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钉子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祯

    王越点头道:你们府上的外院管事张世荣。

    哦!张成业明白了,他问道:你想怎么对付他?尽管开口。

    别看那张世荣的妹妹给他大哥做了四房,张成业可真没把他放在眼里。

    王越见他发狠,笑着说:我可没想过要他的小命,他还不值得我动那心思。你多给他吃点苦头就行了,让他以后放老实点。

    好嘞,二少爷您就瞧好吧!张成业献媚道。

    二人有说有笑的来到客厅,英国公张之极正在那里和王卓叙话,见他们这么热络,好奇地道:成业和思华真是一见如故啊!

    王越又用周星星的语气,点头道:是啊!是啊!

    张成业兴冲冲地道:爹,我一见思华就觉得特别亲切!他那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形象,瞬间吸引了我。心中惊叹,世上竟然有比潘安宋玉还帅得美男子,这简直就是二妹的绝配呀!我连忙上去打招呼,希望知道他姓甚名谁?好给二妹找个完美的夫婿,没想到。

    接着他使劲一拍大腿道:真是万万没有想到,他是来和二妹定亲的。好事啊,真是天大的好事啊,我为二妹贺!我为我国公府贺!语言已经不能表达我喜悦的心情了,必须当浮一大白!

    他一说完,王越只觉得牙酸,有这么夸人的吗?太尼玛夸张了。

    王卓觉得好笑,因为他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英国公被张成业噼里啪啦一顿胡侃,侃晕了,半晌才哭笑不得地道:好,好,成业能和思华多多交往,确实强过你那些狐朋狗友。

    张成业一听好像受到了鼓舞,兴奋地道:看,我说的没错吧?爹您也认同,思华他!

    王越听不下去他那么夸张的论调了,赶紧制止道:张二哥,你不是说要当浮一大白吗?

    呃,对,对对!我去看看饭菜好了没有,一会儿一定要一醉方休!说完就跑了出去。

    英国公看着张成业出去的背影,摇头苦笑道:说起来成业比思华还大着三岁,怎么就好像长不大似的?

    王越笑着道:张二哥是天真烂漫之人,将来必定是个有福的。

    天真烂漫,这是夸人的话吗?英国公瞪了他一眼,接着又道:我和你兄长商量了你和子筠的婚期,就定在十一月八日(公历)。那天是大吉之日,宜婚娶。你兄长是十月二十八成亲,正好按你娘的意思在你前边。




第一三四章 建筑材料公司
    全凭英国公做主!王越客气道。

    周义德已经说了,王越的新家十月初就可以交工。但那是毛坯房,装潢需要起码一个月,王越还要全程指导,所以王卓的婚期定在十月二十八(公历)。

    现在起点城的建设速度很快,尤其是建设大军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拿王越的眼光看,快赶上深圳速度了,市政厅大楼的的封顶也在十月底,不过要完全竣工起码要到明年三月。

    在英国公府用过午饭,王越又动身赶往工部,主要是商讨京城几条公路的建设事宜。一条是广宁门径起点城至房山的,这条公路朝廷已经知晓。另外是起点城经永定门外至通州通惠河的公路,由此乘船可由北运河海河至大海。另一条是起点城经石景山昌平至密云公路,几条公路总里长约二百六十多公里。

    修路是好事,朝廷当然赞同,王越所做的就是报备一下。免得开动这么大工程,朝廷有点不明所以。

    英国公府事先和工部打了招呼,否则就王越这身行头,进工部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听完王越的筑路计划,工部的几位大佬面面相觑,他们都是一个念头:这王越钱多的没处花了?这要花多少银子呀!

    刘遵宪首先开口问道:思华修路之举,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啊!朝廷当然欢迎之至,可是本官不明白为何已有官道,又要修一条水泥路呢?

    他当然不能直接问,你钱多的没地方使了吧?

    王越笑着道:老大人,官道虽好,却是土路。您也见过我那些大车子了,那车子一辆就载重最少两万斤,土路无法承受。尤其是雨天,更是不能通行了。

    哦!刘遵宪点点头表示明白道:你是要用水泥路运送货物,不得已而为之!

    正是,所以这样的公路,我还会继续修下去。近期是这几条,长远打算还要修至保定,至大同,至天津,至济南等公路。王越语不惊人死不休。

    至大同将来要利用那边的煤矿和宣化的龙烟铁矿,至天津港是为了建造船厂出海和沟通大港油田,至保定是为吸收流民和对付流寇的桥头堡。

    刘遵宪等人听的有点不敢相信了。别说个人了,就是让朝廷现在搞这些工程也搞不了,因为这要用钱无数啊。

    但不管怎么说,修路是有利于朝廷的,不管是皇上还是百官,一定是举双手赞成。

    傅铭远心思活泛,他从中看到了别的机会。

    他问王越:你这筑路要用到多少石子和沙子?有没有考虑过向外采购?

