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这是蔡家铁匠比赛冠军得主的作品。”黄承彦抚着胡须,有几分得意。“限于时间,这刀只有三十煉,却比百煉刀还要强韧,锋利也有所提高。听说是为校尉打造,那铁匠还拿出了私藏多年的天铁。”
孙策很高兴。天铁应该就是陨铁,的确很珍贵,但他并不是很在乎,他更希望这些铁匠能将心思用在技术提高上,才能大面积装备部队,一两口用天铁打造的好刀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他握着刀,挥舞了两下,感觉这刀的确不错,不仅重心分配得好,而且刀鞘的手感也好。刀身虽然没什么孤度,是环首刀常见的直刀,但这样一来,这刀就不仅能砍,还保持了刺的功能,如果配一根更长的柄,马战时甚至可以充当长矛用。
周瑜皱了皱眉。“先生,这是……长铩的形制吧”
黄承彦笑了。“将军过虑了,这只是看起来像长铩,但柄比长铩短,刃比长铩长,也不是长铩的双刃,这是单刃刀,镡的形制也不同。”
周瑜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没有再说什么。孙策却是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件事。长铩是一种古兵器,相当于加了长柄的剑——当然是先秦时期的短剑——可劈可刺,威力不俗,勾戟长铩向来是精良兵器的代名词。但长长的剑身造成成本高昂,不可能用于装备普通士兵,在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长铩因为不经济慢慢消失了,却成为一种仪仗兵器。
天子的禁军就装备长铩。某种理论上说,长铩是天子专用的仪仗兵器,不是谁都可以用的。黄承彦为他打造的这柄组装长刀故意避开了长铩的形制,但实际上,这就是一柄长铩,而且是威力更大的长铩。
“很好,我很喜欢。”孙策下了结论,终止了他们的探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这时候更应该关心武器是不是实用,而不是拘泥于合不合礼制。长铩也不是天生就是天子仪仗,原本也是战场兵器,这应该是儒生们最喜欢的复古风啊。
黄承彦会钻空子,是个务实的人才。
 
第106章 人不可貌相
袁术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中。他挑起眼皮,盯着丁斐看了片刻,又转了两下,突然笑了一声。
“许攸在哪儿”
刹那间,丁斐的眼神有些躲闪,脸上的得意也不自然起来。他顾左右而言他。“将军,我远来辛苦,口干舌燥,可否赐酒一杯酒解解渴”
“坐!”袁术示意人添了一张案几,让丁斐入座。他很从容,从容得孙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真是袁术嘛他正出神,袁术又招呼道:“公瑾,伯符,你们也坐,别客气。公瑾,你看,还真被你说中了。哈哈,哈哈。”
周瑜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丁斐看在眼里,越发不安。他一边喝酒,一边偷眼看袁术、孙策三人。袁术毫不在意,连饮数杯,将酒杯重重地顿在案上。
“曹孟德想见孙郎,他敢见我吗”
丁斐迟疑了片刻。“如果将军想见曹府君,我可以代将军传话。至于见与不见,还要曹府君决定。”
“是吗那你就帮我带个话吧。”袁术摆摆手,又道:“如果他不敢来,我谅他也不敢来,你帮我告诉他,他虽然进了宛城,但别高兴太早。那些豪强看中的可不是他这个阉竖遗丑,而是我袁家的那个庶子。他就算占了南阳也不过是由东郡太守改成南阳太守。可要是占不住,他就成弃子了。”
