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铸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修改两次
高正看着那枚炮弹划出平滑的弧线落到地上,高兴地说:“行啊,那赶紧生产啊,得把全部的铁弹都换成这种新炮弹才好!”
“想得美,”季国风瞪了他一眼,“想想就知道,这成本低不了,也就是少量配上一点,给长狮炮专门狙击远距离目标用。其他时候还是乖乖用传统铁弹吧,散布大点就大点,打五百米内的目标够用了!”
高正耸耸肩,说:“好吧,但火炮你们得赶紧多造点。”
季国风的表情严肃了下来:“高正,这事得你们决定。我们的产能有限,多生产长狮炮,就得挤占其他炮的产能,反之亦然。唔……不能货币化定价还真有些麻烦,这么说吧,如果幼狮炮生产耗费的资源是5,那么狮吼炮就是15,而长狮炮则是40,而我们一天也只能生产50,你们得好好考虑一下,该如何分配各型炮的比例,我们才好编制生产计划。”
这确实是个严肃的问题,高正回去召集安全部众人商议了半天,才得出了方案:每个棱堡至少要装备两门长狮炮,以保证对攻城器械的压制;原先八门狮吼炮的编制计划被压缩到了四门,而幼狮炮则相应增加到了十二门。高密、胶西两个县城的防守面积要远大于棱堡,所以火炮数量应当加倍。在完成这个计划之后,如果产能还有富裕,就全部生产狮吼炮。幼狮炮虽然生产简单,但数量太多并没有意义,因为没那么多炮手。
这样一来,安全部就直接跨越了数百年的历史经验,跑步进入了统一口径的炮族体系,不管什么炮全都是,只是通过倍径来区分用途。如此一来,各种炮的弹药完全可以通用,大大降低了后勤压力,看着都舒服,统合部和财政部笑呵呵拍掌叫好。
————
s:感谢书友尚书门下平章事以及qq阅读书友寒雨和短剑的打赏!
其它渠道可能看不到作家的话,所以暂且把感谢语放进正文里,直到上架。而且之前的打赏我可能有遗漏,还请各位见谅,总之一并感谢大家的支持了!
另外,本书签约以来有四次推荐,从最低级的热门分类开始,每周晋一级,下周终于上强推了。在此要感谢编辑大人的提携,更要感谢各位的阅读、收藏、推荐票和打赏,还请诸位继续捧场!在此不好意思地再求一些。
我会尽可能将文章写好,回报大家。许多人担心太监,也确实该有此担心,毕竟从群穿文的统计数据来看,不太监的反而是少数……但这次真的不用担心,因为本书是从头到尾把主干部分都写完了的,现在是回头来一边填充细节一边发布,绝对有始有终。
这些日子来也收到了大家的许多反馈,每一条都对我大有助益,还请大家继续提议指正。
第116章 山河防线 五 第二舰队北上
1258年,10月11日,登州。
当下是南下季,登州港本应是一年中最冷清的时候,但现在港内却热闹非凡。十二艘悬挂着辣土豆旗的船只停泊在这里,包括第二舰队的全部十艘船和第一舰队的寒露号、冬至号,都收了帆静静停在港中,船上只有几个水手在洗甲板。空闲的水手们被集中在港外的野地上,学着陆军进行队列训练,不时还拿出牛丸枪放上几响。
托他们的福,附近的村民有了赚钱的机会,一担担的白菜萝卜、粮食、渔获等农产品被源源不断运进了军营,换回了不少铜钱。其中又有不少,当场换成了东海人提供的布匹、丝绸、针线、玻璃珠子等商品,这些东西比村里货郎卖得便宜多了,正好提前储备年货。
登州城里不少没事干的市民也跑过来看热闹,对着水手们整齐的队列指指点点,一见到放枪就兴奋地喝起彩来。一群小孩子也学着他们走起了队列,不过坚持没多久就散了。还有些商业头脑活络的,趁机摆了些小吃摊出来。
一行人从登州城的方向走了过来,为首的韩松见到这副景象,笑道:“这架势越来越热闹了,没想到我们来这一趟,居然还刺激了登州的商业啊。”
旁边的史若云点点头,说:“其实登州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嘛。哎,我们应该试着开拓一下这里的市场……”
韩松敲了敲她的头,说:“行了,别犯职业病了,赶紧跟许嵩涛交接一下,时间紧迫,我们得赶紧开船了。”
说话间,之前在空地上指挥水手训练的许嵩涛见到他们,已经迎了上来,问道:“这么快就出来了,怎样结果如何”
史若云摆摆手,说:“还能如何,那宋知州和江千户都是怂包,之前你们那一轮炮已经把他们吓住了,又收了我们送的礼,自然没什么话说。本来也是,他登州和我们胶州又不接壤,中间隔着一个莱州呢,我们闹得再欢,管他登州什么事”
许嵩涛松了口气,说:“那就好。那么,我们这就出发”
韩松看了看太阳,盘算了一会儿,说:“让小伙子们先吃了饭吧,十三点出发,先去莱州,搞定之后再分头行动。我们北上去苏州,你们按计划去胶水河口。现在已经立冬了,不知道胶水河还能坚持多久,在封冻之前,必须确保胶水河的防御才行!”
