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更何况,有能力的工匠自认是木学堂的学生,黄承彦的门生,既然先生不去,我们也不去。
更重要的是工匠们认为,除了孙将军,没人会尊重他们,用得着的时候还有几句好话,用不着的时候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之前奉命配合诸将攻打庄园,就有
第189章 底线
汉人重气节,虽然有时候矫枉过正,容易变成炒作,沽名钓誉,但是愿意为道义献身的人也不在少数。杨弘出身弘农杨家,弘农杨家的实力不如同为四世三公的袁家,但是论德行,说实话,现在的袁家连给杨家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杨弘不喜欢袁术,但他却是从袁术的角度出发,一心为袁术出谋划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做人的原则,既然跟了袁术,哪怕袁术不成器,他也不能背叛袁术。相反,他甚至希望能帮助袁术改变既有恶习,做一个贤臣,在青史上留下一个高尚的名声。
如果夺孙策兵权既害了袁术,又可能在青史上留下千古骂名,杨弘是万万不肯做的。
周瑜几句话不偏不倚,全部击中杨弘的要害。为人为已,杨弘都必须重新考虑。
况且周瑜说得很实在,孙策如果对袁术不忠,会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将他救回来当初决定去救袁术的时候,谁是第一个出发的,陈瑀等人是什么态度,你又不是没看到。现在人救回来了,你却要夺孙策的兵,扶持陈瑀,你这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如果不是糊涂,就是别有用心。
对杨弘本人来说,这不是事实,但你怎么解释
杨弘被一个小辈噎得哑口无言,失魂落魄,连怎么走出周瑜大帐的都不知道。
周瑜送走了杨弘,回到大帐,让人请来了黄承彦和庞山民,询问情况。黄承彦和庞山民把情况一说,周瑜心里有了数,又问有没有人去见黄忠等人。他话音刚落,庞山民就笑了。
“阎元图才没那么天真。他们当初没把黄汉升看在眼里,现在哪有脸面去见黄汉升,不是自讨没趣么。董季钰是黄汉升的部曲将,是黄汉升推荐的,也可以不用考虑。唯一有可能的大概就是邓子翼,但邓子翼不仅和黄汉升交情深厚,和将军也很谈得来,估计也不会理他们。”
周瑜瞅了庞山民一眼。“那你呢”
庞山民尴尬地摆摆手。“公瑾,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我虽然算不上聪明,却也不至于再犯这样的错误,要不然就算将军肯原谅我,家父也要赶我出门了。连蔡德珪都知道跟着将军有前途,我还能不如他”
众人大笑。蔡瑁推帐而入,见他们笑得开心,奇道:“你们还有心情笑孙伯符伤得那么重,还有人想对付他,你们还有心情笑”
“没人能对付孙伯符。”周瑜请蔡瑁入座,笑问道:“蔡德珪,有没有人去拉拢你”
蔡德珪得意的扬扬眉。“我虽然没有诸位有才,可是我有财啊,来找我的未必就比找诸位的人少。但是我蔡家现在能凭手艺撑钱,何必要看他们的脸色这群竖子,就嘴上漂亮,欠我的钱却不肯给。这不,我只好来找帮手了。公瑾,你现在兵最多,帮我讨个债,我给你两成提成,怎么样”
“你怎么不去找孙伯符”
“他不是受伤了吗,有心无力啊。要是没受伤,我还用等到现在,早请他去砍人了。收了我那么多好处,这点忙不可能不帮。唉,说起来,他这次太冒失了,我想想都害怕,万一,我是说万一啊,那我们几个人损失可就大了。”
“蔡德珪,你担心的不是孙伯符的安全,是你赊出去的帐吧”
蔡瑁笑容满面。“嘿嘿,不完全是,不完全是。那些人盯着我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没有孙伯符
第190章 自作多情(书友兢兢业业寂寞哥万点打赏加更)
