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祭酒,你要注意休息,身体要紧。”
法正缓缓转过头,打量着廖立,嘴角扯了扯。“我能休息吗?”
廖立欲言又止,叹了一口气。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劝法正。
“公渊,孙策什么时候知道你的事的?”
廖立苦笑,沉默片刻。“孙权进言时,刘晔闻出了刘子初的味道,便有所警觉了。郭嘉派人查了与孙权接触过的人,很快就知道了我的存在。”廖立皱了皱眉,回想着与孙策第二次交谈的经过,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上为什么。
法正吸了一口气,好半晌才缓缓吐出来。“原来如此,那倒是我疏忽了。”他随即又问道:“刘晔现在何处?”
“瞿塘峡,水师大营。”
“水师大营?”法正一惊。“你确定?”
“基本可以确定。”
法正眉头紧皱,心脏像是被人猛地攥住一般,半晌没说出一句话。吴国中军水师都督是麋芳,军师是陈矫,一向配合默契。按理说,不必再派一个军师去协助作战。现在孙策不仅派了人,而且派了身为仆射的刘晔,说明他有大动作,绝不是牵制兵力这么简单。
他几乎立刻想到了刘晔的真正任务:协调中军水师与左将军吕范、后将军张燕部。吕范、张燕已经到达夷水上游。有水师相助,他们可以渡过长江,进攻赤胛城。
他本能的想怀疑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但他心里很清楚,孙策没必要骗他,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吕范、张燕率领万余人马,溯夷水而上,当然不是去欣赏风光的。
法正头痛欲裂。果真如此,曹操麾下找不到能与刘晔对阵的谋士。
法正强按着立刻回去向曹操汇报的心急,又问道:“公渊有何打算?”
廖立一声长叹。“不知道,先四处转转吧,等战事结束再说。”
法正没吭声。眼下这形势,谁信得过一个失败的间谍。他也不信,否则不会用廖立说这些了。眼下曹操急需用人,而廖立正是难得的谋士。比起其他人,廖立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他在孙权身边很长时间,熟悉吴军的作战方式。
可是谁能信他?
法正没耐心和廖立细谈。见廖立主动求退,他便应了,答应给廖立一些钱,让他先回成都,等候消息。如果半年之后孙策没能攻克益州,说不定还有用他之时。
廖立点头答应。离开吴营的时候,他就估计到了这个结果。
而这也是孙策希望他去做的。
——
法正回到中军大营,在帐中坐了好久,将廖立所说的话翻来覆去的想了几遍,渐渐生出几分疑虑来。
孙权受伤致残,多少和廖立有些关系。孙策既然识破了廖立的身份,就算不杀廖立,又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松的放他走了?
这里面必有蹊跷。
法正很想立刻去找廖立,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没有必要。现在去找廖立,廖立也不会说,反倒不如将计就计,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法正叫来两个舍人,让他们明天护送廖立回成都,然后留在成都监视廖立,看他做些什么。
舍人出去了。法正又坐了一会,起身拿起一些今天刚收到的军报,来到曹操的大帐。
曹操正在帐中看地图,一手提着笔,一手端着酒杯。见法正进来,他只是抬了一下头,指指对面的坐席。法正行了礼,落了座,将手中的军报推到曹操面前,顺便瞟了一眼案上的地图。
这是益州地图,围着益州有几个红圈,正是已经开战或即将开战的战场,看起来触目惊心。
“大王运筹帷幄,镇定自若,臣自愧不如。”
曹操眼皮一挑,打量了法正一眼,嘴角一丝笑意一闪即没。他放下笔,伸手拨了拨案上的军报。“可有好消息?”
法正伸手取出一封。“狐笃率部反击,小胜一场,斩首数级。”又取出一封。“张任率部进攻得手,又攻占了一岭,逼退娄圭在即。”
曹操点点头。“总算有点能让开心的事。孝直,你太累了,饮些酒,早点休息吧。”
“谢大王。”法正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捧在手心,却没有喝。他还有正事要说,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这些天太累,酒量大减,稍微喝一点就会上头。
“还有事?”曹操瞥了法正一眼,笑道。
“臣刚刚和廖立谈过。”
“哦?”
