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果然杨信一出手,就让九千岁心情一下子舒畅了。

    不得不说对付这些所谓君子,还是得杨信这样的人出马啊,此刻的九千岁感觉头顶的天空都明朗了。

    “哪儿人”

    杨信紧接着问道。

    “临清。”

    九千岁说道。

    “啊,杨某路过临清时候,听说周科道家放贷逼死人命,另外周科道还强抢过佃户的女儿。”

    杨信说道。

    “杨佥事,阁下之无耻简直老夫生平仅见,你这编造罪名构陷忠良手段简直堪比周兴,来俊臣之流,之前连周科道家乡何处都不知道,转眼间就编造出罪名来陷害周科道,而且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阁下如此难道不怕天谴!”

    一个文官怒道。

    “他又是谁”

    杨信情绪毫无波动,反而一脸矜持地问道。

    “刑部主事顾大章。”

    九千岁说道。

    “顾主事听口音是常熟人啊,正好杨某刚刚从无锡回来,听着你的常熟口音还是有些亲切,不过杨某之前在无锡整理逆产,听那些佃户说常熟顾大章家放贷逼死人命,另外顾大章还强抢佃户女儿。”

    杨信微笑着说。

    好吧,他丧心病狂到连罪名都懒得想了。

    “杨佥事想把天下人当傻子吗”

    另一个文官不怒反笑,一脸鄙视地说道。

    “河南道监察御史袁化中,山东武定人。”

    九千岁说道。

    “杨某在大沽口,就听那些商人说,山东武定的袁御史家放贷逼死人,另外袁御史还强抢佃户女儿。

    你看,我连罪名都懒得换。

    许你们御史风闻奏事难道不许锦衣卫风闻查人许你们自己找人写揭帖,编谣言,然后再以此来风闻奏事攻击政敌,难道不许杨某派锦衣卫收买乡民,告你们这些罪名

    我就是编的啊!

    但我只要编个理由就可以去查啊!

    只要我去查那终究还是会查出东西的,我之前对鹿太公说过,别扒,一扒底下都是屎,你们谁敢保证自己家没




第二三九章 高中生皇帝和初中生皇后
    ntent

    “天”

    杨信冷笑一声。

    “我的确没想过头顶的苍天,我只需要对得起皇上就行了,不过我倒是很想问问你们,你们对得起皇上吗”

    他说道。

    说完他径直向乾清门走去。

    就在门前他回过头,看着后面这些家伙……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我们都是凡人。

    我们都没有资格谈天。

    但我想请诸位记住一点,你们面前这座皇宫里住着的是天子,而这就是大明的天。”

    他紧接着说道。

    说完他直接走进去。

    而九千岁笑眯眯地看着那些气焰全消的文官们。

    “诸位,还想继续闹下去吗你们闹又没什么用,陛下终究是天子,你们堵在这里像什么话诸位都是朝廷大臣,都是饱读诗书的,这脸面总得要吧要是连诸位都不要脸面了,那我一个老奴可就一样不要这脸面了。”

    他和颜悦色地说道。

    说完他也跟着杨信走了进去。

    后面那些大臣们面面相觑,几个胆小的终究开始退缩,他们被杨信一吓也清醒过来,话说这个奸贼可是没什么做不出来的,如果真的激怒了他,就是构陷一番然后像在无锡搞的那样,那可就真麻烦了。那不仅仅是株连某个家族,而是把整个地方的士绅全部株连,那时候跟着倒霉的士绅会毫不犹豫地出卖他们这些人的家族……

    这是绝对的。

    甚至不用去真的查什么。

    只要杨信放出风,要去查他们中的某一个,那这个人家乡的士绅为了避免这个奸贼上门玩无锡那套,会毫不犹豫地出卖他,把这个人的家族作为牺牲品换取杨信不去上门查案。

    这些人很清楚自己桑梓的节操。

    几个文官悄然起身离开,然后越来越多人离开,最后乾清门前只剩下了魏大中几个,他们面面相觑不禁露出苦笑,很显然这个结果令他们无奈。实际上他们原本的目的,也就是来向杨信示威,结果示威没成功,反而被这个奸贼几句话搞得人心惶惶。最终他们几个在那里沉默了一阵,同样意兴阑珊地站起身,架着依然还没醒来的缪昌期,默默地离开了乾清门。

    “这就是一群贱骨头!”

