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铸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修改两次
高正转过身来对其他人说道:“五百多人,跟哲布说的差不多。这五百里面,青壮也就一两百,但料敌从宽,假设蒙古人都是战斗民族,壮妇少年大叔都能上战场,算他们三百战兵,这仗该怎么打”
“正面推过去呗,还能怎么办”司徐高声喊道。
“别闹!”谢光明批评他道。
“不,我觉得有道理,”带领海军陆战队参与这次行动的高川说道,“他们这么点人,我们打赢不难,但是想全歼就有些麻烦了。如果我们搞个突袭,他们一混乱,四散而逃,我们又追不上,那么被他们化整为零闯到我们腹地闹事,我们就被动了。”
“你这料敌也太宽了吧”谢光明不太同意,“要是他们有这打游击战的本事,还能窝在……我靠,不对,他们后来真统一中国了啊。等等先不说这个,就算我们正面推过去,他们打不过四散而逃,我们还是没办法啊。”
高川走到地图旁边,思索着说道:“还是不太一样的,我们先引诱他们冲锋,然后尽可能多消灭一些,剩下的处理起来也容易些。等等,你们看这里,这片高地的出入口不过一公里宽。范大将,这里你是侦察过的吧情况如何能布置防线吗”
范龙城看了看他所指的地方,说:“蒙古人已经在那里拉了一道木栅栏,不是很结实,只为了防止放养的马匹乱跑,还有一个哨塔。不过我去的时候,塔上并没有人,大概是和平日子过久了,已经没警惕心了。”
高川一拍掌,说道:“那就好,我们分一个营在此封锁,其余部队直接攻进去!啧,我们不是带了五卷铁丝网吗这好东西造出来之后你们陆军还没用过吧现在也该拿出来亮亮了。据说铁丝网本来是美国人用来圈马的,现在就给他们用上,嗯,我们这个行动,就叫圈马行动好了!”
“喔!”众人高呼着表示赞同,然后又研究了一番具体的作战方案,就分头忙碌去了。
——
感谢书友糖糖正正o和wxhkiller的打赏!
第119章 山河防线 八 圈马
1258年,10月18日,8:00,高地山口。
讨伐队天没亮就出发,沿着白沙河北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攻占了高地山口的木栅栏。
保障连牵过一辆运送着铁丝网和大量木桩的马车,在栅栏南边的位置上,每隔十米打下一根木桩,然后把铁丝网系到木桩上。这些铁丝网是城阳工业区产的,单根铁丝也就五六米长,连在一起才形成了长达两公里的铁丝网。
但有了两道阻拦,他们仍然不满足,开始在铁丝网之后挖起壕沟来。
白沙河东岸的一处工地上,壕沟已经初具雏形。
第一营的新兵朱阔从浅沟中挖出一铲子土,然后对他身边的班长抱怨道:“唉,班长,咱们上了战场,怎么除了走路就是挖坑啊,就没真刀真枪地干过。咱什么时候能再放上两枪上次在高密打得真过瘾啊。”
“小声点,老实干活!壕沟挖不好,鞑子骑兵就直接冲你脸上了!”班长无奈地呵斥道,这个朱阔话真多,真是令他头疼。说完,他又小声补充了一句:“咱们排分到一门小炮,咱班要出一个炮手,你要是愿意打炮,就过去吧!”
