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奥尔良烤鲟鱼堡
这么说来,程燃也变相的挣了科大一笔钱。嗯,有种落袋为安的满足感。读个大学,感觉大有所为。
程燃打开了几个网页,通浪网的,指了指,聂川看过后,转过头,仔细打量程燃。
那几个网页,有国内第一家主题咖啡馆蓉城坐落的报道,有蓝点lux赴美上市的新闻。
这个时候的新闻网页其实还比较简陋,天行道馆的报道就是一张外景图片,是当初开业时候拍的,外面人头攒动,然后大部分就是文字介绍的新闻。而蓝点lux就介绍的详细多了,毕竟是有南方报纸采访报道过的,具体细节到蓝点四人组从遇见到推动的过程,只可惜这则报道其实是不完全品的,报道刚好落到上市后股价最高的地方,蓝点四人风头正劲之时,报道也在吹嘘几个年轻人赴美上市一夜成为亿万富翁的这么个历程。
如果纳斯达克的泡沫没有破灭,他们关于四人的名气可能还要持续下去,而且越来越膨胀,可能不会弱于另一个时空的那些互联网领袖,至少也是在第二第三集团之中,成为这个时代青年领袖弄潮儿之一,但结果现在却是令人唏嘘的局面。
当然,网络上所能找到的报道,还是停留在他们攫取辉煌的那一刻,那一刻无数人都在仰望他们的财富传奇。任何看到这篇报道的人,都能感受到报道上老道笔法所抒写的那种血脉贲张的创富历程。
“什么意思”
“天行道馆,我的。”
“蓝点上市,我推动的。”
程燃平静道。
聂川瞳孔已经聚缩起来,天行道馆的开业广告词是程燃自己写的,煽动性当然足够,隔着屏幕来看,即便已经过了两年时间,仍然能一目了然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东西,这个东西的诞生在当时是怎样开创性的,又怎样的前卫,以及所带来的潮流。
兴许主题咖啡,主题网咖这种事物,放在后世,早就是司空见惯的东西,甚至已经几度变革。但不要忘记天行道馆当时诞生的年代。
即便现在的2000年,把这个点倒推四年,1996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网络咖啡屋才在首都体育馆的西门开张,“网吧”这个新名词才被创造出来,成为大众慢慢熟悉的事物。
98年,天行道馆蓉城开业。99年,天行道馆网咖开业。到如今2000年,网吧这种事物真正方兴未艾的出现在这片大地上面,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即便是有所耳闻,聂川都知道网吧有多挣钱,别提程燃这么个概念上感觉更超前,而且更正规,走在前列的“天行道馆”。
其次,天行道馆也就罢了,概念不大。但是蓝点对于聂川这样计算机专业的来说,那就不陌生了。虽然技术领域不一样,但是蓝点其中的邓玉,廖苗这种,在it业界就等于是明星一样,虽然是小明星,可能是三线的。但对于聂川这样算是it圈的普通人来说,那也是明星。
所以天行道馆运营创立对于聂川来说比较陌生,想象不到具体情况,不过推动蓝点上市这种事,驾驭蓝点团队的能力,资金的运作,甚至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能力,这都让聂川直接超脱对程燃的认知。也许一时聂川都未必能梳理到这些方方面面,但是这些整体上所带来的感触,确实是超脱目前的他所接触和理解的。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就有点惊吓了。这种惊吓类似于什么如果拿学业来说,好比聂川这样的人进入一所普通高中,那就算是学神级的异类。换言之在大部分专注于埋头搞研究学术刷绩点的科大里,来了个这般年纪就把一家科技公司搞上市的大一学生,就有点横冲直撞了。
所以,究竟是不是真的……
聂川问,“你真认识以前网易lux论坛和一网情深luxbbs的版主”
在资料室不方便,程燃直接去往阳台,聂川亦步亦趋跟随,来到图书馆内天井的阳台这边,很僻静,平时很少有人来,程燃手机已经在手上,拨了电话过去,开了免提。
蓝点的邓玉接的,接起电话就传来他的笑容,“程燃,终于想到老朋友了,你小程总一个电话不容易啊……还在科大吗”
“不在科大能在哪,我在上课啊……”程燃随意的跟对方寒暄起来。
“是这样的,我这边有个朋友,是你们的fans,挺佩服你们的,计科院的高材生,你跟他聊聊满足一下他的心情……”
聂川接过去,然后就是他略显无措和那边的对话。两人一番交流过后,聂川把手机递过来。免提一直开着的,显然是邓玉最后还是要找程燃。
程燃接过来,邓玉说着,“程燃,我们有把手上股份出售一部分的计划,这事儿也因为和你有关,所以知会你一声,如果达成意向,可能你也要签署一些文件。”
“有人要买你们股份”程燃问。
“是。”邓玉在那头停顿一下,道,“有一方要出资,只是价格不多。500万,30……”
蓝点程燃当初出资入股,有30股份,otcbb上市后,程燃抛售了手上股份,蓝点团队折腾了一番,手上差不多还有60左右,这么一口气就要出售他们的一半持股,显然是如今寒冬到来,蓝点这副身板,从股价上反应,捱不住了。
对比风光时期,眼前的蓝点的情况,大概就是纳斯达克严冬下很多公司的状况,唯有凄惨可以形容……
现在有人出三百万要走百分之三十,以前觉得大概是侮辱。而现在,胯下之辱都不得不受。
蓝点团队这么钝刀子割肉下去,很可能都将拿给这种游击队资本一步步蚕食,最后闹个创始人被驱逐,收拾打包踢出的局面,在这个时期的很多业界公司司空见惯。
大浪淘沙,后世所见到的那些立足潮头之辈,都是幸存者偏差的产物。
人们歌颂他们的创富神话,崇拜于他们的激荡山河,然后把他们所说的话,生活中的习惯,奉行的个人理念,奉为成功的圭臬,奉为研究和学习的对象,仿佛只要照着这么去做,你就是下一个成功者。
但实际上,拥有同样品质的,不弱于他们的能力的,早已是处处埋尸骨。
程燃道,“我手头上还有些闲钱,就是要凑一下,既然都是要卖,如果你们和对方意向没有最终达成,不如我这边给你们收过去吧。”
电话里的邓玉兴致明显拔高,“如果是你来,那当然太好了!”