    九千岁鄙夷地说道。

    “贱归贱,但有几个骨头还是很硬的。”

    杨信说道。

    “陛下准备如何处置高顾两家”

    他紧接着问道。

    “目前的问题就是内阁不出票拟,而方阁老又躲着,不得不说他这个人越来越胆小了,倒是刑科那边好办,崔呈秀已经是都给事中,这件事方阁老给咱们办了,只要内阁出这份票拟,那他肯定是会过的。要不你去劝劝方阁老,他毕竟是首辅,只要他回来出这份票拟,其他几个阁臣是无法阻挡。”

    九千岁说道。

    “呃,我去估计他更不会来了。”

    杨信说道。

    方从哲摆明了做缩头乌龟。

    实际上这时候他更愿意天启把自己解职,反正他都六十出头,回家养老就回家养老吧,但这场斗争他是真不敢再搀和,本来他就是奸相了,再加上杨信和方家的特殊关系,他若充当这天启和文臣恶斗的爪牙,那基本上也就跟历史上那些奸臣一个级别了。说白了他还是害怕,害怕这场斗争结果会是天启输,哪怕这一局赢了也不代表未来会一直赢,更何况他很清楚这斗争没那么简单,杨信目前看似风光无限,但一个天启落水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那时候方家也就完了。

    所以他得留余地,他装病躲着不出票拟,内阁完全交给韩爌这些亲东林党的阁臣,那他还是可以原谅的,他还没有自绝于人民。

    而皇帝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毕竟他是唯一一个站在皇帝一边的阁臣。、

    这样他两边都有余地,都有退路,这种习惯明哲保身的老狐狸,遇上真正大事都是这种德性,包括东林党一边的叶向高几个也一样,这几个当年跟着万历的老臣都是一路货色。

    他们的头脑还停留在老人政治时代。

    但现在已经是少壮派的天下。

    “回头我跟韩爌几个好好谈谈,我会让他们乖乖出这份票拟。”

    杨信说道。

    说完两人继续向前,很快穿过乾清宫和坤宁宫,到了坤宁宫北边,然后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一堆塑像,从鸟兽虫鱼到人物,甚至还有神像,其中最醒目的是一只近十米长的龙,一个个全都刷上了漆,恍如到了某个山寨景点。还有一堆混乱堆积的建筑材料,看样子还准备搞新的,搞得原本清幽雅致的院子一片狼藉,而至今其实也还就是高中生年纪的天启,正跟一个初中生年纪的大萝莉骑在昂起的龙头上。

    看上去颇为欢乐。

    后者应该就是皇后殿下了,倒是挺漂亮的。

    不过一个虚岁才十五的大萝莉,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杨信感觉心动的,他的审美还不至于对这种几乎没有任何身材可言的动心。

    这只能说是个美女苗。

    他还是喜欢那种鲜花盛开的。

    而客氏依然坐在那里,看得出心情不是很爽。

    “奉圣夫人!”

    杨信拱手说道。

    后者对他是不敢摆架子的,赶紧起身还礼。

    这时候天启也看到他,赶紧踏着梯子下来,而且顺便把他的皇后接下来,客氏的神情更加不爽,不过还是迅速换上笑容,上前给皇上擦汗。

    “兄长,辛苦你了!”

