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nbs




第101章 投鼠忌器(求推荐,求收藏!)
    袁术箕坐在胡床上,双手扶着膝盖,一双大眼在阎象等人的脸上扫来扫去,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浑不吝。阎象低着头,桥蕤、冯方、张勋、刘勋等人仰头研究帐顶纹路,有的思考人生哲学,有的干脆闭上眼睛打盹,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心中的焦虑。

    谁都知道宛城不出事便罢,一出事便是大事。他们的家眷都在宛城,一旦落入敌手,吃点苦头都是轻的,砍几颗脑袋也很正常。袁术本来就不是最佳人选,跟着他只是因为他姓袁。现在他和袁绍翻了脸,兄弟俩迟早要分个高下,现在又遇到这个情况,是不是应该趁此机会转投袁绍已经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逼他们做出选择。

    但是当着袁术的面,谁也不敢表露出这种意思。暴怒之下的袁术什么都干得出来,立刻取他们的性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孙坚做后盾,袁术有恃无恐。

    一想到周瑜少年得志的模样,他们心里都不是滋味。孙坚能打也就算了,毕竟是苦熬了二十年才出头的宿将,他的儿子孙策才十七岁,一战就全歼对方三千人,还临阵斩将。父子皆是名将,现在又得到庐江周家的支持,以后谁能制衡他们。

    周家发迹和袁家几乎同时,周瑜的曾祖父周荣就是袁术的高祖父袁安的故吏,袁周两家关系一向紧密。虽然谈不上四世三公,但周家支持孙坚父子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就连袁术也必须对此引起重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当普通部将对待。

    当然了,孙坚从来就不是普通部将,他的家属至今没有来宛城就是一例。袁术召集他们议事,看似讨论应该如何奖赏孙坚父子,其实话里就有另外一层意思:要不要让孙坚将家属送到宛城来,加强对孙坚父子的控制。

    按常理说,像孙坚这样的重要将领,其家属就是人质,必须控制在君主手中,否则信任无从谈起。可是谁也不敢提起这个话头。孙坚不讲理,他儿子也不讲理,动辙要灭人满门。要是让他们知道是谁提醒袁术的,他们也许不敢拿袁术怎么样,但完全有可能找提醒人的麻烦。

    袁术本来心情就不好,一看这些人装聋作哑,更加冒火。“怎么都哑巴了平时一个个高谈阔论,仿佛无所不能,今天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看到周瑜,你们心虚了。嘿嘿,后生可畏,今天算是见识了。你们这些书生啊,别只在嘴上说圣人圣人,要切身践行圣人的教诲,三省吾身。”

    阎象见袁术越说越露骨,再说下去恐怕得爆粗骂人了,躲不过,只好咳嗽一声:“将军,驭下要恩威并重,刚柔相济,分清轻重缓急,眼下最重要的是控制住襄阳,进而控制荆州,这样才能有足够的钱粮供应作战。青徐大战在即,我们受制于钱粮,不仅不能出兵,反而被曹操攻入南阳,士气已经受到了影响,不能再生枝节了。”

    袁术哼了一声:“你的意思是还让孙坚自行其事”

    “将军,我不是这个意思。”阎象苦笑道:“将军想让孙坚将家属送到宛城来,无非是要看到孙坚的忠诚和顺从。但孙坚的家属远在庐江,就算他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到的,万一他有意拖延,也许几个月都不到。与其如此,不如直接一些,看他肯不肯放弃襄阳。”

    “襄阳本来就是我的。”袁术冷笑道:“他攻襄阳,是接受我的命令。如果攻克襄阳,当然要给我。”

    “如果他不给呢孙坚虽



第102章 釜底抽薪
    曹操端坐在马背上,回首南望。

    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大军过后扬起的灰尘随风飘荡,久久不散。别说追兵,连一个斥候都没有。

    孙坚已经赶到新野,正在追击,但是他非常谨慎,没有一点机会可以利用。双方兵力悬殊,在孙坚没有破绽的情况下,曹操不敢正面对敌,只能撤退,继续等待战机的出现。

    新野城外的夜袭是一场大胜,劫得的粮草解了曹操的燃眉之急,但仅此而已。时间拖得久了,他依然会断粮。许攸说他能说动南阳的豪强出兵出粮,但曹操不敢把希望全寄托在许攸身上。南阳世家骄傲自负,如果袁绍来,他们也许会出力,他曹操来,那些人未必把他放在眼里。

