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
第079章 战典韦(谢书友bobfyr万点打赏,加更一章)
战事已经展开,眼前的情况有点乱。孙策即使坐在马背上也看不清对面的形势,战旗和将士们已经搅在了一起,战鼓声响成一片,他根本分不清哪儿是敌人的,哪儿是自己的。他知道应该看战旗,可是战场上无数战旗纷杂混乱,他看得眼花,根本分辩不清楚。他也知道战鼓声有区别,可是此时此刻,他一点也分辨不出来。
他忽然想起一个笑话:直升机停在那儿的时候,谁都能分清三片螺旋桨和四片螺旋桨的飞机,可是当直升机飞行的时候,你还能看清是三片螺旋桨还是四片螺旋桨吗
临阵指挥和纸上谈兵果然是两回事。不管在脑子里想得多完美,上了战场也未必能保持清醒。怪不得老爹坚持给他六千精锐,还让经验丰富的黄盖和他一起出战。这是担心他临阵紧张,让黄盖给他押阵啊。
有个名将老爹真好。孙策一边感慨着,一边睁大眼睛,尽可能保持冷静。
“校尉,黄校尉已经截断敌军。”一个亲卫大声喊道,话音未落,另一个亲卫也大声喊道:“校尉,黄校尉已经围住了敌军前锋。”
“哪个黄校尉”孙策有点懵,恼怒的大声喝道。
“呃……”两个亲卫互相看了一眼,连忙说道:“校尉,黄忠截断敌军,黄盖包抄前军前锋。”
孙策翻了个白眼,暗自惭愧。这都是自己的安排,怎么一急就忘了呢。
“校尉,敌军向我们杀过来了。”林风突然叫了一声,手中长刀指向远处。孙策顺着他的方向一看,定了定神,这才发现那个绣着“赵”字的将旗正在向自己靠近。
“我靠,不会是赵云要提前上演长坂坡七进七出,拿我当靶子吧”孙策心里一紧,立刻从北斗枫手中接过长戟,厉声喝道:“准备战斗。”同时睁大了眼睛,仔细搜寻对方的阵地。如果真是赵云的话,应该比较醒目才对,白马银枪将嘛。哦,对了,白马银枪是演义上编的,真正的赵云未必骑白马。不过,他至少应该骑马吧,赵云又不是步战的将领。
孙策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深呼吸,准备作战,浑不知手上用力过度,戟柄被捏得吱吱作响。
北斗枫大声应喏,举起长刀,带着数十名义从向前挤去。林风则向孙策靠了过来,睁大了眼睛,注意着周围的一切,生怕哪儿冒出一枝冷箭来,要了孙策的性命。遇到了强悍的对手,亲卫营既要发挥敢死队的精神,稳住局面,又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主将的安全。
喊杀声越来越近,孙策想找的白袍将一直没找到,却看到一个又高又壮的汉子舞着一对铁戟,狂呼杀进,看起来一点章法也没有,只是乱抡,可是他面前的士卒却没人能挡得住他,就像麦杆一样一排接着一排倒了下去。那汉子杀得性起,一边向前冲锋,一边嘶声大吼,也不知道他喊些什么鬼。
林风听了片刻,突然变了脸色。“校尉,那汉子在向将军叫阵。”
孙策没听到,他看着那个挥舞一对大戟,像蛮牛一样的汉子,脑子里只剩下一句话。
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我了个大去,哪是什么赵云,这是典韦啊。
早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孙策就知道三国时代没什么高深的武功,也没什么古武拳法,说到底,武功好不好一看力气,二看胆量,有了这两项,然后才谈得上有没有传授,有没有技巧。
一力降十会,
第080章 生擒
典韦大吃一惊,顾不得多想,右手舞戟护住身前,左手从腰间拔出了长刀,刀戟架在面前,定睛细看。
一个少年站在他的面前,虽然头盔没了,脸上还有些泥,头发里插了两根杂草,看起来有点狼狈,但怒目圆睁,杀气腾腾。最让典韦惊骇的是,少年手里拿的正是他铁戟。
典韦倒吸一口冷气。出道十几年,他还是第一次被人夺走兵器,而且是一个回合。
“你是谁”典韦收起了轻视之心,大声问道。眼前少年最多十六七岁,绝不可能是他要找的江东猛虎孙坚。
