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接待孙策,只不过想借孙策的口向孙坚求援。可让他们意外的是周瑜居然在孙策身边,而且看起来竟有以孙策为主,侍奉孙策的意思。庐江与汝南接壤,他们对庐江周氏并不陌生。从周瑜的祖父周景算起,周家已经出过两代三公,虽然和四世三公的袁氏不能比,却已经是庐江一等一的世族。
庐江周氏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带来示范效应,周瑜与孙策同行仅仅是因为顺道,还是因为他决定支持孙策,这是刘辟现在最想搞明白的事。
帐外有脚步声响起,刘辟不敢怠慢,连忙走出大帐,亲自迎接。
“周郎到此,准备仓促,招待不周,还请周郎海涵。”刘辟满脸笑容,伸手相邀。
周瑜拱手还礼,淡淡一笑。“将军太客气了。瑜不过庐江一后生,叨扰将军,已经过意不去,岂敢得寸进尺。将军这句话,瑜不敢当啊。”
见周瑜客气,不摆世家子弟的架子,刘辟哈哈大笑。他将周瑜迎入帐中,分宾主落座,说了几句不着边际的闲话,这才做出一副诚恳请教的样子。“周郎行程紧张,本不该耽误你的时间。只是昨天孙郎说的话太过高深,我等思索一夜,还是想不太明白。周郎与孙郎交好,想必相知甚深,所以请周郎来,希望周郎能为我解惑一二。”
周瑜心中明白。刘辟、龚都对孙策提的建议并不信服,但这不是重点,他甚至庐江周氏对孙策的态度才是刘辟想了解的内容。世家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实力上,更体现在他们的示范效应上。庐江周氏如果全力支持孙策,就算孙策的建议再荒唐,刘辟、龚都都不敢掉以轻心。
“孙郎出于一片至仁,为将军出谋划策,目的清楚,方案明确,有何难解之处”
刘辟一听,心中更是一动。周瑜对孙策评价这么高,那他们之间的关系肯定好了。他笑了笑。“周郎聪慧过人,一听就懂,我等愚昧,却是不太明白,所以才要向周郎请教啊。”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周瑜淡淡地说道,既不傲慢,也谈不上热情。
“孙郎为我等谋划出路,希望我等去江南,为何要去荆州,而不是取道庐江”
周瑜无声地笑了,眉毛一挑。“取道庐江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黄巾几十万老幼一路上的饮食从何而来庐江太守陆康仁慈,但庐江也提供不了这么多粮食,你们难免有冻饿之虞。过了江是豫章郡,你们能否在豫章郡落户,也需要得到扬州刺史和豫章太守的允许,能不能成,尚未可知。取道荆州,渡江便可入长沙,而孙将军曾是长沙太守,恩信昭著,你们既是他安排的,这一切都不成问题。”
刘辟做出一副如梦初醒的样子,连连点头。其实这些道理他都懂,但是从周瑜嘴里说出来,他对孙家父子的态度就一目了然了。
“这么说,周郎也觉得我们应该离开汝南,前往长沙人心念旧,故土难离,这可不容易呢。”
周瑜点点头。“将军所言不无理,不过这些都是俗人考虑的道理
第015章 父与子
不远千里而来,只为见到老爹孙坚,想救他一命。但真正要见孙坚时,孙策却有些心虚。
孙策从小就在孙坚身边长大,又是长子,孙坚对他期望甚高,亲手教他习武,有时候出征还带着他,对他太熟悉了。周瑜都能感觉到他的异常,孙坚怎么可能感觉不到。一露出破绽,该怎么解释
他做了很多准备,不过等他坐在孙坚面前时,他发现这些准备都没什么意义。
“你变了。”孙坚盯着他,毫不掩饰眼中的失望。“这段时间在舒城,你都遇到了一些什么人”
孙策很惊讶。孙坚究竟看出了什么,口气这么冲难道孙策不是他亲生的孙策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孙坚,有种即将窒息的感觉。孙坚三十七岁,正当壮年,身材矫健,眼神如刀,坚定而凌厉,看着孙策时既有一丝不悦,还有一些……失望。