    “走吧。”曹操拨转马头,向大军追去。

    曹昂、曹安民策马跟上,一路沉默。攻击新野失败,几天前的那场大胜带来的士气已经消耗殆尽,前途未卜,生死难料,谁也高兴不起来。

    见子侄情绪不高,曹操笑了一声,扬了扬马鞭。“怎么了,一脸丧气,莫非是因为我没拿下新野”

    “不敢。”曹安民讪讪地笑了一声。

    “父亲,我们这是去哪儿”曹昂怯怯地说道。

    “子修,抬起头来。”曹操伸手拍拍曹昂的肩。“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不要被一时的胜负所累。不管什么时候,你都不能放弃。常言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天下哪有什么常胜将军,孙子当年伐楚,看似百战百胜,最后不也是撤回吴国了吗。吴起号称不败,但也只是不败而已,并不是每战必胜。”

    曹昂点点头,挺起了腰杆。

    曹操嘿嘿笑了两声。“再说了,我不是不能攻取新野,只是不想攻取新野而已。”

    曹昂大惑不解。“为什么”

    “如果攻破了新野,我该如何处置袁公路杀了他,还是将他解送到盟主面前,交由盟主处置”

    “那你……”

    “我们的任务是解襄阳之围,夺取南阳。襄阳已失,只能退而求其次。我围攻新野是想困住袁公路,为许子远争取时间,寄希望于万一。如果能拿下宛城,还有机会喘口气,再夺南阳。”

    曹昂惊讶地看着曹操,半晌才叹了一口气。“父亲,是我愚笨,不能为父亲分忧。”

    “不是你笨,是你太仁厚。”曹操也叹了一口气。“你践行圣人教诲,心存忠孝,我很为你高兴,但人心险恶,世事艰难,你如果没有防人之心,难免为人所误。许子远的确有智谋,但是他过于自负,以为袁本初对他器重逾于常人,使气任性,凌铄同僚,一心想立个大功,却不知道这次任务的棘手之处。或者他知道,但是他不服气,非要让那些人看看他的能力。”

    曹昂和曹安民听了,不约而同的点头。曹昂思索片刻,又道:“父亲,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继续北行。如果许子远已经拿下了宛城,我们就进驻宛城。如果没有……”曹操顿了顿,抬头看向远方。“我们就离开宛城,取道叶县回东郡。袁术已经有了襄阳,接下来必然出兵豫州,我们必须趁早离开,避其兵锋。”

    曹安民问道:“我们为什么不去豫州”

    曹操没有回答,却看向曹昂。曹昂有些紧张,又被曹操温暖的目光所鼓励,想了片刻,说道:“父亲,袁盟主是不想让父亲成为他本州的州将吧”

    曹操笑了,只是笑得有些苦涩。袁绍宁可让周禺做豫州刺史,也不肯让他来,原因无他,豫州是袁氏本州,而他只是一个阉人的子孙。这就像一个烙印,从他出生那一天起就烙在了他的身上,永远无法消除。

    “走吧,去宛城。”

     



第103章 舍与得
    孙策心知肚明,从怀里拽出刘表留给他的荆州刺史印绶。

    “这个够不够”

    周瑜笑了。他和孙坚谈起这个计划的时候,孙坚还担心孙策舍不得,但周瑜却相信孙策深明取舍之道,不会舍不得一个荆州刺史的虚名。不出他所料,孙策早就准备好了见面礼,相信袁术根本无法拒绝。

    “荆州刺史我可以给他,但不能白给。”孙策将印绶放在周瑜的手中。“我们必须要点好处。”

    “你要什么好处”

    “南阳铁官。我打算将黄承彦留在南阳负责冶铁事务,打造兵器,而且要优先供应蔡家铁料。我在襄阳杀了两家,抢了几十家,他们已经把我当成了强盗。我必须树立起一个榜样来,告诉他们我要的只是土地,只要他们把土地让出来,我绝不会乱来,还能让他们获利更多。”

    周瑜沉默了片刻。“这个要求不过份,但是不能由你去说。你去说就是要挟,是交易,后将军就算愿意交易也不能接受。”

