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他说道。



    “我作证,他们还打伤了我的家奴!”



    汪汪愤慨地说。



    “皇长孙,我们只是去捉拿逃犯杨信而已!”



    一名青虫立刻喊道。



    “然而皇贵妃及方阁老,早就已经分别派人传达陛下口谕,以献宝有功赦免杨信之罪,此事早就众所周知,那么这逃犯之名从何而来”



    陈于阶说道。



    “此贼杀人潜逃岂能赦免”



    一个青虫喊道。



    “这大明天下是你家的吗陛下口谕都不管用了你都能一句话否定陛下的旨意了”



    九千岁冷笑道。



    “死阉狗,此处可有你说话的份”



    另一个青虫怒喝道。



    “吆,这才是个监生

    就能不让别人说话了,这要是哪天当了首辅,岂不是要让皇上也闭嘴这就是圣贤书教你的皇上的话你们都敢不听,皇上赦免的人你们看不顺眼就要抓,哪天是不是你们看皇长孙不顺眼也敢闯东宫”



    许显纯很恶毒地说道。



    “皇长孙,此事暂且不提,下官这伤总不是假的吧”



    刘御史继续漏着风吼道。



    他知道再纠缠没有好处,杨信的前半截早就揭过,无论郑贵妃还是方从哲都明确派人传了口谕,只是没有正式的圣旨,薛贞也只是疑惑为名,上奏要求皇帝确认,但这份奏折留中不报没有下文,那么之前的口谕就是有效的。无论谁也不能再以之前罪名抓杨信,更别说这些监生没有执法权,他们的行为本质上就是私闯民宅加私刑,这无论怎么算理都在陈于阶那边。



    但杨信打伤他就不一样了。



    这个是口谕赦免之后的再次犯罪,这个是谁也洗不清的。



    “皇长孙,此事草民认罪!”



    杨信突然说道。



    所有人全都意外地看着他。



    “皇长孙,草民性格有点冲动,一时没能忍住心中怒火,的确是打了这位官老爷,虽然这是被他们逼的,若草民不逃走,被他们枷起来抓到衙门,估计少不了被他们打死,但草民终究是犯了国法,草民认罪伏法。



    但草民想求皇长孙一事。”



    杨信说道。



    “说!”



    天启饶有兴趣地说。



    “草民之前对万岁爷说过,草民能做大明盛世一草民足矣,但如今恐怕是做不成了,草民不想就这样死,草民还想最后为陛下尽忠,如今辽东建奴作乱,与其死于法场,倒不如让草民死于为国杀敌的战场。草民想请皇长孙带草民去承天门敲登闻鼓,求万岁爷给草民一个最后为万岁爷尽忠,报效国家的机会,草民愿以白身赴辽东杀贼。纵然不能杀了那野猪皮,也要斩其宗族几颗人头,以报答万岁爷和皇贵妃的厚恩,若是昊天上帝保佑

    ,草民能生擒野猪皮或其子孙,那时候再来献俘阙下任凭陛下发落。



    若草民失败,那就死在战场上不用劳烦朝廷的刀了。”



    杨信一脸的悲壮说道。



    四周一片愕然。



    “哼,你不过是想借此逃跑而已!”



    一名青虫突然冷笑道。&l




第五十二章 登闻鼓
    登闻鼓院。



    杨信在一片瞩目中,敲响了眼前的登闻鼓,代表着平民向最高统治者上诉权的鼓声,在空旷的承天门前回荡……



    “行了,随便敲几下就行!”



    天启无语地说道。



    “我能多敲几下吗”



    杨信说道。



    旁边的值鼓给事中一脸尴尬。



    “他能多敲几下吗”



    天启问道。



    “皇长孙,这倒是没有规矩说只能敲多少下,只是这诉状已递,按说也就用不着再敲了!”



    值鼓给事中说道。



    他还头一回见敲登闻鼓上瘾的。



    “那就多敲几下吧!敲个鼓你都不老实,登闻鼓敲出将军令,你还有什么不会的有这本事怎么不学着把字写会陈给事中,跟我一同进宫递这份诉状,至于你们看好了他,出了事情我惟你们是问,许佥事,这里交给你,谁敢再抓他就给我打出去!”



