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在新野城外被曹操击溃让南阳豪强对他的信心也彻底崩溃。过去他们对袁术只是爱理不理,不肯出钱出人,现在干脆不让袁术进城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部曲集结起来,帮助曹操守城,与袁术战斗到底。

    这就是撕破了脸,彻底决裂的意思。这就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袁术的脸上。

    这让袁术暴跳如雷,恨不得直接杀进城里,砍下那些人的脑袋,一颗颗的挂在城头示众。但他自己也清楚,就凭这一万多人,别说攻城了,能不能摆出阵势都是一个问题。战鼓一响,谁也不敢保证他们手里的刀会对准谁。袁术甚至不敢逼到宛城之下,只敢在宛城南二十余里的南就聚扎营,与宛城隔梅溪相望。

    支撑袁术坚持下去的唯一希望就是孙策尽快攻破各家的庄园,掳掠他们的钱粮和人质,逼城里那些人就范。孙策走之前约好的是十天,可是刚刚到第三天,袁术就按捺不住了,派人去何家庄园查看情况。

    来回三十里,骑士一个时辰就能赶到,当天晚上骑士送回了消息。

    孙策在整军,四千人整成了两千五百人。

    袁术一下子蹦了起来,眼睛瞪得溜圆,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他现在最愁的就是兵力不足,恨不得从天下掉下几万兵来,孙策居然还有心思减兵,你不要给我啊。

    袁术有点后悔了。少年就是少年,孙策太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很想立刻派人去替换孙策,可是一想之前他夸孙策夸得快上了天,现在如果出尔反尔实在说不过去,而且以孙策的暴脾气,突然夺他的兵,弄不好会激怒他。

    好在只有十天。袁术咬了几次牙,跺了半天脚,决定还是等一等。如果十天之内孙策无法完成任务,一定把他换掉。

    虽然决定等孙策几天,但袁术却不能完全放心,每天都派骑士去关心孙策,查看进展。

    ——

    孙策坐在马背上,看着正在忙碌的黄家父女,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一位名士,活生生被他引导成了工程师,这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即使这位名士原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士,对机械这些工匠之事的兴趣一直超出常人,但让他如此用心,孙策觉得自己这几个月就没有白辛苦。

    更别说黄承彦在建造巨型抛石机的时候带了一批徒弟,他的工程师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放!”令旗手一声令下,一个大汉抡起手中的大锤,猛击机关。机关落下,沉重的配重物落下,长长的吊臂将一百多斤的石块甩上了天空,石块飞出四百多步,轰然落地,砸得大地为之一颤,气势惊人。虽然离目标还有十七八步远,精度却足以让孙策满意。

    石头刚刚落地,一群人就行动起来,有的将石头搬上牛车,拉回抛石机的位置,有的拉着绳子测量落点离目标的的距离,大声地报出数字,有的人则拿着木板和笔墨,一句大声回应,一边记下。

    “士元,你记着今天看到的这些事。”孙策用马鞭指点着忙碌的人群。“将来史书上会留下一笔。”

    庞统挽了挽马缰,礼貌地笑了笑,却没说话。孙策见了,有些不满意。这熊孩子,年纪不大,思想怎么这么顽固。

    “你不相信”

    庞统挠挠头,虽然有些紧张,却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将军,我不知道将来的史书会不会记这样的事,但我读过的史书没有记这样的事。”

    “那是因为以前的史书不全面,记事太简单了。”

    “圣人重微言大义,在道不在术。”

    孙策转过头,盯着庞统。“你说的圣人是孔夫子”

    &




第115章 两小儿辩术
    为了激发黄月英钻研学问的兴趣,也为了掩饰自己的真正实力,孙策与黄月英的打赌就没赢过,但他每次都能控制得恰到好处,让黄月英赢得并不轻松,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才险胜一着。与这种刺激相比,孙策输的那些小钱根本不值一提。

