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铸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修改两次
那位老兄抬起头,看了看他,用一嘴特别的口音说道:“兄弟姓李,潼川府人。这位贵人,可是要雇人找我们就对了!”
第226章 蜀人
1260年,8月10日,崇明岛。
“潼川府四,四川人”魏万程很是惊讶,声音都变了调,四川人怎么跑长江口来的四川不是深处内陆吗
其实呢,四川人曾经一度是东亚海贸的大玩家。
四川天府之国,自从五代开始,就少有战乱,人丁滋生,财货充盈,蜀锦、贡盐、糖霜等商品行销天下,是难得的富庶之地。整个南宋的大部分时期,四川都是江南之外的第二大税源地,甚至四川地区都不是像后来那样整合为一个行政区,而是分为了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四路,重要性可见一斑。
发达的经济之下自然会有发达的商业,四川又多大木,因此又催生出了发达的造船业。四川商人常常在家乡建造大船,满载货物,顺江而下,一路做生意,再出海做几趟海贸,最后把船一卖,就搭客船带着大笔银钱回四川了。
这样的贸易路线延续了上百年,四川也因此成为广州、泉州、明州之外的又一大造船基地,所造的船只不仅有内河用的平底船,更有很多类似福船的尖底海船。可想而知,操纵这样的海船顺着惊险的长江行驶,需要多么精深的操船技巧和水文知识经年累月之下,四川培养出了大量精通长江水文的资深水手,各个航段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可惜的是,随着蒙古人的入侵,富裕的川蜀被打成了白地。在反复的拉锯战和无情的屠刀之下,蜀人要么死于战火、要么沦为亡国奴,要么逃离家乡,流落各方。这位老兄,就是后一种情况,他原先是蜀地商船的水手,跟船东出来在东南做生意,结果做生意做到一半起了战事,东家把船一卖就地置办了新产业,他们这些水手就只能流落各处打工了。
这位李老兄声情并茂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岁月和现在的落魄,引来了附近不少有类似遭遇的蜀人水手,围坐在一起,像是开诉苦会一样,一群糙汉子忍不住落下泪来,魏万程也跟着叹起了气。
正巧这时到了饭点,他们的一个同伙提着一桶盖着咸菜的白饭和一篮碗筷过来,分给了他们。老李或许是看魏万程面善,也招呼他们几人坐下,给他们每人分了一碗。
陆秀夫和乔达他们捧着饭碗,有些啼笑皆非,魏万程倒是自来熟的样子,还命人从随身货物中取了一坛龙息酒,请几人喝酒。
这几个四川兄弟没怎么喝过这种烈酒,尝过后纷纷叫好。
魏万程突然想起了什么,让乔达拿出一小瓶瓷瓶装的辣椒酱,随随便便打了开来,把这瓶价值数贯的高级佐料就这么放在地上,热情地用生疏的四川口音招呼道:“来来来,都尝尝我们的特产。”然后示范性地挖了一筷子,拌进米饭里嚼了起来。
此时的四川话其实和后世的四川话并不一样,但总归有点相同之处,他们这些人听着倒也亲切。东海辣味调料虽然已经小批量传入江南,但是价格贵得很,不是他们能消费的,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辣椒酱。说实话,红彤彤的颜色有些吓人。
老李带头,将信将疑地挑了一小点,放进饭碗里,夹着米饭小心地品尝起来。
此时虽然没有辣椒,但是四川人早已有大量使用茱萸、花椒、葱姜蒜等辛辣性香料调味的传统,现在一遇到这种命中注定的调味料,立刻就如维尼遇到了蜂蜜,产生了美妙的反应。
“这味道……爽利!好东西!”
