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不过奢崇明真要叛乱,五千兵可不够,奢家与水西安家世代婚姻,安尧臣死后其妻掌权,其妻乃奢崇明之妹,但安家事务由其侄安邦彦掌管,奢家叛乱安家必然跟随,两家属民可战之兵数万。而且永宁,水西都崇山峻岭阻隔,朝廷所赖唯有各地卫所,但卫所之兵自保都难,下官这五千人最多能保奢家打不到泸州而已。

    但安家那边就无能为力了。

    一旦安家动手,以赤水卫是挡不住他们的。

    两家一合兵转头就兵临贵阳,故此那边才是最的麻烦。”

    她紧接着说道。

    “此事老姐姐就不用担心了,兄弟我别的不敢说,只要有兄弟我在的战场上还没谁能翻了天。”

    杨信说道。

    他要白杆兵的目的,也就是阻断纳溪河谷,将奢崇明的造反力量阻断在永宁避免他们北上泸州,这样就可以把这场战乱的附带伤亡降到最低了。至于向南的贵阳方向不值一提,水西安家一旦加入造反,的确可以转眼兵临贵阳,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隔壁,黔西到贵阳无非一百来里路,这些山民脚程快点两天就能跑过去。

    但他们最多也就是包围贵阳。

    原本历史上最惨重的损失,其实也就是他们包围贵阳。

    这种地方全是崇山峻岭,各地军队调集很费力,对贵阳的增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最终城内军民几乎全都饿死,但杨都督不会这么麻烦,只要安家敢包围贵阳他立刻就过去。

    有他在就很简单了。

    南边只要白杆兵能保证奢崇明不至于打到泸州。

    而五千白杆兵足够,说到底奢崇明北上也只能走纳溪河谷,否则他一样也是要在崇山峻岭间,跟泸州卫等驻军卫城纠缠。

    这就是杨信的计划。

    他既然敢挑破这个毒疮,那就是有充足把握的。

    “老姐姐,咱们这些就不用再说了,只要你给我这五千精锐就行,不过兄弟我此来其实是有另外的事情,也是一桩好生意要做。”

    杨信说道。

    “兄弟有何好生意”

    秦良玉饶有兴趣地说道。

    实际上她家已经在和杨信做生意了。

    也就是之前说的招募山民,这两年她们在附近这些土司区,陆陆续续招募了上千的山民出山,然后送到忠州的一处商号,实际上就是杨家的,再由这个商号负责送到凤阳的屯垦区。

    其实也不麻烦。

    就是直接找那些土司花钱买。

    从石柱向南,全是崇山峻岭里的乱七八糟土司,大土司中土司小土司,宣慰司,宣抚司,长官司等等,以奢崇明的永宁宣抚司为例,辖区内还有太平长官司和九姓长官司,古蔺或者现在的名字落洪之前还是奢家另一伙的。贵州和川东这片土地就是这样,卫所,汉人土司,夷人土司犬牙交错,奢家这些还是开化的土司,山里面还有些乱七八糟根本不问外事的土司刀耕火种呢。

    他们也很穷。

    给他们十两银子买一对男女他们还当好事呢。

    甚至都不用银子,秦良玉直接在这里买相对廉价的盐,然后驮着一口袋盐过去就能换一家被土司抛弃的属民。

    这段时间从这里送出去的山民都是这样的。

    不过杨信的好生意不是这个,而是

    “这个。”

    杨信把他的烟卷拿出来了。

    然后秦良玉愕然地看着这家伙点上烟吞云吐雾。

    “这个就适合你们这里种。”

    杨信笑着说道。

    这个的确最适合这里,石柱可是重要产烟区,而且原本历史上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大量种植,估计是平奢安之乱的明军带来的,要不然不至于这么快传播到这一带,要知道北方至今也还没有种植的。而这东西在贵州还有医疗效果,毕竟这里潮湿阴冷,这东西还有点效果,所以在贵州迅速扩散,尽管有崇祯禁烟令,但他的话在下面就当个屁放,崇祯末年时候贵州连小孩都有抽烟的了。

    既然这样还是从这里开始吧。

    “种子我会让忠州的商号给你们,种植和制作也教给你们,但这个不要在你们的农田种植,毕竟吃饭是最重要的,只需要在山上开些荒地来种,这个就喜欢山上向阳的山坡之类,等秋后烤干的烟叶我那里收购。”