“江东孙策。”孙策呸了一声,吐掉嘴里的泥。真他么丢脸,第一次和人临阵搏斗,居然被人从马背上打下来了,还啃了一嘴的泥。就算你是典韦,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吧。咦,典韦是怎么回事,不是一对铁戟吗,怎么变成了一刀一戟,还有,他的脸上怎么有个鞋印。
“校尉,好拳脚!”北斗枫从地上爬了起来,大声叫好。他刚才被典韦打趴在地上,看得清楚。孙策被典韦从马上打落,却临危不惧,弃了手中断戟,反手抢典韦的长戟,又使了高难度的一招朝天蹬,一脚踹在典韦的脸上,简直是妙至巅峰,让人拍案叫绝。
只知道校尉武功好,没想到他拳脚更妙。好武成性的北斗枫佩服得五体投地,发自肺腑的为孙策叫好。
孙策愣了愣神,这才发现手里多了一枝铁戟,正是典韦左手原本所持。他也有些懵。典韦的铁戟怎么到我手里了我自己的长戟呢。他低头一看,这才发现那枝积竹柲的长戟已经被典韦一戟砸断,不由得骂了一句。
牲口啊,这都能砸得断积竹柲可是这个时代最高大上的复合材料,强度、韧性都堪称一流,就算他用刀砍也很难一刀砍断,没想到典韦顺手一戟就砸断了。
孙策在骂典韦牲口的时候,典韦也在打量孙策。孙策不仅夺走了他的左手戟,还在他脸上印了一脚,他半边脸都麻了。出道以来,他就没见过身手这么灵活的人,不敢大意。此刻见孙策站在阵中,左顾右盼,丝毫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的意思,心里更有些打鼓。
一时间,周围的将士们都有些懵了,纷纷停止了厮杀。
赵宠的部下看着孙策,眼神畏惧。他们都知道典韦的实力,现在见孙策一个照面就夺走了典韦的一枝戟,可见孙策武功不弱,很可能还在典韦之上,想借典韦打头阵突出重围的计划可能要泡汤。眼看着四周全是敌人,能不能活着出去真是个问题。
孙策的部下看着典韦,也惴惴不安。他们刚刚被典韦迎头痛击,至少有二十余人死在他手上,眼下孙策与他近在咫尺,这要是有个闪失,孙策受了伤甚至送了命,他们这些亲卫按律都要被斩首。
北斗枫和林风不约而同的交换了一个眼神,悄悄地向孙策靠近。
典韦一看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二话不说,抢起刀戟,纵步向前上抢攻。他双手一分,左手长刀劈向林风,右手铁戟砸向北斗枫。“当当”两声响,林风手中的长刀被劈断,半边身子都麻了,连退两步。北斗枫手中的盾牌被砸得粉碎,受力不住,闷哼一声,单腿跪倒在地。
典韦以一敌二,一击得手,更不怠慢,双手一合,刀戟呼啸而至,砸向孙策双耳。这要是被砸中,孙策的脑袋绝对稀巴烂,连他亲妈都认不出来。
两耳风声大作,生死关头,孙策来不及多想,身体后仰,几乎与地相平,飞起一脚,穿过典韦的双臂,正中他长满短须的的下巴。
&nb
第081章 斩夏侯
赵宠坐在马背上,四下看了看。北面的战场上喊杀声震天,但他已经看不到夏侯渊的将旗,也听不到夏侯渊的战鼓声。他的周围全是孙策的人,而孙策本人更是离他不到五步远,他最大的倚仗典韦则成了孙策的俘虏。
再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白白牺牲了部下的性命。
赵宠叹了一口气,翻身下马,分开人群,走到孙策面前,单腿跪倒在地,双手奉上长剑。
孙策刀交左手,接过长剑,递给林风,弯腰扶起赵宠。赵宠如释重负,转身对传令兵摆了摆手。传令兵已经等了很久,一见赵宠的手势,立刻敲响铜锣,发出投降的命令。赵宠的部下被夏侯渊逼着跑了三天,已经累得跟狗一样,又被重兵包围,早就没有斗志,听到命令,争先恐后的扔掉武器,跪地投降。
战场上安静下来,孙策跳上赵宠的战马,这才注意到战场的北面战得正紧,战鼓声一声紧似接着一声。他不敢怠慢,立刻传令黄盖清理战场,自己则率领主力赶去增援黄忠。
黄忠和夏侯渊战得难分难解。
看到骑兵从地平线上冲出来,夏侯渊就知道他最不想碰到的麻烦来了,立刻下令结阵。行宜疏,战宜密,行军的时候为了避免互相碰撞,相互之间的间隙比较大,而且是几路纵路。虽然左右前后也有掩护,毕竟不是作战的阵型。孙策挑选的阵地自然不会让他从容结阵,而且两千人结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又累又怕,手脚发软的两千人。等夏侯渊勉强将人马收拔起来,黄忠已经杀到跟前,一口气切断了夏侯渊和赵宠的联系。