老李尝到了这种味道,立刻觉得美妙无比,大声称赞起来,然后连忙又夹了一大筷子。众人见状,也纷纷抢了起来,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东西的妙处。
几人吃得满嘴通红,大呼过瘾,很快一个小瓷罐就见底了,老李把它抢了过去,放进去一点米饭,然后使劲搅了搅倒回了碗里,看得周围人眼睛发红。
“还有,还有,不用急。”魏万程笑呵呵又把一罐昂贵的辣椒酱递了过去,看得陆秀夫直心疼。
不过这些蜀人倒不是不讲礼数的,这种一看就很贵的东西,吃一罐是联络感情,吃两罐就是不识抬举了。
老李连忙拦住魏万程开罐的手,说道:“魏东家,且慢,这礼物太重,我们消受不起啊。不知我们这些人可对东家有何用处东家尽管说。只要不是伤天害理的事,我们在所不辞!”
魏万程一愣,他倒真没想这么多,不过现在机会正好,他脑筋一转,说道:“没什么,我们的船工,多多益善。”
只是这么平常的工作老李松了一口气。他见此人拿这么贵重的东西收买人心,还以为要做什么黑活呢。
他当场拍着胸脯应了下来,然后问道:“不知东家需要多少人我们巴蜀帮别的不敢说,人是够多,四五十人都拉的出来。”
“哦”魏万程对这个数字不怎么满意,“按你们之前所说,流落江淮的巴蜀人,总得有成千上万吧”
老李没想到他胃口这么大,挠挠头说道:“人确实多,但愿意挣水上这口饭的可不多,东家可是要很多人吗不知要做甚”
魏万程哈哈一笑,说道:“大有可为!李老兄可听说过东海国就是原先的京东登莱地,现在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缺人,无论是种地还是做工都好做的很。老兄若是信得过我,就跟同乡们说一说,若是有愿意去的,就去临安城北艮山门外京东商城报到!哦,对了,顺便一说,这辣椒酱,在江南虽贵,但在东海可便宜不少。”
“东海国”老李一惊,他早就看出此人来头不小,没想到竟然这么大,“可是去年大败益都李松寿的那个东海国”
他这么一问,不光魏万程,后面的三个海军都很是得意,没想到我们的名头已经传播到这么远了啊!就连陆秀夫都有些与有荣焉的感觉。
魏万程点了点头,笑道:“正是!”
周围人立刻肃然起敬起来,纷纷起身行礼。
在民族主义思潮尚未成型的现在,若是说什么人对国仇家恨最有体会,应该就是这些无家可归的四川人了。
魏万程也带着几个东海人起身回礼,然后说道:“若是诸位不嫌弃,就选出五人,今日跟我上船,先试用一月,为我作为向导,工钱按行市付给,我再每人附赠一罐辣椒酱。这一个月熟悉一下我东海制度,若是觉得不错,以后再介绍同乡过来。”
此时乔达突然咳嗽了一声,魏万程看了他一眼,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不过我东海船上规矩颇多,起居衣食都有要求,若是受不了规矩,就算了。”
这些蜀人已经颇为眼热,连连表示一定守规矩。
魏万程点点头,又看了看他们脏乎乎的衣衫,说道:“不知崇明镇上可有澡堂过会儿先随我去船上领几件干净衣衫,然后去洗个澡再上船。这也是船上规矩啊……”
……
魏万程在崇明转了一圈,大大咧咧带了五个四川水手上船,可把李涛吓了个够呛。要知道,海盗先派人去商船上潜伏,再里应外合夺船,可是海盗史上的常见案例啊!