    从在襄阳城下建抛石机开始,黄月英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在孙策的引导下,她开始试图对落点的分布做定量分析。她以目标物为中心,横竖九道,画了一个像围棋盘一样的图纸,然后将每一次的落点都记在上面。白天记数据,晚上回去描在图上,每台抛石机一天试射可以得到一张图,她已经积累了七八张图。

    晚饭过后,她抱着这些图走进孙策的大帐。庞统一听到黄月英的声音,下意识地转身就想跑。孙策一把拽住他,将他摁在座位上。“阿楚太聪明,我比不过她,你帮帮我。”

    庞统怯怯地点点头。黄月英撇了撇嘴,什么也没说,但庞统却感受到了浓浓的鄙视,转过身,偷偷地翻了个白眼。黄月英将图摊在孙策面前的案上,提起衣摆,在孙策对面跪坐下来。

    “这是这几天的统计结果,不同的抛石机用不同的颜色标注。”

    孙策伏案细看,连连点头。“横竖九道,九九八十一个点,是为了九九归一吧”

    黄月英对这个问题没有回答的兴趣。“这次赌点什么”

    “我如果输了,输你一百钱。”

    “我才不要呢,总是赢钱,没劲。”

    “那你想要什么”

    黄月英歪着脑袋,眨着又黑又亮的眼睛,露出几分狡黠之色。“如果我赢了,就让士元去辎重营去做几天活,怎么样”

    庞统吓了一跳。“为什么是我”

    黄月英看都不看他,只是盯着孙策。孙策犹豫不决。“可是士元要帮我处理文牍,我离不开他。”

    “这些我也可以啊。”

    “哦”孙策托着腮,似笑非笑地看着黄月英。“可是我不一定能赢呢。”

    黄月英郁闷地转过身去。庞统见了,偷偷撇了撇嘴,无声的说了些什么。孙策哈哈一笑,拍了拍图纸。“行了,你先讲讲这些点有什么用吧。”

    黄月英应了一声,摊开图纸,讲解起来。经过几次调试,目标物的设置已经基本完成,孙策目测,图的中心应该和这些点的分布中心相去不远。但这一小步却是极难跨出,由感性到理性,由经验到找出规律,并进一步推断其中的数学公式,绝不是黄月英试几天就能搞得定的。

    孙策可以把这个公式给她,这并不难,但是他还是希望黄月英能自己找到这条路。不仅是黄月英,他希望更多的读书人能够将精力投入到这样的研究中来,而不是皓首穷经,一心只想学而优则仕。

    如果说他有什么野心,这才是他最大的野心,比争霸天下还有重要的野心。

    看着黄月英侃侃而谈,先统计每一个方格内的数量,再用平均值的办法推算中心可能的位置,孙策心里满满的成就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点也没错。这小姑娘才十一岁,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还可以活半个世纪。半个世纪后,她会不会成为张衡那样的科学家,被后人称为木圣

    我看行!

    “我……能提一个建议吗”庞统忽然举起手。

    “你”黄月英一脸怀疑。“说说看吧,你姑且言之,我姑且听之。”

    “呃……我觉得你这个计算有问题,应该用……”

    庞统说了一半,讪讪地闭上了嘴巴,因为黄月英的眼神已经快要杀人了。

    “我的计算有问题”

    孙策连忙打断了



第116章 应变
    何家庄园离宛城大约三十多里,正是行军一日的行程,也是斥候正常侦察范围的极限。但孙策知道城里的曹操和他一样随时想要对方的命,不敢有丝毫懈怠,命令亲卫营严密监视宛城,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通报。

    将斥候营划归亲卫营指挥,这是孙策的决定。斥候营的士卒都是经验丰富,个人能力较强的精兵,和亲卫有重合之处,将斥候营划归亲卫营指挥,无形中又增加了一部分精锐,而且能让他直接掌握信心,不需要再经过一道中间环节。