“若是真的不服,你就别死。”门口突然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众人回头,见浑身包着白布的孙策倚着门,在庞统的帮助下辛苦地抬着腿,想迈过门槛。“赶紧好起来,打退西凉人,然后进兵中原,和袁绍决一死战,打得他跪在地上唱征服。唉,谁来帮我一下,进不去啊。”
杨弘、袁权等人原本很伤心,看到孙策费了半天劲也没能把腿抬起来,只能求助,忍不住笑了起来。杨弘连忙起身,走到门前,半跪在地上,将孙策的腿搬过门槛。孙策慢慢挪到袁术面前,低下头,打量了袁术片刻,咧嘴一笑。
“将军,你是我救出来的,你这条命是我的,谁也拿不走。”
袁术瞪着孙策,眼中多了几分生气。“生死天注定,你能打败曹操,还能打败老天”
孙策慢慢地坐在袁术床边,疼得呲牙咧嘴。“谁敢抢我的东西,就算是老天我也照打不误,打不赢也要咬他两口,总不能便宜了他。”
袁术连连点头,示意袁权扶他坐起来。袁权很意外,连忙扶他坐起。袁术费力的抬起手,放在孙策手上。“你说得没错,打不过……也得咬他两口,就算手脚都断了,也得啐他一口老痰,恶心也得恶心死他。”
“没错,没错。”孙策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看着相谈甚欢的孙策和袁术,杨弘和袁权目瞪口呆。这可真是活见了鬼,刚才袁术还一副交待遗言的模样呢,怎么突然就精神起来了。袁权眼珠一转,立刻明白了其中原因,不动声色的给孙策使了个眼神,悄悄地走了出去。
孙策没太明白袁权的意思,盯着袁权想问个明白,脑袋也跟着转了过来。袁术一看,一手拉过袁衡,一手轻拍孙策的手。“嘿,嘿,我说的是这个,不是那个,那个已经嫁人了。”
孙策回过头,看看袁术,再看看满脸泪痕的袁衡,这才明白袁术说什么,顿时尴尬无比。袁衡莫名其妙,不知道袁术在说什么,仰着头,睁着一双含泪的大眼睛,很无辜地看看袁术,又看看孙策。
杨弘却福至心灵,一个箭步抢到袁术身边,低声说道:“主公,你是说……将阿衡许配给孙将军,袁孙两家结秦晋之好”
“对啊,你看怎么样,是不是……”
“好啊。”杨弘拍手赞道:“孙豫州对将军忠心耿耿,孙将军亲冒锋镝,救回主公,父子皆是忠臣,普通赏赐不足以酬其功,唯有结秦晋之好方显主公善待臣下之心。从此孙家为袁氏外亲,有他们父子相助,主公一定能虎步山东,逞威关中,匡扶天子,复兴大汉……”
看着一连串好词往外冒的杨弘,孙策一脸纯天然的无辜。他一听就知道杨弘打什么主意,不就是用名分套住我嘛,天真。且不说袁术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活几天,就算他没事,袁耀没了,你们还能拥立袁衡做女皇不成
你想表演,就让你表演吧,我看你究竟能演个什么东西出来。你啊,真是对不起弘农杨家的名头,活脱脱一个迂腐书生。论智谋,比阎象差远了。
袁衡这时才听明白袁术刚才说什么,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捂着脸,转身就跑。袁权正好带着张仲景进来,见袁衡往外跑,连忙拉住,刚想问是怎么回事,再一看杨弘那兴奋的模样,也明白了,蹲下身子,凑在袁衡耳边轻声说道:“贺喜妹妹,得了一个好夫婿。”
“我不要听。”袁衡捂着耳朵,挣脱了袁权的手,一溜烟跑了。
张仲景快步走到袁术身边,手搭在袁术的颈动脉上,等了一会儿,又将手指搭在袁术的手腕上。孙策很意外。这是干什么切脉到脖子上去了
张
第191章 默契(求月票)
袁权和张仲景的话,孙策听得一清二楚。
他还是坚持之前的判断:袁权是袁术的真种。只不过遗传的不是轻佻,而是杀伐果断。袁术浑不吝,做事不经过脑子,所以做出了很多荒唐事,但就敢做敢当这一点,他比袁绍强。为什么不能做皇帝想做我就做!所以袁绍折腾了那么久,最终没敢称帝,反倒是袁术临死过了把瘾,终于赢了袁绍一回。
袁术临死前说“袁术何至于此乎”,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衰,并不觉得称帝不对。
袁权也敢做敢当,面对张仲景的要求,她攻守兼备,并没有因情况危急就乱了阵脚。