他靠在案几上,似笑非笑地看着丁斐,神情玩味。“许攸是不是去颍川了他是南阳人,不能做南阳太守,却可以做颍川太守。颍川太守好啊,逢纪、郭图他们都看不上他,他却成了他们的郡将,以后这几家要倒霉了。你说,我攻宛城的时候,许攸会来救他曹孟德吗”
丁斐的眉头颤了颤,一丝不安从眼中闪过,随即哈哈大笑,挑起大拇指。“将军好气魄,都这时候了,还不忘挑拨离间,不愧是洛阳城赫赫有名的袁长水。”
袁术歪了歪嘴,当仁不让的点点头。“那是,论抢劫,谁能比我这个路中悍鬼强。我知道孟德最近运气不太好,接连吃了几个败仗,想立个功让那庶子看看。不过我想提醒他一句,他就是再能干,那庶子也不会把他当回事的。东郡也好,陈留也罢,都不是他的。他要是真想建一番功业,不如跟着我。我正准备取长安,他如果有兴趣,可以来做个征西将军。”
袁术双手扶着案边,身体后仰。“当初诸侯讨董,那庶子不顾家仇国恨,一心兼并同僚,只有曹孟德挥师西进。就冲这一点,他虽然败了,我袁术还是佩服他。如果他肯弃暗投明,我可以将这南阳太守让给他。”他撩起腰间的绶带,冲着丁斐亮了亮。“我已经是荆州牧了,不可能再兼任南阳太守。”
丁斐沉默不语,眼珠却在滴溜溜的乱转。袁术也没理他,转身和孙策、周瑜说笑起来。这一转脸,他立刻变了一个人,一点也没有刚才的气势,反而像一个为老不尊的坏叔叔,一个劲的向孙策、周瑜两个少年郎推销身边的姬妾。孙策、周瑜越尴尬,他越得意,开心得哈哈大笑。丁斐在一旁看着,眼神越来越不安,坐了片刻,起身告辞。
“去吧,问问曹孟德还有没有好马,有的话,送我一匹。”
丁斐应了一声,起身离去。袁术没有起身,就当没看见,继续和孙策、周瑜胡扯。孙策看了一会儿,忽然有些明白了。袁术刚才不是装的,他是真的看不起曹操,不觉得曹操占领了宛城是什么威胁,说不定还真想说降曹操。
这货够膨胀的。
“伯符,你真要去见曹孟德吗”袁术忽然问道。
&nb
第107章 细节决定成败
袁术随即召集众将议事,在等待众将赶来的这段时间里,袁术和阎象、冯方等人讨论周瑜的建议,孙策和周瑜悄悄地溜出了大帐,在外面等着。
周瑜拱着手,静静地站在帐外,像一尊精致的塑像。孙策则背着手,来回踱着步,不时地打量周瑜一眼。刚刚这一会儿,袁术、周瑜都让他大开眼界。面对曹操攻占宛城的困境,袁术居然能这么沉得住气,让他很意外。但更让他意外的是周瑜提出的计划——让袁术派人去长安进贡,这一招太妙了。
更妙的是,袁术居然答应了。
在孙策了解的历史中,袁绍、袁术都有称帝的野心,但袁绍比较有城府,一心捞实力,没有大喊大叫。袁术却是个二货,实力不如袁绍,被曹操打得鼻青眼肿,却在淮南称帝了,简直是蠢到了极点。他会同意向朝廷进贡,这一点大出孙策的意料,比周瑜之前建议袁术先控制南阳边境更意外。周瑜的特点是谋定而后动,他既然开口劝袁术,自然是知道袁术一定会答应,而这正是孙策最好奇的地方。
周瑜抬了一下眼皮,看着孙策。“你别转了,有什么就说吧,被别人看见你这样子会说你失礼的。”
孙策在他面前停住,将背在身后的手收了回来,像周瑜一样拱在身前,像个执戟卫士。这姿势不舒服,却是下属在上司面前表示恭敬的标准姿势。
“你猜后将军会派谁去长安这次任务可危险,很可能死在长安。”
周瑜无声地笑了。“首先,肯定不会派你去。其次,只要那人不找死,这次任务是个美差,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抢着去。最后,就算是董卓也不是只知道杀人,他现在肯定很后悔杀了袁家,如果后将军愿意化干戈为玉帛,他求之不得。”
孙策眨着眼睛,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他了解的历史中可没有这样的信息。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朝廷中也有不少,当然也包括我周家。”周瑜低下头,踢了踢脚下的土。“太尉黄琬是袁家故吏,司徒杨彪更是后将军的姊夫,现在最受董卓器重的左中郎将蔡邕和袁家的交情同样深厚,他们的意见即使董卓不喜欢也不能漠视,保住使者的性命一点问题也没有。”
