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行了,你就别自责了。曹操是个奸雄,小心着呢。这事儿也怨我,一心想赶尽杀绝,脑子秀逗了,居然用步卒去包抄骑兵,如果让你一个人去,也许一箭就解决问题了。”
“校尉说得有理,曹操的确太谨慎了,他们的骑兵又多,我们还没接近就被他们发现了,还被射伤了两人。”黄忠扼腕叹息。“如果韩义公在,一定能成功。”
孙策托着腮,没吭声。这是一个意外,本来就不在计划之中,却暴露了一个问题:以步卒为主的南方军队遇到有骑兵优势的北方军队很吃亏,别的不说,这斥候的实力对比就很悬殊。擅长骑射的北方骑士不论是机动能力还是个人战斗力,都足以碾压南方步卒,就算是黄忠这样的射箭高手也只能被动反击,很难追上对方。
“命令所有的斥候以五人一组行动,不准落单,配备三石弩一具,手弩两具。”
黄忠应了一声。“只是这样一来,我们能够侦察的范围就很有限了。”
“曹操已经到了面前,侦察不侦察又有什么区别,不给他们偷袭的机会就行。”
孙策搓着手,转身看着地图。曹操已经到了跟前,主力应该不远,最多三五十里。他就不怕袁术截他的后路宛城有两三万大军,虽然战斗力很一般,但切断曹操退路应该不行问题。如果袁术命人出城,曹操会怎么应付
孙策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儿,还是搞不清曹操在打什么算盘。他把自己的担心对黄忠讲了,黄忠也觉得费解。孙策越想越不安,派人把黄盖请了来。黄盖听完孙策的分析,同样觉得曹操举止反常,不合用兵常识。不过他不像孙策这么不安。
“校尉,兵不厌诈,互相欺骗是常有的事。不过再怎么骗,双方的实力不可能发生逆转。只要我们自己守得严,不让曹操抓住破绽,他又能奈我何眼下的情况对我们有利,对曹操不利,我们大可以守紧门户,多派斥候,静观其变。等后将军追上来,前后夹击,再看曹操如何应付。”
孙策反复权衡,觉得只能如此。他派人给孙坚送信,提醒他小心曹操偷袭,自己则守紧营盘,勒令各营加强戒备,严防曹操袭营。对这个尚未大放异彩的对手,他不敢有丝毫大意。
——
曹操回到新野大营,翻身下马,大步走进中军大帐,叫来了负责中军事务的折冲校尉夏侯惇。
“元让,你立刻查一查,我出营之后,中军有什么人进出。”
夏侯惇吃了一惊,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曹操把他和孙策相遇,被孙策一口叫破行藏的事说了一遍。夏侯惇眼神微缩。“我立刻派人去查。不过,孟德,赵宠全军覆没,他本人生死不明,有人认识你也是正常。”
曹操摇摇头。“我知道赵宠认识我,但孙策身边人数不多,应该只有亲卫。你觉得孙策会将刚刚投降他的人留在身边做亲卫元让,有备无患,你去查查总是好的。”
夏侯惇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出去了。
曹操摊开地图,却有些心不在焉,脑海里总在回忆与孙策隔河而望的经过,越想越觉得心惊肉跳。如果真的有内奸,自己岂不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亏得孙策的骑兵少,否则自己未必能安然返回。
&nbs
第089章 使者(求推荐,求收藏!)
