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这时候一个中年疍民被带过来,路上遇到几个葡萄牙人,还跟个老熟人一样互相行礼问候,看得出在这里熟人颇多。

    “香山县船民徐义叩见老爷,不知老爷唤我等前来有何吩咐?”

    他趴在地上陪着笑脸说道。

    “把他吊死!”

    杨信说道。

    两旁士兵立刻上前。

    徐义茫然了一下,因为杨信说的是官话,他并不明白这话的意思。

    李元低着头什么也不敢说,但徐义明显很精明,还没等那些士兵靠近,立刻从地上跳起,向后倒纵出一米多,就在两个士兵扑空的同时,他猛然转身向后狂奔而逃。但下一刻杨信到了他背后,从后面伸手掐住他脖子,带着向前的惯性一下子按在地上,徐义被摔得惨叫一声,就在同时对面那些疍民一阵混乱,上百青壮立刻向前。

    但紧接着停住了。

    因为对面上百支火qiang瞄准他们。

    “知道我为何杀你吗?”

    杨信用疍家话说道。

    “小,小的不知!”

    被他提到半空的徐义挣扎着说道。

    “因为我不需要你这样的。”

    杨信说道。

    紧接着两名士兵上前,杨信把徐义扔给他们。

    “都督明察秋毫,此贼乃是香山疍民之枭黠,与海盗勾结走私,抢劫,甚至还贩卖人口,这些年时常把咱们的良民绑了卖给海盗,据说都卖到南洋给红毛人为奴。”

    李元说道。

    杨信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李元吓得立刻跪下了。

    “都督,小的该死,小的胆小怕死不敢多管,且做这种事的不只是他……”

    他闭嘴了。

    这没什么可惊讶的,事实上东南沿海海盗都干这个,尤其是荷兰人在爪哇修筑巴达维亚城,当地土著不堪用,就靠华人负责建设,但大明百姓去南洋的除了海盗就是走私商,这些人的确会给荷兰人招募工人,可招募数量不足也就只能bang jia。而且这种沿海的bang jia式奴隶贸易,从明末开始一直延续两百年,直到清末才算结束,因为那时候不需要bang jia了,直接合法化了,而做这个的岸上没有合作者是不可能的。

    不过杨信吊死徐义倒不是因为这个。

    而是因为他不需要这样的,他要收编这些疍民,当然不会留其首领,而既然疍民已经编户化,那么这种类似士绅的角色肯定也有了。

    当然,他们和士绅不一样。

    但这个地方既然走私猖獗,而疍民又是以船为生,那这样的人只能是走私团伙的首领。

    这样的人留着做什么?

    他的目的就是毁掉这一带的走私体系,这些大大小小的走私集团,全都要最大限度清洗干净,普通疍民可以留,这些首领不能留,清理干净他们然后再重新以他的方式整编疍民,任命忠于他的人建立管理体系。给他们居住的土地,给他们新的渔船,建立和北方一样的水产加工工业,再用这些熟悉当地情况的疍民对付地方士绅控制的走私团伙。

    这就是他的沿海民兵。

    但首先得毁掉他们旧的组织体系。

    “你,带着两个营去香山,把剩下的疍民全抓来,无论男女老幼,敢反抗的格杀勿论,像徐义这样的直接就地斩首,跑了一个我让你挂第二根绞索。”

    杨信对李元说道。

    “小的这就去,小的保证一个不漏!”

    李元擦着冷汗说道。

    旁边杨寰朝两个军官一招手,他们赶紧集合自己部下然后跟着李元走了。

    “至于你们,是不是恨我?”

