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钉子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祯

    王越一笑道:能有什么事?你安排几个人盯着巡检司的动向。




第十一章 周围村民
    还有被惊动的是周围的村民。这附近大多是大户勋亲的雇农形成的村子,本身没有地,靠着给大户人家种地为生,其中不少是签了身契的。

    这两年,天公不作美,大户人家也没有余粮。田地歉收不说,这田租反而不降,征饷摊派一个也不少,这日子就越发艰难了。

    今年山西受了灾,这京城也不远,同样干旱无雨,永定河都快干了,多数田地都抛了荒。

    没想到还有比他们更苦的呢,从山西逃来的灾民那个惨样,看着都渗的慌。这让他们也是感同身受,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也要和他们一样背井离乡。

    京城附近的百姓也为这些灾民悲哀,他们以为天子脚下容易讨生活。真以为京城是你们这些人想进就能进的?还不是被京营给挡住了,哭爹喊娘也没用啊。

    只是这灾民滞留在宛平,可坑苦了附近百姓,那是什么都吃呀!庄稼,树叶,树皮,草根逮到什么吃什么。还好老爷们大发善心,开了粥棚,这才没把这地界给毁了。

    不知道从哪天起,这些灾民逐渐都往张家庄方向去了,可把张家庄的庄户给惊着了。

    刚开始人不多也没在意,反正那边的地里仅有的庄稼也被你们果了腹,成了荒地,由着你们折腾。

    谁知道这帮灾民折腾起来动静够大的,先是人越来越多,接着那边经常能听到奇怪的轰鸣声,犹如野兽在咆哮,隔着好几里都能听见。

    就怕这么多灾民在这里乱来,凭庄子里的那四百多号人,挡也挡不住呀!还好,灾民就是在地里折腾,没往张家庄来。

    国人爱看热闹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张家庄的村民也不例外。

    关门闭户了好些天,想象的灾民进村抢东西的情形没有发生。就有爱凑热闹的村民过去看看热闹,那边这么大动静到底是怎么整出来的。

    这一看不要紧,还真看了个稀奇。只见地里竟然有好几种没有牛拽,也没有马拉的铁车子,在那里跑来跑去。可真看到新鲜了,这以后又有了跟人吹嘘的资本。

    还是有心人看出了不对劲,这帮灾民穿着奇怪的衣服,好像在筑城墙。

    可不是在筑城墙吗?这都齐腰高了,起码有两里地长。

    张家庄的村民一琢磨,不对呀!你们把这里围起来,我们去哪里种地呀?莫非是张老爷的意思?不行,这个要问问。

    有胆大的村民就过去了,隔着老远就喊上了:喂,是谁叫你们在这里筑城墙的?

    我们中队长安排的。工人如是说。

    这些灾民是奔着这里管饭才来这里干活的,时间又短,大部分人还不知道谁是这里的领头的,最大的领导就认识中队长。

    中队长?朝廷里没听说有这样官职啊。有点见识的村民也被搞糊涂了。

    你们中队长是哪位?

    中队长,有人找你。

    这一段是由周义德的徒弟冯达负责的。

    现在筑城的青壮已经达到一千多人,共分四个中队,每个中队有十个小队。

    按照王越的要求,用分段包干的方式来施工,每天完成快的中队和小队都有集体积分奖励。

    这里不但吃的饱,还吃的好,每天下午还有绿豆汤送过来,干的好还可以挣了积分买个小酒喝喝,太美了。所以大家都干劲十足,工程进度很快。

    听到有人叫自己,冯达从工棚里出来就问:谁找我?

    冯达最近觉得自己真的是时来运转了,从一介灾民仅几天的功夫就完成华丽的转身。

    现在大小也是二百多人的头儿了,有那个别的都开始叫他冯爷了。

    冯达一看那些村民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因为王越交代过他。

    你们是那边村子的吧?这边的地是你们的?冯达走过去问道。

    张家庄的村民一看,来了个穿着打扮像富家公子的后生,自己这边的气势一下就低了。为啥?穷不和富斗呗!

    实际上这都是王越顺来的影视道具,筑城的劳工发的工作服是为了耐操,当领导的穿华丽点以示身份。

    有那胆大的村民,向冯达一抱拳道:这位公子请了,小的们过来问问,你们在这里筑城,我们张老爷是否知道?因为这个地是张老爷的。

    啊,这个是我们二少爷安排的,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觉得二少爷应该和你们张老爷打过招呼了吧!