门口传来一声轻响,和衣而卧的孙策立刻睁开了眼睛,却没有动。
得知曹操就在附近,孙策的精神高度紧张,睡觉只脱战甲,不脱战袍,黄月英织的夹金锦甲更是片刻不离身。外面一有风吹草动,他立刻惊醒,只是不像一开始那样一惊一乍了。
军营里的生活真不是人呆的,一般人还真坚持不下来。
帐外轻声嘀咕了两句,北斗枫弯腰走了进来,轻声说道:“校尉,前营郭都尉派人来报,说曹操派来了使者,想和校尉会面。郭都尉问该如何回复,要不要让使者进营。”
孙策坐了起来。睡眠不足,他有些恍惚。曹操要见我为什么,总不可能是知道我想杀他,特意送上门来吧。孙策起身,走到帐外,清晨的凉风一吹,他清醒了几分,看着东方的一抹鱼肚白,他更觉得奇怪。这天还没亮呢,曹操的使者就来了,这得有多急
“把使者带过来吧。”
孙策用冷水洗了把脸,又滞了口,坐在帐中吃早饭。过了小半个时辰,使者才带到面门,三十来岁,中等身材,面容清瘦,但两只眼睛很有神,进帐扫了孙策一眼手中的粥碗,微微一笑。
“校尉与士卒同饮食,有名将之风。”
孙策晃了晃筷子。“来得这么早,应该还没吃吧,一起吃”
“那可太好了。”孙策话音未落,使者就坐下了,搞得孙策一点准备也没有。见孙策惊讶,他倒是一点也不客气,拱拱手,哈哈一笑。“沛国丁斐,乡野之人,礼节粗疏,还请校尉见谅。”
丁斐孙策眼珠一转,有点印象。此人虽然名声不显,却是曹操的亲信,很可能还是曹操元配丁夫人的族人。另一个姓丁的叫丁冲,更是帮了曹操很大的忙。
孙策一边示意亲卫给丁斐上粥,一边笑道:“原来是丁君,久仰大名。”
“你知道我”丁斐似笑非笑。
“略知一二。”孙策笑得更神秘。“丁君最近财运如何行军作战,粮草调剂,这油水可不少啊。”
丁斐眼珠一转,哈哈大笑。“惭愧,惭愧。”他接过粥碗,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很快就将一碗粥灌下了肚。他放下碗,挑挑眉。“熟悉的味道,这是校尉缴获的粮食吧”
孙策笑而不语。他不知道丁斐的来意,少说话是最妙的。丁斐叹了一口气,收起笑容。“既然校尉连我这个不值一提的人都清楚,想必也知道夏侯妙才与曹府君的关系。妙才不幸战殁,府君总不能让他埋骨他乡,想请校尉开恩,让我们赎回他的遗体,回乡安葬。”
“就为这事”孙策沉吟着,不置可否。夏侯渊的遗体还在营里,用简陋的棺木收着。这不是他吩咐的,是军中例行规定,重要将领的遗体通常都会保存起来,等有机会还给对方,以示尊重。但首级被他送到襄阳去了,估计现在正摆在蒯越面前,他却是没法立刻还给丁斐。
“这只是一件事。除此之外,曹府君对校尉在襄阳的行止非常有兴趣,对校尉的高论深有同感,想与校尉切磋切磋。虽说是敌我双方,但曹府君与校尉昨日一见,颇有知音之感,希望校尉不要推辞。”
“还有吗”
“曹府君还有一些逆耳忠言想面告校尉。至于是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
孙策沉吟片刻,点点头。“在哪儿见,如何见”
“曹府君知道校尉缺马,不便出行,特地派我送来了一匹好马,就在帐外。校尉如果不介意,沿着淯水向北五里,有一个山岗,岩石多为紫色,长满柴胡,山虽然不甚高,但视野开阔。府君与校尉各带一人随从,于山顶相会,小酌一杯,如何”
&nb
第090章 弄巧成拙
孙策带着典韦赶回襄阳大营。