“他有些灰心,臣打算让他回成都休息一段时间。”法正将与廖立交谈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又道:“臣以为,孙策可能还没死心,还想劫走皇长子和伏贵人,甚至包括刘子初。”
曹操十指交叉,置于腹前,思索片刻。“安排人跟着他。另外,嘱咐成都那边看紧些。”
“喏。”
曹操坐了一会,见法正没有告辞的意思,眼神微闪。“孝直,还有什么事?”
“大王,臣……自大,延误军机,致益州于险地,万死不能辞其咎。”法正说着,从席上移开,匍匐在地,额头贴在交叠的双手上。“请大王降罪。”
曹操看着法正,过了片刻,起身绕过大案,来到法正面前,弯腰将法正扶起。“孝直,你的计划没有错,我们都没有错。谁能想到关东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快,一年四百亿的军费,居然……”
曹操咂了咂嘴,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一声叹息。
法正也是欲哭无泪。遇到这样的对手,真不是自己无能,而是运气不好。
“大王,刘晔在瞿塘峡,可能会合吕范、张燕部,渡过大江,从陆路攻我赤胛城。赤胛城有我军的全部辎重、钱粮,不容有失。”
“赤胛城……没那么容易攻取吧?”
“赤胛城的确易守难攻,可是刘晔机敏,未必不能找到破绽,还是做些准备为好。曹都护虽稳重,身边却没有称职的谋士,一旦肘腋有患,怕是应变不及。”
曹操很挠头。他想了半天。“孝直,你回赤胛城去。这里么,孤应付得来。”
法正躬身答应。摩天岭的战斗已成僵持,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相比之下,还是赤胛城更需要他,曹洪更需要他。曹操身边还有曹真、曹休等年轻人协助处理军务,本人又精通兵法,曹洪身边的曹馥除了捞钱,真想不出还能干什么。
法正起身出了帐,曹操回到席上,沉思了好一会儿,派人叫来曹真,让他去找法正交接。法正回赤胛城期间,他的事务由曹真暂时接管。
曹真回来后,曹操交待了他一个任务,让他找出与彭羕有关的军报,估算一下彭羕可能的位置,安排斥候给彭羕传递命令,命彭羕不要等孙策的座舰了,一旦发现合适的地形,立刻下手,能否击沉几艘吴军的船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阻断长江航道,让孙策无法顺畅的运输辎重。
曹真不解。“大王,这么做,是不是可惜了?这可是我们不多的机会啊。”
曹操瞅了曹真一眼。“就算击杀孙伯符,我们就能击败吴国吗?孙伯符死了,嫡子继位,袁公路女为太后,必然要为袁公路报仇。你可别忘了,若不是我劫走了袁伯阳,袁公路不会死在南阳,更不会将基业传给孙伯符,天下形势也许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
曹真恍然大悟,随即明白了曹操的用意。“那……孙伯符能体会大王的深意吗?”
曹操挥了挥手,苦笑不语。“尽人事,听天命吧。”
策行三国 第2553章 势若雷霆
孙尚香指挥大军包围了南郑。
曹昂带走了大部分兵力,乐进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外围,只得放弃了褒口等要地,集中兵力守南郑及通往剑门的关城。
在孙尚香围城之前,金城督阎行已经率领凉州诸郡兵包围了下辨,分兵攻克了阳平关,夺取了通往剑门的要道。一旦攻克下辨,就可以挥师向蜀地进军。
下辨依然在严颜控制之中,却已经成了孤城,正如眼下的南郑。
孙尚香命从凉州赶来增援的马岱驻兵沔水以南,来回游弋,阻击可能从宕渠、阆中或蜀郡方向来的援兵。马岱以骑兵为主,攻城时无用武之地,阻击援兵却是绰绰有余。
攻城的战斗主要在东、西两门展开,吕蒙在西门,高顺在东门,两人除了本部人马,还有不少汉中郡兵。周边诸县被攻克后,孙尚香第一时间下达了推行新政的命令,计口授田,将大族侵占的土地全部分掉,然后征兵。
汉中大族要么人在城里,要么被俘虏,全无还手之力,只能看着自家的良田被瓜分干净。见机快的还好一些,多少留下一些耕地,得以自给自足,除了土地外的大部分不动产如宅院得以保留。那些依附蜀军,协助乐进守城的大族就惨了,城外所有的产业都被没收,瞬间赤贫。
如果蜀军不能取胜,他们破产无疑。
