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钉子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祯

    王妮今年六岁了,小孩子是有点护食,其实也没什么心眼。她见坤兴公主这么稀罕自己的玩具,所以又拿出其他玩具出来显摆,接着又把各种零食拿出来招待新朋友。

    坤兴公主也是孩子心性,于是各种好奇,很快就和王妮玩到了一起,甚至吃到了市场上都买不到的巧克力。




第二一一章 痛心疾首
    京师,铁狮子胡同次辅薛国观府邸大堂内,次辅薛国观刑部尚书冯英吏部尚书谢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商周祚吏部侍郎袁佑兵部右侍郎陈新甲等人都围坐在圆桌旁品茗叙话。

    这几个人大部分都是朝中现有的东林党人,或者是江南大商家的代表。自从王越的那篇文章之后,他们都有些同仇敌忾起来,就连被罢官之后闲赋在家的钱谦益也来了,他可是东林党魁首。

    吏部侍郎袁佑哈哈笑了一声道:那王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小小一个兵备道竟然跟朝鲜使者谈内附,皇上不龙颜大怒才怪。

    自从上次帮周奎弹劾王越失利后,袁佑便一直在找机会,没想到王越这次自己跳起来犯了众怒。

    身穿青衣长衫的商周祚哼了一声道:王越那无知小子知道什么国家大事,仗着有钱,又刚立新功,封了个小官,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我看哪,他那句内附之言很快就会成为朝中笑柄。

    在座的诸人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甚至觉得沐猴而冠这四个字就挺适合那个王越的。

    神色冷峻的刑部尚书冯英道:王越如此胡作非为,身为朝廷命官而不自重,按我说皇上就该降罪惩戒。

    他乘着崇祯对王越不满,参了王越一本,结果被谢宝清跑出来给搅和了。说什么王越今年才十六岁,为官不久,没有经验什么,多加历练必成大器,得不得得不得个没完。

    薛国观做痛心疾首状道:谢大人同为东林一脉,却与那王越同气连枝,而置其先师左大人的教诲于不顾,可惜可叹啊!

    他的口气就好像谢宝清已经误入歧途。离开正道已经越走越远似的。

    商周祚重重地哼了一声:谢宝清还不是贪图王越的财货,与他张目罢了。

    其实谢宝清才是有苦难言,为了拉住王越这头随时都有可能把京师掀个底朝天的倔驴,已经煞费苦心了。他还真没有从王越那里得到过多少钱财,小恩小惠是有的,算是正常经济往来,相对于王越海量的财富,根本不算啥。

    吏部尚书谢升说了句公道话:谢大人升迁如此之快,也是因为王越之故。其感恩图报之心,还是可以理解的。

    谢宝清除了和王越穿一条裤子之外,为人也圆滑,在其他方面让人也挑不出理。

    冯英道:那王越既然提出了条件,莫非真有出兵朝鲜的意思?若是如此那就太好了。

    虽然王越所提朝鲜内附的条件不靠谱,但王越愿意出兵这句话却被他们重视起来。

    薛国观道:可惜呀,若是温阁老也赞成出兵,此议成矣!

    他们之所以赞成出兵,就是知道现在能动的了的军队只有天策军。只要王越一出兵他们的机会就来了,栽赃陷害使绊子拖后腿,可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或者以王越品级低为由,他们还可以运作一位重臣前去带兵,压了王越一头,再找个由头将王越咔嚓掉那就完美了,就如那袁崇焕与毛文龙的故事。

    当然,如果王越战败了就更好了,凭他们那三寸不烂之舌,完全可以把战败的责任都推到王越头上,让他不死也脱层皮。

    温体仁的手下败将钱谦益在旁边冷笑一声道:温体仁此人遇大事从不轻易发表意见,这可是他明哲保身的法宝。

    这些人坐到一起,就是因为突然出现了一个王越这样的敌人。王越别看品级不高,大小也是朝廷命官,在崇祯心目中又挂上了号,老岳父又是顶级勋贵,他们还真不能随意拿捏。

    那么找王越的漏洞,整死他就成为他们的选择,这些人可都是政治斗争的好手。

    可惜他们对王越的实力认知太浅薄了,最直观的认识是从军队人数上得来的,天策军现在有九千多人已经不是秘密了。天策军是很能打,历史上岳家军戚家军都很能打,那又怎么样?说了算的还是皇上,是朝廷,这是惯性使然,他们不知道王越是个另类。

    最后还是钱谦益提到了一个更可行的主意,要想消除《明报对天下士林的影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相同的地方打败它。

    论办报纸咱们这些自诩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文人,没有理由在文笔上输给白话连篇的《明报呀。

    钱谦益的提议得到在座诸人的赞赏,不愧是东林党魁,这主意一下就出在点子上了。一时间赞扬之词如潮,让这位失意的魁首似乎找到了当年叱咤朝堂的感觉。

    在座的诸人都是朝堂大佬,所以动作相当快,他们立即对取名纳址人员招募乃至稿子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便商议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几天之后,一份叫《儒林报的报纸便新鲜出炉了。

