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不过天启也没改这份圣旨。



    但他却替他死鬼爹给始终没有得到妃子封号的西李封了康妃。



    如果不是那份圣旨有问题,那就只能说天启脑子有问题了,但事实上他脑子没任何问题,“虽不好静坐读书,然能留心大体,每一字一言迥出臣子意表”,甚至大臣要将宁远的红夷大炮撤到山海关,他都明确批示大炮一撤人心动摇……



    这是《酌中志》说的。



    而这本书作者,就是天启年间司礼监专门负责文案的太监刘若愚。



    虽然刘若愚是聪明人。



    他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而这本书本质上是他因为被以魏忠贤党羽的罪名下狱,他写了给自己洗脱罪名的,核心目的是迎合崇祯,确保崇祯杀魏忠贤的正确性,其主要目的是踩魏忠贤。但在天启的个人问题上,他没必要撒谎,撒谎只能让崇祯砍了他,说到底

    底崇祯也不可能允许他造自己哥哥的谣。所以这本书的天启才是真正的天启,不爱学习,草书不会写,也不屑于学,但并不是完全不管朝政,甚至还会亲自批阅奏折。



    而且对宁远之战非常重视,日夜焦思,未遑自安。



    至于不识字这种鬼话,也就只有那些给咱大清写历史的文人们能编出来。



    九千岁示意他别出声。



    这时候里面一个比他年纪略小些的太监看到他们,立刻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



    “大哥!”



    他低声说道。



    “叫二叔!”



    魏忠贤对杨信说道。



    “二叔!”



    杨信低声说道。



    “你就是老黄那个內侄,倒也有出息了,你的事大哥跟我说了,用不着太担心,万岁爷都准了的,那些文臣还能反了天不成。今天叫你来,是皇长孙在万岁爷处看了你的那个什么仪,也想要一个,不过万岁爷没说赏赐,皇长孙也没敢直接提,故此想让你再做一个新的。另外皇长孙还有些事想问你,好好伺候着,若皇长孙开心了,到万岁爷那里给你求个情比什么都好使。”



    那太监说道。



    “多谢二叔!”



    杨信赶紧拱手说道。



    “先等着,我去跟皇长孙说说。”



    那太监说道。



    说完他就进去了。



    “这是大爷把兄弟魏朝,也是王安手下亲信,当初大爷伺候王才人,也是靠着他的提携。”



    九千岁说道。



    杨信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这时候他和魏朝之间关系还没破裂,不过按照时间算九千岁肯定已经和客氏勾搭了,这个女人正笑吟吟看着这边,搞的就跟一对狗




第四十四章 天启与崇祯
    “这里是”



    杨信站在一处小院门前,小心翼翼地窥视着里面,明明知道这是哪里,还装出一脸懵逼的表情问道。



    那院里是天启。



    未来的大明木匠皇帝,依然在做着他最喜欢的工作,坐在一张树荫下的石桌前,目不转睛地玩着一个复杂的鲁班锁。后边还有一个中年的宫女在给他扇着扇子,而左右一男一女各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趴在桌上,好奇地看着他玩鲁班锁。男孩已经不是很感兴趣,正抬着头向这边望,那个小女孩依然兴致勃勃,而一个美艳的少妇就坐在他们不远处,在宫女扇的凉风中同样昏昏欲睡……



    倒是一片午后一家其乐融融的画风。



    那个小男孩应该是崇祯,大明亡国之君今年八岁了。



    小女孩应该是乐安公主,和崇祯同岁,崇祯自挂前一年病死,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候还没下葬,她的驸马把所有儿女捆在棺材边,然后一家人点了把火。



    天启身后的宫女肯定是客氏。



    至于那个美艳女人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李了,话说东林群贤把一个身份低微的选侍,一个只比宫女身份略高点的女人,一个同样出身低微,外面没有任何文臣武将支持的女人,说成野心勃勃差一点变大明的武则天,这想象力也的确丰富。媚娘姐姐地下有知恐怕得笑死,且不说大明朝就没有一个太后执政的,哪怕万历他妈都没做到,西李一个连妃子都不算,仅仅在宫里妃嫔等级排倒数第二的选侍,哪来那么大的雄心壮志