    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管理越是扁平化,效率越高,信息损耗越少。

    孙策立刻站了起来。“有多少人”

    “不清楚,天黑了,对方又事先派出骑兵清场,我们无法接近,看不清楚。”

    “骑兵是什么时候清场的”

    “就在人马出城之前不久,最多相隔一顿饭的功夫。”

    孙策点点头,吩咐林风去请黄忠、周瑜和黄承彦来议事。对方突然出城,斥候见情况紧急,来不及打探详细的消息,先行示警,这是好事。如果等什么都打听清楚了再汇报,大营反应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很容易被对方打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信息的简略也给他判断造成了困扰。对方出城,目标是哪个方向是逃跑,还是攻击如果是攻击的话,目标是南就聚的袁术,还是攻击何家庄园外的我

    兵力不足,又不得不分兵,原本就是不得已的办法。但孙策担心的却不是自己,而是袁术。袁术看起来兵力更多,有一万多人,和曹操不相上下,但袁术本人指挥经验有限,他做虎贲中郎将、长水校尉的那些时光大部分都浪费在斗鸡走狗、半路抢劫上了,更没有多少实战经验。上一次驻兵新野,大军在城外,他自己居然进城休息了。如果曹操再次夜袭他,袁术依然有可能一击即溃,说不定连小命都丢了。

    周瑜等人赶到之前,斥候送来了第二个消息。从宛城出来的人马向东了,目标应该是何家庄园,当然也可能折向北,取道叶县逃跑,人数依然不知。

    孙策松了一口气。只要你不是去偷袭袁术就行,虽然这货迟早得死,但现在还不行。

    周瑜最先赶到,听完孙策转述的消息,他想了好一会儿。“伯符,我觉得不对,立刻派人通知后将军。”

    “你是说袭击我们是假,袭击后将军是真”

    “究竟是袭击谁,目前还很难说,但后将军比我们更危险却是事实。”周瑜目光炯炯。“那些荆州士卒刚刚投降不久,士气本来不高,如果没有将领的强力钳制是很容易崩溃的。就算曹操不是袭击他们,一旦后将军想支援我们,领兵出营,就可能出事。”

    孙策觉得有理。“派人通知后将军,请他务必坚守大营,不管有没有敌人攻击,天亮之前不要出营。”

    周瑜摇摇头。“不能这么说。后将军为人自负,你这么说,他会觉得受到了轻视,一定会出营。”

    孙策挠头了。周瑜说得有理,袁术是那种拉着不走,打着倒退的拗种,一旦脾气上来,什么事都不管。曹操和他相处多年,太清楚他的弱点了,上次就利用过一次,再来一次也不是不可能。

    “那该怎么说”

    “就说我们早有准备,有把握以少胜多,请他安心观战,为你我掠阵。”

    孙策哈哈大笑,用力揽着周瑜的肩膀。“公瑾,还是你想得周全。就听你的,来,抓紧时间,你口述,士元写,写完就派人送出去。”

    ——



第117章 以静制动
    孙策的大营背山面水,黄忠在右翼,郭暾突前,辎重营和中军在一起。因为只是十天的短暂停留,所以没有伐木立栅,改用辎重营的大车代替,左侧就是何家庄园的庄河。唯一的麻烦是黄承彦造好的抛石机,因为太过沉重,移动不便,已经架在了何家庄园的正门,晚上也没收回来,而是派人看守。那些人对付何家偷袭的部曲没问题,对付曹操的大军就有些困难了。

    孙策紧急请来了黄承彦。黄承彦倒是很淡定。抛石机那么重,曹操就算看到了也拖不走,充其量掀翻或者放火烧掉吧。让他们烧吧,工匠们现在已经熟练了,工具、材料都是现成的,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建好,不会耽误十天之限。

