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他是孙坚的嫡长子,迟早会是这些人的主君,自然越能干越好。周瑜却是外人,初来乍到就得到孙坚信任,一是因为他的家世,一是因为他和他孙策的关系。这两点都很容易让这些出身寒门的老将产生排斥心理。

    孙策原本以为反对意见会来自襄阳豪强,没想到孙坚的部下先内讧了,一时有些措手不及。看着习竺、庞山民一脸看戏的表情,他有些恼火。林风回报,习竺出营之后很是活跃,接连走访了杨家、庞家,自然是暗中通了气,要配合城里的蒯越,给他一点时间。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让你们得逞了。

    还有刘辟,这时候千万黄巾军千万不能动摇。孙策的目光扫角落里的刘辟,突然心中一动,迅速有了主意。就在孙坚打算中止会议的时候,他站了起来。

    “将军,各位前辈,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孙坚浓眉微挑,看向坐得最近的程普。程普是诸将中年龄最长的,人缘也好。这次与韩当率骑兵出击,损失小而收获大,功劳丝毫不亚于攻樊城的黄盖、孙贲,首将的地位更加稳固,影响力也更大。他的态度仅次于孙坚,孙坚示意他发言,没有人敢有意见。

    程普抚着胡须,朗声笑道:“既是战前会议,人人皆可发言,伯符尽说无妨。”

    “就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怕犯错。”韩当大大咧咧的说道:“天下哪有不败的将军,只有不敢打的将军。不敢打,自然永远不败。”

    孙策拱拱手。“谢谢二位前辈鼓励。刚才说了半天,其实分歧并不在襄阳,而是在南阳。我有一个想法,是在公瑾建议的基础上略作修改,既能起到试探、逼迫刘表的




第071章 欲速则不达
    月色清冷,山风轻柔。孙策和周瑜并肩而行,向岘山山顶走去。

    周瑜很平静,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只是话不多,一路上也没怎么说话。

    孙策什么也没说,示意林风等人警戒,百步以内不得有任何闲杂人等,就连小跟班庞统都被赶得远远的,视线之内只有他们两人。周瑜看在眼里,什么也没说,只是眼神中多了几分感激。

    “公瑾,你我今年十七,实际上还不到十六周岁。”孙策一边说,一边摸了摸唇上的淡而软的胡须,感慨不已。这可是真正的青葱岁月啊,浑身充满了新鲜的荷尔蒙。“即使以花甲之年算,我们至少还能活四十多年,有足够的时间建功立业。”

    周瑜笑了。“我知道,我有点急了。”

    “是因为你的父亲只是一个洛阳令吗”

    周瑜扬了扬眉,欲言又止。他沉默了片刻,点点头,一声叹息。“伯符,我有时候真怀疑你还是不是以前的那个你,被陆季宁气了一次,就像突然开了窍似的,前后不过几日就判若两人。”

    孙策心里一惊,本想掩饰,话到嘴边又咽了回来。周瑜再聪明,还能想到穿越么他能看到的只是这个皮囊,充其量认为我胡言乱语罢了。

    “说你呢,扯我干什么。你从祖是太尉,你从叔也是太尉,而你祖父名声不显,你父亲人到中年只是个洛阳令,所以你一心想位至三公,争口气,是吧”

    “是。”周瑜一摊手,苦笑道:“我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

    孙策没有说话。他一直怀疑周瑜有这样的心理,但他不想挑明。再好的朋友也有,周瑜不主动提,他就当不知道。但今天他不得不说,周瑜争于求成,已经激起了孙坚旧部的反感,这对他不是好事。他将周瑜留在孙坚身边是为了辅佐孙坚,而不是制造矛盾。

    史书上,周瑜在赤壁大破曹操,一战扬名,连苏东坡都写下一阙《赤壁怀古》追想当年周郎,可实际上赤壁大战时周瑜是左都督,程普是右都督,而且两人相处并不愉快,险些耽误了大事。周瑜后来强攻江陵,很可能就有急于证明自己的动机。攻江陵没错,但是他太急了,亲临战阵,受了重伤,次年暴毙和这场战事有脱不清的关系。