“那你说董卓后悔杀了袁家的人,又是怎么回事”
周瑜抬起头,眼神诧异。“伯符,你对袁家的事那么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
孙策心中一紧,一脸无辜的眨着眼睛。周瑜哭笑不得,只得接着说道:“董卓入京,原本是应袁本初之邀,但后来因为废立之事,两人没有谈拢,董卓有并凉边军支持,袁本初只能离开洛阳,但是最后扶少帝逊位,扶当今天子登基的人却是太傅袁隗,为什么”
孙策倒吸一口凉气。“你是说,在董卓废立这件事上,袁家内部有不同意见”
周瑜看看四周,点点头,一脸平静。孙策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被自己的这个推论惊呆了。照这么说,袁绍出奔的目的就不简单了,这根本是把持不同意见的袁隗等人往火坑里推。董卓一怒之下,杀了愿意与自己配合的袁隗等人,却给了反对自己的袁绍一个借口,又成了天下袁氏门生故吏的共同敌人,的确该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如果袁术这时候表示出缓和关系的意愿,董卓顺坡下驴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成败在细节,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论大趋势,他有优势,论具体细节,他和周瑜完全不能比。周瑜的父亲任洛阳令,从叔周忠曾经官居太尉,现在还在长安,他对朝廷内幕多有了解,绝非道听途说。
不过,蔡邕和袁家关系也那么好孙策却没有这个印象。
“袁本初名义上的父亲袁成的碑铭就是蔡邕所作。”周瑜有一点小得意。在这些世家豪门错综复
第108章 又见曹操
孙策翻身下马,将马缰交给北斗枫,抬起头,看了看山顶。
这里是一座小土坡,并不高大,但视野开阔,在山顶极目远眺,十里以内尽收眼底。曹操很守信,只带着了十骑,孙策也只带了十骑。双方骑士各在山坡一侧,相隔三五十步,遥遥相望,谁也不敢大意。山顶却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一动不动,像一座石像。
孙策举步,典韦刚要跟上去,对面一人喝道:“呔,只准一人上去。”
典韦理都不理,紧紧地跟在孙策身后。孙策摆摆手,示意典韦在下面等着。典韦不解,却还是将孙策的长刀递了过来。孙策也没有接,背着手,慢腾腾地向上走去。山路并不长,孙策虽然走得很慢,却还是很快到了。他停住脚步,四下远眺。十里之内杳无人迹,的确是个好地方,杀人的好地方。
山顶的人影转过身来,五短身材,相貌一般,算不上丑陋,但是在注重相貌的汉代来说,绝对算不上什么美男子。身上披着鱼鳞细铠,头上却没有戴头盔,只有一只武弁,武弁有点长,看起来有点像不倒翁头顶插了一根草。
孙策没忍住,笑了一声。
曹操翻了个白眼,也笑了,手伸向腰间的长刀。孙策心头一凛,不禁有些后悔。他没带刀,身上只有一把匕首。这要是动手,他可有点吃亏。正想着,曹操从腰间拔出长刀,倒持刀尾,递了过来。孙策一怔,不解其意,茫然地盯着曹操。
“感谢你送回妙才的尸身,无以为报。这口刀是尚方所作,真正的百煉刀,是我当初随皇甫义真平定颍川黄巾后天子所赐,这些年一直刀不离身。送给你,当个见面礼吧。”
孙策没有接刀,却盯着曹操,不知道他在搞什么鬼。曹操笑了一声,拔出长刀,一刀挥出。一棵矮树应声而断,切口平整,显然刀口极佳,百煉之说不虚。曹操还刀入鞘,再次递了过来。孙策接刀在手,拉出半截长刀看了看,又推了回去,却没有还给曹操。
“上次送马,这次又送刀,曹公真是太客气了,我受之有愧啊。”嘴上说着惭愧,手却握着刀不放。
曹操斜眼打量了孙策半晌,“噗嗤”一声笑了。“你不像孙将军。”