孙策有些诧异,随即又释然了。
从十八岁入仕开始算起,孙坚在仕途上已经打拼了二十年,随刺史臧旻征山贼,随太尉张温讨西凉,随中郎将朱儁平黄巾,从一个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普通百姓一路杀到长沙太守,封乌程侯,又成为讨董大战唯一取得胜绩的将领。
相比之下,身世更好的曹操还没有提得上嘴的战绩,此刻应该忙着和黑山黄巾交战,打怪升级,挣一个东郡太守。身世差不多的刘备就更怂了,长征之路遥遥无期,目前还看不出一点希望,将来……更没希望。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孙坚的战绩在三国英雄中首屈一指,有足够骄傲的资本。将孙坚的战绩回忆了一番,孙策有些理解孙坚的潜台词了。
老子这么英雄,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软蛋
虽然不服气,但是和不怒自威的江东猛虎一比,孙策承认,自己的相貌虽然没什么破绽,气势的确有点弱,很难让孙坚有满意的感觉。可这他么能怪我么,我又不真是你儿子,我是连杀人都没亲眼见过的二十一世纪良民,和你这杀人不眨眼的军汉能一样吗
“庐江周瑜,他随我一起来了,就在帐外等候。还有我们吴郡的前辈,庐江太守陆康。”
“放肆!”孙坚哼了一声,斥道:“陆季宁是本郡前辈,你怎么能直呼其名。”
孙策心中微动。他注意到孙坚提到陆康时眼神有些不同。他略一思索,忽然明白了。孙坚再能打,面对世家和读书人时他心里其实还是自卑的。他杀王睿更多的是要夺兵,而不是为了出气,否则他早就应该把王睿干掉了,根本不用等到现在。身为长沙太守,和荆州刺史打交道的次数不要太多。
“外面与你同来的年轻人是周瑜”孙坚放缓了语气,有些不确定。“庐江舒城周氏”
不仅是孙坚,坐在一旁的孙辅眼神也充满了怀疑。
“父亲出征时,我们已经在周家住了一段时间。”孙策点点头,又特地强调道:“是他主动邀请的,我盛情难却。”
“且!”孙坚忍不住笑了一声,脸色也缓和了不少。“这么说倒也情有可原。君子如玉,庐江周氏也是出过三公的世家,陆季宁更是我吴郡名士,和他们交往,沾染些雍容气度也是不错的。”
孙策无语。你这变脸也太快了,白手起家的英雄好汉,一听到世家腿就软,节操呢
“速速请周君入帐。”孙坚对孙辅说道,想了想,又站起身来。“我当亲自相迎。”
孙策来不及多想,连忙伸手摁住了孙坚。孙坚愣了一下,眼睛一瞪。“你这是何意”
孙策吓了一跳,连忙把手缩了回
第016章 试探(求推荐,求收藏!)
孙策为救孙坚而来,但他想救孙坚却不容易。
怎么和孙坚开口难道说,老爹,我知道你马上就要被一个无名小卒射死,所以你要小心,不能一个人到处跑他真要这么说,孙坚不仅不可能相信他,更可能给他一个大耳刮子,然后请巫师来跳大神,给他驱驱邪。
这事麻烦就麻烦在孙策只能自己想办法,不能和任何人商量,周瑜也不行。论天下大势,他可以侃侃而谈,但涉及到这些具体问题,他就有些计短了。这其实也是书生的通病,长于谋国,拙于谋身。换句更实在的话,就是吹牛逼天下第一,动手能力差得一逼。
有了周瑜这个神助攻,孙策顺利通过了孙坚的验证,所有的疑点在周瑜身上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连气势不够威猛都成了名士风度。得知孙策有意从军征战,孙坚一口答应,要将孙策留在身边,耳提面命,教导他如何用兵。在孙策来之前,他最信任的部将是妻弟吴景和侄子孙贲,又把孙辅带在身边培养。现在亲生儿子来到军中,又这么有出息,自然要倾囊相授。
