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这也是天启为何敢毫无顾忌地往他家跑。



    相反如果这时候让天启这样随意跑到方从哲家,甚至熊廷弼家而且公然留宿,那他也是不敢的。他爹的太子之位还不稳,只要福王还在那里,郑贵妃就不会放弃努力,他爹的太子之位直到明年万历正式封他为皇太孙才算稳固。



    第二天杨信什么也没干,就是给这个未来的皇帝突击讲课。



    而且什么都讲。



    天文地理,自然科学,世界地理再加各国历史,尤其是大航海和海外殖民……



    “三艘船啊!”



    杨信指着刚从方汀兰那里拿来的世界地图原稿说道。



    “他们就驾驶着三艘帆船,而且最大的一艘也就是几百料,还不如咱们的千料海船,剩下两艘跟咱们的漕船差不多,人家就敢在根本不知道目的地的情况下直闯浩瀚大洋,在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航行一万多里。而我们呢,连福建对面两百里外的台湾岛,我们都放任着荒芜不去开垦。



    西班牙人去美洲杀光土人抢光他们的金银,占据他们的无边沃土,而我们呢郑和当年带着几万精锐大军远航西洋,几十年一次次航行,居然没在南洋留下一块殖民地。那里有多少沃土一个爪哇岛就能养活半个大明的人口,那里水稻一年三熟,而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随随便便一亩地每年就能收获至少千斤。郑和几乎每一次都经过那里,但却从没想过要把那些土人弄死然后占领。



    差距啊!



    这就是差距!



    人家发现一块新的土地,想的是杀光土人,抢光财富,然后彻底占据这块土地,移民过去繁衍生息,

    ,不用一百年,五十年后这片土地就彻底变成他们的了。



    而我们呢



    居然带着我们的好东西去给他们换取那些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郑和的确带回了无数香料,用这些香料支撑成祖皇帝扫北。可他为什么不占领,然后直接拿呢即便是现在,那里也不过几十万土人,郑和的船队往返两次运过去十万大军,不出五年彻底拿下。



    如今荷兰人正在那里进行征服,总共就几千荷兰人,已经打得土人求饶,甚至开始在那里筑城,以后谁去买香料必须经过他们。土人敢偷偷卖给外人他们就去屠村,外人敢绕开他们买香料,他们就去拦着把船给打沉,每年坐收金山银山,看看人家做的,再看看咱们做的!



    差距啊!



    这就是差距!”



    他痛心疾首地说。



    “开拓征服可不是你这样张口就来的,成祖征服安南,最终结果又如何”



    徐光启说道。



    “那只是因为成祖杀的太少,更何况安南人口众多,那里本来就与这些蛮荒之地不同。说到底还是我们的征服方式错误,看看现在的美洲,几乎就没有土人反抗,因为敢反抗的土人都已经变成死人了!”



    杨信说道。



    天启听得一脸认真。



    很显然未来大明皇帝的思想正在被这个坏人污染。



    和徐光启这些人的老生常谈相比,明显还是杨信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更符合一个十四周岁,十五虚岁的少年审美。



    “这是不对的,若西班牙人怀柔土人使其畏威服德,岂不是为西班牙增加更多臣民!”



    老徐还是坚持原则。



    “建奴可曾畏威服德真心臣服大明”



    杨信说道。



    “这个……”



    老徐也无言以对了。



    “儒家那套已经没用了。



    实际上过去也没用过,看看宋朝的悲惨结局就知道。



    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欧洲人仗着他们的文明程度高于土人,正在全世界开疆拓土,所有土地都已经成为他们的目标。他们用大炮和火枪征服一片片蛮荒之地,杀死几百几千万拿着石头武器的土人,一百

    百三十年前他们踏上美洲,今天美洲超过一半土地已经是他们的。一百年前他们到达东方,如今吕宋已经是他们的,爪哇即将变成他们的,甚至他们还踏上了大明的国土,在印度占领一个个殖民堡垒。



    而我们呢



    居然还在谈什么怀柔



    难道西班牙人是靠怀柔在一百多年里让自己的旗帜插遍地球唯有铁与血才能实现真正的征服,西班牙人用铁与血征服大半个美洲,几乎三倍于大明的广袤土地,甚至他们目前的国王,都敢号称地球王,听听这个名字,地球王,整个地球的主宰者!