孙策的战马数量有限。因为战马集中起来供应骑兵,只有校尉以上的将领才有战马代步,他率领的六千人中只有三匹战马,这次缴获了几十匹战马,也全部送到大营,亲卫们根本没有战马可乘。
为了赶时间,孙策让林风等人都留在大营里,听黄盖指挥,只带了典韦一人。这个举动不仅遭到了林风、北斗枫的强烈反对,就连典韦本人都觉得不妥。但孙策与典韦相处两日,知道这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值得信任,不顾所有人反对,坚持已见。
典韦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沉默的接受了命令。
出了大营,走了没多远,孙策就发现了问题。他将缴获的枣红马让给典韦,自己骑曹操送的那匹黑马,就是想走得快一点。这匹黑马驮他一点问题没有,但那匹枣红马驮典韦却有些吃力,正常行走还行,小步急行却有点吃力,才跑了两三里路就开始大喘气,嘴边上全是白沫。
没办法,典韦身高体重,再加上一对铁戟,抵得上两个人的重量,那匹枣红马承受不了。
“子固,我们换马骑。”孙策勒住了缰绳,翻身下马。
“校尉,万万不可。”典韦吓了一跳,连连摇头。这匹黑马是孙策准备送给孙坚的,他自己骑还行,他一个亲卫怎么敢骑。
“少啰嗦。”孙策不由分说的将典韦从马背上拽了下来,将缰绳塞到他手里,自己翻身跳上枣红马。“又不是送给你,只是借你骑一下。赶紧上马,我们赶时间。”说完,他一抖马缰,枣红马撒开四蹄,向前奔去。
典韦涨红了脸,咬咬牙,翻身上马,向孙策追去。
平衡了重量,速度立刻快了起来。黑马雄骏,即使是驮典韦也没什么问题,健步如飞,和枣红马跑了个马头马尾。这是典韦对孙策的尊敬,如果放开跑,他完全可以超过孙策。看到这一幕,孙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赤兔这么有名,先随吕布,后归关二,没这么强壮的战马根本驮不动这些体重逾于常人的汉子啊。
小半个时辰后,孙策赶到了孙坚的大营。
孙坚正和周瑜商量战事,看到孙策,他很意外,脸一沉。“你怎么回来了身为一军将领,岂能抛下大营随意外出。我教你的规矩都喂狗了”
孙策一脑门黑线。这是亲生的吗
周瑜连忙给他递了个眼色。“将军,伯符突然赶回来,肯定有重要的事汇报。伯符,是吗”
孙策连忙点头,把曹操约他见面,又讨要夏侯渊的首级一事说了一遍。孙坚听了,这才缓和了脸色,转向周瑜。“公瑾,你觉得如何”
周瑜想了一会儿。“讨还夏侯渊的遗体,这无可厚非。阵前相见,也没什么问题。听闻曹孟德为政猛厉,当初做洛阳北部尉就打死过蹇硕的叔父蹇图,做济南相时一口气罢免了八成官吏,对豪强的态度也和伯符有几分相似,谈得来也很正常。”
孙坚赞同地点点头。“没错,曹孟德虽然出身差了些,却是个磊落的汉子,应该不会搞出席间劫持这种不要脸的事。”
孙策顿时有些脸热。他答应和曹操见面打的就是摔杯为号,席间干掉曹操的主意。他连忙转换话题。“阿翁,公瑾,攻城的事准备得怎么样”
一提攻城,孙坚立刻来了精神,大笑道:“公瑾,你给他说说。”又道:“伯符,那个黄承彦是个人才,我开始还真没看出来,只当他是个能说会道的名士,没想到他的手那么巧,打造的攻城车好用得很。”
“是吗”
“公瑾,你带他去阵前看看。”
周瑜笑着应了,领着孙策就往外走。孙策转头一看,见孙坚翻身跳上黑马,正要出去试马,突然
第091章 一惊一乍(求推荐,求收藏!)