    杨信对着剩下那些疍民用疍家话说道。

    那些青壮都没说话,但却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他,包括原来那些羞涩少女也变成了愤怒的野猫。

    疍民女人也很有战斗力。

    历史记载虽妇女亦能跳荡力斗。

    “我给你们一个报仇的机会,给你们一人一把刀,你们可以来杀我,但逃跑者乱qiang打死,只要你们只攻击我,这些士兵就不会动手。”

    杨信说道。

    那些青壮面面相觑。

    就在同时杨信吩咐一声,那些士兵立刻拔出佩刀,然后直接扔在了那些青壮们的脚下,后者面面相觑,不过这些家伙的野性终归还是有的,紧接着一个看起来最强壮的家伙就捡起来一把刀,有他带头其他那些不再犹豫,上百青壮迅速各自捡起刀……

    “来吧,让我看看你们的本事。”

    杨信一脸装逼的淡然,背着手站在那里说道。

    最先捡起刀那个看了看左右同伴,紧接着吼叫一声直冲向前,他两旁同伴立刻跟随,看着恍如一群疯狗。

    为首那个转眼到了杨信面前,手中刀当头砍落,但就在刀落下的一刻,对面原本一动不动的杨信骤然蹿出,几乎同时一只大手糊在他脸上,按着他的头斜向后推。这家伙惊叫一声立刻向后倒下,但因为双腿依旧在向前,整个人甚至都向上翻起,然后一下子在后背砸在地上,伴着砸落的沉闷撞击瞬间昏迷。

    而此时杨信已经开始了他的表演……






第三一三章 郑芝龙
    


    “这就是你们的本事?”

    杨信站在一地哀嚎的疍民青壮中,摊着双手一脸鄙视地说道。

    不过后者倒是没有被打死的,也没有真正受太重伤的,基本上养个三五天就又生龙活虎了。

    但即便如此也让周围一片寂静。

    无论是那些葡萄牙人,前来交易的商贩,还是被赶过来伺候杨都督的前山寨守军,全都战战兢兢地看着这个堪称非人类的家伙。

    “男女分开关押,先清醒几天再说。”

    杨信说道。

    那些士兵迅速上前,把地上的疍民青壮拎起来,而另外一部分则去把剩下那些男女强行分开,直接驱赶到几个仓库,那些疍民没人敢反抗,毕竟他们也看出来了,这个恐怖的家伙并不想杀他们。而在他们不远处,一座简易绞刑架正在迅速树立起来,然后徐义被拖过去套上绞索,在那些疍民默默地注视下,几名士兵拽着绳索把他吊起……

    “叔父,这些家伙野性难驯,真好用吗?”

    杨寰问道。

    “野性?就是野兽在我手中,也一样变成最忠心的狗!”

    杨信接过手巾擦着手说道。

    “一官!”

    一个声音突然在远处响起。

    杨都督立刻转过头,就看见码头上一艘福船正在靠岸,甲板上一个年轻男子正愕然地看着这边。

    “一官,你终于回来了!”

    一个葡萄牙人朝那个年轻人喊着。

    杨信的脸上立刻露出笑容……

    “你,过来!”

    他指着那年轻人说道。

    杨寰急忙喊了一声,码头上的士兵瞬间把qiang口对准那人。

    “都督,都督,这是小人的外甥,刚从福建运货过来。”

    人群中一个大明商人急忙走出,走到杨信跟前堆着笑容行礼说道。

    “福建运货至此?”

    杨信看着他说道。

    那人脸上冷汗立刻冒出,紧接着腿一软跪下。

    “你们是三十六行的吗?只有广州三十六行的人获准和葡萄牙人贸易,你们运货也应该去广州,那么你们把货运到这里是想干什么?”

    杨信说道。

    那人趴在那里哆嗦着。

    “哈哈,跟你开个玩笑,起来吧。

    本都督不管你们那些事情,只要你们照着本都督新定的税法交税,你们爱跟谁交易跟谁交易,爱把货卖给谁就卖给谁,不过要是敢不交税,那么我就得把你们挂到这里了。本都督的规矩很简单,生意可以随便你们做,你们有本事把船开到泰西去,本都督还要送你们一块匾额,但税一分不能少。”

    杨信说道。

    “谢都督开恩。”

    那人擦着冷汗起身说道。 巨星游戏[娱乐圈]

    “你叫什么?”