    天启对许显纯说道。



    后者其实是九千岁叫的,徐府管家半路遇上九千岁,九千岁进宫路上遇着许显纯,他怕时间仓促无法及时赶到,请许显纯过去拖延时间。老许知道杨信和天启有勾搭,以他的年龄很有向天启表现一下的必要,所以很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跑去表现他的仗义执言



    很显然他成功了,他让自己成了天启信赖的人。



    至于保护杨信,这个完全不值一提,这座登闻鼓院就是锦衣卫把守的,原本是监察御史管,但后来经常有敲登闻鼓的在此自杀以表明自己控诉的真实性,所以只好派遣大批锦衣卫看着这里



    而主管也换成了六科的给事中。



    这座给平民提供的,专门用于直达天听的登闻鼓院,这可不是咱大清谁敢敲先来三十大板的那个。



    在明朝它其实经常被敲响。



    而且理由五花八门,有因为冤案跑来申诉的,有申请表彰节烈的,

    ,还有要求替夫服刑的,甚至嘉靖年间还有死刑犯行刑当天家人来敲鼓的。最夸张的是弘治年间,几百名自己已经解决了,但却没有门路进宫的公公志愿者,居然还跑来敲鼓,抗议皇上不给他们进宫伺候的机会,强烈要求进宫当太监。



    气得弘治让锦衣卫把他们全抓起来扔进了监狱。



    “杨兄弟,你真准备去辽东”



    天启走后,许显纯拉过一张椅子坐在旁边,在将军令的鼓声中看着杨信说道。



    后者终于停下了。



    杨信把鼓槌拍在鼓上,长出一口气。



    “痛快!”



    他说道。



    “不然还能怎样就连万岁爷的口谕都不管用,就连皇长孙亲自出面都没用,我这条命还有其他保住的办法吗与其让那些文官把我送上法场砍头,还不如去辽东杀个痛快,就算死在战场也不受这个气!”



    杨信紧接着说道。



    “是条好汉!”



    许显纯挑着大拇指说道。



    “不过我倒是有个招教你,以你的身手适合暗中刺杀,回头我给你写封信带给李都督,让他找几个熟悉建奴那边情况的家奴,给你带路潜入建奴巢穴。不管是谁,只要能刺杀一个有些身份的,那么李都督就可以给你记功,这样你有功就可以脱罪,哪怕多杀几个普通建奴也行,左右他们也都好认,有个五六颗首级就足够。



    老的小的都行



    挑那些落单的下手,以你的本事弄死他们很容易,只要有建奴人头就行,这样李都督脸上也好看。至于文官那里,熊廷弼是辽东巡抚,曹文诏是他亲兵,这种事情上不会为难你的,朝廷这边知道些什么无非前线怎么报而已,更何况无论你杀的是什么身份,朝廷这边都是可以拿来传邸报宣传的,这种事情官军都是常干的。”



    他紧接着说道。



    “多谢许佥事,杨某要是能活着从辽东回来,以后少不了报答此恩。”



    杨信说道

    道。



    这也是一个选项。



    他并不准备在明军发展,就是想去立点战功去堵文官嘴。



    事实上在明军里面也没法发展。



    这时候大明又不缺能打的,曹文诏叔侄,周遇吉,满桂,赵率教这些人哪个不能打浑河之战的戚家军不能打还是白杆兵不能打大明根本不缺能打的,但这些人都没用,浑河之战戚家军和建奴打出的一比一的交换比,这还是戚继光死了几十年后已经大幅退步的戚家军。只要明军都是这样水平,建奴只能跪着唱征服,大明根本不需要什么西班牙方阵,莫里斯方阵或者古二爷,只要把几十年前戚继光那些原样复原,最多加上红夷大炮。



    然后就可以横推建奴了。



    军事上可以说大明不存在任何问题,从武器装备到战术体系,从将领水平到军队构成,统统都没问题,这时候明军也是雇佣兵,九边五十九万野战军全是雇佣兵。



    十八两银子年薪。



    而且这只是基本军饷,在外驻扎作战更高,在朝鲜期间最高平均每人开支达到三十两,这时候每年用于九边的军饷加起来高达一千多万两,甚至崇祯时候军饷每月三两以上已经是普遍现象,最高纪录在孙承宗时候,增兵两万一年花近两百万,平均每人近百两。