    可最有资格统治这个地球的,难道不应该是我大明皇帝”



    杨信说道。



    &nbs




第五十七章 精忠报国
    第二天。



    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崇文门里大街上蓦然响起隆隆鼓声,刚刚进入城内的各地商旅纷纷抬头望去,就看见明时坊的坊门处,两个壮汉抬着一面大鼓走出,后面一个壮汉奋力擂鼓,将军令的鼓声在空气中回荡。



    紧接着是一名顶盔掼甲的骑兵。



    他双手举着一面红色旗帜,上面精忠报国四个金色大字迎风猎猎,旗帜的内侧还有一排竖着的小字。



    河间民众义勇军。



    而这名骑兵后面,同样顶盔掼甲的杨信控马而行,黑色全铁甲反射阳光,猩红色披风猎猎,凤翅盔顶盔缨飘洒,他左手牵着三匹马,一匹背上是个特制木头架子,架子上是那柄巨型青龙偃月刀,另两匹马上是其他弓箭铁锏之类武器,还有一些包裹之类杂物。



    他右手则拿着一个牛角号。



    再后面是黄镇和另外三名实际上就是贩私盐伙计的骑兵。



    他们同样也都是全铁甲,一手缰绳一手长矛,长矛上还带着小三角旗,至于他们后面……



    后面没有了。



    目前河间民众义勇军就这六个人,再往后就是送行的汪汪和黄英了。



    不过这个河间民众义勇军的称号是得到官方承认的,而且精忠报国那四个字还是皇长孙亲笔题写。



    杨信算立功赎罪,黄镇五个可是自愿跟随的,他们又不是杨信的家奴,所以这是河间人民对皇帝忠心的体现。为了表现对皇上忠心,河间五义民自愿前往辽东为国杀贼,他们的这种行为不是精忠报国是什么大明要是都像他们一样,岂忧建奴不灭对于这种义举必须支持,故此不但由皇长孙亲笔题词精忠报国,而且辽东巡抚熊廷弼亲自赐名河间民众义勇军。



    其实原本是营的,但杨信要求改成了军。



    河间民众义勇军就这样正式亮相……



    街上行人纷

    纷纷停下。



    所有人都愕然地看着他们,很快就有人指着杨信交头接耳,显然他的知名度已经不小了。



    如果说之前那些敌人以各种方式仅仅是让他有了一定知名度,那么现在这京城里他的事迹基本上算是妇孺皆知了。说到底他经历也太传奇,就像他说的,恍如乌黑里一只萤火虫,想不引起关注都难啊。逃犯变神仙委托的献宝人,然后再变妖人,紧接着又变成暴打官员的庶民偶像,转头又成了精忠报国的勇士……



    这一连串神转折简直令人惊叹啊!



    就在这一片瞩目中,杨信举起手中号角骤然吹响,嘹亮的号角声伴着战鼓声响彻长街,甚至隐然吹出了几分金戈铁马的味道。



    蓦然间长街另一端,同样的号角声响起,紧接着大队骑兵出现,骑兵中间是一辆特殊的车,整体造型恍如一个三面开门的小房子。上面是圆形的屋檐,四周垂下各种装饰,而车顶是半圆拱顶,从前面开着的门內可以看见一个服斩衰的少年端坐正中座椅。



    但这不是最引人瞩目的。



    最引人瞩目的是车前面并不是马,而是一头大象。



    象辂。



    整个大街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震惊的看着那头大象拉着象辂缓缓而过,用那巨大的身形展现这辆象辂的尊贵,一些反应迅速的赶紧作揖行礼,那些商旅更是吓得以最快速度清出道路。



    象辂啊!



    最低也是藩王。



    就连郡王都没资格啊!