    起点城里的水泥路是怎样修建的,他们那次参观的时候已经有了了解。

    王越眼睛一亮,对啊!要是让朝廷也参与进来,自己也能省不少事儿啊。当然参与的方式必须在自己的掌控之内!

    于是他道:筑路需要大量的沙子水泥和石子,或者煤渣也可以。如果工部可以提供这些材料,我可以从工部采购,采购的价格我们可以具体协商,如果价格合理,你们有多少我要多少!

    这下连刘遵宪和刘宗周都来了精神,这些东西除了水泥他们弄不来,沙子和石子不就是花点人工的事儿吗?搞不好这还是条财路呢!

    傅铭远兴奋地道:好,只要工钱够那些工匠吃的饱饭,就没问题。

    大明的匠户基本上可都是工部在管着呢。

    王越觉得就大明那原始的工作效率,很难满足他的数量要求和成本要求。

    他想了想,对傅铭远道:你们去我起点城看过了,傅大人觉得我那些车辆和机械如何?

    傅铭远不知道他怎么突然问这个,但也羡慕道:非人力可以比也!

    王越又问:如果我用火药炸山,机械碎石,用我那种车子运送,比你们纯用人工的效率能高多少?

    傅铭远无语,这没法儿比呀。

    他皱眉道:你是说,我们工部提供的材料价格很难以让你满意?

    王越笑着点头道:不光是价格,数量也很难跟上我的筑路速度,我可是有很多筑路机械的哦!

    他这番话让工部的大佬们满脸失望,那些机械车辆他们没有,也买不起。用朝廷的权利去征调?算了吧,这家伙也不是个吃素的主。

    我有个建议,见他们都没辙了,王越又道:我们起点城可以和工部还有皇上,三方合股成立一个建设材料公司。我们起点城出炸药机械和资金,工部出人力和土地。所得收益我起点城占六成股,工部三成,皇上一成,如何?

    实际上就是成立个股份制公司,拉工部和皇上进来,就是看中了他们的土地资源。开采石头和沙子都需要大山和河岸,采石场和筛沙子的场地也非常庞大,有了他们的参与,能省不少事。

    傅铭远还没说话,刘遵宪笑着道:好,完全可行,皇上也会同意的。只是这个公司是什么意思?

    他听明白了,做这个事情朝廷一个铜板都不用出,出点匠户,就能平白得三成利,皇上的內帑还能增加收入,多好的事儿啊。而且工匠吃喝拉撒的费用,起点城要承担六成,可真够傻的。至于说地,那就不是事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座山不是皇上的,不是朝廷的?那里又不能耕地,还能换来银子,这不是废物利用吗?

    王越道:公司就是一个经济经营组织,我打算叫皇家建筑材料公司,所以就是专门生产建筑材料的。除了刚才那些筑路材料,我们起点城还收购砖头,需要量非常大,所以材料公司也要生产。另外水泥的生产,也放在材料公司生产。水泥的需求量很大啊,大明朝哪家哪户盖房子都能用到,客厅以后就不用青砖了,抹个水泥地面多好。

    砖头需要大量黏土,土地的用量也很大,王越都交给朝廷去处理,省他太多事儿了。

    傅铭远激动地问道:你是说水泥也在这个公司生产?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修城墙真是多快好省,以前还以为是王越的不传之密呢。



第一三五章 罗开源(今天单发个四千大章)
    (谢谢龙兰草的打赏)

    王越太渴望技术扩散了,技术扩散的越快越广越好。他知道,靠自己一人之力实现工业化,太费劲了!许多基础的材料,现在还是原始状态。只有千千万万的人参与进来,才能不断地将这些材料开发出来为己用。

    他对任何知识和技术都不保密,希望学到的人越多越好。他有整个位面做支撑,所以以起点城为中心的区域内,将会长期站在科技的制高点。那些初步工业化的区域,只能给更高一级工业化地区输出原料,所以不会存在竞争。

    当然了,军事科技永远属于保密范围。

    石景山正在建设水泥厂,建成之后将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水泥再多也是不嫌少的,与工部合作水泥厂可以建立窑来烧制,王越可以提供破碎机,磨粉机,搅拌机等机械来提高效率。

    所以他对傅铭远道:水泥肯定要在材料公司生产了,如果傅大人有兴趣知道怎么生产,可以随时参观。

    刘遵宪也知道水泥的价值,笑着道:这个什么公司的详细章程,思华你整理一下,我好汇报给皇上。

    王越点头道:我尽快派人给您送来!

