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伯喈先生”曹操愣住了。“这么说,这是董卓派来的,袁术和董卓要结盟”
戏志才不说话,斜睨着曹操,重新舀了一杯酒,端在手中,慢慢的品着。
曹操眼珠转了转,又想了一会。“不对,这里面恐怕另有玄机。伯喈先生虽然是董卓征召的名士,但是以他的为人不会助纣为虐。看起来,倒像是为弥合袁家兄弟的阋墙而来。”
戏志才放下酒杯。“蔡伯喈为何而来,我不太清楚,也不关心,但是我注意到了一点,他走得很匆忙。两天的路程,他一天就赶到了。他进营不到一天,我又看到一些人出了袁术的大营,还有十几个工匠,赶往武关方向,行色匆匆。”
曹操目光一凛,随即大喜,挪到戏志才身边,盯着戏志才。“当真”
戏志才嘴角带笑,郑重地点点头。“我扮作流浪汉,在金阳亭外躺了半天,看到那群人吃了晚饭后又起程离开,一行两百余人,工匠只有十七人,但那些人对这些工匠却非常客气,尤其对为首的
第158章 大势所趋
宗承大怒,面对袁术,冷笑道:“将军真是宽仁为本,连黄口小儿都敢如此放肆,直言无忌。”
袁术尴尬不已。
孙策慢慢地转到宗承面前,上下打量了宗承两眼,嘿嘿一笑。“宗君,你别在这儿装清高。你啊,就是一糊涂蛋,被曹操利用了,还在这儿抖威风。”
“你胡说八道什么”宗承一脸鄙夷,一甩袖子。“走开,我不想和你说话。”
“你不想和我说话”孙策缓缓拔出长刀,架在宗承的脖子上。“你以为我想和你说话你不知道我们孙家的家风吗对付你们这样的假清高,我们有的是办法,而且简单有效。”
“伯符!”袁术原本还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一听孙策这么说,顿时慌了,挺身跃起,一个箭步跨过案几,抱住孙策。“伯符,不可鲁莽,宗君是我的好友,不能杀。”
孙策冷笑一声:“将军,你把他当朋友,他未必把你当朋友,要不然也不会替曹操做说客了,难道你还不如曹操”
袁术很尴尬,看向宗承的眼神便有些不对。宗承心中一紧,气势顿时弱了三分。
孙策又道:“是,你可以说,你也没把曹操放在眼里,只是迫于无奈。可是曹操有刀,难道袁将军就没有刀曹操用刀逼你,你就为曹操做说客,袁将军以礼相待,你却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名士脸,你这么欺善怕恶,合适吗你还不想跟我说话,你就算想,我也不愿意啊。你看你来了几次,我愿意搭理你吗”
宗承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袁术心里也很不爽,见此情景,索性松开了孙策。如果宗承再得瑟,干脆让孙策一刀砍了他拉倒。什么名士嘛,宁愿听曹操的指派,不听我的真是瞎了你的狗眼。宗承将袁术的态度变化看在眼里,恼羞成怒,忍不住大声说道:
“士可杀,不可辱。袁将军,我出城来见你,并非贪生怕死,甘为曹操效命,只是想从中斡旋,救几个人罢了。你若一意孤行,想与南阳世家彻底翻脸,不妨现在就杀了我。我宗家虽然算不什么世家,大小也算一个豪强,城外的庄园反正也被你们攻破了,只剩下这条命。”
“你放心,我就是吓吓你,不会真杀你。我还想看看你没了庄园还能不能君子固穷,继续做名士。”孙策还刀入鞘,嘿嘿一笑。“行了,说正事,既然你知道蔡伯喈来了大营,想必也应该知道袁将军敢为天下先,做出了怎样的壮举。你回去告诉曹操,如今我军士气正盛,他如果识相,趁早投降,如果不识相,十天之内,我必攻破宛城,砍他首级。”
“十天”宗承嗤之以鼻,斜睨着袁术,冷笑道:“够么”
袁术尴尬地摸摸鼻子,又看看孙策。孙策接过话题:“你放心,我说到做到,如果十天之内不能攻破宛城,我终生不入宛城一步。”
“很好,那就就转告曹操,让他在城里等着你。”宗承说着,拂袖而去。
袁术目瞪口呆,连忙示意阎象出去追宗承,自己拉着孙策的手说道:“伯符,你……你有把握”
孙策很干脆。“没有。”
“那你……”