“真的,那感情好,谢谢班长!”朱阔高兴地几乎差点要跳起来,被班长及时地用铲柄给敲了下来。
幼狮炮用铁模铸造,生产速度极快,这些天来已经积累了二十多门。这次胶水讨伐队出征,因为有水路运输,所以一口气带了十二门过来,以弥补火枪数量的不足。
根据抽签的结果,第二营负责主攻,他们带着海军陆战队和两个炮兵连一共八门狮吼炮已经朝着前方攻过去了,火力非常充沛,所以幼狮炮就全留给了在山口布置防线的第一营。
由于防线绵长,必须每一处都有火力,第一营把连拆了开来重新编组,每两个长矛排配一个火枪排组成一个临时连,一共六个,正好每个临时连配上两门幼狮炮协助防守。
不一会儿,幼狮炮被搬运到了阵地上,排长过来要人,班长连忙将朱阔推了出去。三个班每班出了一个炮手,在炮兵连派来的专业炮兵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火炮的装填。其实幼狮炮结构简单,操作起来比火枪难不了多少,也就是多了个清理炮膛的步骤,三人很快就学了个不离十,然后装模作样练习了起来。
没过多久,北方发出了阵阵炮声,显然已经打起来了,阵地上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军官们发出阵阵命令,让火枪排上前,长矛排退后。
虽说新兵们走了一趟高密,已经有了“战斗经验”,但是这毕竟是他们第一次有可能直面骑兵,不由得还是口中发干,手心冒汗,还好都带着城阳出产的手套,不至于握不住枪。
前方战场上,第二营的四个长矛连排成了一个空心方阵,四个连握紧长矛,分别朝向四方,组成了一圈坚实的人墙。方阵的四个角上各有两门狮吼炮,其中右上和左上的四门炮已经射过一发,正在紧张地重新装填。方阵内部,第二营和海军陆战队的火枪手正举着枪,等待军官的射击命令。
其实按照最初的设计理念,这时候火枪手应当位于方阵外部,以尽可能扩大射击范围,等待敌人逼近后,再退入方阵内。但是高川认为这些新兵刚学会走路,要在战斗中变换阵型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把自己给搞崩,所以干脆一开始就让他们呆在方阵里面。
不过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火绳枪上有明火,为了安全起见,两个火绳枪手操作时不能相距太近,按操典要求是相隔一臂。这就导致火枪手的密度比长矛手的密度小得多,方阵里挤了近四百名火枪手,实际上只有一半能发挥出火力,剩下的都只能干站着。谢光明见状眉头紧锁,深感失策,应当把海军陆战队留在山口协防才对啊。
匆匆纠集起来的二百多骑蒙古牧民见了这个刺猬阵,一个头两个大,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他们现在感觉非常无辜和愤怒,俺们好好过日子,怎么就突然有汉人蛮子打了过来呢
但都打过来了,这么干等着也不是个事儿。刚才四个铁球往这边一撞,瞬间就折了五骑,而且马群受惊,好不容易才安抚下来。
结果还没等到他们想出对策,没过多久又有四个铁球过来。这次他们虽然一听到声音就散开,但炮弹超过音速,听到声音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又有三人应声落马。
队伍越来越混乱,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一声令下,五十多名青年立刻掏出弓来,策马随他上前,准备用拿手的骑射战术扰乱对面的战阵。
他们向东行了一阵,然后慢慢向南行进,途中强行承受一轮炮击,高呼着骤然加速,准备从方阵东部掠过时放箭。
不得不说,方阵中的新兵见了这场面,还是有不小的心理压力的,但老兵都习惯了,依然站得稳稳的,新兵们人挤人站在一起,也就动摇不了了。
“预备”方阵内部的谢光明紧紧盯着来敌,举起了手中的指挥剑,但想了想,又把剑递给旁边的高川:“这次你来指挥吧。”
高川以前一直在带船,没有指挥步兵作战的经验,但现在被派去掌握陆战队,必须得多练练才行。他也不扭捏,对谢光明一敬礼,便接过了剑,高高举了起来,看着敌人越来越近,然后突然下劈同时喊道:
“放!”
与高川一张娃娃脸很不相符的洪亮喊声穿透了马蹄声,在方阵内部爆发出来。火枪兵们听到指令,条件反射般地扣响了扳机,两侧的火炮也同时点火。
而此时来袭的蒙古骑马人刚行军到阵前大约五十步的地方,正要张弓搭箭,就正正好好吃了这一轮齐射打击。密集的铅弹形成交叉火力,瞬间吞噬了这几十名人马。
三十多人当场落马,其中直接毙命的并不多,更多的是马匹中弹倒地,或者吃不住痛将人甩了下来。剩下的马匹乍然受惊,驭手控制不住,被带着向东北方逃窜而去。
北方待命的剩下一百多骑见状,禁不住骚动起来。
“全体都有,起立!”
