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是勤行第一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暗之心

    所谓四眼井,一来是指这种普通水井的规制,毕竟不是所有的水井都在王孙堂前,可以是六角井、八角琉璃井;

    二来是说这井水清澈,多数都是浅水口儿,人趴在井台上,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倒影里有两只眼睛,加上自己的两只眼睛,这就是四只眼了。

    所以旧时的京都号称有八百水井,其中八成倒是四眼甜水井,可在这个位置的四眼井,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据传水质非常接近玉泉山水,所以才被人称为‘真四眼井’!”

    商青雄听得两眼懵逼:“老周,井不是没了吗?就算还有,咱们也不能就喝井水吧?”

    “好水出好食,这真四眼井的水质好,建在旁边的粉房自然也是大名鼎鼎,其中最出名的美食,就数麻豆腐了。”

    说到这里,周栋冲于老师伸出了大拇指:“我其实也是听严一说过‘真四眼井麻豆腐’的大名,刚才于老师说有人正在为咱们准备美食,还要用到羊尾巴油,那定然就是这道美食没错。”

    “麻豆腐?”

    商青雄再是棒槌,好歹也是在京都长大的,自然也是听过麻豆腐的大名,却没怎么吃过,这玩意儿跟豆汁是一母双胎,地域性极强,商老爷子祖籍不在京都,似乎也不好这一口儿。

    “周弟,真是厉害啊!”

    于老师连连赞叹:“当年真四眼井粉房大师傅周汝明做的麻豆腐誉满京都,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王公贵族,要吃麻豆腐第一想到的就是真四眼井的麻豆腐,周师傅故去后,这门手艺传给了顶门大徒弟,徒弟一代代传下来,到今天已经算是第三代的传人了。

    不过人家现在不靠开饭馆赚钱,也已经很少露这门手艺了,只是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做来自己吃或者招待朋友。”

    郭悳冈也道:“周弟你可是有口福的人,这位大师傅也是喜欢于老师的相声,否则就算你在勤行的名声赫赫,人家也未必肯卖面子呢,毕竟人家现在可不算是勤行中人。”

    周栋一听就笑了,这话说的,这位师傅喜欢于老师的相声可不就等于是喜欢他的相声一样么?郭老师夸起自己来,也真是下手挺狠的。

    众人边说边聊,拐了几个弯,走进了一个更窄的小胡同,这还是个死胡同,尽头处是两扇黑漆木门,看着已经有些斑驳剥脱了,门前有条清水沟,上面铺着一尺宽的青石板,门头上有一蓬柳枝洒落出来,隐隐已经开始抽出些绿芽儿。

    周栋微微点头,这个小院儿连最小型的四合院都算不上,自然不是什么豪门大户,却胜在清静自然。

    果然是大匠隐于世啊。




430 平民食品麻豆腐
    于老师轻轻扣响门环:“成师傅,成师傅?”

    真四眼井麻豆腐当年是在周汝明手里出名,不过这门手艺传给徒弟后,也就改名换姓变为成家的手艺,这让周栋想起了怀良人开的玩笑。

    “老周,见到好姑娘就快点下手、争取早点把她变成你老婆,给你生个大胖儿子,不然以后你这手艺还不得改姓了?

    究竟是姓潘呢还是姓苏呢?周爱国倒是不错,和你是同姓,跟你儿子似的。”

    院门打开,站门里的是个五十左右的中年人,头发已经半白,精气神倒是挺像年轻人的,望着郭于两位老师呵呵一笑:“来啦?”

    “来了来了,成师傅您今天可是辛苦了。”

    “说不上辛苦,今天刚好我心情好,就做回麻豆腐,不然祖上传下的手艺早晚都要荒废了。”

    成师傅看看周栋跟申青雄:“这两位年轻人就是您二位请的客人?事先说明啊,今天没别的,就准备了麻豆腐,这东西是菜也是饭,吃好吃饱应该没问题。

    可几位要是想七个碟子八个碗的,那还是出门左拐上大道,奔‘华粹居’去,那里的菜色多,大厨也多,想吃什么没有啊?”