许嵩涛立刻敬了个军礼,回道:“保证完成任务!”
……
按照筑基计划的设定,第二舰队应当先行北上,直接占领胶水河口,而第一舰队则需要等待义勇旅和海军陆战队训练完毕后,再执行攻占宁海州的任务。
不过计划总是在变的,或者说计划总是在进行中不断完善的。整个胶东包括登、莱、胶、宁海四州,后两者是姜家的势力,必须要攻占,而前两者则是李璮的地盘,需要暂时稳住,这就需要外交努力。正好第一舰队有半个多月的空档期,统合部就让他们调两艘船,陪着商务部进行外交任务,顺便跟第二舰队一起行动,这样看起来人多势众,谈判的时候底气也足些。
于是刚下水的“冬至”和已经服役一年了的“寒露”就被派了过来。前者正好顺路进行海试,后者倒是有些出乎意料,毕竟韩松身为舰队指挥官,不在胶州湾坐镇,却跑出来搞外交,实在是有些胡闹。不过听说是史若云亲自请的他,似乎说得过去……
“说得过去个鬼啊!”
当初海洋部的践行会上,韩松一边涨红了脸,一边驳斥道:“我们不但要去登莱,还得去苏州招兵买马,你们有几个跟辽人熟悉的我不去行吗”
同桌的许嵩涛、高川等人见状哈哈一笑,郑林提着酒瓶走过来,笑道:“呦,都多大个人了,害羞什么呢诶,听说史大姐头下届很有希望嘛,老韩你还不赶紧把她拿下,我们海洋部跟商务部这么一联姻,等下次一换届,资源不就能大大朝我们倾斜了我跟你说啊,陆军最近神气得很,最新的火炮都优先挤着他们供应,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现在战局紧张,就让他们得意一会儿,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啊……嗝。”
“去去去,别胡闹了。呃,明天就出发了,别喝太多,我先去睡了!”韩松见状不妙,赶紧睡遁了。其他人哈哈一笑,又闹了一会儿,不过许嵩涛等第二舰队的人也有所节制,不久之后也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十月初七,第二舰队和寒露、冬至等十二艘船整备完毕,从东海临时港出发,开始执行筑基计划。
这季节已经刮起了强烈的西北风,不过还好,对于向东东北走的第一舰队来说这是侧风,整支舰队包括新来的六艘青叶船都改装了海翼帆,走起来很是顺畅,只用了一昼夜就抵达了成山角。
不过之后转向西北方行驶,就要直面逆风了。军委会制定作战计划时,给这段航程足足留出了64个小时的时间。不过感谢海翼帆的优良戗风性能,实际上他们比计划提前10小时就到达了。
海翼帆更充分地利用了气流经过帆面时因伯努利效应而产生的升力,虽说无法突破物理规律真的逆风行驶,但是与风向的夹角可以比传统帆船小得多,航速也要更快一些。这样一来,海翼帆的逆风有效航速几乎达到了传统帆船的两倍。呃,其实也就不过是一节和两节的区别罢了,跟顺风时比起来都差远了,不过仍然足够完成反季节深入渤海湾的壮举了。
十月初十傍晚,舰队到达登州港。登州水师的巡逻船见到这么一支反季节出现的“大”船队,很是震惊,不知道该如何反应。第二舰队先是放了一轮炮对他们“表示友好”,然后直接闯入了登州港,停泊了一晚。
一夜过后,登州知州宋浦淳和水军千户江光探明了城外那支船队就是传说中的东海贼。实际上之前他们已经收到过李璮的指令,说在姜思明和东海贼分出胜负前不要趟浑水,但他们明明动都没动呢,怎么贼人就找上门来了
结果还好,正当他们战战兢兢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东海贼却派了使者送了两匣亮闪闪的水晶玻璃器过来,约他们城头一叙。
此后的事情就顺利了,双方隔着两百步,充分地交换了意见,表达了和平意愿以及平等合作的期盼,登州政府及军方尊重东海商社在登州附近海域自由行动的权力,东海商社也尊重登州政权的稳定性。双方达成了口头协议,随后东海舰队很快离开了登州港。