“什么”
“你不像你父亲。”曹操收回目光,与孙策相隔数步,负着手,看向山下众人。“我虽然没见过孙将军,但我听太尉张公说过,孙将军为人勇猛,性格豪爽,你的武艺我不知道,但你为人谨慎,戒心甚重。”曹操顿了顿,又道:“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城府,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孙策心里咯噔一下,看向曹操的目光有些异样。他的戒心的确很重,而且不是针对某个人。不管是对谁,他的秘密都不能说,但他掩饰得很好,就连周瑜都觉察不到,没想到却被初次见面的曹操一语点破。他皱了皱眉,忽然笑了起来,双手握刀背在身后,缓缓地走到曹操身后,眼神在曹操脖子上扫来扫去。
曹操一动不动,连背在身后的手都没有动。
“曹公不怕我杀了你”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只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如果你将来得了天下,善待我的家人。”
孙策一头雾水。曹操这是想干什么他不想活了,要借我的手结束生命又或者……开玩笑正在这时,曹操缓缓转过身,一脸诡谲的笑意。
“孙郎志向不小。”
&nb
第109章 同病相怜
孙策不屑地哼了一声,冷笑不语。这一点,他不用曹操提醒。
“你见我,就是想说这些”孙策低头,摩挲着刀柄,作欣赏状。
“本来不是。只是见你虽有杀心,却迟迟没有动手,不禁想提醒你一句。”曹操叹了一口气。“既然决心杀蒯家,又何必手下留情你以为你放过那些妇孺老弱,他们就感激你不会的,他们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仇恨,他们会藏在暗中,一直盯着你,一有机会就跳出来咬你一口。许子远能够说服南阳豪强,你可是帮了忙的。”
“我”孙策装傻。
“嘿嘿,你就别装了,我知道你懂。”曹操哈哈大笑。“襄阳、宛城相隔不远,有姻亲的比比皆是,你夺蔡家产业,已经让人不安,又接连杀了蒯家、习家几十口人,虽说你只杀成年男子,不及妇孺老弱,可是在他们看来,你已然和禽兽无异。他们不想与你为伍,这才群起而叛,拒袁术于城外。袁术若想重夺宛城,只有一条路:杀了你。”
孙策心中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你当后将军傻杀了我,他还想夺宛城”
“你如果有这想法,就更危险了。”
孙策语塞,他忽然眼珠一转,拔出长刀虚劈了两下。“我如果杀了你,还用攻宛城吗”
曹操一动不动。“你觉得宛城的兵权在我手里”
“呃……”孙策真的有点懵了,盯着曹操左看右看,忽然明白了。他不禁哈哈大笑,将长刀架在了曹操的脖子上。“曹公,我知道你心里苦,这样吧,我接受你的请求,现在就帮你解脱,怎么样”
曹操垂着眼皮,打量了一下寒光闪闪的刀锋。“那你还等着什么”
“等你说遗言啊。”
曹操转头,看向东侧的范蠡祠。“本来我想说的都已经说了,既然你还想听,我就多说几句。知道范蠡祠东的那片庄园是谁家的吗”
孙策微微一笑。“你就别拐弯抹角了,直说吧。我读书少,不懂那些故事。”
“何大将军故宅。”
“谁”
“何进何遂高,何大将军。”
孙策很是意外。他知道何进是南阳人,但他不知道何进家就在附近。看来曹操选这个地方见面不是随便决定的,早有准备啊。
“那又如何”
“知道何大将军为什么会死吗”
孙策盯着曹操,一声不吭。他原本觉得自己知道得很多,但是听周瑜说过袁家内部分裂的事,他不那么有把握了。曹操曾经是何进大将军府的幕僚,后来又跟着袁绍出逃,这时候提起何进的死肯定不是历史书上记载的那么简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