高川趁机下令方阵向前推进,阵中的两个鼓手开始敲起了腰间的小鼓,方阵周边四个连在军官的指挥下,以极缓慢的步速向北推进稍快点就散了。
但即使缓慢,前面的蒙古人也慌乱起来。他们本来就只是平民,在这里和平生活几十年了,战斗力跟普通人没多大区别,只不过会骑马射箭,能唬唬人罢了,真正能打的都被大汗抽调去西征了,剩下的人哪见过这种阵势于是随着方阵越来越近,他们干脆一哄而散,有的下意识回头向营帐躲去,而清醒些的则朝着山口的方向逃命去了。
高川见状不好,立刻命令长矛手蹲下,给火枪手让出射击空间,然后命令火炮和火枪手对着马群一齐射击。但是敌人已经分散开来,距离又远,打了两轮也没留下多少。
事已至此,他只能解散方阵,带队向南快速转移,准备先配合山口的守军消灭这股敌军,再慢慢清剿山谷内的残留分子。
“快,都把工具拿起来,待命!”
谷口,随着炮长的一声吼,朱阔打了个激灵,握紧了手中的拖把。
他的眼睛仍紧紧盯着前方向这边冲来的骑兵们,口中发干,却又眼冒金光:“乖乖,这也太威猛了吧要是老子也能骑上马哎呦看把他们能的!”
眼看着,就有骑兵冲到了防线前。
事实证明,第一营布置的两道障碍还是很有用的。蒙古人对第一道他们自己布置的木栅栏很是熟悉,轻松就从低矮和破损处绕了过去,却大部分在铁丝网前被拦了下来。不过仍有几个技艺娴熟的,纵马从铁丝网上跃了过去,结果却重重摔进了壕沟中。
“哈哈”朱阔差点笑出来,但很快炮长就点燃了身侧的火炮,他不得不低头清膛去了。
落在后面的蒙古人见前方的先行者失足,不得不在铁丝网前停留下来,而这无疑就成了活靶子在火枪和幼狮炮的密集火力打击下,他们被打得鲜血横流抱头鼠窜。
这看得朱阔直心急:“哎呀我们的骑兵呢这时候冲过去,不就把他们全给逮了”
实际上骑兵这时候确实也发现了战机,从后方向前压了过来。不过他们的动作还是慢了一筹,此时第一营已经从背后压了回来,适时地喊起了“投降不杀”。这批蒙古人久居汉地,有不少听得懂汉话的,听闻此言如蒙大赦,纷纷下马表示投降。
谢光明见状,松了口气,将海军陆战队留了下来协助第一营处理俘虏,自己带着步兵和新到的骑兵前往高地中清剿剩余的蒙古人。事实证明人在危急关头确实是能逼出巨大潜力的,不少蒙古人见无路可逃,直接往背后的深山老林躲了进去。这几乎是九死无生的自杀行为,但东海人仍然不敢放心,继续清扫了七天,才宣布彻底完功。
第120章 中场休息
125年,10月19日,平度要塞修建基地。
高地战役结束后,在落药要塞负责收尾工作的建设部汤桦树也赶到了胶水县,跟军方的人一起选定了平度要塞的修建地址。嗯,这里原本是要叫胶水要塞的,不过高正嫌这个名字听起来太不牢靠,所以就按后世的名字重命名为平度要塞。
希望它能在这片平原上牢牢守住,帮助东海商社平安度过这次危机吧。
平度要塞位于白沙河西岸,基本就是胶水讨伐队临时驻地的对面。这个地点在旧胶水县城的南边,与落药要塞通过落药河相连,便于互相支援。虽说北边离大泽山还有一段距离,可是这段路其实是死路,再往东走就是一连串的丘陵地带,因为长期无人长满了密集的森林,大军无法通行,只能乖乖绕回平度要塞来。
至此,在军委会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之下,山河防线的三个要塞落药、新河、平度已经全部开建,两个关键城池胶西县和高密也落入东海人的手中,整条防线已经初具雏形。
目前的平度要塞基址上,附近雇来的村民正在建设部劳工的带领下开挖地基,而工地旁边的一座大营帐中,几名安全部巨头正在商量今后的部署。
范龙城刚刚入座,高正立刻迫不及待地问道:“老范,清点的如何了”
范龙城脸上笑开了花:“哈哈,这下子可发达了,足足三千四百匹马!那些蒙古人还有不少私财,不过商务部没让动,说是要统战用。我看这纯属他们坐办公室坐久了,去他的,都撕破脸了,还统毛的战啊。”
旁边的尤力摇摇头,说:“不能这么说,毕竟哲布夫妻跟我们合作那么久,总归有些情分的。说到底,一事论一事,这事我们不占理,让商务部处理去吧。”