借着这良好的氛围,孙策试探性的提醒孙坚为将当持重,不要逞匹夫之勇。为了避免孙坚生疑,他还借用了老娘吴夫人的名义。哪知道一开口,孙坚就冷笑一声:“若是像你说的这般,乃翁如何能有今天我孙家无财无势,只有这条命,不拼命,如何出人投地”他顿了顿,又说道:“我如今已经是二千石,按例你可以质任入仕,不用像我这么辛苦。只可惜现在天下大乱,这条路怕是不好走了。”
孙策心中一动,趁势说道:“阿翁,你觉得汉家天下还能维持多久”
孙坚眼神紧缩,盯着孙策看了好一会,国字脸像石板一样铁青,看得孙策心里毛毛的。孙坚哼了一声:“休听人胡说八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岂是说没就没的。就算天命已尽,易姓在即,那也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天子在一日,我父子便是一日汉臣,直到真命天子出现为止。你小子听清楚了,切莫有不臣之心,坏我孙家清名。”
孙策嘿嘿一笑,反问道:“若袁公路不臣呢,阿翁是从还是不从”
孙坚浓眉紧蹙,半晌没有说话。
孙策心知肚明。按时间计算,袁氏兄弟应该已经露出了另立天子的打算,就算还没有操作,至少也露出了口风。孙坚大概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所以才不说话。
果然,过了一会儿,孙坚悄悄地瞥了周瑜一眼,哑声说道:“既然周君与犬子情同兄弟,我就不瞒着周君了。今年二月,袁本初派人来南阳,希望后将军与他联手,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后将军拒绝了,袁本初因此派周禺夺我豫州,被我与后将军击败。这件事虽然没有成,但袁本初异心已萌,以他的实力,这的确是个令人心忧的事。不过这些事与我等无关,你们切莫乱说,惹人非议。”
“阿翁怕人非议,可是你现在却在攻荆州,难道就不怕人非议”
孙坚有些焦躁。“我能怎么办我本是朝廷任命的长沙太守,因为讨董才北上,现在刘表拦住我的去路,不让我回长沙,我只能杀回去。”
“你现在不是豫州刺史吗”
孙坚冷笑一声:“幼稚!豫州刺史只是一个虚名,你真觉得后将军能让我临他的本州若真是如此,他何不表我为豫州牧”
豫州牧和豫州刺史区别很大,刺史只是监察官,六百石,实际身份不如各郡太守尊贵,州牧却是军政一把抓的最高长官,各郡太守都要听指挥。袁术是豫州汝南郡人,他表孙坚为豫州刺史,其实只是一个幌子,补偿孙坚将南阳送给他而已,根本
第017章 孙坚四将
孙策愕然。我才到大营,屁股还没坐稳,你就让我去宛城,父子俩分别一年多,好容易见面,连谈个心都没时间,你还真是雷厉风行啊。
见孙策脸色不对,周瑜立刻接过了话题。
“将军为国事操劳,父子相见,席不暇暖便要分别,瑜深表佩服。不过将军奉后将军之命取襄阳,如今襄阳未下,将军便派伯符去宛城献计,恐怕会惹人非议,疑心将军不能取刘表,故作大言。”
孙坚眉头微皱。
周瑜接着说道:“其实以将军之勇,刘表不足为虑,要担心的却是如何降服襄阳豪强。刘表以一书生入荆州,数月间便能将六郡收入囊中,并非刘表善战,而是他有蔡瑁、蒯越等人相助。家父在洛阳时与蔡瑁、蒯越皆有一面之识,瑜也许可以助将军一臂之力。”
孙坚觉得有理。打仗他有自信,和这些名士打交道,他就没把握了。既然周瑜之父与蔡瑁等人有交情,孙策又能和陆康相谈甚欢,也许能帮上忙。
“伯符,那你就暂留营中,参赞军事。”孙坚哈哈一笑。“我正好也常常向周君请益。”
周瑜谦虚了几句。孙策长出一口气,连忙答应,又向孙辅行礼。
孙辅很不好意思,连连还礼。对孙策的到来,孙辅早有心理准备。孙坚有四个儿子,他迟早会让出这亲近侍从的位置,去做统领一部的将领,就像他的兄弟孙贲一样。如今见孙策与名士来往,与世家子弟称兄道弟,指点江山,他更不敢有任何非份的想法。
离开孙坚大帐,孙辅主动带孙策在大营里转转,熟悉情况。
