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祯
结果他们回到大兴,一看傻眼了,大部分都成光杆司令了。毛病出在哪里,他们都知道呀!起点城的待遇太优厚了,哪个穷人不眼馋?长工雇农什么的,我管不了。奴婢,丫鬟,家生子这些可是我的财产呀,必须找回来。
于是一个个的翻箱倒柜,把卖身契都翻出来,跑到起点城要人。结果起点城是个完全没有王法的地方,人家根本不认卖身契,只认那种透明的纸片子。这还了得?这还是大明的天下吗?
那些当兵的有多厉害,他们都是见过的,杀建奴跟杀鸡一般,根本惹不起呀!
那没办法了,上告吧!你王越不讲理,我们找人跟你讲理。于是众多大兴乡绅地主串联之后,联名写了一份诉状,递到大兴县衙。
大兴县令高士元和宛平县令一样,也是六品京县令。京师四九城内,一半归宛平,一半归大兴,所以这两个县的县令都是六品官。
高士元从这几天得到的消息,已经知道了大兴县郊区几乎是十室九空,荒芜人迹了。所以一接到乡绅们递来的诉状,就直奔顺天府。
顺天府离着大兴县衙近在咫尺,遛个弯儿就到了。
第一二九章 交涉(爆更七求订阅求月票)
谢宝清现在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这官升的太快了。由六品京县令到三品顺天府尹的华丽转身,连一个月都没有用。
如果他知道火箭的话,一定会觉得自己坐了火箭。尤其是他今年才三十八岁,如此年轻的顺天府尹,好像有点史无前例了。
听说高士元来了,他的虚荣心小小的满足了一下。毕竟一个多月以前,大家都是十恶不赦恶贯满盈的京县令。这才多久呀?沧海变桑田了。
明濮(高士元字),今天怎么得空来此啊?谢宝清笑着道。
高士元也眼红谢宝清的机遇,可惜啊!可惜那王越怎么不来我们大兴筑城呢?偏偏就跑到宛平去了,让谢宝清捡了个宝。
高士元拱手施礼道:见过谢府尊,下官是来找您评理来了!
谢宝清好奇道:要评何理?
高士元义愤填膺道:谢府尊可知我大兴郊区几乎十室九空了呀!这让下官今后如何征发徭役,如何收取赋税。
大兴和宛平情况差不多,皇庄勋亲的地占了一大半。税收全靠那些乡绅百姓了,结果差不多都被王越划拉走了,高士元能不急吗?
皇庄勋亲家的人怎么没被建奴掳去?建奴还没来,人家都把庄子上的人转移进城啦。
谢宝清不动声色地道:建奴不是都走了吗?怎么还会如此。
他一听就知道为什么了。这些天顺义通州香河等县都有类似的情况报到他这里,都是因为王越在密云截留的那批百姓。
高士元道:那王越王大人的起点城,利诱我大兴百姓九万多人不归。您是知道的,大兴郊区除去皇庄和勋亲之家,人口不过十六万人。建奴败走之后,才回来两万多人,大部分都在那起点城了。这与朝廷律法不合呀!望谢府尊为下官主持公道!
其他县流失人口并不严重,基本都被谢宝清压下来了。毕竟王越是自己的盟友嘛,自己能得此高位,还不是王越送给他的功劳吗?
不过大兴县这边,王越做的太过火了,几乎将大兴郊区一扫而空了。这样的情况,压是压不住的。
明濮,谢宝清斟酌着道:不如我们一起去王越那里,跟他讨个说法如何?
谢宝清也只好让王越自己处理了,这事儿要是闹到朝堂上,大家都不好看了。
高士元奇怪地道:大人一张帖子把王大人唤来就是,何必纡尊降贵?
谢宝清哈哈一笑道:看来你还没有去过那起点城吧?那可是个好地方!
起点城对他来说,确实是个新鲜的地方。主要是想让高士元看过起点城之后,或许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也说不定。因为他知道王越不但有钱,而且很有钱,有钱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不是?
不过谢宝清到现在也没整明白,王越养这么多人干什么。王越说要建设工业基地,工业基地是个神马玩意?无法理解。
王越正准备进京拜见老岳父,听说谢宝清来了,立刻去城门口迎接。
谢宝清现在是加兵部侍郎衔的顺天府尹,所以各种仪仗齐全,排场挺大。起点城的街道有三十多米宽,竟然被堵塞了。
王越明白了,谢宝清这是显摆来了。
见他从蓝呢大轿上下来,王越笑着道:谢大人,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
谢宝清没好气地道:有什么建议你就说,怎么还分成熟不成熟了?
王越一指周围道:您看我这起点城,有多少载重万斤的车辆在行驶。您这么多少人挡在路中央,要是把谁磕着碰着多不好。您说是不?