    孙策明白这个道理,这也是他来找周瑜的原因。袁术自诩名门之后,从根本上,他不会轻易向任何人低头。他不是政治辅导员,没有义务纠正袁术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会助长袁术的这种心理。要让人灭亡,先使人疯狂。袁术不死,孙家哪有独立的机会。

    “我去找冯方。”周瑜思索良久,站起身来。“你带钱了吗我不能空着手去。”

    孙策摆摆手。“你需要什么,自己到辎重船上去取。”

    周瑜深深地看了孙策一眼,微微欠身,转身走了。

    ——

    闻说周瑜来拜见,冯方心情很复杂。他虽然算不上智谋出众,毕竟也是做过司隶校尉的人,岂能不明白自己上了周瑜的当。他曾经是周瑜父亲周异的上司,现在却被周瑜玩弄于股掌之上,自然很没面子。

    不过他也只能生生闷气。不提周瑜的家世背景,仅凭他既是孙坚父子的亲信,又深得袁术喜爱,他就不敢得罪。他现在已经不是司隶校尉了,只是袁家故吏,得罪袁术,他随时可能一无所有。

    冯方调整了一下情绪,亲自出帐迎接。周瑜拱着手,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身后站着四个随从,抬着两只大箱子。冯方一看那扁担的弯曲程度,不由得心中一喜,脸上的表情立刻热情了几分。

    “公瑾,你这是干什么来就来呗,还带这么多东西。”冯方一边说,一边将周瑜拉进了大帐。这里离袁术的中军大帐太近,他可不想让人看见这些礼物,去袁术面前搬弄是非。

    周瑜笑盈盈地欠身施礼。“冯君,这可不是我的礼物,是孙将军父子送给冯君的。”

    “孙将军”冯方立刻警惕起来。孙坚攻克襄阳,自然是大功一件,但袁术身边的人都有数,袁术对荆州志在必得,不可能让孙坚成为荆州之主。如果孙坚是为这件事给他送礼,就算礼物再丰厚,他也不敢收。他抚着胡须,打量着周瑜,露出为难的表情。“这不合适吧,无功不受禄,我与孙将军可没什么来往,这要是传出去岂不引人误会”

    周瑜从怀里掏出荆州刺史的印绶。冯方一看这黑绶铜印,顿时眼前一亮,唇边的胡须也不由自主的挑了挑。周瑜看在眼里,却装作不知。“这是孙校尉从刘表手中缴获的,本该直接献与后将军,但他们父子为了夺襄阳假装受伤,虽说出于无奈,毕竟是欺骗,生怕后将军记恨,不敢当面呈献,想请冯君转交,还望冯君不要推辞。眼下能在后将军面前说上话的也就是冯君了。”

    冯方心里一块石头了地,喜上眉梢。这么好的事居然落在他头上了,真是苍天有眼,没有白辛苦一趟。印绶献给袁术,袁术高兴,肯定有赏。帮了孙坚



第104章 初见袁术
    在冯方的劝说下,收下了蔡瑁的一份厚礼后,袁术痛快地答应了孙坚的请求,让孙辅镇守襄阳,让黄承彦担任南阳铁官。不过他对荆州刺史并不感冒,示意孙坚上了一份表,表还没送出营门,他已经成了荆州牧。

    袁术千不好,万不好,有一点好,那就是爽气。孙坚为他打下荆州,投桃报李,他也将孙坚由豫州刺史提为豫州牧。当然了,和他做荆州牧一样,奏报朝廷的表送出去了,能不能到达长安,只有天知道。墨迹未干,他们就袁荆州、孙豫州的互相称呼起来。

    乱世好做官,有枪就是草头王,这个道理千古不破。圣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所有人都赞同这句话,只是这个名怎么来却有不同的理解。像袁术、孙坚这么做肯定不合规矩,但现在天子为奸臣董卓所劫,政令不行,从袁绍开始都这么干,乌鸦落在黑猪上——谁也别说谁黑。

    除了豫州牧,袁术还送了孙坚一份礼,行破虏将军的行字去掉了,从此是正式的破虏将军。孙策、周瑜也升了官,孙策是怀义中郎将,周瑜是辅义中郎将。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清楚,这个义当然是后将军袁术本人。