    孙策觉得也对,抛石机那么重,曹操也拖不走。不过他还是不肯就这么放弃,命令前营的郭暾安排两曲四百人护住抛石机。好在当初的计划就是集中攻击何家庄园的正门,这八架抛石机的位置比较集中,有四百人立阵足以守护。

    如此一来,前营就只剩下了两曲四百多人,有点单薄,孙策让北斗枫率领一百义从增援郭暾,自己则和周瑜一起登上了中军的将台。典韦、林风在台下等候,两百义从分列左右,随时准备出击。

    大营很安静,除了刁斗声,什么杂音也没有。几天的整训效果显著,准备接敌的几个营都是精选的战士,虽然半夜被叫起来准备战斗,却没有人惊慌,在各级军官的率领下迅速进入阵地。辎重营也很安静,虽然那些人很紧张,但他们不直接面对敌人,心理压力要小得多,但黄承彦安排的人强力压制下,除了操作抛石机的人进入阵地之外,工匠和杂役都留在自己的帐篷里,不得随便走动。

    其实他们也不必紧张,孙策多次交待过他们,你们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作战的事与你们无关。如果敌人冲到你们面前了,你们就投降,我不怪你们。

    孙策对部下的整体表现很满意,周瑜也很满意,两人并肩站在将台上,一左一右各有一支火把在熊熊燃烧,照亮了他们的脸庞。孙策看看周瑜,笑道:“和襄阳城下比,有什么不一样”

    周瑜想了想。“襄阳城下,我虽然指挥五六千人,却没有现在只指挥两千多人作战更有把握。不仅仅是因为当时面对的是襄阳城,更因为将士们的士气。孙国仪也好,张虎、黄祖也罢,严格来说,他们都不是合格的将领,做一个统领两千人的校尉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你是拿黄忠做标准吧”孙策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标准也太高了。就算历史不是演义,没有什么五虎上将,但黄忠后来可是蜀汉的后将军,能和他比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多。而且现在的黄忠正当壮年,心态也完全不一样。别说指挥千把人,就算是指挥一万人也没什么大问题。

    “指挥精锐作战的感觉,真好。”周瑜轻拍栏杆,眼中闪烁中说不出的喜悦。

    “你不要急,慢慢享受。”孙策眯起眼睛,看向远处。远处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斥候说,敌人已经到了营前,但他却看不到他们的存在。这让他有些意外,虽说是平地,但月色不佳,难道曹操要黑灯瞎火的发起攻击。他拍打着栏杆,嘀咕道:“曹操搞什么鬼”

    周瑜伸手按在孙策手上。“稍安勿躁,我们是主,他们是客,我们以静制动即可。”

    ——

     



第118章 黄忠对文聘(求推荐,求收藏!)
    就在他们快要接近浮桥的时候,黄忠的大营里忽然一声鼓响,紧接着数十面大鼓齐鸣,鼓声惊天动地,震得人耳膜生疼。眨眼间,刺耳的厉啸响起,数百枝箭从大营里跃出,直扑正在接近浮桥的敌人。

    听到鼓声的一瞬间,准备发起攻击的南阳郡兵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举起了手中的盾牌,但他们还是慢了一拍,箭雨又密又急,几个手脚稍微慢了一点的郡兵中箭倒地,发出惨呼,一下子打破了平静,引发了不小的慌乱,原本互相掩护的阵型也出现了一些破绽。

    “杀——”一个人影从大车后跃出,举刀狂呼,迈步飞奔。

    “杀——”百余人齐声响应,纷纷冲出战阵,踩着浮桥,如猛虎下山,冲向就地结阵防守的南阳郡兵。

    做试探攻击的南阳郡兵刚被箭雨突袭,伤了数人,正是紧张得腿软的时候,突然看到对手冲来,一时乱了阵脚,有的起身迎战,有的想结阵固守,还有的转身就想跑,负责指挥的曲军侯一边大喝制止,一边睁大了眼睛查看情况,但他的反应太慢了,没等他做出决定,双方已经接触。
1...2526272829...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