    “这位成师傅可以啊!”

    申青雄眼睛一亮,成师傅看似无理的说话反倒让他更是期待,

    在队伍上的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刺头儿兵,这位成师傅一看就是有刺头儿的潜质,这种人多半都是有本事的,没本事才会唯唯诺诺、生怕他人不喜。

    “有麻豆腐就行啊!”

    于老师道:“咱们不就是冲着王师傅的麻豆腐来的嘛?要吃烧花鸭我们直接奔便宜坊多好?

    我来介绍下啊成师傅,这位就是当今华夏勤行大名鼎鼎的青年宗师、白案之王,香江美食大赛上夺得至尊金酱的周栋周主厨。”

    “听说过,年轻有为,可比我强太多了,

    四位里面请吧,各种食材都准备好了,不过这麻豆腐得现炒,各位稍等片刻。”

    成师傅把周栋他们让进小院,比起老京都常见的四合院,这个院子显得狭长,北面南面的宽度都不合适建房,所以只有三间东房,西墙上有一间靠建的厨房,上面原本还有砖头砌的烟囱,如今也被堵住了,估计是因为环保要求,京都五环内根本不可能再用柴火做饭了。

    院中有一大一小两棵香椿树,和一棵石榴树,西角靠厨房的位置有一个四眼水井,看井台藓迹斑斑,看来也是有些年头儿了。

    “这井不错,现在还有甜水出,其实要不是为了这口井,我怕是也早就搬走了,

    老伴儿走得早,丫头每次来都催着我去住新买的楼房,呵呵......”

    跟很多人一样,成师傅也是喜欢夸奖儿女孝顺,听他的话应该是有一个孝顺的女儿。

    众人落座后,成师傅端来茶水和几瓶最普通不过的牛栏二锅头,据说吃麻豆腐就是配这二锅头才最好,太金贵的酒配麻豆腐这种‘贱食’,那就跟扛着金锄头去耕地一样,怎么都是别扭。

    周栋对此也是颇为认同的,饮食搭配的学问可大了,普通的酒配平民美食才是相得益彰、一加一大于二,喝着82年拉菲吃油炸臭豆腐那就是不对味,什么拉菲也会变成泔水味儿。

    说麻豆腐是平民食物是一点没错,这种美食其实就是做豆汁时的‘下角料’。

    麻豆腐可不是豆腐,是用发酵后的豆汁用火烧开,用布过滤后流下去的是可以入口的豆汁,而布上面留下的一层薄薄绿皮就是麻豆腐。

    由于经过了发酵,这玩意儿与豆汁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酸香味,老京都人嗜好豆汁,自然也特别爱吃麻豆腐,就跟绍·兴人爱吃炸臭豆腐一样。

    不过比起外地人喝了就会骂娘的豆汁,麻豆腐的地域兼容性相对就好了许多,尤其是经过周汝明周师傅的改良,称得上‘南北能吃、无分京客’,就是说哪怕你不是京都人,也能爱上真四眼井的麻豆腐。

    而改良的关键所在,就在其中的两味主要辅料,一是羊尾巴油,二是‘野鸡脖儿’。

    所有的动物油中,以绵羊油为上佳,而绵羊油中,又以羊尾巴油为最佳,中医里讲羊油味甘、性温、无毒,有补虚、润燥、祛风、化毒的作用,而且不似猪油那般厚腻,比植物油更易被人体降解,绝对的健康食品。

    炒麻豆腐的时候,可不是把绵羊尾真的炼成油,而是炼成一个个比油渣略大的丁块,入锅跟麻豆腐一同炒,炒到五成熟的时候,下雪里红,黄酱开始走味儿。

    到了出锅的关键时刻,才放入紫色根儿的‘野鸡脖’嫩韭菜,还不能用韭菜叶子,用的是根叶之间的那一点点茎脖儿,迅速翻动几下,这道美食就算成了,得趁热吃才好,而且还能解酒,要不怎么得配二锅头呢?