“我吓唬他的。”孙策挠挠头。“将军,这是我说的,大不了以后我不进宛城就是了。不过话又说回来,长安到南阳不足千里,如果徐荣从蓝田出兵,最多半个月时间,前锋就可以赶到武关。十天之内如果还不能拿下宛城,我们就只能两线作战了。”
第159章 反其道而行
宗承好久才恢复了心神,来到曹操面前,将阎象不同意蔡邕进城,双方争论,孙策下最后通谍,要在十日后破城的经过说了一遍,只是省去了孙策用刀架在他脖子的事。
对这件事,他原本很气愤,可是刚刚那一刻,他意识到孙策对他的鄙视并非出于嫉妒,而是别有意味。他不如他自以为的那么高尚,而孙策也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粗鄙。在某种程度上,孙策是真的看不起他。
曹操留意到宗承的情绪不对,但他没往那一方面想,只当是宗承被孙策的最后通谍吓住了。他哈哈一笑,安慰了宗承几句,派人送他下去休息。宗承走了,曹操转身看着城外的大营,沉默了良久。
“志才,孙策说十天破城,是真是假”
戏志才笑笑。“他倚仗的不就是改造过的抛石机吗可惜,这种出奇制胜可一可再不可三,攻何家庄园的时候还算是出人意料,现在将军已经知道了,又做出了对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曹操眉毛挑起。“对策”
戏志才伸手一指。“将军清理出一箭之地,难道不是因为这些”
曹操笑了,抬起手,拍拍戏志才的背。“知我者,志才也。”他笑了一会儿,又收起笑容。“不瞒志才说,我不仅与孙策交过手,还见过面,而且不止一次。”
戏志才很好奇,转头看着曹操。曹操想起与孙策的几次见面,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第一次见面,他与孙策隔河相望,孙策想抄他的后路,结果被骑兵发现了,他轻松脱身。第二次见面,他费尽心机,准备了伏弩,又是送刀,又是装疯卖傻,一心想消解孙策的心理戒备,但孙策却一直没给他取弩的机会,他只能无功而返。
曹操讲完故事,一声叹息。“这才认识几个月啊,我们二人就杀得你死我活,简直是天生的敌人。”
戏志才一直在安静地听曹操讲述,听到曹操这句感慨,他才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既然如此,将军,这次该孙策出招了,将军要小心应对才是。”
曹操眉梢微颤。他听懂了戏志才这句话,但是他不太明白戏志才为什么这么说。
“我的准备还不够”
戏志才转身看着城下,轻拍城垛。“如果不考虑对手是谁,将军的准备很充足,但是将军有没有想过,蔡瑁曾经进城,孙策也是知道将军做了哪些准备的既然知道了,他还敢说十天之内攻破宛城,否则终生不入宛城一步,依我看,要么是他只有十天时间,要么是他需要十天时间来准备。不管是什么原因,将军都要有所准备。”
曹操恍然,用力一拍城垛。“你是说,他遇到了麻烦,如果十天之内不能攻破宛城,就只能撤走”
戏志才严肃地点点头。“这是最好的结果。”
曹操哈哈大笑。“那最坏的结果呢”
“孙策需要十天时间准备,十天之后,他就能像攻破何家一样,一鼓作气地拿下宛城。”
曹操倒吸一口冷气,沉吟良久,只是目光不停的闪烁。“那我就主动出击,毁了他的辎重营,不让他从容准备,如何”
戏志才笑了,笑容很欣慰,还有一丝释然。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将军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
孙策回到大帐,叫来黄忠等人商议。邓展还是那个建议,但是要拆除大半个宛城的民宅工程量太大,十天根本做不到,孙策觉得可行性不高。想来想去,还是只有退而求其次,用巨型抛石机直接攻击外城墙,先拿下宛城再说,然后再抓紧时间修补城墙就是了。如果武关、鲁阳守得好,西凉兵未
第160章 袁绍(求推荐,求收藏!)