谢宝清把眼睛一瞪道:就知道你小子没好话!
王越笑着道:谢大人,您误会了!我正在琢磨着给您弄辆车,可比您这坐轿子舒服多了。
谢宝清眼睛一亮,随即又暗淡下去道:你那车子我可用不起,加一次油就要一千两白银呀!
不,不,不!王越摇头道:不是汽车,是马车,我准备做几辆马车送人,到时候送您一辆。
王越准备拆一些三轮车,改装成四轮马车送人。橡胶轮胎加减震器,沙发靠椅加不锈钢车厢玻璃窗,可比这时代的马车舒服漂亮多了。
好,一言为定!谢宝清很高兴,王越送他的东西,那是件件精品,所以他很期待。
他这才把在那里发呆的高士元介绍给王越道:思华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大兴县令高士元大人。
不管谁第一次来起点城都会懵逼,高士元也不例外,他看到的几乎任何一样东西,竟然都是没见过的。
听谢宝清介绍自己,他这才反应过来,只是王越年轻有点不像话,这就是击败建奴十万大军的王越王思华?
王越首先拱手见礼道:见过高大人!
这谢宝清把大兴县令领到起点城,王越也能猜到一二。
虽然王越年轻,又挖了大兴县的墙角,毕竟王越的品级比他高。所以高士元拱手见礼,客气地道:久仰王大人之名,今日才得一见,幸会幸会!
王越哈哈一笑,摆手道:高大人过誉了!您听到我的名字,应该也就一个来月吧?这久仰从何说起?
接着又道:两位大人,如果不嫌简陋,请随我到接待室坐坐吧!
高士元见王越年纪轻轻,立如此大功却不自傲,言谈自然随意,也是心生好感。
谢宝清笑着道:无妨无妨,正好能品尝你那些饮料。
王越的饮料种类太多了,简直琳琅满目。
进了接待室落座之后,王越拿出一个大桶的红枣酸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
两位大人请尝尝!
谢宝清端起杯子闻了一下,点点头喝了一口,眼睛一亮赞道:枣香浓郁,奶香醇厚又酸甜可口!佳品啊!佳品!
高士元收起充满新奇的目光,也喝了一口,笑着道:王大人的起点城处处透着神奇呀!这牛奶都与众不同,又如此可口。
王越道:两位大人要是喜欢这酸奶,回去的时候,可以带几箱回去。
第一三零章 购地(爆更八求订阅求月票)
好,本官正有此意!家里的孩子们应该更喜欢此物。谢宝清和王越一点都不矫情。
他有一妻二妾,妻子过世的早,没有留下一男半女。两房小妾却给他生了两男一女,最大的儿子今年已经十九岁了。
王越点头道:那就多带一些回去。接着又主动问道:两位大人今日突然来此,不知有何贵干呀?
谢宝清把笑脸一收,板着脸道:我和高大人来此,是向你兴师问罪的。你可知道现在的大兴县郊区,都要被你搞的十室九空了!
王越陪着笑说道:谢大人可不能如此定论呀,十室九空那是鞑子干的事情。那些百姓现在可是活的好好的,而且他们可都是自愿的,我可没有强迫啊!
谢宝清不理王越的死皮赖脸,道:我可是要告诉你,大兴县每年的赋税和徭役全指望这些百姓呢!你这样做,让高县令如何应对朝廷的摊派?再者说,我朝早有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离家百里必须有路引!你算算大兴到你这里有多少个一里?
朱元璋这个准文盲和尚出身的独裁暴君,将天下百姓画地为牢的政策,令王越极端鄙视!天下文人又助纣为虐,一句不与民争利,让朝廷一毛钱商税也收不到。所有的税收派饷,都由那些土里刨食农民承担。也就是说王越在起点城的所有工业商业,和朝廷一个铜板的税收关系都没有。真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这样的天下不乱才怪。
不过明末天下大乱流民四起,农民的活动范围只有一里的规定,已经严重破坏。
王越依然陪着笑道:大兴和宛平紧挨着么,不分彼此不分彼此,这些百姓可是连顺天府都没出呀!
高士元开口道:王大人,这些百姓可是在籍我大兴的呀。税收派饷怎么办?徭役怎么办?若是没有这些百姓,很多田地都要荒芜啊!
这也就是王越品级比他高,又立了大功,否则早吹胡子瞪眼了。
王越对高士元道:高大人,大兴的地不是要荒芜了吗?我都买下来,以后收税找我。大兴籍的百姓按律要出徭役的工程,我王越为他们出钱,这样可以了吧?
据王越所知,这几年需要京师周边百姓出徭役的工程有两个,都是两年后的。一个是用于防备农民军所建的拱极城,拱极城在民国改名为宛平城。现在有了起点城,宛平城不会再建设了。还有一个工程就是工部刘遵宪请旨加固北京城墙,到时候王越提供一批水泥就能解决问题。
听王越说要将大兴大部分的地全买下,惊的高士元一呆,他疑惑地道:除了勋亲的土地,大兴可是还有几百万亩地。再说,那些乡绅可不一定卖啊!