    天子大辂,玉辂,太子金辂,藩王象辂……



    好吧,其实还有皇孙。



    杨信和对面前导的士兵,同时吹着号角不断接近,一个原本想上前找茬的官员老老实实缩回去,这他玛象辂都出来了,谁还敢打扰虽然这是大明皇室最顶级交通工具,但实际上除非最郑重的场合,否则

    没人会坐的,坐轿子比这东西更舒服更方便。但同样皇长孙把象辂开出来那就是警告五城兵马司,他对这件事非常重视,要是敢让他在这时候不痛快,他会让他一辈子不痛快的。



    最终两支队伍在长街相会,杨信等人迅速下马,以正式的拜礼对着天启下拜。



    后者走出象辂。



    “诸位义士请起,今日诸位义士远赴辽东为国杀贼,由校无以为赠,惟薄酒三杯,为诸位义士壮行!”



    他缓缓说道。



    旁边跟着的九千岁立刻把一个托盘递到他面前,天启端起一杯,他面前跪着的杨信举双手接过……



    “第一杯敬辽东为国战死的英灵!”



    杨信喊道。



    说完他把这杯酒倒在地上。



    天启紧接着递上第二杯。



    “第二杯敬辽东涂炭的生灵!”



    杨信喊道。



    然后他又把这杯倒在地上。



    天启递上第三杯。



    “第三杯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明国运昌隆,四海永庆升平!”



    杨信喊道。



    然后他将这杯一饮而尽。



    “好,这才是我大明好男儿,诸位义士请上马,由校为诸位义士擂鼓送行,待得诸位义士以建奴首级献于阙下之日,由校再为诸位义士庆功!”



    天启说道。



    说完他过去牵过杨信的马,将缰绳交到他手中。



    杨信起身接过紧接着翻身上马,伸手抄起了那柄青龙偃月刀,他胯下西域马立刻因为重量的陡然增加,发出一声不满地响鼻,不过杨信此时没兴趣管它的感受,因为天启的象辂后面



第五十七章 精忠报国
    第二天。



    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崇文门里大街上蓦然响起隆隆鼓声,刚刚进入城内的各地商旅纷纷抬头望去,就看见明时坊的坊门处,两个壮汉抬着一面大鼓走出,后面一个壮汉奋力擂鼓,将军令的鼓声在空气中回荡。



    紧接着是一名顶盔掼甲的骑兵。



    他双手举着一面红色旗帜,上面精忠报国四个金色大字迎风猎猎,旗帜的内侧还有一排竖着的小字。



    河间民众义勇军。



    而这名骑兵后面,同样顶盔掼甲的杨信控马而行,黑色全铁甲反射阳光,猩红色披风猎猎,凤翅盔顶盔缨飘洒,他左手牵着三匹马,一匹背上是个特制木头架子,架子上是那柄巨型青龙偃月刀,另两匹马上是其他弓箭铁锏之类武器,还有一些包裹之类杂物。



    他右手则拿着一个牛角号。



    再后面是黄镇和另外三名实际上就是贩私盐伙计的骑兵。



    他们同样也都是全铁甲,一手缰绳一手长矛,长矛上还带着小三角旗,至于他们后面……



    后面没有了。



    目前河间民众义勇军就这六个人,再往后就是送行的汪汪和黄英了。



    不过这个河间民众义勇军的称号是得到官方承认的,而且精忠报国那四个字还是皇长孙亲笔题写。



    杨信算立功赎罪,黄镇五个可是自愿跟随的,他们又不是杨信的家奴,所以这是河间人民对皇帝忠心的体现。为了表现对皇上忠心,河间五义民自愿前往辽东为国杀贼,他们的这种行为不是精忠报国是什么大明要是都像他们一样,岂忧建奴不灭对于这种义举必须支持,故此不但由皇长孙亲笔题词精忠报国,而且辽东巡抚熊廷弼亲自赐名河间民众义勇军。



    其实原本是营的,但杨信要求改成了军。



    河间民众义勇军就这样正式亮相……



    街上行人纷

    纷纷停下。



    所有人都愕然地看着他们,很快就有人指着杨信交头接耳,显然他的知名度已经不小了。



    如果说之前那些敌人以各种方式仅仅是让他有了一定知名度,那么现在这京城里他的事迹基本上算是妇孺皆知了。说到底他经历也太传奇,就像他说的,恍如乌黑里一只萤火虫,想不引起关注都难啊。逃犯变神仙委托的献宝人,然后再变妖人,紧接着又变成暴打官员的庶民偶像,转头又成了精忠报国的勇士……



    这一连串神转折简直令人惊叹啊!


1...2829303132...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