蓝点也晾得差不多了,再晾下去,可能是真得成一个烂摊子了。这个时候介入,虽然不是最好的时机,但也差不多了。
程燃觉得可以接过去。
挂了电话后,程燃看旁边从头到尾把他们的对话听了过去的聂川,“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聂川点头,“还有很多问题。不过我们先从怎么做好天行社开始……”
“我想到了一些好办法……”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宽衣解带。
第四十四章 打死
“听说你最近加入了个协会”微电子院食堂,聂云和聂川碰头吃饭,这是兄弟俩基本上很少能呆在一起时间。聂云抬头,嘴里塞着食物,嘟隆着看一眼过来。
发生在学生层面的事情聂云是不感兴趣的,虽然也明白大学时代,有各种各样的憧憬,有属于最后象牙塔时期的幻梦,但是在聂云的角度看过来,那些都已然成为过眼云烟,那些所有属于白月光的东西,还是没有迫在眉睫脚下糊口的六便士重要。
“嗯。”聂川回应的干脆。
聂云奇怪的看了自己这兄弟一眼,开玩笑似得道,“想要搞个社团我不反对,可怎么会把会长拱手让人了这可不像你的风格。而且,你们协会风评好像不是太好。”
大一社团这种事在学生中小有流传,属于科大本不可能存在的事出现了,但是负面的信息也挺多,因为集中在科大的氛围中,还是大一不好好学习的声讨。
当然,对于聂云来说,很清楚自己这个弟弟,别看性子温和,但骨子里的骄傲不比他少多少,若是平时,大家推举他当个领头人,估计他一时兴起,也就应了。而换种情况,给一个大一的打下手,这种事,他连最初的加入都不可能。
“都是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传言而已。他叫程燃,这一次的川省状元,不去清华北大,进入科大的。以前高中时候就搞出了个天行道馆,在蓉城很有名。后面蓝点lux上市,他是推动者。他很有想法,组织能力也强,我也认同他的理念,现在我在天行社组织了一些人,做外包,主要是打磨一下团队,而且是实实在在发补助的。对于一些人来说,很重要。”
听着聂川讲了程燃开道馆和蓝点团队运营的事情,聂云愣了好半晌,最后是唏嘘了一番,道,“果然有点特别。”
但他停顿了一下,皱眉道,“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项目要开始进行sice仿真分析了,到这一步,要内部封闭了。陈越要你推掉天行社的职务活动,跟着进组。”
聂川这种在大学拿了大奖无数的加入大一学生组建的天行社,是让很多人惊讶意外的,至少海报上白底黑字有他聂川的名字辅助宣传,这事传到微电子院这边,院长陈越也听到了消息。
虽然说聂川只是他手头上实验室一个打杂的,但即便是杂鱼,也是在他眼皮子底下的,而且聂川还是聂云的弟弟。所以陈越让实验室的小老板过来带话,让聂川退出这种杂务活动。
“哥,项目的情况是什么样子,你还不清楚吗如果你们的研究有方向,不是只有口号,也就算了。但关键是,连方向都没有啊,不停地换方案,你们就像是用步枪打五百米外的一只苍蝇,先说万中无一打中的情况,这之中每一次开枪都要消耗你们大量的心血,挥鞭子的人是他,拼命的是你们,但你们多数都知道,希望很渺茫的。而现在又是什么情况方向都没有的项目,却是各种旗帜已经上来招展了……哥,爸说过,做事要踏踏实实,但这件事,我觉得不踏实。哥,你就这么笃定吗”
聂云沉默了片刻,道,“我不知道,但我没有选择。”
多少人的身不由己,都是因为一个“没有选择”。
聂川点点头,“如果陈院长划下线来,组内封闭了,做这个就不能做其他的,那我……退出。”
聂云想了想道,“也好,不用一棵树上吊死。我要是做不出什么事来,败了。还有一个你,你还有路子。你还有我的经验可以借鉴。”
聂川道,“我拒绝陈院长,会不会牵累到你”
聂云摇摇头,“我作用还大,他不会太过火。你最不济找个不弱于他的导师,他影响没到在科大只手遮天的地步,或者干脆择校读研读博,还能拿你怎么样就是这摆明车马之后,就要靠你自己闯了。”
聂川点点头。
聂云眼神温和。
国内这些专业领域的淌水,很多都是像他这种可能以前仆后继的失败去铺路的人,一辈子默默无闻的人生堆出来的。
很多身处偏远地区,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供出来的家族佼佼者,进了大学,家里省吃俭用,自己节衣缩食,直到戴上硕士,博士的光环,然后走上一条连生活和未来都没法保证的专业道路。