    冯达按着王越交代的口径回复着。

    村民们一听还有个二少爷,看来这肯定是京城哪位勋亲家的了。看看这工地就知道了,这得要多大的财力才能搞这么大场面。

    冯达一看这些村民一时无语,就开始扮演大灰狼:我们这里正缺人做工,有愿意来的,我们一天包三顿,白面大米饭管够。想在这里住的也包住,一个月还有积分拿,积分可以换银子,最少一个月发三两银子。

    张家庄的村民一听,呼啦一下就把冯达围上了。纷纷问道:此话当真?

    别说三两银子了,就凭三餐管饱白面大米,这些人也愿意干呀!何况还有三两银子,这些人一年也见不着三两银子是什么样子。

    就算明末米价很高,三两银子还是可以买一石多米,能养活一家老小了。

    当然当真,你们问问那些做工的。冯达用袖子挡在胸前,真怕这帮人把他撕了。

    正在筑城的工人听了半天了,都笑着道:老乡们,当然是真的了,我们干了好些天了,天天的大米白面呀。晚上想喝个小酒,可以拿积分买哦。哈哈!

    这帮人现在日子过得舒心了,这心情也好了。

    那个积分怎么赚?其中一个黑大个问道。

    冯达早就注意到这人了,一看就是个壮劳力,于是笑着问道:不知这位如何称呼?多大岁数了?

    黑大个抱拳道:小的张铁柱,今年十九岁。

    好,那我就说说这个积分。冯达对他道:积分分三个档次,干的最好的一天30积分,良好的20积分,一般的10积分,这10积分就是一钱银子。只要不偷奸耍滑,人人都有10积分。那一个月就是三两银子。

    也就是说,也有可能赚九两银子?张铁柱摩拳擦掌的说。

    对,没错,只要你肯干!冯达点头道。

    赵铁柱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个,那个大人们那里要克扣多少?这在明朝是惯例,有个名词叫漂没。

    你是在说我吗?冯达乐了,旁边筑城的工人也乐了。

    冯达只好向他解释:我是克扣不了你的,每天的积分发到你个人手里。我比你们的积分高,每月最高也就收入十二两银子,要是多出来了,二少爷一会问我从哪里来的。是吧?

    管理人员有单间住房,吃小食堂等特权。个人积分由小队集体评,三等积分都有固定的指标。小队积分由中队按工程进度每周评一次。汇总和发放,由王鹏远带着几个做过账房的人在做,不经过管理人员的手。

    张铁柱听完了冯达的介绍,搓着手问:那我们何时可以上工?

    冯达笑着说:我们随时欢迎呀,不管是青壮还是妇女老人孩子我们都要。

    啊?女人和孩子老人也要?张家庄的村民不敢相信的问。

    没错,冯达得意的说:这女人可以做饭,洗衣,售货。年纪大的可以种菜,清扫卫生。积分虽然少了点,一个月也差不多能有二两银子的积分。年纪小于12岁的孩子来了,必须读书。这里包他们一日三餐,每天一顿肉菜,早上有牛奶,还发衣服。

    冯达总觉得王越对孩子们的待遇太好了,这哪里是孩子,这分明是少爷。

    他哪里知道,这些孩子才是王越未来的希望和基础。

    经过现代教育出来的新生一代,必将不同于大明现在的那些所谓的读书人。

    用高福利待遇,是为了吸引穷人把孩子送过来。现在的师资力量还很单薄,只是安排了几个私塾先生和童生,先教识字和写写三字经什么的。等条件具备了,王越打算上电化教学。

    至于银子是怎么来的?当然是各银储金库里的金锭银锭还有从其他地方搜刮的大量袁大头。

    听完了冯达的话,让这些村民心痒难耐。

    张铁柱向冯达一抱拳道:那我回去和我爹娘说说。转身就往回跑,其他村民也纷纷跟着他往家赶。

    这些村民一回到张家庄,整个庄子都热闹起来。

    一阵鸡飞狗跳,呼朋引伴的喧闹,很快从庄子里出来一支几十人的队伍,沿着小道向工地赶去。有些不明所以得村民,拉住其中的人一打听,也赶紧回家招呼人去了。

    看着不断赶来的村民,冯达觉得他们也比以前的灾民也好不到哪里去,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能糊口而已,同样的破衣烂衫。

    还是老套路,先吃饭,再洗澡发衣服。

    一通折腾之后,这些村民就焕然一新了。虽然这衣服有些古怪,可的的确确是新的呀。看来这里的东家没唬人,这么新的衣服都发给他们,还能少了自己的银子?



第十二章 张二小姐
    王越却没有关心这件事,因为有专门的人负责,不需要他操心。

    射击场上,枪声不断,子弹呼啸着奔向标靶。

    这些教导排的士兵,现在才知道他们拿的是一把什么武器。

    那些三眼铳密鲁铳都弱爆了,在这样的武器下,都成了土鸡瓦狗。

    今天目标是一人一百五十发子弹,分卧立跪三种姿势。反正子弹有的是,以练好枪法为原则。

    训练结束,取回标靶集合队伍,士兵们还没从兴奋中平缓过来。

    王越今天也穿了身迷彩服,站在队伍面前。

    等李子雄整理好队伍归列,王越大声道:兄弟们,我们的武器怎样?

