己面前,已然显怀的她忍不住擦了擦眼角,这才嗔怪道“是我肚子里生出来的孩子,当初早就看了个饱,你还来做什么怪?小心孩子只是随便乱叫,其实却不认得你。”
可下一刻,小北就听到了一声娘。她之前虽然说得嘴硬,可心里知道小孩子最不认人,不论是亲生父母还是别的什么人,不论曾经怎么亲近,只要几个月不见,再次见时,孩子就一定会不认识。此时此刻,她不知道这是老天给予自己的补偿,所以孩子早慧,还是别的什么缘故,当即伸手摩挲着孩子的脸庞,却是泣不成声。
见汪孚林手忙脚乱安抚小北,金宝也不忙着上前,等到这父子母子久别重逢的伤心时刻过去,他方才示意沈氏抱着儿子随自己上前,因笑道“爹,阿毛早慧,八个月就会叫人了。一岁半就能背诗,教他的东西都学得很快,最难得的是,他才刚两岁,居然能大略明白大人说什么。今早出来的时候,我们才教他今天去见爹娘,谁知道他就真的叫准了人。”
早慧两个字,汪孚林自己没见识过,只见识过金宝这个曾经的小天才,所以,他此时此刻觑着自己的宝贝长子,心里忍不住有些嘀咕——小家伙真的这么神奇?不会也是穿的吧?可是,当阿毛开始好奇打量他,随即在他脸上印了一个沾满口水的印记,继而又开始抓着他的头发时,他就开始晕了。
果然,就算是早慧,那也是凶残的熊孩子!
汪孚林果断把阿毛先丢给金宝这个便宜哥哥,随即才从沈氏手中接过了阿福。和年长一岁却大了一辈的叔叔相比,阿福显得安静很多,哪怕是换了个人抱,他也只是睁开眼睛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随即继续呼呼大睡了起来,看样子那是被人转手卖了也不会醒。
“这小子有趣。”汪孚林抱了两下,这才又把孩子凑到小北跟前。小北如今正是好不容易再次怀孕的当口,自己的儿子当然喜爱,可自己名义上的孙子,她也同样爱不释手。尤其是儿子阿毛这般大时,她根本就不曾看过,此时此刻忍不住摩挲着那温软的头发,那肉乎乎的手脚,直到快把孩子闹醒了这才有些不舍地放了手。
“都是好孩子。”汪孚林轻咳了一声,做足了父亲和祖父的威严,随即微微头道,“码头上不好说话,回头再说。金宝,让你媳妇陪着你娘,把孩子也放在车里,你和我骑马,我们爷俩说说话。”
汪孚林和金宝多年前就是这么相处的,金宝自然习以为常。而沈氏进门之后,也不是没伺候过小北这个婆婆,可那次小北上京的时候就曾经对汪孚林提过,被家教太好,礼节规矩太一丝不苟的儿媳妇给伺候得浑身不适应,这才逃上京城。所以,如今婆媳俩再次同车而行,在几句闲话之后,她就忍不住说道“三娘,你虽说叫我娘,但平时不用这么恭恭敬敬的样子,你太婆婆待我也是和待女儿似的,我对你也……”
小北一下子卡住了,怎么也不好意思说我拿你当女儿似的,她只能深深吸了一口气后,笑着说道“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自己一家人,在外人面前不能让人挑剔,可在自己家里,还是怎么闲适怎么来。晨昏定省之外,吃饭,起居,说话,不用拿我当成长辈似的毕恭毕敬,我在家里也没有妹妹,你在家也没有姐姐,不用拘束。”
沈氏进门不久,婆婆就上京了,那段相处的日子很短,小北又老是避着她,再加上她常常听金宝说起公公婆婆如何如何,赫然敬若神明,总是不由自主地多加几分小心,生怕公婆不喜欢自己。直到这时候,她这才隐隐约约体会到,不止是自己对年纪相差太小的婆婆有些不习惯,婆婆也同样对年纪相差太小的媳妇不习惯。
谁吃饱了撑着,不喜欢随性,而喜欢规矩?
当下,她就笑着了头,对婆婆又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亲切。
到了歙县城中家里,汪孚林和父亲汪道蕴,母亲吴氏重逢,少不得又是一番契阔,歙县衙门三班六房还是原班人马,又是登门拜见,再加上程家和许家的人来拜,他又少不得回拜。当他去拜访了斗山街许家,回程时方才流露出几分怅惘。
斗转星移,当初那个痴痴的许家九小姐许薇,已经随着夫婿远离了徽州,也许他这辈子都已经见不着了。虽说曾经两世为人的他对于那种小女孩子的迷恋,那时候没有办法接受,可总是难免为许薇有哪样一个愚蠢无情的父亲而叹气。好在许薇还有许老太爷这样不错的祖父,否则这辈子也许就毁在那样的父亲手中了。
当汪孚林回到松明山村的时候,已经是他在县城停留了七八天之后的事了。尽管他此次是告病归乡,起复何时还遥遥无期,但并不妨碍族长汪道旻等人对他吹捧备至,若不是他一力推辞,只怕还会在这种非冬至,非清明,也非中元的日子里,让他开宗祠另行祭祖。
在这完全都是松明山汪氏自己人的村庄中,这天傍晚,汪孚林悄然造访了汪道昆松园,伯侄俩在“翻脸”将近一年半之后,再次重逢。他们全都是告病归乡,两人一个成天悠游山水之中,红光满面,比在京城当兵部侍郎时看上去还年轻了十几岁,而另一个也是年轻意气,没有半中道受挫的沮丧。
“冯保死了,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的竟然是前御马监监督太监姜淮,而且是得到冯保和张宏两人推荐,也不知道多少人差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尽管已经处江湖之远,但汪道昆说起这种朝中消息的时候,依旧头头是道。
“余有丁入为四辅,马自强请辞却未准,而皇上则是狂症再发,而且在不少大臣和科道眼皮子底下,潞王监国之议才刚提出,宫中又说是皇后有妊,朝中简直乱成一锅粥。皇后腹中胎儿被人寄予厚望,太后没法听政,因为没有前例,也听不懂。而冯保余党又翻出了张四维杀子的旧账,如今张四维的名声简直是烂了大街,可你不在京师,已经抽身而退,别人疑不到你,足可见先见之明。”
汪孚林当然不会说,姜淮私底下对他透露过,皇后可能有妊,更何况他对冯保对张居正都有承诺,还不如从庙堂之高退到江湖之远,反正名声刷够了,从前被人视作为铁杆张党的印象也刷回来儿,再不休息什么时候休息?如果不是这样,张宏怎么可能听从他的举荐,用了姜淮?
