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戚金说道。

    大明朝杨佥事通常指的是谁就不用说了。

    “末将四川都司佥书充援辽总兵标下游击秦民屏见过杨佥事!”

    后者赶紧向前行礼。

    “秦将军,你的人能两天到辽阳”

    杨信扶起他说道。

    “能!”

    秦民屏说道。

    他手下的白杆兵可不比杨信那些棚民差。

    “立刻点齐一千人,我去找陈总兵要将令,后日早晨必须赶到辽阳!”

    杨说道。

    “末将明白,只是去辽阳有何事”

    秦民屏说道。

    “抄家,戚老将军,这肥差就给秦将军了!”

    杨信说道。

    “呃,末将手下到是都不缺银子。”

    戚金笑着说。

    他的浙军的确都不缺银子,戚家军的传统就是高薪,而且这些士兵甚至很多都并不全是单纯为银子,话说浑河之战后残余几百浙军,不但拒绝回乡,甚至全部主动在战场上冲锋直到全部战死,这样的士兵不可能在乎银子。

    杨信紧接着进去找陈策。

    对于他的要求陈策当然不敢拒绝。

    这时候锡尔呼纳克杜棱已经跑到十三山驿,广宁实际上已经解围,他这支援军基本上不会有真正战斗了,调一千士兵给杨信无足挂齿,紧接着杨信就拿到了他的手令。外面秦民屏的儿子秦佐明已经在等他,见礼之后带着他直接出城,城外的军营前一队白杆兵已经列队,包括白杆兵的实际统帅秦邦屏也在等他,杨信没工夫跟他们啰嗦,见礼之后直接启程。

    这一千白杆兵还是秦民屏父子带领。

    上路之后这些山民的实力真正展现,当天入夜前他们就狂奔一百多里过了三岔河进入牛庄驿。

    牛庄驿。

    “石柱很穷吧”

    杨信问道。

    “山里都一样,没多少能种田的地方,就是开些小块的梯田,平日在山林里打猎在河里捕鱼,好处是不像辽东这般冬天严寒,更兼潮湿多雨适宜种稻,故此倒也还算能吃上饭。其实以末将看,这辽东算得上土地肥沃,这一带也有水灌溉,就是太冷无法种稻而已,要是能种稻说起来比石柱强多了。”

    秦民屏笑着说道。

    这时候辽东是不种水稻的。

    真正辽东遍地水稻,其实是一直到民国才开始。

    这地方关键就是气候寒冷,留给水稻的生长期不够,至于渤海国那个不能作为标准,毕竟他们那时候气候相对温暖,而现代东北育秧通常也得四月初,甚至温度不够还得上大棚。而这时候四月初东北还封冻呢,根本不可能育秧,哪怕浸种也很难解决,实际上还有稻种的问题,至于这个时代的倭国和朝鲜同样不能作为标准。

    虽然印象中总是这两国和东北联系起来,但实际上朝鲜水稻产区维度上和黄河以南是一样的,而沈阳实际上都和北海道同一纬度了。

    这时候北海道还虾夷呢!

    “那你们为何不到外面居住呢”

    杨信很不安好心地说道。

    “外面”

    秦民屏笑了。

    “杨佥事以为外面若有容身之地,山民何至与虎狼为伴”

    他紧接着说道。

    “咱们也算一见如故,我就跟你实话实说,你应该知道我在江浙和那些士绅斗的很激烈,这些家伙都被神宗皇帝惯得不知好歹了,一心想着皇上就得把他们当大爷供着,皇上对此也很恼火,但问题是江浙的卫所糜烂,皇上想收拾他们都无能为力。正好我之前在江西招募了大批棚民当兵,这些人用着很好,就和你们的这些兵一样,一口气跑上百里都还能投入作战,而且和江浙士绅没关系,能放开手杀人。

    陛下觉得他们很好用。

    但是之前我又和内阁那几个老家伙谈妥解散这支荡寇军。

    故此陛下想了一个折中之法,就是让他们都作为我的佃户,在凤阳一带垦荒种田,他们开出的荒地都算我的,但我不收他们的租,而且还替他们交税,甚至连耕牛农具都给他们,算是用这种办法养着。

    但他




第二六六章 清洗
    第二天,辽阳城东。

    “杨佥事,咱们为何躲在此处”