怎么处理南阳豪强,的确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也是他不希望袁术死的原因之一。袁术再浑,毕竟是袁氏子弟,只要他活着,阎象、杨弘等人就不会有异心,陈瑀等人有想法也不敢轻易乱来,南阳豪强也要顾忌袁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背景。
换了他孙策,谁鸟他能跟着他的大概只有周瑜等人,其他人分分钟翻脸,客气的分道扬镳,不客气的拔刀相向,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
若是在平时,翻脸他也不怕,挨个的收拾就是了。可是现在不行,徐荣、牛辅随时叩关,一旦内部大乱,他自顾不暇,最好的结果也是退守襄阳,总之南阳肯定守不住,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说不定还会葬身于此。
袁权柳眉微蹙,侧身从孙策身边走过,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背对着孙策。
“孙将军,我能做的就这些,能不能稳住宛城局势,剩下的就看孙将军了。”
孙策艰难的转过身,欠身施礼。“夫人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袁权偏过半张脸,斜睨着孙策。“孙将军最好知道怎么做,要不然我们可就全被孙将军耽误了。”
孙策一怔,不知怎么的,脑子一抽,脱口说道:“姊姊,你这可有点赖啊。就算袁将军被我耽误了,你妹妹被我耽误了,你可没被我耽误啊。”
“你说什么”袁权脸色一沉。
说一出口,孙策就后悔了。他刚想道个歉,几个人从旁边的小门里闪了出来,为首一人,头戴进贤冠,身着儒衫,面皮白晳,人品风流,正是袁权的丈夫黄猗。黄猗狠狠瞪了袁权一眼,用肩膀撞开袁权,迈着方寸走到孙策面前,上下打量了孙策两眼,轻蔑地哼了一声:“总听人说富春孙氏虎父无犬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怎么,孙将军也想抢个女人为妻”
孙策一听,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他一把扯下碍事的绷带,不顾伤口迸裂,鲜血溢出,抬手就是一个大耳光。“啪!”一声脆响,黄猗白晳的脸立刻肿了起来,黄猗傻了,捂着脸,不敢置信地瞪着孙策。
“你……你敢打我你这个贱……”
“啪!”孙策反手又是一个耳光,抽得黄猗原地转了一个圈,自己绊着了自己,一跤摔倒在地,鬼哭狼嚎起来。黄猗的随从一看,立刻围了上来,有的去扶黄猗,有的则扑向孙策。孙策冷笑一声,扯下身上的布,扔在一旁,喝道:“来啊,别客气,一起上,看老子单挑你们一群。”
那些人吓了一跳,纷纷停住脚步。黄猗尖声大叫:“磨蹭什么,杀了他。”
“放肆!”袁权抢到孙策面前,厉声喝道:“还不把你们的主人扶起来,离开这里,打扰了将军休息,你们担得起责任吗”又对黄猗喝道:“阿翁受伤,命在垂危,你不来帮忙也就罢了,还来生事,打扰阿翁养伤,是何道理”
一听到袁术,那些随从顿时气沮,连屁都不敢放一个,挟起黄猗就走,痛快得连孙策都不敢相信。黄猗也蔫了,捂着脸,跛着脚,一瘸一拐地走了,比挨了打的狗还乖
第192章 大医医国(书友犯错万点打赏加更)
张仲景为什么直言无忌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也可能是他怨念的确很大,这些孙策都不在乎,杀了他的家人——虽然不是他亲手杀的,但总是他出的主意——又要他治病,让他发两句牢骚也是应该的。他在乎的是张仲景背后的那些人,如果任由这种情绪发酵,迟早会酿成大祸。
总体来说,张仲景能够为他们疗伤,足以说明他不仅秉承医德,是一个有底线的人,更是一个明事理的人,知道形势危险,不能玉石俱焚。换一个人不给你下毒就不错了,还给你疗伤。