    “不是吧老周,豆汁的下角料那不跟豆腐渣差不多?又是羊尾巴油又是韭菜的,味道可够大的,这东西确定是美食?”

    听着周栋的讲述,商青雄严重怀疑这不是人吃的东西,虽然很不想质疑于老师推荐的美食,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虽然是饭桶,他也是一个有坚持的饭桶,羊尾巴野鸡脖儿什么的,听着就感觉哪里不太妙。

    “这东西就像臭豆腐一样,只要你肯吃第一口,就会迷上他。”

    此时院中充满了一阵热乎乎的酸香来,周栋轻轻耸了下鼻子,发现只是开启完美级尝味技能的话,自己竟然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至少光凭香气判断,真没什么毛病!

    “让各位久等了。”

    成师傅端了个大铁锅从厨房里走出来,直接放在了石桌上,又从厨房内拿了两瓶二锅头和一摞子细白瓷的中碗。

    这碗可就跟昨天吃炸酱面的碗截然不同了,不光瓷细的如同白玉一般,大小也刚刚合适,配上这种平民食品可就透出些古怪来。

    “各位,请吧?”

    成师傅没看郭于两位老师,更没看商青雄,却笑盈盈地望向了周栋......



431 还讲不讲唯物主义了!(一更)
    于老师皱眉道:“老成,你盯着周弟干嘛,跟个要斗架的公鸡一样?”

    大厨的脾气都不小,成师傅这种退了圈的就更是有脾气了,别的食客要是敢这样说他,当场就能打翻这盆豆腐,然后将客人赶出去,从此不再做这人的生意,于老师却不怕这个,老成没别的爱好,平常除了遛狗逗猫提笼架鸟儿,最喜欢的就是听他的相声。

    郭悳冈其实真的想多了,成师傅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要是没有于老师的捧哏量活儿,就连郭老师的相声他都未必爱听,这是于老师的铁粉!

    现在追星的小姑娘见到顶流鲜肉就疯狂地叫‘老公’,人家成师傅可不一样,激动起来爱管台上叫爷们儿!‘爷们,硬是要的!’激动起来还特爱往台上扔好吃的,德于社可没少接到他扔的各种干果蜜饯,孙胖子每次见到成师傅出现在台下就兴奋的不行。

    对这种铁粉,于老师也是直来直去,不希望自己请周弟吃个麻豆腐还吃出顿‘考较’来了,那样他会很没面子的。

    周栋忙道:“于老师您别误会,吃麻豆腐也是有讲究的,成师傅这应该不是存心要考我,只是好奇我这个年轻人是否知道吃法,我说得对吗成师傅?”

    “呵呵,周主厨是明白人啊。

    要说您都是国际上获过奖的人,又是华夏勤行的青年宗师,我有什么资格考较您呢?

    不过啊,我这麻豆腐好歹也是老京都的老吃食之一,吃它还是有些要讲究的老礼儿,我这其实就是好奇,感觉周主厨要是不知道挺可惜的。”

    成师傅笑着点头,被周栋揭破心思,倒有些不怎么好意思了。

    “这款麻豆腐虽然是经过了周汝明周师傅的改良,口味不像豆汁那样古怪,本地人叫好,外地人骂娘,其实用料也是非常霸道的。”

    周栋笑道:“所以如果不是常年好这口儿的老客,吃这东西就应该有个过程,首先是看色、然后是嗅味......”