    好!厉害!回答的内容不一,不过意思都差不多。

    王越一点头道:嗯,既然是好武器,你们更应该爱护,并把它练好。我要提醒你们,不要盲目自信。就算有了强大的武器,也并不能保证你们天下无敌。那怎样才能成为无敌的铁军呢?

    王越顿了顿道:只有纪律严明,意志坚强,作风严谨,身体强健,技术过硬,勇往直前的军队才是无敌的。

    他接着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朝廷的军队总是打不过鞑子吗?

    战士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毕竟古时候的通讯条件很闭塞,能获得信息的渠道太少。他们在乡下县城,只听说过鞑子厉害凶残,明军不是对手。

    见他们都回答不出,王越道:朝廷军队武器装备比鞑子强,军队数量都超过了鞑子的人口总和了,士兵个体战斗力也不比鞑子差多少。

    鞑子骑兵强,但朝廷有坚城火炮。就这样的条件下,用三倍五倍的兵力依然被鞑子打的大败。为什么会败?

    原因有很多,咱们就说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叫心不齐。朝廷的军队不管是将军还是朝中诸公,人人都在考虑自己的利益,过自己的小日子。任何时候都是自己的利益在前,国家与朝廷的利益在后。这样自私自利的朝廷,他的子民和士兵怎么可能和他万众一心?

    王越使劲的把手向下一挥大声道:那些军官干着杀良冒功,克扣军饷,欺压良民,谎报战功,遇敌先逃的无耻勾当,却又想士兵们为他卖命。这是多么矛盾的命题?

    他又指着京城方向:那些朝廷衮衮诸公,更是丑态百出的玩着互相倾轧,争权夺利的勾当。把天下搞的民不聊生,灾民四起。他们嘴里喊着不与民争利,却各种征饷摊派不断。

    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草民出身的士兵,心里能装多少国家和朝廷?他们都是被逼无奈才当兵的,就是混口饭吃而已,命没了可是自己的啊。这样的军队能不一触即溃吗?

    王越用目光扫了扫大家,家丁们的目光中有惊愕诧异害怕,甚至还有惊喜的。

    他继续道:鞑子为什么能打败朝廷的军队?就朝廷那些人心涣散的兵,只要不是蠢到家的军队,都能轻松打败他们。

    王越用力的挥舞着拳头。

    当然鞑子在打仗上不蠢,而且他们心齐。鞑子是游牧民族,除了打猎什么都不会。种地烧瓷打铁养蚕纺织,他们一概不会。

    他使劲的摆着手臂。

    接着道:你们知道吗?他们连口锅都做不出来!他们只会打猎,他们弱小的时候就打猎野鸡野兔野猪野鹿。

    他们强大了就开始打猎我们了,说白了就是强盗。因为我们中原富庶,拥有他们所没有的一切。

    所以他们眼珠子红了,组成军队,拿着刀子砍向和我们一样的汉民。抢走他们的粮食牛羊和女人,抢走能看到的一切。因为他们不事生产,抢劫就是他们唯一会做的工作。

    最后王越声嘶力竭的喊道:所以他们全民皆兵,人人都是抢劫犯,不抢他们就活不下去。所以他们心齐,所以朝廷那些豆腐兵不是鞑子的对手!

    杀了他们!杀鞑子!一个不留!

    战士们举起步枪怒吼着,对鞑子的恨意在他们心中弥漫。

    王越双手压了压,等他们安静之后,继续说:刚才我反复提到心齐。古语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要想成为无敌铁军,齐心协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说着他把拳头用力攥紧,举的高高的。

    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拿起武器组织了这支家丁队。因为我们要保卫自己的亲人和乡亲,保卫来之不易的生活。任何来干扰我们现在生活的人,都是我们的打击对象。

    我们做了家丁,但不是军户,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军队。我们从百姓中来,将来要回到百姓中去,那么百姓也是我们的亲人。所以所有百姓就是我们的亲人,你现在保护了他,就是保护将来的你。

    那谁是我们要打击对象?他自问自答道:就是那些伤害百姓的鞑子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呐喊声在山谷间回响,在战士们心中激荡,这尼玛就是造反宣言呀!

    王越哈哈一笑:我这不是在鼓动你们造反,我们只是替天行道!水浒传好多人都知道吧?即使没看过书,也听说书先生说过。

    场面轻松了一些,这个说法还说的过去,毕竟这些人才刚拿起枪,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
1...56789...3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