百姓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参军热情高涨,踊跃从军。
之所以这么积极,除了分田带来的兴奋之外,还有生存的需要。乐进为了能多守一段时间,同时不让吴军得到补给,秋收一结束,就将百姓的收成全部劫走,连口粮都没留多少。等吴军进入汉中,大部分百姓已经快断炊了,只能倚仗吴军的救济。
一人参军,全家吃饱。加入吴军成了活命的最大保障。
为了解除这些百姓的吃饭问题,孙尚香不得不放慢了进攻的速度,想方设法筹集粮食,运往汉中。在陆逊的协助下,她下令在汉中建设了大量工坊,为大军制造军械,又征发了大量民伕,让他们为大军运送粮草,同时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为了筹集足够的口粮,孙尚香甚至从凉州调来了大批的牛羊。
虽然难度不小,不过倚仗荆州、关中、凉州的全力支持,问题最终还是解决了。
吴蜀两国对百姓的不同态度,也为孙尚香围攻南郑提供了帮助,不少百姓主动为大军提供线索,帮助伐木、修路,打造攻城用的器械,围城的准备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还抢回不少工期。
一个月后,南郑城外多了五十多架巨型抛石机,还有堆积如山的石弹、土包,小型抛石机更是数以百计,密密麻麻的梢杆如林,看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因为数量太多,辎重营不得不临时征发了大量百姓,协助作战,做一些力气活,而专业的操作手则集中精力,负责定距、瞄准等技术活。
攻城战从一开始就没什么悬念,连劝降的步骤都省了,两百架抛石机全力抛射,带着汉中百姓的怒气,一口气攻击了两个时辰,石弹、土包不仅将南郑的城头砸得一片狼藉,靠近城门的民舍也被夷为平地,找不到一间还能看出原形的房子。
铁了心要死战的乐进也没有等到发挥的机会。在吴军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下,守城蜀军被打得伤亡惨重,剩下的人也面色如土,两腿打颤,连站起来都难,更别说迎战了。
吕蒙、高顺率部登城,连汗都没有流一滴。
乐进带着几个亲卫发起垂死反击,却被高顺的陷阵营轻而易举的击溃,乐进本人重伤被俘。
数千蜀军弃械投降。
孙尚香下令搜城,没收城中大户的产业,民愤较大的斩首示众,口碑尚好的留条命,分一块田,让他们自食其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好生活一去不复返。
乐进之前收刮来的大量粮食也成了孙尚香的战利品。至少半年之内,她不用再从关中运一粒粮。
有了粮食,有了军械,孙尚香再接再厉,稍作整顿后,下令翻越米仓山,进军巴西。
曹昂收到消息,率部赶往汉昌(今四川巴中市)阻击。
黄忠抓住战机,率部经由燕子坡,急速前进,一举切断了曹昂的后路。
曹昂率部反击,希望能击退黄忠,重新打通与阆中、宕渠的联络。双方在汉昌南的黄梅溪一带遭遇,反复冲杀,一时胜负难分。
趁着曹昂与黄忠交战的机会,高顺、吕蒙顺利击溃米仓山一带数量不多的蜀军,进入巴西郡,与黄忠合力,将曹昂围在汉昌。
紧接着,徐晃离开占据一年之久的八濛山,北上攻击宕渠县城。数日后,宕渠城破。紧接着,徐庶也击溃了士气不稳的蜀军,夺取滚龙坡,与徐晃会师。
留下张鲁镇守宕渠,收罗船只,筹备钱粮,徐庶、徐晃合兵一处,奔袭阆中城。
蜀军主力都被曹昂带走,阆中只有千余郡兵。面对突如其来的徐庶、徐晃,城中的大族大惊失色。在短暂的挣扎,得到性命可以保全的承诺后,阆中城门大开,向徐庶、徐晃投降。
徐晃留下王平守阆中城,主力回援黄忠。
腊月初,曹昂被孙尚香、黄忠两部共五万大军包围,内无粮草,外无援军。
——
曹昂坐在山头,神情颓丧。
陈宫站在一旁,低着头,脸色疲倦,眼圈发黑。
这些天战况激烈,形势瞬息万变,让他应接不暇。偏偏还没有一个是好消息,每一个消息都让形势更加恶化。为了能及时处理,他已经有好几天没能睡个囫囵觉了,精神差得不能再差,脑子都转不动了。
他只想躺下睡一觉。哪怕没有床,有一片稍微平坦些的地就行。