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夏侯渊知道对方的兵力远远超过自己,一旦被分割包围,赵宠部必然是全军覆没,而他的部下体力已衰,也很难逃出追杀。他不敢怠慢,传令身边的几个亲卫骑士立刻脱离本阵,向曹操求援,自己则率领亲卫营奋勇冲杀,想突破黄忠的封锁,重新和赵宠会合。
黄忠岂能让他如愿意,一边指挥大军由冲锋阵型转为防守阵型,彻底隔断夏侯渊和赵宠的联系,一边集结亲卫营,准备突袭夏侯渊。他原本没有斩将夺旗的奢望——在万军之中斩杀对方主将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他是神箭手——只想完成孙策交待给他的任务,但既然夏侯渊主动凑上来了,他也没道理拒绝。
斩杀夏侯渊,不仅是一件大功,更是迅速击溃对方战斗意志的捷径。
夏侯渊的亲卫是夏侯家的部曲,战斗力比一般的郡兵要强出不少。黄忠率领的这两千人是从孙坚统率多年的旧部,战力不俗,平时都由孙坚直接指挥,这次为了让孙策初战取胜,孙坚才让黄忠指挥,战斗丝毫不比夏侯渊的亲卫差。双方一交手,夏侯渊就吃了亏。除了亲卫营之外,其他郡兵没能跟上来,黄忠抓住机会,下令亲卫曲军侯董聿斜刺里杀入,击退郡兵,围住了夏侯渊。
但夏侯渊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事实上,他无路可退,急行三日,全军体力、士气都是最弱的时候,遇到对方优势兵力的伏击,如果不能迅速摧毁对方中军,留给他的只有全面溃败一条路。与其首战告负,损失折将,不如背水一战,向死求生。他指挥亲卫营奋勇杀进,一口气连杀数人,冲到了黄忠面前。
见夏侯渊骁勇,刀法精湛,黄忠也来了精神,放下弓,提刀上阵,亲自迎战夏侯渊。
双刀并举,“丁丁当当”一阵乱响,火星四溅,两人一口气拼了十几招,不分胜负。
两
第082章 太极刀
虽然生擒了典韦,但孙策却不太明白是怎么赢的。
穿越乱世,有个号称江东猛虎的老爹,又是以武功闻名的小霸王,孙策知道自己不可能脱离战场,他这一辈子注定要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渡过,有一身好武功无疑会让自己增加几分存活率。所以从一开始,他就不敢放松,每天辛苦习武,甚至去练广场舞版太极拳。
但是,到目前为止,真正与人生死相搏,这是第一次。
虽说场面不太好看,不仅没有传说中的大战三百回合,而且被典韦一个回合就打下了马,但他终究是最后的胜利者。一个回合夺戟,一个回合放倒典韦这样的猛人,不管谁来说,都不得不承认他这个战绩可圈可点。
问题是,他不知道是怎么赢的。怎么就夺了典韦的铁戟,怎么就将典韦打趴下了,他一点眉目也没有,只能依稀的觉得跟他的广场舞版太极拳有关。因为和典韦相比,他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这一点。论力气,他虽然也算是膂力过人,但肯定不会比典韦强。
有人说过,太极重意不重招,难道我真的无师自通,领悟了太极拳借力打力的绝招
他不清楚,所以要借典韦来验证一下。平时也和林风、北斗枫等人对练,但这两人一来不敢对他下重手,二来实力也不如他,不可能逼他全力以赴,那种感觉出不来,只有与典韦交手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有了之前的经验,他清楚他们的实力应该在伯仲之间。
典韦揉着被捆得发麻的手臂,瞪着大牛眼,看了孙策好一会儿。
“我饿了,没力气。”
孙策早有准备,挥挥手,让人拿来了食物,有酒有肉。典韦也不客气,坐下就吃。他也不用筷子,也不用刀,就用两只手,粗大的骨头被他一折就断,一捏就碎,一大盆肉眨眼间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汤水淋漓。一觥酒也被他像饮牛般鲸吸而尽,看得林风等人目瞪口呆,平添几分担忧。