    看着第一份印刷出来的报纸样品,钱谦益无奈地摇摇头,这印刷质量和《明报根本没法儿比。

    雕版印刷固然精美,但代价高昂,制作一块版的周期通常都是以月来计算,根本无法保障报纸的时效性。即使用雕版也无法和《明报比精美,所以只能选择活字印刷,那就更差强人意了。

    起点城的各种技术已经被很多人认知,技不如人也是没办法的事。

    最终还是薛国观拍板道:受之(钱谦益字),发行吧,我等的文章就是那《明报难以相比的。

    他的话受到众人的赞同,这份报纸可是他们发动了不少同僚和士子绞尽脑汁写的稿子,那劲头可比秋闱应试了。

    《儒林报由闲赋在家的钱谦益主持,同样学着《明报印了一万份满城免费发放。

    免费的东西百姓们也是来者不拒,大不了还可以拿回家包东西嘛。结果拿到手一看,发现上面通篇都是用文言文来书写的,整片都是之乎者也。许多文章写得异常的晦涩难懂,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根本就看不懂。

    (感谢书友150803112246433的打赏)



第二一二章 让我用一下
    说书先生们也以为有了说书的素材,结果什么也没有,全是议论时政的时文。于是《儒林报就享受到了后世大街上宣传单的待遇,成了随手扔的东西。

    同样是报纸,《儒林报的重点跟《明报相悖,发表的都是八股时文议政的文章。

    这样的一份报纸,在崇祯十年正月出台,跟《明报打擂台,结果可想而知。怎么说呢,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报纸,照猫画虎,自然是反类犬。靠着一些文人的追捧,这份报纸倒也能生存下来,但是发行量就少的可怜了,最终一直在一千份左右摇摆。

    比较激进偏执的朝廷官员,有了一个议论朝政的阵地。大概就是这个结果了,对整个大明的舆情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都是读书人自己关上门来玩耍。

    《明报的办报宗旨就是面向大众,报道一些时事新闻,八卦趣事,自然更受欢迎。不是谁都喜欢花钱去买看不懂的时政评论和八股时文来看的。

    报纸最终都是要收费的,《儒林报也向《明报看齐,收费三文,实际上是亏了的,因此在成本上也是甘拜下风。

    坤兴公主回宫了,她的这身装扮把周皇后看的两眼发直:坤兴,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衣服?

    坤兴公主嘻嘻哈哈地转了个圈道:母后,我这衣服好看吗?

    周皇后不由自主地点头道:是很好看,这是哪里来的?公主不似皇子非要穿着适合身份的服饰,何况这身衣服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一点也不掉价。

    坤兴公主受了夸奖更是来了精神道:从起点城买的。接着向殿门外吩咐道:都拿进来。

    宫女太监们大包小包地拿进来一堆东西,坤兴公主吩咐他们打开,各种布偶,零食就呈现在眼前。

    周皇后是女人,这些花花绿绿毛茸茸的东西让她也很感兴趣,笑着道:坤兴,这些是什么东西?

    坤兴公主先拿出一块巧克力剥开递给周皇后道:母后,您尝尝。

    周皇后接过之后,见这东西黑糊糊的,味道也奇怪,不便拂了女儿的心意咬了一小口。

    细细咀嚼之下,周皇后不禁赞叹道:这个很好吃呀。说着又咬了一大口。

    坤兴公主傲娇地道:当然了,我拿给母后品尝的还能差了?

    周皇后捏捏她的小脸蛋,欣慰道:坤兴一直都很懂事呢。

    坤兴公主拿起一个熊仔布偶对周皇后道:母后,您看这个好玩吗?

    坤兴公主纤细窈窕,抱着一个毛茸茸棕色熊仔,显得更可爱了。

    这也是从起点城买的?周皇后这才反应过来,把脸子一板道:原来你没有去嘉定伯府,跑到起点城去了?坤兴,你胆子变大了。

    坤兴公主上前抱着周皇后撒娇道:母后!接着又把熊仔布塞给周皇后道:您看这个熊仔好玩吗?

    周皇后摸摸熊仔布偶软软的绒毛道:不错,是很好玩。你有这么多,记得给弟弟妹妹们送一些过去。

    王越送给坤兴公主很多布偶,让她当样品。崇祯皇帝有六子三女,其中周皇后所出的就有三子一女。

    坤兴公主点点头,笑着对周皇后道:母后,我要赚钱了,很多很多的钱。

    周皇后当她是孩子话,也不以为意道:你一个小孩子能赚什么钱?

    坤兴公主指了指熊仔布偶道:母后,您觉得这个东西会好卖吗?

    周皇后来自民间,一定的商业眼光还是有的,她把熊仔布偶举在眼前道:孩子和女人们应该都喜欢,可怎么赚钱呢?你有很多吗?

    坤兴公主开心地道:王越大人给了我很多布偶,还要给我材料和缝纫机,我可以让太监宫女们帮我做,这样就会有很多很多,都能拿去卖钱了。

    听起来是挺不错,周皇后问道:你是怎么认识王越的?这些物件你打算怎么卖?