王越笑着道:大兴都没人了,他们不卖地,难道自己种?只要有人卖地,我王越照单全收,那些勋亲家的地我也可以买,价钱就按鞑子入寇前的价格。
大兴那边地势平坦,也是后世京城cdb和居民区集中的地方。按王越的发展,将来那边也会寸土寸金,先买下来种田,以后再布局。随着王越的示范效应,那些拿了钱的乡绅地主,今后很有可能会投身到工商业上。至于说土改,那还不是王越现在该操心的事。
谢宝清也被王越的大手笔吓到了,这要花多少钱?一千万两?
思华,你,你有这么多银子?起点城到处都是值钱的东西,不过谢宝清还是难以相信王越能拿的出这么多现银。
王越满不在乎地道:银子,金子,粮食都可以支付,如果是要粮食,我可以在原价上再加一成支付。
金子只能少量使用,将来金子是要做储备金的。银子控制使用,以免造成大明通货膨胀。粮食是消耗品,可以大量使用,也能增加大明的粮食总量。
大明饥民遍地,还不是粮食不够吗?所以粮食比银子还令人讨喜保值,这粮食价格可是年年在涨啊!尤其是这次鞑子入寇,京师戒严,城内的粮食价格是飞涨啊!在王越这里竟然还反过来了,玩起了大甩卖。
谢宝清不解地问道:你的确是买了不少地,可是这还没有收成呢,你哪里来的这许多粮食?
王越笑着道:您不用担心我没有粮食,我起点城这么多百姓所用之粮,可从未向外面购买过。
确实是这样,王越还没外购过一粒粮食。别说粮食了,起点城任何东西都自给自足,而且吃穿用方面,比京城的百姓过的还好。
为了这些物资,王越在另一个位面,一待就是好几个月。让他自己都惊异的是,自从重生之后身体素质竟然越来越好了。
谢宝清好奇地问道:你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我不是说过了吗?秘密!王越双眼看着天花板道。
你!谢宝清拿王越还真没辙,只好问在一边没说话的高士元道:明濮,你的意见呢?
高士元是看出来了,谢宝清在王越面前一点顺天府尹的威风都没有,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王越提出的建议,他是能接受的。为啥?省心呀!赋税真不是那么好收的,村里乡里的税通常都是交给保长里正,或者乡绅地主,县里的人轻易是不会下乡的。这里面少报,瞒报的不知凡几,而且那些乡绅很多都是有功名的人家,又不知道免税了多少。更别提那些勋亲了,想收税,没门!
王越虽然是官员,也有免税额度,五品官也就是八千亩儿而已,纳税的田亩就多啦。
至于乡绅们卖不卖地,高士元觉得他们不卖也得卖了,因为没人种地啦。
徭役就更简单了!朝廷是允许出钱抵徭役的,看这起点城也知道,王越不缺钱。朝廷征发徭役的时候,按大兴在册户籍数数人头,自己造个名册,向王越一丢,拿钱吧您!这多好?省的征发徭役搞的怨声载道,甚至逼死人命了。
第一三一章 进京(求票票)
(感谢白云过隙01的打赏)
高士元看看谢宝清道:如果谢大人不反对,下官也没有意见。
谢宝清摆摆手道:明濮,你不用管我!到时候赋税派饷和徭役只要能交的了朝廷的差就行了。
这就算默认了,反正这些人口只不过是从顺天府的大兴县,跑到宛平县去做工而已,真不是大事。朝廷知道了也没啥!
高士元点点头,又对王越道:王大人,那些百姓就按这个章程办,您要买地的事,我可以跟那些乡绅们通个气。不过,我还有一事,倒要向王大人请教!
王越笑着道:请教不敢当!按年岁来说,您和谢大人可都是我的长辈。
高士元似笑非笑地道:王大人,那些大兴百姓里面,可是有不少逃奴呀!主家们拿着身契来起点城要人,竟然被您的兵丁们挡住。说什么,这些人都是你们起点城的人了。
说到这里,他呵呵一笑道:您可知道,这里面连犯官的家属都有呀!
谢宝清身子一下坐直了,瞪着眼睛问王越道:思华,这可是实情?
王越点着头道:是啊!是啊!
谢宝清沉下脸道:身为朝廷命官,怎能知法犯法呢?你可知窝藏逃奴,该当何罪吗?
王越觉得好笑道:谢大人不会真的要将我鞭八十,流放千里吧?
谢宝清吹胡子瞪眼道:你!
王越赶紧道:谢大人,别生气了!这些人,我替他们赎身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