这混蛋,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但与他们交谈一番之后,他又觉得这几人确实有本事,而且看起来不像大奸大恶之徒,没好意思拉下脸把他们赶下船,只好以“明日要引航,今晚且养精蓄锐”为名,把他们关在船舱里不放出来。
他们倒也不以为杵,老老实实摸着身上的新衣服下去睡觉了。这是魏万程给他们发的,白底作训服算是送给他们了,红马甲救生衣只是暂借的,而表明东海海军身份的蓝坎肩则没给。
第二天一大早,李涛就赶着两艘战船向西。这几个四川水手也确实有些本事,在他们的指点下,冬至号有惊无险地驶进了长江,还为船上众人介绍两岸的风光特色,帮他们避免了前面官军的不少忽悠。而他们也对这星火级非常新奇,左摸摸右看看,尤其是对那海翼帆赞不绝口。
他们在长江上是逆水而行,夜间又不能行船,所以到扬州这一段用了三天才走完,到十三日傍晚,才将将抵达了扬州在长江畔的瓜洲渡。
扬州的地位不用多谈,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连接处,周围平原广阔、土地肥沃,又临近盐产地,地位怎么抬高都不为过。不过现在的扬州因为南北水路已经截断,又承担着江北最后一道防线的军事压力,所以商业热度减了些、军事意味重了些,但即使如此,仍然是一座繁华的城市。
实际上他们这一路走来,经过海门、通州、江阴、常州、泰州等地,无论哪一处都是人口密集、物产丰富、商业繁华、人杰地灵之处,哪一处都看得魏万程直流口水,哪块都不错,哪块都想设个商站。看到最后他都麻木了,一头扎进舱室,开始写写画画,策划起江南攻略来。果然,江南是名副其实的繁华,不愧是中国真正的精华地带,若是东海本土有这开发程度,何愁大事不成!
经过一路的洗眼睛,瓜洲渡就是再繁华,也不会让他们惊奇了。然而他们到达这里的时候,却依然被吓了一大跳,不是见到了什么稀奇的景观,而是听到了奇怪的响声——一种他们很熟悉,但从未想过会在这里听到的声音。
“轰……轰!”
第227章 扬州
1260年,8月13日,扬州。
“轰……轰!”
瓜洲渡西北方远处,不断传来低沉的响声,岸上的人似乎都习以为常,只当是哪里打雷了。而冬至号上的魏万程和李涛惊惧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是……炮声!”李涛不可思议地指着北方问道。
如今天色已晚,从这个角度看去,自然看不到北方有什么奇怪的。但声音能从看不见的地方传过来,不更说明是炮声了吗
魏万程双手颤抖地抓着船舷,明明是秋季却冒出了满头大汗,声音也颤了起来:“真是炮声……这种地方,怎么会……难道李庭芝还真能看一眼就仿造出火炮来”
“什么”李涛惊讶地看着他,慢慢回想起两年前王广金和魏万程的一份报告来。那时他们在海州侦察,偶然救出了李庭芝,还让他上了船,看到了船上的火炮。当时王广金指出有泄密的可能,股东们紧张了一会儿,但是几个月都没发现什么动静,后来就没人拿这件事当回事了。“你是说……是因为当时李庭芝看到了我们的火炮,所以现在仿制成功了”
其实,近距离看过东海火炮的外人还不少,不过大都没什么威胁:一是冲到炮阵跟前的敌军,但这些人多半已经死了,二是上过东海船只的市舶司官员和外来水手之类的,但这些人只看见了这个铁疙瘩,没见过它的威力,不会把它跟武器联系在一起。真正见识过火炮威力,又观察过火炮的细节,还是跟扬州有关系的人……不就是李庭芝了嘛!
说实话,火炮造得好不好是个技术问题,但能不能造出来只是个思路问题,如果真的有心仿造的话,那看个外型也能仿制出个三两分了。
魏万程现在出了一头冷汗,当初他也没当回事,但现在如果这事为真,那么可想而知全体大会上会掀起多大的波澜,说不定还得把他抓回去批斗游街不可……
他下意识地摆手道:“还……还不一定就是这样呢,宋,宋军本来不就有些火药武器说不定是人家自主研发了什么东西呢”
李涛叹了口气,又看看了自己船上的火炮,都好好用帆布盖着,一门也没少。水手们也对这炮声颇为惊奇,支着脖子向北方张望着。
“算了,我们再瞎想,也不能把那些东西给想没了。先过了今晚,明天去城里,问问李庭芝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瓜洲渡离扬州城还有段距离,既然已近傍晚,他们也就不好立即卸货,省得夜里出了什么问题说不清,只派了几个宁海军的人去扬州城里通知李庭芝,然后又在船上辗转反侧过了一晚。