莱州在登州的西南方,航行还算顺利,不过此时已经进入冬季,天黑得比较早,舰队在远离海岸的地方摸黑行船到半夜,在莱州海外的寒风中下锚泊了一夜,第二天才突然大张旗鼓出现在莱州港外。
莱州的情况比登州要复杂一些。登州和胶州不接壤,跟东海人没什么利益冲突,只需要警告一下,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就行了。而莱州就在胶州旁边,东海人预定修建的两个棱堡——新河要塞和胶水要塞,都在莱州境内,战事一起,很容易就烧到莱州头上。
不过幸运的是,原先驻扎莱州的千户李真随李璮南征了,目前莱州空虚得很,莱州知州吕正不愿多生事,而且他也同样收到过李璮的密令。东海人拿出胶州李应给写的介绍信,跟他暗示了一番“我们是自己人”,同时又送上了一笔价值不菲的礼物,吕正就顺水推舟地同意了东海人在莱州开展“房地产和商业运输项目”的申请。
搞定莱州的事情之后,双方就分头行动了。寒露号和冬至号北上去苏州,试图雇佣一些雇佣兵,补充义勇旅的骑兵和侦察兵力量,而第二舰队继续南下,深入胶水河口。
……
10月12日,胶水河口。
莱州城距离胶水河口不过三十公里,谈判完成后,第二舰队也不废话,直接开了过去,三个小时后便到达了这里。
此时海上已经起了薄雾,能见度不过五公里,四艘大船停在河口外,两艘青叶船前往河口测量水深,剩下四艘青叶船散开警戒。
旗舰小雪号上,许嵩涛站在艉楼上,观察起了这片区域。
胶水河现在处于枯水期,水量比夏季低了不少,不过在河口位置仍然有三百多米宽。现在也不是贸易旺季,来往商船不多,倒是有些小渔船,大概是想趁着封冻之前尽可能出海多捞些。
历史上的几十年后,这里会因为南北漕运的兴盛而形成一个著名的集镇,也就是海仓口,不过此时这片河口还籍籍无名。
不一会儿,前方探路的青叶船回报,水深五米以上,可以通行。许嵩涛点点头,发布命令,让四艘青叶船先行,两艘沙船随后,两艘星火级再后,最后两艘青叶船垫后,排成一字纵队进入胶水河。
南下是顺风,船队行进起来并不费力,不过因为要测量水文,所以收起了大部分的帆,一点点往南方挪动。这样行进了大约十公里后,前方左岸出现了一条小一些的河流汇入了胶水。再往南大约两公里,有一条东西向的官道被胶水截断,东岸的官道旁边有一个小型市镇,沿河有一个小码头,河面上正有几条渡船,接送着东来西往的行人,他们见到北边来了几艘大船,连忙加快了摇橹的节奏。
许嵩涛看了看地图,确定这里就是他们的目的地——“新河镇”了。不过新河镇这个名字是后来胶莱运河兴盛之后才起的,现在这里叫官道庄。
现在太阳接近下山,内河不比外海,夜间行船太过危险,所以第二舰队“借用”了官道庄的码头,在这里停泊了下来。
许嵩涛把几个舰长召集起来,选择修建根据地的地点。
“唔,还是叫新河要塞吧,不然官道要塞也太难听了。我们跟陆军不一样,不能离河太远……南边那不是有个小土坡嘛,离胶水河和东边的双山河都挺近,地势高也不怕盛水期被淹,就那里吧,正好还不扰民。”
他们讨论了一番之后,最终选择了官道庄南方的一处高地。
这里有一条名为双山河的小河与胶水河交汇,而这个双山河是能通向胶水县城的,虽说上游水量过低,连青叶船也无法通行,但至少是个念想不是交汇处双面环水,又能监视潍州前往莱州的官道,可谓非常深刻地贯彻了筑基计划的作战意图了。
许嵩涛派人带着一箱子铜钱去找官道庄上的乡绅帮忙,一来表达善意,说明他们是经过莱州官府的同意才在这里行动的,二来就是想雇一些人,帮忙修建工事。
金钱攻势下,行动果然顺利了很多。庄上一个穿着长衫的老头笑呵呵地收下了东海人的礼物,转眼间就拉了几十个青壮过来帮忙。
他们很快就按东海人的要求,在那个土坡上挖出一道壕沟,然后把挖出来的土塞进随船带来的麻袋中,堆出了一道圆形围墙来。
之后,水手们又在外围围了一道铁丝网,搬了四门虎威炮下来,这个临时营地瞬间就固若金汤了!