    杨信说道。

    烟还是可以抽的。

    他也阻挡不了,如今福建山区早就到处都有了。

    崇祯以圣旨都阻挡不了,他又何必阻挡,相反把这东西引入山区让那些山民种植也挺不错,这样石柱这边种植烟草,他那里收购并加工成卷烟,再加上秘制香料和高端包装走奢侈品路线,在京城豪门家出售。至于容器肯定不能用纸盒这么老土,直接上金属盒子,甚至于高档的镀金镶宝石的,剩下就是用铁罐成罐子卖了。

    这就可以了。

    然后搞出不同口味的。

    甚至还可以配套火柴,这个有点难度,但也不是没有可能,首先白磷是现在就能做出来的,唯一问题就是恶心点,剩下白磷到红磷的转化也需要点技术来解决,不过应该没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成本很高,但作为豪门装逼的奢侈品这个就无所谓了。

    想象一下未来的大明士绅们一身儒衫,听着秦淮佳丽的歌声掏出一个珠光宝气的小盒子打开,从排列整齐的烟卷中拿出一根,再从同样精致的火柴盒拿出长版火柴划着点燃

    这个场景也是很有几分诡异的。

    既然适合这里,那秦良玉当然没意见,反正她们周围就不缺这种向阳的山坡。

    杨信没有继续逗留,秦良玉征集军队也需要时间,这里其实并不只有她们一家土司,马家只是世袭的宣抚使,但那些大家族的首领都有土官职,所以这支军队需要这些家族都同意。不过也没有问题,秦良玉在这地方一言九鼎,其他各家都听她的,但这些士兵从石柱周围集结,再加上一些必要的安排仍旧需要一点时间。

    杨信是不可能等的,他们只要能尽快赶到就行。

    这里好在有长江水路,估计半个月足够他们到永宁。

    不过他们得保密。

    好在这也不是问题,无非多雇些船而已。

    杨信紧接着离开,然后利用他的速度优势狂奔向遵义,再接着前往贵阳,这时候巡抚已经是王三善,原本坚守贵阳的李枟已经告老,原本历史上他就已经卸任,只不过王三善还没到所以留在贵阳。

    王三善还是有些才能的。

    在杨信告警后,他立刻开始布置预作防范,不过他缺饷,这个只能由杨信先从贵阳的守诚钱庄代付一万两,这里的钱庄存银不多,随后会从南京的钱庄调一批过来备用。现在守诚钱庄已经代理了朝廷的很多支付,反正最后九千岁会加上一部分利息还上,而白银的运输就是钱庄自己的事情了,这种支付手段被官员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

    因为这样他们就没法从中捞钱了。

    要知道光各省白银解运重铸的火耗,就能让那些官员捞一笔。

    离开贵阳后杨信又跑到赤水卫和毕节卫,完成对这些地方官员的警告,拎着尚方宝剑命令他们做好准备,然后这才返回他已经离开了二十天的永宁。






第三六八章 清君侧
    


    “奢宣抚使,还有十天”

    杨都督坐在一张同样十六人抬的太师椅上,看着迎面路遇的奢崇明说道。

    “下官正在搜捕。”

    后者随意地行礼说道。

    “我想你不会让我失望的,对了,你们这永宁山清水秀,看看这河水都清的跟水晶一样,我准备在这里修个园子,以后每年冬天到这里来住些日子,顺便再安排些家奴过来开个荒,奢宣抚可不要不欢迎吆。”

    杨都督说道。

    “下官自然是欢迎的。”

    奢崇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那就这样定了,奢宣抚也抓紧些,杨某还要再看看风景,就不耽误奢宣抚搜捕逃犯了。”

    杨信说道。

    说完他的太师椅继续向前。

    “都督,前些天奢崇明去了大方,估计是去找安邦彦了,另外奢家的青壮也都以搜捕为名集结起来,这些天一直在各处关卡,估计得有两万多人,而且他弟弟也在各处土目间联络游说,据说颇有些不臣之语。”

    旁边的林问本看着依然站在那里的奢崇明等人低声说道。

    “怕什么就是那杨应龙又如何”