    但这些终究是没用的。



    因为这是虚的,就像陈于阶说道,这就是扔在这个钱箱里的,实际上全都被从上到下,从文到武,从太监到民间商人给瓜分了,留给士兵的有多少那就真凭良心了。大明不缺精兵猛将,不缺装备战术,缺的只是一个能让这些发挥作用的政府,一个能够让这一千多万两军饷,五十九万雇佣军真正发挥作用的政府,就靠着目前这些仅仅因为一个正一品武将不去拜见正三品文官,就愤而一致围殴的文官们,这大明迟早药丸。



    所以朝廷内部的改革最关键。



    而内部改革的唯一希望,就在天启和九千岁这对组合,所以杨信真正的发展方向还是加入光荣的阉党行列。虽然阉党也不是好东西,阉党

    和东林党的区别无非就是利益集团的不同,前者是土地士绅后者是工商业士绅,但本质上都



第五十二章 登闻鼓
    登闻鼓院。



    杨信在一片瞩目中,敲响了眼前的登闻鼓,代表着平民向最高统治者上诉权的鼓声,在空旷的承天门前回荡……



    “行了,随便敲几下就行!”



    天启无语地说道。



    “我能多敲几下吗”



    杨信说道。



    旁边的值鼓给事中一脸尴尬。



    “他能多敲几下吗”



    天启问道。



    “皇长孙,这倒是没有规矩说只能敲多少下,只是这诉状已递,按说也就用不着再敲了!”



    值鼓给事中说道。



    他还头一回见敲登闻鼓上瘾的。



    “那就多敲几下吧!敲个鼓你都不老实,登闻鼓敲出将军令,你还有什么不会的有这本事怎么不学着把字写会陈给事中,跟我一同进宫递这份诉状,至于你们看好了他,出了事情我惟你们是问,许佥事,这里交给你,谁敢再抓他就给我打出去!”



    天启对许显纯说道。



    后者其实是九千岁叫的,徐府管家半路遇上九千岁,九千岁进宫路上遇着许显纯,他怕时间仓促无法及时赶到,请许显纯过去拖延时间。老许知道杨信和天启有勾搭,以他的年龄很有向天启表现一下的必要,所以很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跑去表现他的仗义执言



    很显然他成功了,他让自己成了天启信赖的人。



    至于保护杨信,这个完全不值一提,这座登闻鼓院就是锦衣卫把守的,原本是监察御史管,但后来经常有敲登闻鼓的在此自杀以表明自己控诉的真实性,所以只好派遣大批锦衣卫看着这里



    而主管也换成了六科的给事中。



    这座给平民提供的,专门用于直达天听的登闻鼓院,这可不是咱大清谁敢敲先来三十大板的那个。



    在明朝它其实经常被敲响。



    而且理由五花八门,有因为冤案跑来申诉的,有申请表彰节烈的,

    ,还有要求替夫服刑的,甚至嘉靖年间还有死刑犯行刑当天家人来敲鼓的。最夸张的是弘治年间,几百名自己已经解决了,但却没有门路进宫的公公志愿者,居然还跑来敲鼓,抗议皇上不给他们进宫伺候的机会,强烈要求进宫当太监。



    气得弘治让锦衣卫把他们全抓起来扔进了监狱。



    “杨兄弟,你真准备去辽东”



    天启走后,许显纯拉过一张椅子坐在旁边,在将军令的鼓声中看着杨信说道。



    后者终于停下了。



    杨信把鼓槌拍在鼓上,长出一口气。



    “痛快!”



    他说道。



    “不然还能怎样就连万岁爷的口谕都不管用,就连皇长孙亲自出面都没用,我这条命还有其他保住的办法吗与其让那些文官把我送上法场砍头,还不如去辽东杀个痛快,就算死在战场也不受这个气!”



    杨信紧接着说道。


1...2425262728...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