    坤兴公主将怎么认识的王越,怎么缠着他要做生意,王越让曹如意帮忙经营玩具店的事情一一道明。曹如意是曹化淳的人,宫内宫外都很吃的开,王越选他挺合适的。

    曹如意作为玩具店总经理也是有分红的,当然乐意了。开店的本钱由王越出,利润分红王越占二成,宫女太监们帮忙工作也是有工钱的,这些王越都会安排到位。

    周皇后怜惜地搂住坤兴公主道:是不是嫌母后给你的月例银子少了?所以才一门心思要赚钱。

    坤兴公主摇头道:不是啦,是我看父皇总在为银子发愁,就想着为父皇尽一臂之力,所以才缠着王大人的。

    虽然没指望坤兴公主能靠玩具赚多少钱,但这份心意却让周皇后分外感动。

    她欣慰地摸着坤兴公主的头道:坤兴长大了呢。

    哦,坤兴长大了,朕怎么不知道?崇祯这时正好走了进来。

    母女二人赶紧见礼道:见过陛下!父皇好!

    崇祯见到大小两位美女,心情都好了起来:今天坤兴穿的很特别呀!这是在哪里弄来的衣服?

    坤兴公主于是叽叽喳喳把前因后果一说,崇祯沉吟道:这个王越虽然胡闹妄为,对皇家还是有几分忠心的。

    忠心,大大的忠心!坤兴公主道:父皇,我想让您帮我写几个字。

    崇祯疑惑道:坤兴要什么字?

    坤兴公主把崇祯拉到书案前,让崇祯写了皇家玩具店五个大字,又让崇祯盖上随身小印。还别说,崇祯的字写的很刚劲有力。

    看着笑咪咪地吹干墨迹的坤兴公主,崇祯不解地问道:坤兴要这几个字做什么?

    坤兴公主理所当然地道:用这个做我玩具店的牌匾啊!

    崇祯道:真是胡闹,朕的字怎能随意做店铺的牌匾。

    他说着就要来抢夺字幅,坤兴公主像母鸡护鸡仔一样抱着崇祯的大腿道:父皇,您给我用一下,就用一下。



第二一三章 不怕你赖账
    看他们闹的不可开交,周皇后道:陛下,您就给她用吧,坤兴这么懂事也是难得。

    这闺女可是要为父亲赚银子的,这么懂事的女儿崇祯也是无奈。

    这是王越给坤兴公主支的招,她这个甩手掌柜可不是白当的,皇家的金子招牌必须要用了。

    也许是因为面子问题,崇祯或者历代明朝皇帝都没有为哪个店铺提过牌匾的记录。君子不言利嘛,如果皇帝要做生意,皇家的品牌效用还是很值钱的,可惜儒家圣贤们禁锢了他们的商业头脑。

    在曹如意和王越的运作之下,皇家玩具店很快就在京师繁华的大街上开张了。

    这是大明第一家卖玩具的商店,还是皇家开的,而且玩具还很新颖特别,因此人气非常火爆。

    虽然价格不菲,但在孩子们的哭闹之下,父母们纷纷掏钱购买,就凭皇家二字,这钱也花的值了。

    坤兴公主终于有了一个财路来源,每个月一两万两的收入,让她迅速成为众皇子皇女之中的小富婆。

    虽然她大部分都交给了父皇的內帑,崇祯也不好意思把女儿的钱都据为己有,所以每个月坤兴公主都能结余下上千两银子。

    有心人给到处找门路的朝鲜使者朴锦辉支了个招,求谢宝清去找王越,也许有戏。

    于是被朝鲜使者磨的没了脾气的谢宝清来了,按说就王越提出朝鲜内附这种条件,谢宝清也认为王越出兵朝鲜估计是没戏的。

    思华,你怎么可以提让朝鲜内附这种条件呢?皇上为此都龙颜大怒了。你不想出兵就明说嘛,何必让人说了闲话。谢宝清和王越一点也不见外,就像长辈对晚辈出了洋相之后的埋怨。

    王越嘎嘎的干笑两声,看了看随同而来的朴锦辉道:老朴,你这就不对了,我可是好心好意邀请你们朝鲜进入我国这个大家庭里来的,你怎么到处说我坏话呢?

    朴锦辉连连摆手道:没有,没有,小臣绝无此意,绝无此意!他还真没说什么坏话,就是到处哭鼻子而已。

    王越道:你看,你们朝鲜历史上多次请求内附,万历年间也恳求过一次,我这真的是在帮你们呢。

    朴锦辉有点傻眼,万历三大征之前,朝鲜确实请求过内附大明。

    当时朝鲜全国八道已失,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义州一带尚未为倭国所陷,万历朝堂上一直都在争论是否出兵。朝鲜眼看就要亡国了,朝鲜王李昖打算组织流亡政府内附大明,结果被万历大度的拒绝了。

    谢宝清见王越还在宣传他的内附论,有些哭笑不得:思华,别说这些了。你有没有出兵的打算,可有章程?
1...96979899100...3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