    三十六岁英年早逝,不仅是他个人的重大损失,也是江东的重大损失。如果他多活几年,不可能坐视刘备攻取益州,天下可能是另外一个局面。

    “你从祖父十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又是哪一年做太尉的”

    周瑜咧了咧嘴,扭过头,避开了孙策的目光。“伯符,我知道我太急了,下次绝对不会。”

    “你看着我。”孙策突然厉声喝道:“你躲什么,心虚么”

    周瑜愣了一下,慢慢转过头,涨红了脸,迎着孙策的目光。“我……我有什么好心虚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就改么。”

    “你这是认错的态度吗”孙策更加严肃,声色俱厉。“嘴上认错,心里否认,又有什么意义公瑾,我将你从周家带出来,是相信你的才能无人能及,将来不仅可以位列三公,更有能力指挥千军万马横行天下。可那需要时间,就算是长得快的竹子也需要在地下蛰伏几年,积蓄力量,更别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成材的参天大树。几年就能成材的树能做栋梁吗你才十七岁,还没成家,急什么急”

    “我……”周瑜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是不是憋得很了如果是这样,我给你找几个女人泄泄火,冷静冷静。襄阳豪强虽然比不上你周家,选不出夫人,找几个模样端正的做妾却没问



第072章 兴亡百姓苦
    周瑜文采风流,武功也不差,但是论体能,和孙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孙策原本的身体就好,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小霸王,再加上他有意强化训练,每天早晚至少半个时辰的广场舞版太极拳,一有空就比划两下云手,现在的身体素质更上一层楼,不管是力量还是速度,爆发力还是耐力,他都远远超过周瑜。周瑜凭着一腔血气之勇冲出两百余步,已经有些气喘,他却气定神闲,一边跑一边还有余力调侃周瑜。

    爬山原本就累人,周瑜咬着牙又追了百余步,累得气喘吁吁,两腿发软,连和孙策斗嘴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停下脚步,哈着腰,双手扶着膝盖,大口大口的喘气。

    突然间,他心头一动。孙策说得对,这人就像走山路,真不能急于求成,要不然走不远。他这是变着法的点醒我啊,我气愤于他的轻佻和粗鄙,却不知道他用心良苦,居然还向他拔了剑。

    “唉——”周瑜看了看手中的长剑,长叹一声,一扬手,将长剑远远的抛了出去。长剑有月光下划出一道银光,消失在林莽之间。

    孙策走了回来,大惑不解。“好好的剑,干嘛扔了”

    “我留着剑鞘就行,提醒自己要虚心。”周瑜看着长剑消失的地方,抚着剑鞘,幽幽地叹了一声。“伯符,谢谢你。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懂。你放心吧,我以后不会再着急了。”

    孙策松了口气。周瑜能自悟是最好不过了。对于他这样的聪明人而言,别人的话再有道理,他听不进去也没用。

    “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孙策也收起笑容,指指远处的襄阳城。“你在我父亲身边学了那么久,想必收获不小。不用太勉强,就把这当成一个课业,实践一下你学到的东西,能发挥几成是几成。”

    “好。”周瑜用力点头。他想了想,又道:“伯符,你要上阵吗”

    “我”

    “对啊,我觉得,这是你体验战场的一个好机会。”一旦想通,周瑜迅速恢复了睿智。“令尊是行伍出身,身边的将领也都是用战刀砍出来的功劳,他们不喜欢坐而论道的人,更不喜欢怯懦的人。要想赢得他们的尊重,你我都必须能像他们一样临阵搏杀,短兵相接。你有一身好武艺,完全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只是缺少历练的机会。这一次攻襄阳,我们的对手是没经历过大战的荆州郡兵、豪强部曲,负责指挥的人也没有什么战斗经验,正好用来试手。”