“公台兄,奈何?”曹昂慢慢抬起,面带苦笑。他没有再称陈宫为陈相。形势至此,蜀国必亡,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陈宫沉默了片刻,抬起手,用力抓了抓头皮。头屑飞落如雪。连续多日激战,沐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他现在脏得自己都忍受不了,只是实在没力气处理。
“子修,你已经尽力了。”陈宫长叹一声。“此乃天意,非战之罪。请降吧,毋须再造无辜杀戮。”
“父亲尚在坚持,我……”
“他坚持不了太久。”陈宫摇摇头,笑容苦涩。“吴国势大,孙策谨慎,不会给他反败为胜的机会。即使法正用险,最多也只是一时胜负,改变不了结果。”
他长叹一声:“益州虽然有江山险固,却只能偏安一时。一旦中原安定,益州注定是支持不住的。令尊明于军国大势,岂能不知。他只是骑虎难下,不得不然尔。”
曹昂转了转眼珠,欲言又止。虽然曹操没有明说,但是他也早有警觉。曹操竭益州之力与孙策对峙,与其说是希望反败为胜,不如说是顺水推舟,借战争消耗益州大族的实力。这等于是变相的配合孙策,只是不能宣诸于口。
他也不想打,不仅是现在不想打,从一开始就不想打。
对他来说,投降不难,难的是父亲曹操还没降,他这个做儿子的先降了。
不过,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选择。他只有一万人,又没有足够的粮草,根本不可能是孙尚香、黄忠的对手。孙尚香攻南郑的经过,他已经知道了,那根本不是交战,而是摧枯拉朽般的碾压。
汉昌只是一个县城,不是南郑,更没有瞿塘峡那样的天险。
他拦不住孙尚香的步伐,就连阻滞一下的可能都没有。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一旦开战,最多三天,孙尚香就能全歼他。
为了这三天时间,白白牺牲一万多人,这是罪过。
曹昂站起身,摘下腰间的印绶和战刀。他抚着战刀的刀鞘,心中五味杂陈。这口刀还是孙策送的,如今又要送回去了。
陈宫向鲍勋使了个眼色。鲍勋会意,上前一步,接过印绶和战刀,躬身一拜。
“委屈叔业了。”曹昂一声长叹,神情却莫名的轻松了起来。
——
曹昂请降,孙尚香没有为难他。
毕竟是自家亲戚,以后还要相处的,做得太难看了不好。
孙尚香甚至没有举行纳降仪式,双方协商好相关的事务后,她派人将曹昂、陈宫请到中军大帐,以礼相见,置办酒宴款待曹昂等人。
她甚至将曹昂的战刀还给了曹昂。当然,蜀国太子的印绶是不能还的。
孙尚香对陈宫也很客气,向陈宫请教了不少问题。虽说礼仪的成份很重,陈宫还是惊讶于孙尚香的学识和气度。几年前,她还是一个顽劣的孩子,经常带着几个小伙伴横冲直撞,招摇过市。一转眼,她居然能够指挥几万大军作战,而且有模有样,丝毫不露怯态。
这大概就是天赋。
考虑到曹昂的脾气,孙尚香没有安排曹昂继续统兵,甚至没有让他留在军中。她和曹昂商量了一番后,安排人护送曹昂去长沙。孙尚英和曹琬都在长沙,他们可以先团聚,然后等孙策班师。
反正也就是几个月的事。
曹昂答应了。不过他决定先回一趟老家谯县,与养母丁夫人见一面。他离开兖州之后,一直没见过丁夫人,也不知道她这几年怎么样。相比之下,孙尚英和曹琬有天子和太后照顾,倒是毋须他担心。
孙尚香也没说什么。大汉重孝道,曹昂这么做也可以理解。
曹昂走了,陈宫、潘璋等人却被留下了。用不用他们再说,首先要削去曹昂羽翼,免得他再有什么多余的心思,节外生枝,另外也是重贤求才的表现。
对人才的起码尊重还是要有的,否则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安排完了宣汉的事,孙尚香和陆逊、黄忠商量下一步的行动,最后决定,由黄忠率部向江州进发,截断曹操的后路,配合孙策对曹操形成合围。孙尚香则进驻阆中,继续清扫残敌,打通汉中通往成都的通道。
除此之外,还有以重兵坐镇阆中,彻底清除世家不切实际的想法,贯彻推行新政的用意。
根据陆逊的建议,推行新政的事就落在了陈宫的肩上。
陈宫明知是这是得罪人的事,却无法推辞。他当然可以拂袖而去,可是那样一来,东郡陈氏子弟的仕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至少他在世的时候不会有什么起色。此外,他不做这件事,孙尚香还会安排其他人做,手段只会比他更严厉。