而且不能退,一退家族的希望,地区里优秀拔尖大学生的荣誉,前小半辈子的人生历程,都半途而废,这也是很多学术圈出现霸凌的原因,因为是买方市场,给导师打杂的,身不由己者多,人生步上的就是一条狭窄的道路。而再往前,一个专业都死了,不死也是一潭死水的情况也常有,顶尖的占着,下面的人就上不去。困住的,就是那些挣扎难脱的命运。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还自由。”
……
“就这样,每天给大家讲讲世界局势,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演变,处于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大家憋不住了,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不想荒废大学,撺掇着组了一个协会,我就黄袍加身了,现在是社长大人。你要不要叫一声社长大人来听听。”和姜红芍聊跨洋电话的时候,程燃就相当的代入了老姜如果学猫叫的声音这么称呼一声的感觉,有种两世灵魂加持下的趣味和邪恶感。
“不要,社长大人听上去怪怪的……而且有点变态。”姜红芍清朗的嗓音从电话里传来,“我已经在十中校友群的群聊里看到了,有以前十中的校友还想加入你们……不过挺有意思的,耶鲁有322骷髅会,牛津有bullgdoncb,哈佛大学有orcelliancb,而中南科大里面,有你们天行社……听上去很有意思啊!”
得了,别忘记电话那头的女孩人生座右铭,就是对有趣的事物毫无抵抗力啊。
然后后半程就听到老姜在那头阐述自己的想法,“如果我来写宣传语的话,我会这样在我们的世界上,并非人人平等,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构成一个组织,隐藏在俗世之中。
组织的成员因为身份地位的特殊,他们往往能掌握到比普通人更精准的世界真相,他们知道更多的关于人类、关于这个宇宙的规则和秘密。他们的势力究竟强大到何种地步呢没有人知道。
我们只知道,他们坐在一起开一个会,就可以决定市场的走向,决定科技革命的方向,决定一场战争的开始和结束,甚至改变人类历史的走向……
一切看似有规则的人类发展的变化,令人振奋的人类里程碑,或者平静而自然的世界局势走向,其实都在受着他们的控制和操纵。
他们中,有的人是名垂千古的科学巨匠,有的人是手腕强大的政客或是大国领袖,有的人是商业帝国的首脑,有的人是笔力矫健的大作家……”
听姜红芍的兴致盎然,程燃笑着回应,“可以可以……天行社真心错过了你这么一员干将啊。”
“可以虚位以待嘛。你们协会有没有秘书长啊之类的,可以给我留一个啊。”
程燃自动代入了“秘书”这个关键词,“可以可以……那本社长就任命了,从现在起姜同学就是秘书长了。位置给你留着,随时上任。”
程燃在科大搞出的天行社动静,在十中校友群里面就有人提到了,最初是冷不丁一个校友在上面发信息,给程燃示好,问天行社对十中校友在招新上面有没有优待。立即炸出了一些潜水者,有人问什么情况的,有人喊“程社长”之类起哄的。总之大家聊到程燃的时候,都会亢奋许多。一来毕竟是十中近年来少有的话题人物,上了新闻的。二来程燃其实也不拒人千里,毕竟毕业前夕时候一大群人会在楼上喊着“神雕侠侣”的那种气氛,很大程度都让大家有着那段夏日暖黄的回忆。
后面有个说法,那个年代的蓉城十中,提到“神雕侠侣”,都知道说的是谁。
只是大家尽情调侃,有时候程燃也会跳出来回应两句,引起更热闹的氛围。老姜在群聊里却是基本上不会出现说话的。
然而其实刚刚好,大家知道她其实就在云山那里,有时候可能会对他们在网络这头的调侃蹙起好看的眉头,有时候可能又会被一些妙语惹来轻颦浅笑。光是想到她可能的样子,大家都有雀跃的参与感和逸趣。
两人打着电话,电脑开着,现在群里也是各种不消停。而此时此刻好死不死正是几个“活跃分子”的交流。
“你们说程燃都是社长了,会不会徇私招个秘书什么的”
“大有可能,反正最近我听我们舍友都说过了,也有不少女生在打听报名的事情……素质高的也不少,就是不知道程哥怎么选……”
“那一定要不一样的,前凸后翘啊……”
“怎么说”
“匀称的该有的都有的,程哥不已经有了吗,说不得要有不一样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