第117章 山河防线 六 高密
1258年,十月十二,胶西县,新兵训练营地。
“哈,这是绸的东家们可真大方啊。”
义勇旅第一步兵营第三连第一排第一班的营帐中,新兵朱阔举着一件刚发到手的丝绸汗衫,兴奋地喊道。
刚刚不久前,他们的连长和排长恭恭敬敬地陪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来到他们的营地,一班的人还以为要检查内务,都紧张了起来。不过没想到这个老太太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件新衣服,还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感动得他们热泪盈眶,连例行的“为东海和华夏复兴而奋斗”的口号都喊得更响亮了些。
等到首长们走后,新兵们激动地查看起他们的礼物来——竟然是一件丝绸制成的圆领汗衫!
他们这些农家子长这么大,哪里能穿上这种好东西啊。即使节衣缩食买了一匹丝绸,也是要做成光鲜的外衣,逢年过节穿出去给人看的,哪能做成不显山不露水的内衣呢
“小声点,朱阔!”他们的班长立刻喝止道,“小心被纠察听了去!”
朱阔摸了摸头,嘿嘿笑了一声:“俺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等好东西嘛。啧,班长,你说,这真得贴身穿吗俺这糙汉子,要是汗臭弄脏了怎么办啊,收起来给俺娘好不”
班长不耐烦地说道:“让你贴身穿就贴身穿,又不要你钱,别小气!知道不,上了战场,十死九伤,也就是说,十个倒霉蛋里,只有一个是当场就战死的,剩下九个都是受了伤治不好才死的。这衣服就是救命的,万一中了箭,绸布可以包着箭头扎进肉里,避免外邪入体,治起伤来也容易些。你觉得命重要还是衣服重要”
朱阔闻言一惊:“这么厉害啊。班长,这战场真这么吓人咱们明天就要出征了,班长,你可是真上过战场的,你给俺们讲讲呗”
他这么一问,其他新兵也起了兴趣,纷纷围到了班长身边,央求他讲讲战场上的故事。
班长是之前义勇队的老兵,这正好挠到了他的痒处,于是咳嗽一声,开始讲道:“其实也没什么,听好排长和连长的指挥就行了。这两天你们也学着放过火枪了,够带劲吧上了战场,只要一排排枪放过去,对面就只有屁滚尿流的份。
至于受伤的事,更不用怕,前次我们两百人对上千人,都没折损几个兄弟。仔细想想,这几天你们吃了东家多少白面和肉鱼东家眼里,你们比那几贯烧埋钱贵多了,不会让你们白白送死的!受点小伤也没事,不但有补助,还有卫生部的小娘子给你敷伤……嘿嘿。”
他们正说着,突然外面传来了熄灯号的声音。呃,帐内本来就没灯,他们是借着月光谈话的,听见号声,他们立刻下意识闭嘴,然后班长挥挥手,众人乖乖上床,怀着激动和忐忑的心情,睡觉了。
这些新兵从本月初被招募进义勇队,就拉来了胶西县外开始训练,如今已经有九天了。说实话,他们本来只是普通的农家子弟,没受过什么教育,跟经过长期集体化生活的商社劳工们差得远。这九天的时间,也是勉强能让他们分清左右,排出个简单的队列走上一段距离罢了,比起军训完的高中生都远远不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