    天启说道。

    “陛下,这里面框架都是钢筋吧”

    杨信看着那龙头说道。

    &



第二四零章 叫什么叫,等会有的你叫
    杨信的目的还是给他的南方荡寇军寻找一个根据地,而凤阳那地方还是可以的……

    那里的确穷一点。

    但那里却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控制江淮的战略要地,对江南拥有高屋建瓴的战略优势。

    临淮关浮桥是淮河上唯一的桥梁。

    直通清流关的大路相当于这个时代的国道。

    在那里建立一个基地,以民兵为依靠建立一支真正的强军,基本上就具备了对长江下游沿线所有城市的快速干涉能力,至于穷的问题更好解决,正好在那里推广新作物。

    当然,杨信目的并不只有这些。

    “改革卫所”

    天启疑惑地说道。

    “是的,太祖创立的卫所制度其实是好的,只是后来被搞坏了,但好在这个制度还在,我们需要的就是进行改革,也就是统统按照我之前在无锡搞的,把卫所军户民兵化,取消他们在军籍下的所有限制,然后把原本他们耕种的那些官田按照三四成地租租给他们。

    原本军户是上交一半给卫所。

    但问题是在军籍体系下,这些粮食都成了养肥那些世袭将领的。

    而同样在军籍体系下,军户必须服从这些将领,最后他们就变成了后者的事实上农奴。

    既然这样咱们就推倒重来。

    先把凤阳做一个试点,我从山里招募的那些棚民荡寇军,在处理完无锡的事情之后就暂时没用了,但也不能把他们解散,这些人真得很好用,臣的意思是继续招募,然后把他们安置在凤阳,就像天津的一样垦荒。但对外不要说是去改革卫所的,就是单纯给他们一个安置点,凤阳一带的荒地太多,那里最适合他们垦荒种田。

    这样凤阳各卫的将领们不会反对,甚至为了巴结臣还会配合。

    然后他们就可以在那里扎根。

    接着臣再去改革凤阳各卫,那时候那些将领想反对也没用了。”

    杨信说道。

    “准,这些人一切都照天津的荡寇军,开垦出的荒地也算兄长的,左右这次我也该给兄长封赏。”

    天启说道。

    这样就可以了。

    两人迅速抛开政务,开始继续研究科学。

    准确说是杨信给皇帝陛下解决这段时间遇到的疑惑,尤其是设计中的皇极殿钢筋水泥化问题,实际上也没多大技术难度,本身他俩计划的只是用钢筋水泥来替代那些成本夸张的楠木柱子。杨信根本就没想过在皇极殿使用钢筋水泥的房梁,目前他又不能提供真正钢筋,最多只能制造锻铁筋,这种东西做柱子问题并不大,但做横梁还是不太敢的。

    横梁依旧木制。

    只要能把那些楠木柱子替换,三大殿造价直接下降一半。

    那些巨大的楠木是三大殿的主要成本,这东西必须从南方的山林砍伐然后无数人力拖出来,再沿着长江运河一站站送来,每一根柱子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没有这些柱子,三大殿本身花不了多少钱。

    锻铁筋加水泥足够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锻铁不是钢,但无非也就是加粗而已。

    没多大点事。

    皇极殿说到底也就是个连房顶算上的八层楼而已。

    如果不是太过于毁三观,在一些不重要部件用竹筋都能撑住,另外还有一个成本巨大的组成是那些雕像,但这个目前天启已经解决,用石头雕像的确很耗费人力,但拿水泥做一个就无所谓了。就天启刚才骑的那条龙,如果真要工匠人工恐怕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皇帝陛下总共也就带着几十个工匠花了半个月。

    总之照他俩这种糊弄法,整个三大殿工程绝对不会超过三百万。

    杨信在皇宫一直待到快天黑,这才返回自己家,然后刚到门前就看见黄英气冲冲地从里面走出来……

    “呃,你要去哪儿”

    杨信愕然道。

    “回自己家!”

    黄英很不客气地回答。

    “姐姐。”

    后面紧接着出现了小喵的身影。

    很显然杨佥事的内宅问题终于爆发了。

    “这可由不得你了!”

    杨佥事很干脆地直接把她扛起来,黄英在他肩头就像一条被抓住的鱼一样扭动挣扎着,但却无法挣脱他的手,紧接着就被杨信扛回门里,后面小喵还向前准备迎接呢,杨信顺手把她拦腰抱起。

    小喵惊叫一声。

    “叫什么叫,等会有的你叫,好好教教你姐姐,她还是第一次呢!”
1...117118119120121...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