那些曾经相信他们、支持他们的人都会遭遇不幸。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觉得新政并非恶政,甚至可以说是难得的善政。虽说对大族苛刻了一些,可是从关东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新政对大族也是有利的。只不过前期为了蜀国的利益,他们在宣传时隐瞒了不少真相,让巴蜀世家觉得新政对他们有害无益。
如何形势不同了,孙尚香要推行新政,难免有人坚信他们的宣传,阻挠新政推行,甚至闹出流血事件。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纠正这个观念,自然还是由他来做最好。
就当是赎罪吧。
陈宫深受曹操父子器重,委以国相之任。他是名士,学问、气度都是一时人杰,在与巴蜀世家的交往中深得士人拥戴。如今曹操还有鱼复作战,陈宫却投降了吴军,反过来协助吴国左都护推行新政,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什么的都有。
尤其是孙尚香坐镇的阆中。
阆中大族投降是迫不得己,并非心甘情愿,很多家族的子弟还在曹操麾下为将呢。只是阆中兵力不足,面对徐晃、徐庶的突袭,有力杀贼,无力回天,这才委曲求全。忽然间见陈宫为孙尚香奔走,推行吴国新政,不少人都怒了,大骂陈宫,甚至有人威胁要起兵反抗。
这一点早在孙尚香、陆逊的预料之中。他们以静制动,坐等阆中大族起兵。
最着急的是陈宫。他最清楚双方实力。孙尚香有近三万精锐在手,若还是让阆中大族翻了盘,那才是笑话。阆中大族举兵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孙尚香名正言顺的杀得血流成河。
他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即使被人当面唾骂也不肯放弃,苦心婆心的劝说,又举冀州世家为例,保证他们将来的产业只会比现在更多,长期利益肯定有保障。这次作战,双方实力悬殊,就是新政最好的证明。
陈宫毕竟有威望。在他的坚持下,阆中大族也冷静下来,放弃了武力反抗的打算。
这时,陈宫又提出一个建议:暂缓新政推行,由阆中大族派出代表,到荆州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放下顾虑,坚定信心。
阆中大族觉得这个办法好,欣然答应。
孙尚香也答应了。
策行三国 第2554章 蒋钦战于禁
孙翊立于竹筏之上,顺水而下。
眼前渐渐开阔,山势渐缓,陡峭的山峰不知不觉变成了延绵的丘陵,连天空都变得明亮起来,令人心情为之一畅。
走了一个多月的山路,辛苦自不用说,更让孙翊担心的却是遇伏。山地交通不便,视野受限,斥候传递消息的速度大受影响。大军沿着河谷前进,逶迤如长蛇,一旦中伏,前线很难相救。他不敢有丝毫大意,宁可走得慢一些,也不能让敌人伏击得手,对粮草、辎重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
这些粮食都是从山里蛮夷手中收购来的,价格要比关东高不少。可是算下来,还是比从楚州运来更合算。诸葛亮早早做了准备,从楚州运来了几十船的布匹、武器,送给当地的头领,从他们手中换取粮食,花钱少,效果却极佳。
楚州屯田十余年,平地种稻,山地种桑,纺织业发达,布价一直很便宜,质量又好,比起山里的土布,更能满足那些头领们的审美。再送上几口装饰华丽的战刀、盔甲,头领们就将他们当成了朋友,热情招待,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交易需求。
当然也有不识相的,打算做无本买卖。可惜在武装到牙齿的吴军面前,他们不仅没捞着好处,反而让吴军有了反杀的理由。几个回合下来,大部分人都明智的选择了交易。除了留下必要的口粮,秋收的大部分收成都卖给了孙翊。
孙翊买到了粮食,只是数量有限,毕竟山里人的粮食也不多。一旦被伏击毁去,再想买都没地方买去。而要毁掉这些粮食实在太简单了,直接用刀划开草袋,推到江里就行。
这一路走来,孙翊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这些粮食,没给曹仁一点机会。几次小规模接战,蜀军都吃了亏,就连出动号称无当飞军的青羌兵都没能得手,反折损了不少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