    事情办完后,王越还想逛逛老bj的,可他的穿着打扮太招人了,所以只好作罢。

    石景山工业区制砖工地。

    八百名原明军俘虏和两千名清军俘虏,由天策军一个连的看押下在此工作。

    原起点城制砖的老工人们在教会他们制砖机使用之后,一部分人撤离到其他岗位,少部分人作为技术指导,留下来做一些机器的维护工作。

    原明军们的小日子过的还不错,一个月一两银子的收入,加上天天白米饭管饱,这可比他们原来在军队里的生活好多了。

    虽然没有肉,但油水足啊,色拉油的配给还是充裕的。他们的银子同样发的是起点银圆卷,所以也是可以买东西的。

    最受他们青睐的就是军用午餐肉火腿肠酒等等。一个午餐肉五分银子,一两银子可以买二十个,贵是贵了点。可是偶尔喝个小酒,改善一下生活,还是解乏了。

    全部俘虏分十个大队,办了十个工地食堂,按人头配给粮食,由原明军负责每个食堂的工作。

    这些原明军被俘之后,本以为凶多吉少了。毕竟他们投降过鞑子,最期望的待遇就是能免一死,关个小黑屋什么的,再混个饱饭就行了。

    谁知道结果竟然是这样的,制砖这样的活儿对他们来说真不辛苦。苦活累活都让鞑子干了,他们就负责推个车,码一码砖胚,装车什么的。

    一个连的看守兵力居于最外围,占地近百亩的制砖区域内,都是由原明军主导的世界。

    这样的条件下,几乎没有一个明军俘虏愿意逃跑的。包吃包住,还能拿到一两银子,还有鞑子供他们奴役,去哪里找这么好的事儿啊?

    天策军已经把政策给他们讲清楚了,五年的劳役期间表现良好的不但有加薪,而且还能减刑。服刑期间,一年有两次探亲假。服刑期满,愿意留下的,同起点城工人待遇,月薪三两。

    这就是他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了,扫盲班也要在他们之中办起来。几年之后,以他们的文化知识,直接就能拿到月薪三两以上的待遇。

    一个月三两银子啊,我滴天呐,这起点城的百姓都掉蜜罐子里了吧?早知道如此,老子还当什么兵呀!

    原明军把总,现在的俘虏营地总队长罗开源,正带着两个狗腿子巡视自己的领地。

    级别比较高的军官都被交给朝廷了,这八百明军里也就剩他官最大了。所以李子雄给他委任了一个总队长的职位,让他负责俘虏们的管理工作。

    他的待遇是二两银子一个月,每次送粮食来的车子还会给他带一点肉什么的。这让他不但对天策军感激涕零,而且在这一亩三分地,自然而然的坐实了他的地位。。现在他是管理两千八百人的头子,可不是以前那个百多人的把总了。

    总爷,昨天的制砖数量算出来了,又是六大队倒数第一。其中一个狗腿子道。

    制砖厂采用计件模式,是有任务量的,超过一定数目都有银子奖励,所以罗开源非常关心每天的产量。

    罗开源皱着眉头道:黄三那个狗日的,怎么天天掉链子?你去把他给我叫过来。

    他手下的十个大队长,全部都是他原来的下属,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黄三听到头儿叫他,一溜烟地跑了过来。

    总爷,您叫小的来什么事?黄三低头哈腰地道。

    罗开源围着他转了一个圈,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道:你个狗东西,天天倒数第一。老子还指望着能多发点银子呢,难道你小子想在这里待满五年?是不是当了大队长,日子太滋润了?嗯?

    黄三一抹脑袋上的唾沫星子,哭丧着脸道:总爷,小的可一点都没偷懒呀!只是那帮鞑子拖了的后腿。我们都急的自己上手了,还是跟不上进度,能有什么办法?

    罗开源看了看他道:走,去你的工地上看看。

    一行人来到六大队的工地,看到工地上的工作景象,罗开源气的火不打一处来。

    黄三啊黄三,你他奶奶就是个猪呀!我们的人累的像狗,让鞑子在旁边消极怠工,这活儿能快的起来吗?你当他们是爷爷呀?

    罗开源看着工地上磨磨蹭蹭的清军俘虏和挥汗如雨的原明军,对着黄三就是一顿狂喷。

    黄三道:总爷,这帮鞑子知道出不去了,总是磨洋工啊。

    这黄三以前只是个伍长,管着几个人的头头,突然管理几百人,的确有点抓瞎。

    罗开源瞪着他道:给我拿鞭子抽,他们都上着脚镣呢,还能反了天?还以为自己是主子吗?

    黄三立刻道:抽了,鞭子都抽断好几根了。

    罗开源道:这里面肯定有带头的,揪出来,狠狠地治。如果你还治不了他们,我就要考虑给你换换位置了。

    罗开源气呼呼地走了,黄三从点头哈腰的状态调整到挺胸叠肚,目光也变得凶狠起来。

    他恶狠狠地盯着清军中的一个人,对手下道:来人啊,给我将博图尔带过来。

    旁边的明军一拥而上,从清军俘虏里揪出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
1...6263646566...3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