等到第二天,他们正准备收拾一番去城中拜见李庭芝,却见他带着随从亲自迎出来了。这可令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了,连忙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省得被有心人看见了去朝廷参一个“骄纵”。
李庭芝现在主管两淮安抚制置司公事,基本可以说是长江以北的最高文职了,顺便还知扬州,附近密密麻麻几十个番号都归他节制,在江淮一带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也就淮安的夏贵能和他比一比。“东海国”节度的那个东海军,军治还是在海州东海县呢,理论上也属于两淮防区,归属李庭芝节制。
不过他今年在临安呆了不少时间,也去过两次重阳楼,现在对魏万程颇为熟络,没摆什么上官的架子,一见面按一套礼数行完,就招呼道:“魏使,别来无恙!这位是”
魏万程赶紧给他把李涛介绍一下,李涛也装模作样执起了下官礼,几人客气了一会儿,便指挥瓜洲渡的苦力开始从船上往下卸货。
“好,好,劲弩银甲,果然是上等利器,而且都一般尺寸,实在难得。早就听闻东海名匠擅长百工,果然名不虚传,那边军器监出产的就差些了。”卸货的时候,李庭芝随意打开几个箱子检验军械,然后对东海产品的一致性赞不绝口。
东海弩装配和使用起来并不复杂,李涛简单给他演示一遍,他便很快上手了,熟练地上弦试射了几发,连连点头。又取出一些胸甲,让他带来的亲兵装备上,迎着阳光站成一排,看上去甚是精锐,再一人发一把弩持在胸前,就更有气势了。
李庭芝对此很是满意,转过来的魏万程说道:“魏使,确实是好东西!下批什么时候能到”
魏万程心里一盘算,说道:“还得一个月吧。”
这批货的尾款还没结呢,您这么急干嘛。
李庭芝眉头一皱,说道:“赶不上了啊……也罢,魏使,这次有劳了。”
赶不上什么魏万程还没来得及细想,看他没提钱的意思,有点急了,立刻提醒道:“制置,您看,我们这批货的尾款”
南宋吸取了北宋的教训,对前线将领下放了很多自主权,允许他们就地把财赋用于军事,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相应的,朝廷也扔掉了一些义务,比如这批货,既然是李庭芝收益,那么尾款也得他来出。
李庭芝哈哈一笑,说道:“少不了你们的。我在扬州城中备了酒宴,先为各位接风洗尘,待各位离去之时,我给你们批些盐引,你们回去的时候,去海门县领上一千五百石盐,回临安可是能卖三万余贯,除了支付你们的货款,还有五千贯的盈余呢!”
魏万程吓了一跳,用盐支付他还真想得出来。
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临安的食盐零售价高达200文一斤,批发价也居高不下。相比之下,东海的,卖盐确实利益丰厚。不过赚的虽多,但盐业涉及利益太多,商社一直不敢涉及这方面的生意,以免触怒朝廷或哪方大佬,被从江南市场赶出去。
李涛也没关心过这方面的事情,连南宋盐业是怎么运行的都不知道。他迟疑了一下,问道:“若是我们在临安贩盐,不会触犯朝廷法度吗”
李庭芝有些惊讶地看着他。据他所知,做海上贸易的商人十有七八都曾涉及过私盐买卖,没想到这胆大包天的东海人反而如此遵纪守法。
海上竟然出了好人,真是稀奇了。
他再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这人是真不懂,于是解释道:“朝廷只禁产盐,不禁售盐,你自管卖,不用担心。就算有人阻碍,你报上你们东海的名头就是,有贾相庇护,谁敢生事如果你们懒得自己卖,也可去找里仁坊一家叫‘福生记’的,报我的名号,把盐售予他们即可,只是价格就要让些了。”
宋朝对盐业的管控,采取的是控制产地而非控制渠道的措施。也就是几个主要产盐地都被朝廷控制在了手里,盐商必须花费高额代价取得盐引才能买盐,但是之后怎么卖到各地,就不管了。
也就是说,宋朝的所谓“私盐”,指的是“私自产的盐”,而不是“私自出售的盐”,只要你有了盐,拿出去卖并不犯法。
当然,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某地的盐业销售渠道往往被几个大盐商把控,你敢在这里售盐,肯定会被他们盯上,然后有的是办法整治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