跟一个讲道理的人讲道理,总比和一群人讲道理好,况且经过张仲景传话,也能在无形中弱化冲突,不至于一下子谈崩了。就中间人这个角色,张仲景无疑是他能找到的最合适的人,比阎象、杨弘还要好。说实话,阎象还好说,就杨弘那见识,那脾气,孙策真不相信他能把事情办成。
除此之外,张仲景的医者身份还有一个天然的便利。因为要冶病救人,他们比喜欢空谈三代、动辄复古的儒家更理性。所以儒家治国往往越治越糟,但中医却能实实在在地治病救人,别看他的理论不外乎阴阳五行,和儒家如出一辙。
“天分五行,人有五肢,以人喻国,天子为元首,公卿士大夫为臂膀,百姓万民为双腿,可乎”
张仲景点点头。“差可比拟。”
孙策笑笑。他知道张仲景不会反对。中医的思维就是类比思维,虽然后人被人斥为荒谬,但对于传统医学来讲,这却是容易理解的方法,不惟中医如此,几乎所有的文化概莫如是,没有反而不正常。
“元首可视可闻可思,高瞻远瞩,洞察阴阳,方能明辨是非,趋利避害。臂膀既要有力量,又要与元首相配,心手相应,方能做事。双腿需强健稳固,方能立身坚定。虽是一体,要求却不尽相同。”
张仲景再次点头表示赞同。
“除了各司其职之外,还要互相配合,互相扶持。人初生之时,双腿无力,常常需要双手相助,宛如四足同行。人老了,又需要手扶拐仗以助稳定,否则难免有倾倒之忧。正比如高皇帝初有天下,百姓穷困潦倒,需要公卿士大夫协助天子治理天下,引导百姓开荒垦地,疏浚水利,恢复民生。大汉四百年,天灾接踵而至,百姓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同样需要士大夫出言献计,施粥赈济,共度难关。”
张仲景不说话了。不用孙策再说下去,他其实已经明白了孙策的意思。他想反驳孙策,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得暂时沉默,看孙策究竟能说些什么。他虽然没什么反应,但是看孙策的眼神已经变了,敌意依然很浓,但多了几分困惑。
袁权背对着孙策,一动不动。
“先生,刚才说的是初生与垂老,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如果双臂粗壮,而双腿孱弱,他能算一个健康的人吗”
张仲景吸了一口气,眉心紧皱。
“再进一步说,如果一个人为了双臂粗壮,不惜割取双腿上的筋骨……”
张仲景忍不住了。“将军,你这是强辞夺理,百姓失业贫困的确可怜,但他们失业贫困并不是因为世家劫取他们的财产,而是因为朝廷横征暴敛。世家的财富也并不是抢劫而来,是他们多年积累所得。”
孙策笑笑。“先生说得对,世家所得也不是抢来的,可是我想问先生一句,就南阳而言,有多少世家豪强是只靠辛苦劳作致富的,那些人的财富是寸积铢累所致,还是依靠出仕为官,强取豪夺所致退一步说,就算他们
第193章 袁术的遗言
孙策刚刚忽悠了张仲景一通,正自得意,突然看到袁权这副神情,心中登时一紧。袁术怕是要完。这张仲景靠不靠谱啊,刚刚还说……哦,他好像没保证,只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孙策一边暗自叫苦,一边挪下床,赶到袁术病榻前。
袁术睁开了眼睛,脸上泛起不祥的潮红。他一把抓住孙策的手,力气大得惊人,扼得孙策痛彻心肺,险些叫出声来。袁术用力的拽着他,艰难地举起另一只手,抖抖瑟瑟地探向脑后。袁权连忙从枕下拿出一个带血的革囊,塞到袁术手中。
袁术将革囊举到孙策面前,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孙策。孙策心中一紧。他认识这个革囊,这里面有两颗官印,一颗是后将军印,一颗是荆州刺史印。他自任荆州牧,但荆州牧的印还没有刻好,这颗从刘表那里得来的荆州刺史官印还在用。在战场上,袁术就曾想把这个革囊给他,但他当时拒绝了。
“将……将军”孙策声音沙哑,嗓子也有些干。
袁术将革囊握在手中,然后拇指食指相扣,余下三根手指竖起。孙策莫名其妙,什么意思ok按理说他应该不懂这个手抛啊。哦,对了,他可能有三个条件,或者三句话要交待。
“将军,你想说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