“如果时机合适,伯父就先起复吧。”汪孚林笑得如同狐狸一般,“这样的话,金宝到时候就有人带挈了,至于我,等到小北把孩儿生出来,我就叫上沈君典,天下四处转悠一圈,休息散心。”
汪道昆知道这个侄儿便是如此惫懒的性子,此时也没兴致责备,只是一皱眉头道“进士不是这么好考的,你就真有把握金宝能够一蹴而就?”
“有沈家这样的姻亲,金宝这些年在江南也名声不错,再加上我在京城给他做的铺垫,他要是明年还考不中进士,那今后也没什么指望了。”嘴里这么说,汪孚林却笑呵呵地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才不担心他。”
“那你呢?着个进士的名头天下闲逛?”
“那是,考出了进士,天下谁人不得敬我三分?”汪孚林微微一笑,这才耸了耸肩道,“等我回头逛累了,自然还会去做官。”
话虽如此,汪孚林却在心里说,要是金宝能勤勤恳恳把官当大,他只要等着封赠父祖就好,费什么心力去做官啊!有那功夫,还不如多赚钱,好分给日后越来越多的儿孙们!从负翁到富翁,再到科场连场告捷,辽东建功立业,再到广东巡按御史,天下赫赫有名的攻坚言官,他在这大明朝谋生求存的路算是挺成功了,日后还可以去一趟东番,好好谋划一番东南亚,未必不能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全书完(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明朝谋生手册 后记
完本了……
当打上全书完最后三个字的时候,忍不住想要舒口气。平心而论,这本书挺长,但比起盛唐风月,还是短将近一百万字,和朱门风流差不多平齐,比奸臣长一百多万字,但写的时候完全不觉得长,因为汪小官人上窜下跳折腾人的故事,实在是很轻松写意。
也许会有人说,接下来还有的是东西可写,为啥就结了,但我只能摊手表示没办法,因为我不喜欢写改革啦,新政啦,诸如此类的东西。换言之,我不大喜欢历史小说中夹带太多的私货,我更喜欢故事,很多小说我最初追的时候兴致勃勃,但到后期各种改革或者说变革上来,我就没兴趣了,这一,大概和很多读者的爱好相悖。
明朝三本,唐朝两本,宋朝一本,架空两本,女频四本,这是我写书十一年来的“光辉”历程。接下来我要休息一阵子,下一本书如无意外,应该是全架空,原因很简单,框在历史架子里,要琢磨历史人物,对上历史事件,写起来太局限了,而且我很久不写架空了,想要挥洒挥洒。虽然少了代入感,但个人觉得,看故事的时候不会猜到一个个事件,也应该挺好的。届时上传会在本书发公告,所以希望大家别随便下架,给我个机会继续蛊惑大家。
好啦,不罗嗦了,最近实在是累死了。估计新书多半是在起日本年会回来之后吧,也就是下个月十号左右的样子。建议大家随时关注书架,顺便可以加一下我的公众微信号fx。长约在身,不用担心我跑路……(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明朝谋生手册 新作发布推迟……
对不起大家,前一阵时间因为自己的事忙得焦头烂额,然后日本沙龙参加完之后,又紧急到北京开一个剧本会,于是新书进度完全是零。我会努力一下,看看十二月能不能发布新书。555,我也想赶紧开新书啊u
明朝谋生手册 新书预告
又要上架了,而且这次居然是六一儿童节,而且正好在我一脚踏入网文这个圈子的十周年纪念日前一天!
说是半夜不更,请大家睡个好觉,实则我自己五点多就醒了,一晚上做了许许多多光怪陆离的梦。这本书上传之后,经历了起起伏伏,我也比从前发了更多牢骚,幸好有这么多书友理解我支持我,那一天晚上,看到书评区一个个冒泡的帖子,我真的很高兴。
这本书的缘起,在于盛唐风月收尾时期,我在众多资料中翻找到的一个案子,大家也有人瞧出来了,就是万历徽州丝绢案。当我饶有兴致去翻了徽州府志,新安名族志,以及各种相关的资料之后,我便决定,就是它了!奈何书开头也写好了,书名却迟迟难产,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以及作者朋友包括编辑的结果,却依旧是书名卡壳,所以连签约时间都一拖再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