    孙策思索片刻,觉得有理。孙坚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是可以坐享其成,做个将二代,但是这样却很难得到程普那些人的认同。历史上的孙策能得到程普等人拥护,应该和他的悍勇有一定的关系。孙权没有这样的能力,继位时危机四伏,连孙贲、孙辅都对他没信心。

    什么事都有第一次,第一次上阵,面对刘表、蒯越率领的乌合之众总比面对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好。如果能攻下襄阳,不仅解决了孙坚的担忧,对他,对周瑜,也是一个漂亮的开门红。

    “行,我也上阵。”孙策咬了咬牙。

    站在岘山山顶,襄阳城里灯火点点,城头更是人影绰绰,远处一水如带。孙策和周瑜并肩而立,想到明天就要披甲上阵,与人厮杀,莫名的想骂娘。看故事的都以为英雄猛将战天下,演故事的却只想才子佳人后花园,这他么都是什么事啊。

    “怎么了”周瑜轻笑一声:“紧张”

    “不是。”孙策的确有些紧张,却不想让周瑜看轻了,一本正经地说道:“明日一战,伤亡在所难免。我等为名为利,流血牺牲也就罢了,那些普通百姓却是为了什么”

    周瑜笑容渐浅,一声轻叹。

    孙策本来只是想装一下,此刻却真的有些感慨起来,想起那首著名的词,不由得轻声吟哦。



第073章 攘外必先安内
    黄月英跪坐在帐中,正在看书,听到孙策的脚步声,连忙起身迎了上来。

    “将军,这么晚了,还要读书吗”

    “读书的事等会儿再说,阿楚,你去将你父亲请过来,我有事要和他商量。”

    黄月英懂事的应了一声,收起书,匆匆地走了出去。孙策叫来林风,本想让他去请刘辟,转念一想,又放弃了。过了一会儿,黄承彦快步走来。孙策将他请到帐中坐好,示意林风在外面警戒。

    黄承彦一看,有些意外。“校尉,出事了”

    “我打算明天亲自上阵。”

    黄承彦眉心微蹙,略作思索。“那可得小心些,不可逞匹夫之勇。襄阳城虽然多年没有经历战事,可刘表、蒯越都是有些经验的,这么多天对峙,肯定也训练过。”

    孙策点点头。黄承彦没有劝阻他,却提醒他要小心,说明他知道这件事有必要,就不说那些没用的客套话了。提醒他注意安全,这就有诚意,不像习竺、庞山民阳奉阴违,坐观成败。

    “我担心的倒不是襄阳城头。我担心的是杨家、习家,特别是习家。习竺进城之后,态度就有了变化,我相信蒯越和他说过什么,他没有全告诉我们。”

    黄承彦笑了起来。“校尉应该想得到,无非威逼利诱而已。校尉思虑周全,自是好的,不过也不用担心太多。孙将军坐镇大营,他们不敢有什么异动,校尉把心思用在如何攻城上就好。你若胜了,他们就算有异心也只能憋在心里。你若败了,就算你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可能支持你的。”

    孙策也笑了。“先生说得有道理。”他顿了顿,又道:“蔡家铁匠赛刀会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蔡家但凡有点手艺的人刀匠都在为了那一金争斗。只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打出真正的好刀。”

    “知道为什么吗”

    黄承彦眼皮一挑,打量着孙策。孙策嘴角微挑,似笑非笑,透着一丝神秘。黄承彦心中一动,立刻意识到其中大有文章。他试探地问道:“校尉,为什么”

    “首先,他们知道的东西太少,只是师傅教的和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一点经验。其次,他们这儿不行。”孙策抬起手,指了指太阳穴。“他们没读过书,不知道铁器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更不知道怎么去总结其中的规律。”

    黄承彦转了转眼珠,沉吟半晌。“可是……关于治铁,的确没多少记载啊,大多是铁匠们口耳相传。”