    说着拿起公勺,又拿起一个细白瓷碗,从锅里取了两勺麻豆腐到碗里,因为勺不大,他也只取了两勺,麻豆腐并没有将碗体完全充满,大部分都立在碗底上,直堆起来,四面却都不靠着碗壁。

    “这跟吃炸酱面却又不同,讲究麻豆腐入碗后要四面不沾,而且还要用这种透光性好、细腻白瓷的碗,厚壁的老海碗则不可取。”

    周栋用手托起白瓷碗,迎向了正午的阳光,

    那碗壁可真是薄,被阳光一照就照透了,映在麻豆腐上,灰青色的是麻豆腐、白的是羊尾巴油方、翠绿色的是新腌的雪里蕻,加上紫青两色交缠的‘野鸡脖儿’韭菜,这碗灰不溜秋色泽混乱的麻豆腐,顿时被提升了颜值,让人的期待感大增。

    而后周栋又拿着白瓷碗在鼻端走一下,轻吸慢嗅,一脸享受的表情:“色、香、味是我华夏美食的三大要素,可要完全展现出来,第一要靠厨师的妙手,第二还要靠食客的发现、甚至是发掘,

    所以真正会吃的人,总是能够为吃营造出足够的气氛,提升其色、美妙其味。

    麻豆腐的卖相不算好,又因为用料霸道,味道其实还是有一点怪的,如果不是嗜食此物的老京都人,还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我这样先看再嗅,就可以为它增添三分卖相,同时也是一个接受习惯其味道的过程。”

    “呃......老周你怎么不早说,我......我都吃了三碗啦。”

    商青雄瞪大眼睛望着周栋,一脸的懵逼,

    手里托着个脏兮兮的白瓷碗,碗壁上还沾着一些麻豆腐沫子,就成师傅跟周栋说话的这会儿功夫,他已经干下去三碗了,

    此刻回想才发现这麻豆腐的卖相似乎真的不怎么好,味道也多少有些古怪,就是挺管饱的,成师傅没说错,这玩意儿既能当菜也能当饭。

    几道古怪的目光同时望着他,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凝重。

    “呃,你们这样看着我干嘛?我......我是真饿了。”

    商大少感觉非常没有面子,羞死人家了。

    “饥不择食,难免就愧对了美食啊,不过一切还是可以补救的。”周栋笑道。

    “对对对,我们补救下,补救下。”

    “麻豆腐从来就不是什么宫廷贵菜,是真正的平民食物,甚至可以说它是一道贫民食物,也不为过。”

    周栋轻轻转着手中的白瓷细碗,笑道:“可是平民难道就没有充分享受美食的方法了么?

    这道食物或许低贱了些,制作方法却一点也不简单,羊尾巴炼油方,最是讲究火候,雪里蕻既要腌制入味,又要保持新绿,绝对不能腌久变沱,‘野鸡脖儿’最好是新采摘的,还要去了叶子和底根,用料难道算不上奢废?

    这道美食是‘贱’,可也有它的品格要求,天生就是平民食物中的‘贵族’!也是平民食物中为数不多吃前可以有‘做派’的美食!”

    “老周说得可真好......”

    商青雄渐渐听得入神,不禁连连点头。

    郭于二位老师跟成师傅他们也是相视微笑,成师傅轻轻鼓掌道:“周主厨不愧为我华夏勤行青年宗师,果然是位通妙之人!”

    周栋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

    ‘穷人的食物也是有比格的,谁说就是吃那些宫廷贵菜、富人大宴的时候才可以装x?穷人吃个麻豆腐,也一样可以体验装x的乐趣。’

    这院子里其实就没有一个是穷人平民,却无不心有感触,原因无它,就是因为周栋借这道麻豆腐彰显了美食中的公平。

    在美食面前,穷人、富人、贵人都是公平的。

    哪怕吃不起山珍海味,也自可乐在其中,此时此地,谁又能说这真四眼井的麻豆腐就比那些山珍海味差了?

    郭于二位老师和商青雄学着周栋的样子,将盛放了是麻豆腐的白瓷碗同时托起,阳光观照、鼻端细嗅,果然另有一番崭新的感受。

    周栋冲成师傅礼貌的笑了下,轻轻夹了一筷子麻豆腐送进口中细细品味。
1...218219220221222...2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