    杨信问道。

    “小的泉州商人黄程,在此做海上生意,这是小的外甥郑芝龙。”

    黄程赶紧说道。

    说话间现在只有十八岁的郑芝龙被带过来,在他舅舅的示意下行礼,杨信看着这个原本历史上的海上枭雄,后者被他看得多少有些毛骨悚然,低着头一动不敢动。不过这时候的郑芝龙对杨信没什么价值,毕竟他还没去日本,原本历史上应该是明年去日本,然后作为李旦的亲信以翻译身份参与了明军与澎湖的荷兰人交涉。

    就这样开始了他东亚海上霸主的大业。

    但现在他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商人而已。

    “带着你的货去交税吧,另外这些年你们应该偷漏不少税款吧?补交一千两,以后老老实实交税。”

    杨信说道。

    “小的这就去准备银子。”

    黄程说道。

    杨信点了点头然后走向自己的临时衙门。

    “郑芝龙。”

    他走过郑芝龙身旁时候,笑容诡异地说了一句。

    后者低着头一动不敢动。

    第二天下午,前往香山一带扫荡的两个营,和配合行动的本地驻军,驱赶着上千疍民返回,双方很显然并没有发生战斗,毕竟这些疍民目前来说仍旧是大明的良民,至于那十几颗人头,估计是被哄着拿下然后砍了的。这些疍民同样被男女分开关押,之前那些只是关押而已,每天三顿饭还是管饱的,所以情绪都很稳定,毕竟他们吃饱饭的日子不多,尤其是杨信是敞开了让他们吃饱的,很多人明显心情还不错。

    但这一天杨信依然没见到广州官方的人。

    也没有书面的联络。

    就仿佛广州的大小官员,肇庆的两广总督,这些大明在广东的地方官员们全不知道他的到来,也不知道他已经把一个海道副使,一个同知,一个知县和一个参将关在大牢。

    总之没有任何反应。

    “叔父,他们这是向您示威啊。”

    杨寰说道。

    “随他们便,明天把这份告示张贴出去。”

    杨信说道。

    这是他设计的新税法。

    此前明朝在这里收的就是抽分税,目前的做法是根据船的大小,一共分不同等级抽分,每艘外国商船到达之后本地提调报香山县,香山县报布政使司,然后就是目前杨信监狱里的香山知县,海防同知,海道副使安排人过来验船,验完之后按照大小收税。过去是按照货值抽分的,但这些船在查验前就被走私商把载的货物瓜分一空,等查验官员到的时候也就剩下点渣渣,所以最后改成了直接按照船的大小来收。

    一年四万两。

    无论来了多少外国商船,大明官员一年就给皇帝收四万两。

    已经几十年这个数字了。

    这就是大明朝廷收的海关税,或者叫舶税。

    女王留步

    至于针对本国出海商船征收的,一是引税,也就是出海许可证,这个税忽略不计就可以,因为一年总共几百两,每引六两,最初才三两,一年额定发一百一十引,六百六十两,税监太监在的时候他不按限额发,可能一年收的多一些,但额定就是一年六百六十两。

    二是水饷。

    也就是本国商船货物进口税。

    这个同样忽略就可以,因为税率低得令人发指,百分之二,这种是针对合法商船收的,每年一百一十引就是一百一十艘,而且绝大多数在外海逃税提前就接货了,甚至后来水师就跟护送哪个高官显贵一样,回来一艘船就一路押送到广州防止半路卸货。

    不过问题是大明水师也走私啊,水师战舰也接货啊。

    就这税率还能收几个钱?

    至于不合法的商船……

    不合法的谁他玛进港交税啊!

    三是一项附加税。

    而且是一项脑残的附加税,因为变成了美洲白银的中转站,那些大明商船的船主把货运过去就能换大量白银,所以都往马尼拉跑,但那里回程根本没有值得运回来的东西啊。这样广州的官员收的之前那个水饷就减少,所以强制性每艘加一百五十两,这样那些商船干脆装大米,本来这是一个补充广州本地粮食不足的好办法,但官员们加了限制,最多五十石,多出的按照贩运番米收税。

    本来广州大米就不足,还为了那点不够官员一桌酒席的银子限制商船往回运大米。
1...157158159160161...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