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孙策很高兴。
黄月英虽然还没有计算出弹道曲线,但是她已经积累了不少数据,可以完美的估算射程。她用的方法很复杂,虽然她极力解释,但孙策还是不太明白,只能放手让她自己去做。
他只是很装逼的对黄月英说:大道至简至易,你什么时候能搞出一个普通人都能看懂的公式,什么时候才算真正成功。举个例子,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多简单,比你画一大堆图,解释一堆都简单,就连不识字的工匠都能理解。
黄月英将信将疑,但她解决了难题,心情非常好,就不和孙策较劲了。
孙策第一时间赶到袁术的大营,将这个喜讯告诉袁术。袁术听了,兴奋异常,险些将案几拍断。“好,好,真要拿下宛城,击退徐荣、牛辅,别说一个君,就算是像男子一样封侯都可以。”说完,他又挤挤眼睛。“伯符,还是你有眼光,这黄月英虽然算不上贤内助,却是一个难得的管家婆呢。有她替你打理辎重营,打造军械,将来谁敢惹你。”
面对袁术这个老不正经,孙策表示无语,只能默认。
袁术兴奋难抑,让人请来阎象、张勋等近臣,向他们通报这个好消息,并下令即日起,辎重营戒严,没有他或者孙策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特别是打造抛石机的营垒,否则格杀勿论。
阎象随即又提醒袁术。虽然攻城器械的问题解决了,但人质的问题依旧,谈判还得继续,哪怕是迷惑曹操。另外,除了内部戒严,防止泄密之外,还要防止曹操派人袭营。
袁术觉得有理,全部答应。孙策也觉得阎象思虑周密,是个合格的谋士。原本两人有些隔阂,多少有些互相看着不顺眼,先入为主。现在隔阂消除,他却看出阎象的好了。
阎象接着又建议袁术与孙坚联络,请他亲自进驻颍川。一来阻断陈留方向来的袁绍援兵,二来阻止从洛阳方向来的牛辅军,并派人去圉县,将蔡邕的家人接出来。蔡邕是名士,既然来了就不能让他走,按孙策说的把他送往襄阳,让他安心著史去,免得再三心二意,再被袁绍请走了。
袁术心花怒放。他再浑不吝也清楚把一个写史书的人控制在手上有多大好处,这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比一通墓碑有价值。
趁热打铁,袁术让阎象执笔作书,又让张勋召集诸将颁布军令,命各人守紧营盘,不要被曹操钻了空子,同时抓紧训练,准备十日后攻城。孙策、周瑜虽然是主力,但其他各部也不能闲着,尽可能的分担一些任务。
诸将这些天轮流攻击庄园,荷包鼓起来的同时,他们也对抛石机的作用有了切身体会。得知辎重营即将打造威力更大的抛石机,有可能一鼓作气的攻下宛城,他们都热情高涨,纷纷拍着胸脯请战,一脸舍我其谁的豪迈。
——
邺城。
袁绍直身而坐,华丽的服饰一丝不苟,腰带玉带上插着一柄样式古朴的刀,不怒自威。他眉心微蹙,白晳的脸紧绷着,眼中隐含不快,堂上寂静无声,谁也不敢大声说话。
沉默了良久,别驾审配轻咳一声,提醒道:“主公,许攸虽然辜负了主公的信任,出师不利,但曹将军却还坚守在宛城,他的儿子千里请援,主公不宜冷落。”
袁绍重重地吐出一口气,微微颌首。审配招了招手,示意门外的卫士传进。卫士匆匆而去,稍后
第161章 试探(求收藏,求推荐!)