哲布就是即墨城的蒙古马商,后来与商务部合作,成为了赌坊的股东之一。东海商社在与他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即墨城所有蒙古人的信息,在决定对胶水部落下手的时候,提前把他们“控制”了起来。高地战役后,讨伐队又得到了三百多蒙古俘虏,大多为妇孺老弱。与之前俘虏的海盗或官兵不同,这些人都算得上是平民,商社中不少人觉得自己先发制人有些理亏,并没有一股脑将他们打成长期契约劳工,而是准备找个孤岛,把他们流放过去,留着看以后能不能用上。
此外,还有近二百牧奴,大都是被虏掠去的本地居民,现在被东海人甄别后解救了出来,其中还有王破虏的两个亲戚。这些人大多精通畜牧,是难得的人才,暂时被劳工部安置了起来,准备吸收成劳工。
另一边的司徐嗤笑了一声,对范龙城表示了支持:“他们就占理了当初他们一路烧杀抢掠来到这里,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死在他们手里就因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所以就能洗白了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而且看看那些被抓去的牧奴,他们的理由谁来讲!”
眼看气氛有些紧张,夏有书赶紧咳嗽了一声,说道:“先别说这些了,让管委会操心去吧。这次我们得到了三千多匹马,简直是发了一笔大财啊,大家都说说,这些该怎么用范大将,这下子好马可以随便挑了吧”
听到这句,范龙城眼前一亮,但随即摇摇头,说:“不用,我们这点新兵蛋子,就算有好马,也发挥不出来。我准备跟农业组合作,搞个育马场,把最好的马都挑过去,专门育种用。”
“育种”谢光明听到这里,插了一句,“我们有人懂育种的吗”
范龙城指了指东南方,说:“农业组的张国庆,虽然是学克隆的,但多少懂一些。他们农业组已经开始试着搞农作物的育种体系,虽说一时半会儿出不了成果,但毕竟已经上正轨了。还有陈医生之前聊起来也一套套的,也可以拉去帮忙。我也没指望太高,只要有个方向,给种马建立档案,控制好繁育,慢慢来就行了。骑兵是百年大计,急不得。
其实高地上的这群马素质还不错,肩高超过一米四的有不少。我了解了一下,这些蒙古人几十年来,劣马都阉割了卖到周边,好马就留着自己养,无意中起到了一个选育的作用,几代下来,总体水平自然就有所优化了。”
“哈哈,有些意思,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不过现在都便宜我们了。相信有现代育种技术的加持,我们的马很快就会比蒙古人的马还厉害了!”司徐笑道。
范龙城摇摇头,说道:“你想多了,也就矮子里拔高个罢了,以这种自然选育的办法,改善速度极慢,至少得持续几十上百年,才能看出明显效果。想要立竿见影,还是得引入优秀马种,比如中亚的汗血马,中东的阿拉伯马。嗯,欧洲的冷血马也不错,虽然笨了些,但是负重够大,是极好的重骑兵用马……”
眼见范龙城如数家珍地报出各种马名,高正连忙打断他,说:“得得得,我们先把育种体系建立起来,其它麻烦的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这些事情还太远,我们先说当下,这三千多匹马该怎么处理”
范龙城想了想,说:“与其想怎么用,不如先想想怎么让这些马活下去。我们商社里会养马的人可不多,要是给养死了,那就糗大了。我建议一动不如一静,马群先留在白沙河高地上,这里已经储存了大量干草,先按照以前蒙古人的方式养起来。”
高正点点头,说:“有道理,然后呢”
“先从马群中淘汰大部分公马和一批质量较差的母马,运去城阳和东海地区,用于拉车运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