    接受了官职,孙策和周瑜按例要向以义自诩的袁术当面致谢。当两人穿着崭新的战甲战袍,披着大氅,头戴武冠,并肩站在袁术面前的时候,不仅正在喝酒赏乐的袁术眼前一亮,停住了酒杯,袁术身后的姬妾们更是鸦雀无声,正在为袁术舀酒的年轻女子直接将一大勺热乎乎的酒倒在了袁术腿上。

    袁家四世三公,基因强大,帅哥不少。袁术本人虽然纨绔,却也是相貌堂堂,他的子女也大多相貌出众。可是和孙策、周瑜一比,他们就默然失色了。一个帅哥已经很吸睛,两个帅哥同时出现,即使是袁术的姬妾们见惯了帅哥,此时也有些芳心乱颤,面热心跳。

    “他老母的,丢脸,丢脸!”袁术跳了起来,连踢带打,把一群犯了花痴病的女人赶到后室去了,甩着袖子,抖着湿漉漉的衣摆,长身而起,来到孙策周瑜面前,一手按着一个,左看看,右看看,哈哈大笑。

    “冯子正没有说错,不仅周伯奇生了个好儿子,孙文台也生了个好儿子。不相伯仲,不相伯仲啊。”

    被袁术按着肩膀,周瑜有些不自然。孙策却对袁术好感大生。虽说这货在政治上很失败,是个不成器的五世祖,可是做人豪爽,比那些别别扭扭的名士看起来舒服多了。他拱拱手,眉毛一挑。

    “明将军豪气过人,义薄云天,正是我等榜样。”

    “我”袁术很意外。“还是你们的榜样”

    “是啊,我早就听说过明将军的英雄事迹,仰慕不已。今天有机会看到明将军本人,真是三生有幸。”

    “哈哈……”袁术乐不可支,也学着孙策的模样挑挑眉,咧着嘴笑个不停。“那你倒说说看,我有哪些英雄事迹值得你仰慕。”

    “最著名的当然是火烧皇宫,斩杀阉竖,为何大将军复仇。”

    袁术顿时有些尴尬,左顾右盼,不知道怎么接这个茬。周瑜也急了,连连给孙策使眼色。孙策却恍若未见,接着说道:“唯非常之人能行非常之事。阉竖秽乱朝政,皇宫已经是污秽之所,非大汉之火德无以清洁。这把火虽说是天意,却也只有明将军这样的侠者才能做,才敢做。”

    袁术一想,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樊哙说过,为大事者不拘小节,明将军为汉家除残去秽,行此非常之事,令人佩服。我为筹集粮草,助将军征讨叛逆,在襄阳有所杀戮,也是冒着被人非议的危险。若不是明将军珠玉在前,我也不敢



第105章 坏消息
    出了袁术的中军大帐,孙策和周瑜相视苦笑。

    袁术打了个大败仗,一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但身边的女人却一个不少,这时候还有心思饮酒作乐,真是没心没肺到了极点。

    两人来到水师大营。孙策将南阳铁官的任命和印绶给了黄承彦。两人早就商量过这件事,黄承彦什么也没说就收下了,给黄月英使了个眼色,黄月英点点头,转身钻进船舱,取出一柄长刀,塞给孙策。

    “给!”

    孙策接过,打量了一番。这刀做工很精致,刀鞘涂着黑漆,用红漆绘着一头昂首吟啸,展翅高飞的火凤凰,打磨得锃亮。刀柄上缠着红色的丝绳,一看就知道出自黄月英之手。唯一让孙策意外的是多了刀镡,形如凤凰展开的双翅,却没有刀环,也没有其他装饰,就是光秃秃一个刀柄。

    “你把刀拔出来。”黄月英说道,眉梢微扬。

    孙策依言拔出长刀,却发现这口刀并没有他想象的长,充其量也就是四尺,与刀身相比,刀柄和刀鞘都长得有些过份,就像双手刀的刀鞘和刀柄却配了一柄单手刀的刀身。

    “这是……”

    黄月英指指刀鞘尾部,孙策转过来一看,立刻明白了玄机。刀鞘尾端并不是实心,而是空的。他将长刀反过来一试,刀柄正好插进去,刀鞘就成了加长的刀柄,成了一柄货真价实的长刀,长近一丈,比典韦的长刀更适合近战时双手握持劈砍。
1...2223242526...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