周瑜加入袁术帐下给袁绍带来的震惊远远超过孙坚攻克襄阳,甚至超过孙坚转战颍川,进入豫州。
周家是庐江第一世家,周家与袁家关系匪浅,周忠现在还有长安朝廷任职,周异更是洛阳令,周家支持袁术,袁术不仅可以将势力延伸到洛阳京畿,还有可能和长安朝廷的权贵联络,在舆论上分割利益。
由此看来,曹操能不能守住宛城就非常重要。宛城不失,袁术就被困在南阳,无法北上西进。如果宛城丢了,那黄河以南,虎牢以西,就没人能拦得住袁术了。
袁绍不敢大意,连夜与文武商量,最后决定派援兵驰援曹操。虽然袁绍正在准备与公孙瓒的战事,背后又有黑山贼不时骚扰,兵力紧张,但宛城的得失关系重大,他不敢大意,派大将朱灵率驻扎在黎阳的五千步骑精锐赶往南阳,同时传书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等人,让他们尽一切可能出兵帮助曹操,又让人联系汝颍乡党,集结部曲,供应粮草,协助朱灵的大军作战。
曹昂感激不尽,请求随大军同行。袁绍不同意,要求曹昂留在邺城养伤,只派曹纯随朱灵出征,还特别给曹纯增补了五百骑,凑齐一千之数,又另外给了他两百多匹战马。
曹昂再三恳求,声泪俱下,袁绍还是不肯。曹昂迫不得已,只得在曹纯的帮助下,扮作曹纯的一个亲卫,悄悄地离开了邺城。得知曹昂跑了,袁绍很生气,却又感激曹昂的忠孝,拒绝了审配派人追回曹昂的建议,又派人送了一些药给曹昂,嘱咐他好好养伤,不要留下后遗症。
对随曹昂而来的袁耀,袁绍命人严加看管,不得步曹昂后尘。
事实证明,他多心了,袁耀既没有曹纯那样的帮手,更没有逃跑的勇气。从离开宛城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接受了这样的命运,老老实实地呆在邺城驿馆里,做起了寓公,等待着未知的裁决。
——
孙策看着即将组装成功的巨型抛石机,心里抑制不住地想笑。
“子翼,你知道吗,有位和你同姓的伟人说过,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是吗”邓展心不在焉,两只眼睛盯着抛石机,片刻也舍不得离开。首功是黄承彦父女的,这无可非议,所有人都认可,但次功却是要争的,谁先登上宛城城墙,谁就能够拥有更多的战利品,谁就有机会加官进爵。袁术已经答应了,只要攻下宛城,稳住南阳,就给黄承彦封侯,那他们也有机会。
当然,除了封侯,他还有其他的希望。他想用自己的战功为新野邓家争取赦免权。袁术已经将宛城周边的世家豪强一网打尽,暂时还顾及不到更远的地方,比如新野。可是攻下宛城,稳住局面之后,谁也不能保证袁术不会再接再厉,将南阳所有的世家豪强一扫而光。新野邓家是整个大汉都有名的世家,绝对逃不过袁术的眼睛。
如果他有了战功,也许能求求情。如果新野邓家能够逃过一劫,那他这个支庶子弟也许能得到宗主的认可,将来把名字写进宗谱,哪怕是提上一笔也是好的。
“我怎么会骗你。”孙策想起那位老人,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如果不是那位老人的改革开放,他大概也不会有机会上大学,不会有机会读那么多书,不会知道那么多历史,就算穿越到了三国也是吃土的命。
这些混蛋没一个好对付啊,稍一闪失,他就会死得比历史上的孙策还惨。
正当孙策感慨不已时,远处突然传来了报警的铜锣声,虽然离得远,不算很刺耳,旁边又有工匠们敲击的声音干扰,孙策还是听得很清楚。
&n
第162章 见仁见智
曹操隐在墙垛后面,看着岿然不动的袁术军大营,眉头微皱。
袁术是什么人,他太清楚了。袁术手下都有什么人,他也大致清楚。他没指望夜袭成功,但也没料到对方守得这么严密,反应又这么及时,还没接近大营就被发现了。
袁术这段时间长进不小啊。照这样下去,他说不定真能成为袁绍的劲敌。特别是这货胆大妄为,什么都敢干的那股劲儿是袁绍没有的,打击豪强,收其土地财物,又把土地分给投降的部曲,一下子得到了几万兵,这样的大手笔袁绍就玩不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