    秦民屏低声问道。

    他们从牛庄避开海城大路斜插东北,一路狂奔一百二十里,最终花了八个时辰到达辽阳,紧接着就被杨庆带进山林,然后钻十几里山沟到了这里,也就是白杆兵山民出身,最擅长就是这种长途行军,换别人这时候恐怕早就累吐血了。

    哪怕这样也都一个个筋疲力尽地瘫在周围的黑暗中。

    “等。”

    杨庆说道。

    “等什么”

    秦民屏疑惑地说。

    “呃,其实我也不知道等什么。”

    杨庆很坦诚地说道。

    他的确不知道会等来什么,但无论等来什么,现在这个位置都是最好的,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在这里都会等到。

    好吧,他前面的黑暗中,其实是直通鸦鹘关的大路,不过这时候去野猪皮那里不用到鸦鹘关,清河堡就已经是建奴的地盘,在夺取叆阳后,建奴的控制区早就把抚顺关以南的边墙完全囊括,明军的防线只是从奉集堡开始,再到威宁营和连山关,相当于原本边墙防御体系的三线。

    其中重点是奉集堡。

    从鸦鹘关出击进攻辽阳对野猪皮来说难度太高。

    而连山关方向只能用于袭扰。

    只有入抚顺关攻沈阳才是最合理的,而攻沈阳的首要一点就是切断沈阳和辽阳之间的联系完成包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拿下奉集堡,然后才能截断虎皮驿这条大路。同样沈阳,奉集堡,虎皮驿这个三角防御体系,也是辽东防御的核心,其他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布置的,包括在开原的驻军也是,开原的意义只在于让野猪皮无法强攻沈阳。

    因为开原的明军会背刺他。

    威宁营以南那些,只是为了避免建奴偷袭辽阳动摇沈阳大后方的。

    至于杨庆躲在这里喂蚊子……

    “有人来了!”

    他突然用石柱土语喊道。

    周围黑暗的山林中,所有正在休息的白杆兵立刻爬起来。

    远处星光下的山路上,几点火把的亮光由远及近,杨庆向前挥了挥手,那些白杆兵迅速摸过去,这些山民做这个都熟练的很,完全就是悄无声息地在路边草丛中完成了潜伏,恍如一群扑击前的山猫盯着那几点火光。很快伴随着疾驰的马蹄声,六骑出现在他们的伏击范围,伴随一声怪异的口哨声,所有潜伏的白杆兵几乎同时扑出,瞬间六骑就被他们淹没,紧接着六个俘虏鼻青脸肿地被捆着拖了过来。

    后面几个白杆兵很干脆地戳死了受伤的马匹。

    “认识我吗”

    杨庆说道。

    那几个俘虏战战兢兢地点头。

    “我不喜欢别人说谎,告诉我你们是去干什么的”

    杨庆说道。

    “杨佥事,小的就是偷运点私货给建奴啊!”

    其中一个哭着说道。

    “呵呵!”

    杨庆呵呵了一下。

    “有谁告诉我和他不同的”

    他紧接着问道。

    其他五个面面相觑,刚才那个低头不语。

    “杀了他们!”

    杨庆说道。

    几个白杆兵立刻把刀架在六人脖子上。

    “我说,我说!”

    其中一个尖叫着。

    之前那个一脸悲愤地看着他。

    “他叫马承林,伯父马汝龙是李永芳亲家,今天得知杨佥事正在赶来,害怕被杨佥事抄家,故此连夜赶往建奴那边,想让野猪皮派兵过来,城里马家还有佟家等家做内应让建奴攻下辽阳。杨佥事,小的只是他家的家奴,小的就是奉命而已,求杨佥事饶了小的性命啊!”

    那人哭着说道。

    “留着他俩,把剩下几个戳死!”