食量大,通常意味着体力好。再看他这副无所畏惧的模样,胆气也绝非常人可比。万一这货手下没轻没重,伤了孙策怎么办
面对林风提醒的目光,孙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要不要休息一下再打刚吃完,你未必能尽全力。”
“不妨事。”典韦站了起来,在衣服上蹭去双手上的油渍,握紧双戟,互相一磕。“当”的一声,双戟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火星四溅。林风等人看得直皱眉,孙策也皱了眉,却说道:“你这戟虽然重,却不够坚韧,称不得上品。若是跟了我,我为你打一对好戟。”
典韦嗡声嗡气地说道:“等你打赢我再说吧。”
“好。”孙策也不客气,提起刀,走出大帐,来到帐前的空地上。典韦提着双戟,来到孙策面前站定,上下打量着孙策,摆开了架势。虽然没说话,但孙策还是感觉到了那种无法用言语表明的气势。
这是杀过人,而且是杀过很多人才能养成的气势。如果史书记载无误,典韦出门卑微,他能够青史留名纯属意外。如果不是曹操遇到吕布那种强敌,如果不是当时情况窘迫,只能招募敢死队,典韦很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人们常把他和许褚相比,可实际上,他的出身根本不能和许褚相提并论。
许褚是豪强,典韦是贱民。许褚依附曹操时有百余虎士跟从,而典韦却是孤身一人。从襄阳豪强的反应来看,他要招纳许褚可能有一定难度,招纳典韦的难度相对小得多。
孙策收起了思绪,后挫半步,双手握刀,摆出了防守的架势。
汉代的刀以环首刀为主。环首刀有单手刀,也有双手刀,最长的刀甚至超
第083章 名将的起点(求推荐,求收藏!)
孙策想借典韦的强大搞清楚自己的武功究竟算什么档次,结果并不如意。他是胜了典韦,但此刻的典韦并不是战场上的典韦。他的杀气还在,但情况不同,他的反应判若两人,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如果在战场上,是不可能有空间让典韦绕到他的侧面发起攻击的,看似很细微的区别却决定了战场和游场的性质不同。
所以虽然典韦对孙策的武功佩服得五体投地,完美的履行了烘托孙策光辉形象的任务,但孙策还是很怨念。他逼着典韦一战再战,直到用典韦的刀将典韦的一对铁戟砍成了柴火棍才罢休。
典韦再一次对孙策的眼光表示臣服。孙策一开始说他这对戟不行时,他还不服,现在算是服了。刀和戟都是一个铁匠打的,但戟被刀砍得七零八落,刀却只是崩了几个口子,足以证明孙策在辨别兵器的眼力比他的武功更加出神入化。
辨器是一门很神奇的学问,只有那些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的智者才会。典韦只是听说过,却没亲眼见过来。如今终于见到了,而且是一个年方十六七的少年,更兼武功超群,这让他不能不表示一下崇拜。
对典韦的崇拜,孙策表示很无语。他懂个屁的辨器,他只是对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有一定的了解而已。
典韦的出现让孙策对神奇武功的幻想进一步破灭,却不代表典韦没有价值。作为很小就在江湖上讨生活的游侠儿,无数次的生死搏杀决定了他的武功不会有任何花哨,全都是最实用的招法,而他的个人天赋也真是好。力气大固然难得,但能将双戟、长刀用得这么好却不仅仅是力气大就能实现的。俗话说得好,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双手持兵而斗比单手持兵难得多,典韦没有拜过名师,全凭自己悟,这足以说明他在武功一道上天赋过人。
他的短板是家境带来的,没学问,理论空白,也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去拜访有传承的武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