孙策两世为人,这是第一次进军营。刚才进来的时候一心想着怎么应付孙坚的盘问,没心思关心别的,现在顺利过关,他终于有时间来观察一下真正的军营是什么样子了。
“现在总共有多少人马”孙策一边打量着军营布局,一边顺口问道。
“一万有余。”
“骑兵呢”
“骑兵”孙辅愣了一下。“你是说义从吗二百余骑。”
“二……百”周瑜很意外。“这么少”
孙策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战马一直是江东的软肋,江东几乎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仅有的骑兵只能充当将领的亲卫骑士,平时充当仪仗队,战时则保护主将的安全。孙策后来渡江,骑兵更少,在曹军步骑为十比一的时候,江东步骑比例高达四十甚至五十比一。赤壁之后,周瑜拿下江陵,缴获了一些战马,第一时间送三百匹给孙权。
“除了义从之外,各部还有多少骑兵”
“那就更少了,多有三四十,少有一二十,总共……有一百五六十吧。”
孙策算了一下,二百加一百五六十,不算少了,接近三十比一了。看来老爹最近这几个胜仗还是有点收获的。他四处看看。“我怎么没看到义从骑兵”
孙辅笑道:“这二百多骑刚刚组建不久,由韩司马领着出营训练去了。”
孙策问道:“是韩当吗”
孙辅看了孙策一眼,又看看四周,压低了声音。“伯符,韩司马随叔父征战多年,还救过叔父的性命,是叔父最信得过的部下之一,营中人人敬重,你最好不要直呼其名。”
孙策很惊讶。孙辅话里有话啊。韩当再牛逼,那也是孙坚的部下,我是孙坚的嫡长子,连私下里喊一下他的名字都不行,
第018章 思维定势
原本的历史轨道上,孙坚意外战死之后,部下并没有直接交给孙策,而是由吴景、孙贲代领,征战数年,基本没有提得上嘴的战绩,在当利口与刘繇部将对峙一年多,损失不小,寸功未立。直到孙策渡江,这些部队才重振雄风,横扫江东。
由此可见,吴景并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只是个中才。作为孙吴外戚,吴家也没什么出众的人物,似乎吴家所有的才华都集中在吴夫人一个人身上了。
孙策没指望吴景能有什么破敌奇计,他只是详细询问了经过,这才知道的确有些先入为主。
袁术之所以没有及时供应军粮,不是他有意拖后腿,而是要吃饭的嘴太多,他捉襟见肘。南阳虽然是个大郡,户口占整个荆州的四成,但南阳是帝乡,这里皇亲国戚太多了,个个实力雄厚,即使是路中悍鬼袁术也不敢轻易去抢他们,而正常渠道征收到的粮食又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突然增加的人马。
袁术从洛阳逃到南阳,带来了一些随从,孙坚从长沙来到南阳,带来了更多的人马,经过几次虞斗,又收降了一些人,现在袁术手下总共有两万多人。这些人都要吃饭,粮草需求猛增,已经超过了南阳郡的能力范围。之前有多年的积累撑着,暂时还看不出来,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仓库空了,这两万人马的补给就成了困难。
没有粮草,就不能作战。孙坚率部至此已经有大半个月,一直没有进攻樊城,就是在等粮草。樊城在沔水以北,与襄阳隔水相望,守将是黄祖。现在进攻的话,受阻于沔水,刘表支援能力有限,一旦到了冬天,沔水水位下降,人马可以涉水而过,刘表就能随时派人支援黄祖,孙坚就要面对更多的敌人。吴景为此忧心忡忡,几乎天天写信向袁术要粮。
孙策倒不担心这个问题。吴景多虑了,就算刘表支援樊城,他和黄祖捆在一起也不是孙坚的对手,但趁着沔水水位尚高,刘表支援不及,拿下黄祖,却是个不错的机会。刘表手下豪强名士不少,但能打的战将有限,黄祖勉强算是其中一个。干掉他,刘表就断了一臂。
“现有的粮草能供应几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