    她外面有人还是里面有人



    她说白了就是天启的饲养员。



    而且只养了一年多点。



    天启他妈王才人是今年三月才刚刚死的,天启身上至今穿着斩衰,旁边还有一根桐木杖,还说天启从小害怕她,说句实在话,真要是那样的话,目前已经是半大小子的天启,现在拎起这根棒子把她敲死都没什么大不

    不了。



    朱常洛也不可能把儿子打死给她偿命。



    万历的确对这个儿子看着就烦,但对这个孙子可很喜欢,明年就会直接封皇太孙的。



    此时这东宫应该没有身份高过选侍的女人,太子妃郭氏万历四十一年就病死了,一个女儿夭折,她病死后就是王才人,明朝妃嫔等级才人贵人选侍淑女,王才人比李选侍高两级。而崇祯他妈则是最低等淑女,因罪被打死,然后崇祯交给西李照顾,实际上已经照顾了多年,直到移宫案之后才转给另一个李选侍也就是东李来照顾。从这一点上看,朱常洛对西李那是绝对的信任,他活下来的两个儿子,全都交给了这个女人,加上她自己生的乐安公主,他活下来的五个孩子里面三个给她照顾。



    而在移宫案之后由天启的启蒙老师太监刘良相拟旨,说天启说他妈是被西李打死的,还说天启他妈临死前遗言和西李有深仇大恨,以此来作为西李恶贯满盈的证据。



    但几年后天启就把他杀了。



    不过天启也没改这份圣旨。



    但他却替他死鬼爹给始终没有得到妃子封号的西李封了康妃。



    如果不是那份圣旨有问题,那就只能说天启脑子有问题了,但事实上他脑子没任何问题,“虽不好静坐读书,然能留心大体,每一字一言迥出臣子意表”,甚至大臣要将宁远的红夷大炮撤到山海关,他都明确批示大炮一撤人心动摇……



    这是《酌中志》说的。



    而这本书作者,就是天启年间司礼监专门负责文案的太监刘若愚。



    虽然刘若愚是聪明人。



    他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而这本书本质上是他因为被以魏忠贤党羽的罪名下狱,他写了给自己洗脱罪名的,核心目的是迎合崇祯,确保崇祯杀魏忠贤的正确性,其主要目的是踩魏忠贤。但在天启的个人问题上,他没必要撒谎,撒谎只能让崇祯砍了他,说到底

    底崇祯也不可能允许他造自己哥哥的谣。所以这本书的天启才是真正的天启,不爱学习,草书不会写,也不屑于学,但并不是完全不管朝政,甚至还会亲自批阅奏折。



    而且对宁远之战非常重视,日夜焦思,未遑自安。



    至于不识字这种鬼话,也就只有那些给咱大清写历史的文人们能编出来。



    九千岁示意他别出声。



    这时候里面一个比他年纪略小些的太监看到他们,立刻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



    “大哥!”



    他低声说道。



    “叫二叔!”



    魏忠贤对杨信说道。



    “二叔!”



    杨信低声说道。



    “你就是老黄那个內侄,倒也有出息了,你的事大哥跟我说了,用不着太担心,万岁爷都准了的,那些文臣还能反了天不成。今天叫你来,是皇长孙在万岁爷处看了你的那个什么仪,也想要一个,不过万岁爷没说赏赐,皇长孙也没敢直接提,故此想让你再做一个新的。另外皇长孙还有些事想问你,好好伺候着,若皇长孙开心了,到万岁爷那里给你求个情比什么都好使。”



    那太监说道。



    “多谢二叔!”



    杨信赶紧拱手说道。



    “先等着,我去跟皇长孙说说。”



    那太监说道。



    说完他就进去了。



    “这是大爷把兄弟魏朝,也是王安手下亲信,当初大爷伺候王才人,也是靠着他的提携。”



    九千岁说道。



    杨信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这时候他和魏朝之间关系还没破裂,不过按照时间算九千岁肯定已经和客氏勾搭了,这个女人正笑吟吟看着这边,搞的就跟一对狗



第四十五章 做人不要那么嚣张
    “不想皇长孙倒是与你颇能谈得来!”