    杨都督高声说道。

    林指挥赶紧闭嘴,然后小心翼翼地看着后面的奢崇明。

    奢崇明朝他微微一笑,紧接着带领手下转头走了,林指挥心惊胆战地长出了一口气

    “你很害怕永宁卫就这么怕他们”

    杨信说道。

    “都督有所不知,咱们永宁卫虽说是员额五千多人,但实际上经历当初播州之乱和奢家内乱一直就在打仗,缺额至今很多还没补齐,还有一些调到了遵义等地镇守,目前算算也就两千多不到三千兵,算上余丁也就四千多点。奢家一声号令三万青壮可集,上次他们内斗时候,光奢世统就调动了一万多蛮兵,都是山野里凶悍能斗的,他们真要闹事永宁卫转眼就完了,都督其实不妨宽限些,实在不行末将等凑些银子”

    林指挥说道。

    “闭嘴,你这是什么话”

    杨都督怒道。

    林指挥一脸忧郁地赶紧闭嘴。

    “你祖上是什么出身”

    杨都督喝问。

    “回都督,末将祖上是跟着开平忠武王的部将。”

    林指挥说道。

    “你说这话有脸见贵祖你们是太祖设立的镇守之将,世代承袭,太祖要你们在这里是镇压这些土司,确保他们不敢生异心,他们敢造反你们就杀,拿银子收买岂不是耻辱再敢说这种话小心尚方宝剑,他们是山民凶悍,你们就是世代软弱的你们手中的刀剑火器大炮难道是摆设从明天开始,所有青壮也别搜捕了,都集结起来,本都督要检查军备,我的银子取来没有”

    杨都督喝道。

    “回都督,已经取来。”

    林指挥说道。

    “明日操练,顺便发银子,你不是说总共四千多青壮吗一人二两,明日操练表现好的奖五两,另外把永宁卫老弱妇孺统计一下,明天同样到城外集合发银子,每人一两,记住了,银子本都督不缺,但不能给他们,要给也得给咱们自己兄弟。”

    杨都督说道。

    好吧,林指挥并没有因此而欢呼。

    毕竟这样他们就没法克扣了,不过他也不敢说什么,人家身旁是铡刀一样的尚方宝剑呢,话说林指挥也是头一回见有尚方宝剑跟铡刀一样,而且据说这把尚方宝剑已经砍了一千多颗人头。伺候着这位祖宗还是老实点吧,人家那是真正只手遮天的,他一个小小的卫指挥,还不是掌印指挥,那还是老老实实的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杨都督的十六抬太师椅昂然向前。

    这就是太师椅。

    十六个人抬那也是太师椅。

    然后他就这样悠然地欣赏着风光,不过这个地方的风光确实不错,四周青山绿水,中间一座幽静的城市,河面一艘艘小船甚至竹排,无论山间平地还是山坡梯田上都是油菜花盛开,蓝天白云下明净的黄与绿互相映衬

    “都督”

    林指挥提醒都快打瞌睡的杨都督。

    然后前面一个卑躬屈膝的人赶紧带着应该是儿子上前。

    “下官九姓长官司长官任世藩见过都督。”

    他说道。

    “罢了,起来吧,这是你儿子”

    杨都督说道。

    “这是犬子祈禄。

    孽畜,还不快给都督磕头。”

    任世藩说道。

    那年轻人赶紧趴在那里磕头。

    “起来吧,我就喜欢年轻人,赏你了。”

    杨都督拿颗宝石扔给后者。

    “谢都督赏赐。”

    任世藩父子赶紧感谢。

    “看你们不像土人吧”

    杨信说道。

    “回都督的话,下官祖籍应天府溧水县,祖上是随傅颖国入蜀的部将,因熟悉土人民情,就被封世袭长官司。”

    任世藩说道。

    “这也是功臣之后啊,那就赶紧回去,把你部下青壮也带来。”

    杨信说道。

    “呃,下官治所距此近百里。”

    任世藩愕然道。

    “随你便,一个青壮二两银子,到的就有份。”

    杨信说道。

    “孽畜,还不快骑马回去叫人来伺候都督。”

    任世藩毫不犹豫地一脚把他儿子踹出去。
1...197198199200201...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