    “校尉,你是说多炼吗”黄月英突然说道:“听说最好的刀是百炼刀,是不是炼的次数就是打造好刀的秘诀”

    “是还是不是,要你们自己去想。”孙策笑得更加神秘。他再次点了点太阳穴。“先生,阿楚,读书人的优势不应该是死记硬背,咬文嚼字,而是格物致知,明术而知道。先秦便有铁器,南阳更是铁官所在,冶铁的历史超过五百年,应该总结总结了。”

    黄承彦盯着孙策看了片刻,无声地笑了起来。“好,我先想想,如果想不通,再请校尉指点。”

    “好。”孙策点点头。大战在即,他必须抛出一些有足够诱惑力的利益,同时暗示自己还有绝招,确保黄承彦不会临阵变卦。“先生,几万大军的军械是一笔大生意,不用点心思可不成。”

    黄承彦心领神会,躬身而退。黄月英看在眼里,撇撇小嘴,暗自嘀咕。“故作高明,讨厌。”

    送走了黄承彦,孙策叫上庞统。“走,我们去看看刘将军。”

    ——

    刘辟洗漱完毕,正准备休息,却莫名的有些烦躁,坐在行军榻上,一时出神。

    &nbs



第074章 金丝锦甲(求推荐,求收藏!)
    换作十几年前,刘辟不至于这么丢人,毕竟也是家境不错的小地主,养几个漂亮女人不成问题。自从信了太平道,跟了大贤良师,便有些入不敷出。中平元年之后,他没做成开国大将,却成了流寇,这生活水准一落千丈,如今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美女就不指望了,只能从黄巾军的家属里选。

    黄巾军以失地流民为主,拖家带口,不缺女人,偶尔也能找到漂亮的年轻女子,但毕竟出身农家,不管是相貌还是气质,都不能和豪强的家眷相提并论。即使是刘辟最有实力的时候和蒯越也差一个档次。

    此刻看到蒯家的女眷,刘辟掩饰不住贪婪之色,多少有些尴尬。

    “将军,喜欢吗”

    “嘿嘿,嘿嘿。”

    “蒯越的家属明天就要押到阵前,能不能活着回来真说不定。将军如果喜欢,留下她们,也算是救了她们一命。”

    一听说是蒯越的家属,刘辟更不敢再放肆了。他再蠢,也知道这是孙策给他下套。他要是睡了蒯家的女眷,万一孙策输了,蒯越卷土重来,不得要他的命

    “这个……不合适,不适合。”刘辟用力的咽下口水。“这样的美人应该留给由将军享用。”

    “家父已经留了。”孙策微微一笑。“你怕蒯越报复你啊”

    “不,不是。”

    “那倒也是,蒯越如果真的反败为胜,肯定不会饶过我们,不仅要夺回这些女人,还要夺回那些土地。将军,我给你的一千三百顷土地里,有三百多顷是蒯家的,这可是蒯家全部的产业。”

    刘辟倒吸一口冷气,顿时觉得头皮发麻。他盯着孙策,眼神惊恐。孙策的意思很清楚,你怕是没用的,就算不享用这些女人,蒯越也不会饶了你,除非放弃那些土地,离开襄阳。可是这样一来,黄巾将士愿不愿意跟他走,那就说不定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不会为了土地转投孙策。

    要想太平,只有一个办法,干掉蒯越,让蒯家永远不得翻身。

    “对了,还有一件事,你可能不太清楚。”孙策扫了一眼那些年轻女子。“谁是蒯良的家人”

    两个年轻女子磨磨蹭蹭的走了出来,自报家门。一个是蒯良的妾,一个蒯良的女儿。

    “蒯良勾结袁绍,意图对后将军不利,已经被后将军处死了。”

    蒯良的女儿一听,腿一软,坐在了地上,捂着脸,放声大哭。蒯良的妾却只是低下了头,沉默不语。刘辟见了,咬了咬牙,一指蒯良的妾。“这女人,我要了。”

1...1516171819...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