孙策转身就往回跑,跑了两步,见周瑜没跟上来,回头又去拽他。周瑜拉住他。
“你跑得比马还快吗”
孙策语塞,随即暴怒。“那我也不能就这么等啊。”
周瑜连连摇头,用力拽住孙策,不让他激动。“伯符,这只是你的猜测,未必会成真。就算成真,韩当、祖茂都已经追过去了,不缺你一个,你此刻应该考虑的是万一出了事,你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孙策逼视着周瑜。“你……心里也没底吧”
周瑜眼神微闪,随即又坚定下来。“是的,我也很担心。庞家受益于你,尚且不肯真正臣服,习家、杨家利益受损,岂能甘心从长远看,袁氏兄弟相争,后将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襄阳未克,曹操奉命驰援,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他们暗通蒯越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习竺的反应一直就很反常,只是我忙于攻城,没有亲历。伯符,这是我的失误,但事情如果真如你所料,我们会遇到大麻烦,绝不是冲动就能解决问题。”
他顿了片刻,调整了一下气息。“更何况,事情未必如你所料,你如此惶急,将军会怎么想”
孙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静下来。但心脏还是怦怦乱跳,太阳穴也有些发胀。他后悔莫及,却又有一种强烈的无助感。他一心想救孙坚,看起来一切顺利,但没曾想自己的一份孝心却可能将孙坚再次陷入危险之地。他抬起头,看着远处的枣红马,想到了莫名其妙战死的夏侯渊,不由得一声长叹。
世事难料,生命无常,古人诚不我欺。
“去阵前看看。”孙策转身,继续向阵前走去。周瑜说得对,一来他的担心未必会成真,二来就算成真,韩当、祖茂如果解决不了,他去也不来及,说不定反而会让老爹生疑。现在走一步看一步吧,不管怎么说,拿下襄阳才是最要紧的。
攻城已经进行了三天,一直由周瑜指挥,孙辅、张虎和刘辟轮流发起进攻。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演习,一是锻炼周瑜的指挥能力,二是让孙辅等人实战积累经验,三是试验黄承彦打造的攻城器械。这几天来,最为亮眼的成绩大概就是这些攻城器械。在这些利器的帮助下,即使是孙辅、张虎这样的将领也能打得有声有色,士气高昂,几次险些破城。
孙策来到阵前的时候,黄承彦正在准备今天的攻城任务,一大群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对几架攻城车做最后的加固,黄月英捧着一堆帛书在一旁跟着,不时的在帛书上添两笔,指挥工匠们进行调整。看到孙策,黄承彦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来。
“校尉,你回来了”
“嗯,我临时回营,听说你的攻城车做得好,来看看。”
“好什么好,攻城车损坏了十几辆,士卒伤了近百人,城门一直没破,我都有些束手无策了。”
黄承彦苦笑着,将孙策引到那架攻城车前。攻城车是用来攻击城门的,像一辆大车,中间有一个支架,悬着一块镶有铁锥的巨木上,用来撞击城门。底下有轮,可以推行,上面有棚,可以挡城头的攻击。应该说,这架攻城车设计得很合理。
“攻城本来就不易,我又是第一次临阵指挥,若不是先生的这些器械帮忙,我们的损失会更大。”周瑜诚恳地说道:“先生就不要再谦虚,否则我真是无地自容了。”
黄承彦笑了两声,见孙策一点笑意也没有,又连忙收起笑容,试探地问道:“校尉,你这是怎么了”
孙策欲言又止,正在考虑该不该说,周瑜却说道:“先生,习家最近得了一匹好马,你可知道”
黄承彦摇摇头。“没听说啊。
第092章 两个建议
虽然黄承彦说得含糊,但孙策已经猜到了其中的原因。辎重营少了两具弩,黄承彦肯定起了疑心,但没有证据,他不好乱说,只能预先防备,找个机会送孙坚一件金丝锦甲,有备无患。
以孙坚的武功,就算是落了单,近身刺杀他的可能性也极小,所以对方才要偷弩。既然是远距离袭击,除非是吕布、黄忠这样的神箭手,通常都不会选择咽喉这样的要害部位,而是会选择胸腹。三石弩有效射程一百二十步,要想射穿高级将领穿的鱼鳞甲,至少要在百步以内的范围。可有了金丝锦甲,即使是这个距离也无法洞穿,除非他冲到孙坚面前五十步以内。
有了这件贴身穿着的金丝锦甲,孙坚受伤有可能,受致命伤的可能性却极低。真要在这个距离被一箭射中咽喉,那也只能说孙坚命该如此了。
“先生,多谢,多谢。”孙策连连拱手。姜还是老的辣,黄承彦的心思比他周密多了。
“那是校尉的孝心,我只是举手之劳罢了。”黄承彦不动声色。
孙策忍不住哈哈大笑。不用说,这是黄承彦将功劳推在了他的头上。这老狐狸,还真是滴水不漏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