    杨庆说道。

    这就是他想等待的。

    他在广宁折腾多日,辽阳不过相隔三百多里,消息一天就能送到,更何况他来这里一路上都是公开的,辽阳这边不可能不知道,他用孙得功一案直接可以说清洗了广宁世家大族,现在又带着白杆兵来辽阳,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辽阳这边不可能没点反应。

    石廷柱可是被他抓起来了,而石廷柱家族全在这里,他爹石瀚,两个哥哥石国柱,石天柱可全都是明军军官,还有这个马家,还有做贼心虚的祝世昌家,还有佟家的一帮子。

    他们不可能不害怕。

    这些家伙可全都是和建奴交往多年的。

    既然广宁那边都能引寇入侵,那他们这边当然也会了。

    杨庆就是等这个的。

    这样的话……

    “威宁营守将是谁”

    杨庆问道。

    “杨宗业。”

    秦民屏说道。

    “呃,算了,他那些人气质都不像!”

    杨庆说道。

    杨宗业是山西人,援辽总兵之一。

    明军这两年从各地不断调集援军到辽东,但绝大多数将领实际上真正带着的就是少数精锐家丁,剩下不过是临时招募的炮灰,就这些炮灰其实数量和实际也颇有差距。熊廷弼这两年多次整顿这个问题,然后这些将领为了避免他抓出来就在当地招募,但这些炮灰存在的意义只是用来糊弄熊廷弼,同时维持编制好用来领军饷。

    这些炮灰自己也就是混饭吃。

    &nb



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
    狂奔南下的杨信还没天亮,就已经在牛庄安排完了他的浮桥,留在这里主持运输的手下以最快速度带着三岔河的船队北上,而杨信继续狂奔到广宁北边的马市堡,在这里召集了德尔格勒的五千骑兵……

    不过德尔格勒还在广宁。

    统帅叶赫骑兵的是布扬古的弟弟布尔杭古。

    当然,无论德尔格勒还是布尔杭古,是都不会拒绝杨信调遣的,叶赫部已经成了杨信的真正爪牙,今年银矿产量几乎可以确定无疑突破十五万两,而且因为战场上始终和明军作为同盟,这几年万历和天启赏赐叶赫部也超过五万两。这一点是必须的,就冲叶赫部对战局的贡献,也值这个价,而且他们并不是因为杨信才和明军并肩作战。

    实际上之前就是战场上的盟友。

    无论哪一次明军和建奴的大战都没少了他们的参加。

    而杨信的船队同样源源不断供应所有他们想要的,有银子,有供货的,叶赫部想要什么都能得到,生活水平正在成为周围各族一致羡慕的对象。

    已经有野猪皮手下去投奔了。

    去年一年光潜逃到他们那里的八旗满洲就超过五百人。

    蒸蒸日上的好日子正在他们面前铺开,而这一切都是杨信带给他们的。

    虽然这几年战争中叶赫部死的人也不少,但这个与杨信没什么关系,就算没有杨信他们也是要死人的,野猪皮试图吞并他们又不是因为杨信,现在要想保住银矿就更离不开杨信了。

    五千叶赫骑兵立刻北上出镇远关。

    到边墙外完全放开马跑就行,五千精锐骑兵在广袤草原狂奔向东南,当天傍晚狂奔一百三十里到达长林子,这地方实际上就是台安和辽中之间,一片树木比较多的纯粹无人区,就连蒙古牧民都很少过来。但他们到达时候,一座横跨辽河的浮桥已经在河面上建立起来,甚至连两端沙滩都用刚刚砍伐的树木做出适合骑兵登桥的斜坡。

    奖励过这些船工后,杨信带着大军迅速渡过辽河。

    向前是蛤蜊河。

    在杨信亲自下水测量过之后,五千大军在一片浅水区涉水过河。

    紧接着以同样方式渡过相距不远并行南下的浑河,就这样再次面对了黑暗中横亘南北的边墙。

    然后他们直接毁边墙而入。

    黄泥洼堡。

    “诸位兄弟,明天再来放你们!”

    杨信对一帮懵逼中的明军官兵说道。

    杨佥事亲自潜入黄泥洼堡,打开城门放入叶赫骑兵,然后把睡梦中的三百明军全部捆了起来。

    后者继续懵逼中。

    他们就这样看着五千叶赫骑兵源源不断进入他们的城堡。

    五千骑兵在黄泥洼堡休息到午夜,也就是略微喘了口气,稍稍打个盹后紧接着再次全速狂奔,黑夜中五千骑兵借着月光全速向前,一个半时辰后终于遇上了封锁辽阳的白杆兵……
1...130131132133134...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