    西李意外地说道。

    这个女人正凑在他们旁边,一脸好奇地看着杨信给天启画魔方的结构图,不过明显很懵逼,其他人也都一头雾水,但天启却看得一脸认真表情。杨信多少会一点制图,虽然真正的谈不上,但画个简单的三视图和立体图还是能做到,魔方也不是什么复杂结构。

    很显然这些外人看来莫名其妙的图已经被天启看懂,也就是说这个少年有着极好的空间想象力和聪慧的头脑……

    “此物可以用象牙做,工匠就能雕刻出里面的!”

    天启没理他后妈,一脸激动地看着杨信画在地上的图说道。

    “我没钱!”

    杨信很坦诚地说。

    后面九千岁和魏朝整齐地扶脑门。

    “我真没钱,我全部身家加起来大概还有三十两银子,而且至今还住我大爷的房子,天天跟着徐赞善外甥蹭吃蹭喝。我可不知道购买象牙,雇工匠最后得花多少,但想来三十两银子还是很紧张的,这东西得做成比拳头还小的一个,里面得极为精确,普通工匠未必能做成。再加上肯定少不了出现的废品,最终的造价估计不会少于百两,所以我就算想送皇长孙这个也做不到。”

    杨信两手一摊说道。

    天启转头看了他后妈一眼,但却没有说话,充分展现了一个叛逆期少年和后妈之间的尴尬关系……

    “娘娘,这个就算奴婢孝敬皇长孙了。”

    九千岁笑着说道。

    “我去求皇爷爷,你以后还是继续在这里伺候吧,别人弄的那些饭菜我不喜欢吃,更何况以后我也少不了要找他!你在西库当差,来来回回终究不方便,这东宫到西库也得好几里路呢!”

    天启说道。

    他还是没管他后妈。

    这是很正常的,他妈和西李关系不可能好,一个都快高中生年纪的刚死了亲妈,能跟这样的后妈关系好那就见鬼了。

    “那就依皇长孙,也别去劳烦万岁爷了,我去求皇贵妃就行。”

    西李略显尴尬地说。

    杨信向她报以同情的目光。

    西李摇着小团扇微微叹了口气,一副后妈不易当的表情,不过倒是颇有些恋恋不舍地看着杨信的好皮囊。

    而九千岁已经趴在那里激动地谢恩了。

    当然,杨信就是故意给九千岁表现的机会,他往这边跑的那么勤,目的无非就是回来,但不知道他之前和王安发生过什么,总之他在王才人死后就被撵出东宫。既然走王安的门路无法回来,那就干脆另辟蹊径好了,他巴结郑贵妃目的估计也是如此,后者终究是说了算的,郑贵妃要让哪个太监来伺候皇长孙,那王安是不敢阻拦的。说到底皇贵妃才是真正后宫之主,皇贵妃可不是贵妃,事实上准确说是副皇后,享受和皇后相同待遇的。

    西李能抚养天启,也是靠着巴结郑贵妃。

    这是万历亲自下的命令,而万历对这种事肯定是听了郑贵妃的。

    杨信紧接着要了纸笔,重新把地上的图画出来,就在这时候,一个青袍文官走进来……

    “孙中允来了!”

    西李摇着小折扇笑着说道。

    “见过选侍!”

    后者拱手行礼说道。

    西李还礼。

    这个人虽是文官,但长相却有几分粗豪,一脸络腮胡,身材魁梧,穿上盔甲倒有几分猛张飞形象。他的官服和徐光启相同,也就是说他是六品,不过正六品还是从六品这个杨信分不出,徐光启实际上是从六品。

    “皇长孙!”

    他朝着趴在桌子上看杨信画图的天启说道。

    后者抬起头。

    紧接着那脸色就很不好了。

    魏忠贤悄然向杨信使个眼色,杨信把图向天启一推。

    “皇长孙,这些图您留着研究,以后有什么需要再叫我,草民先回去把徐赞善那边的做好,至于魔方估计也用不了多久,地球仪您什么时候做好直接叫我就行。不过绘图那人我不太方便联系,她是个女的,而且最近街上正有人造我们之间的谣,到时候得麻烦娘娘召她。估计娘娘也知道她,就是方阁老的侄女,方大先生之女,上次的地球仪就是她绘制,地图的底稿也在她那里。”

    他接着说道。

    “此事容易,妾身叫她过来,到时候你们在一同给皇长孙完成。”
1...1920212223...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