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不能让万历赚钱。

    荷兰人的贸易非法,那么海上还是随便走私,官员随便官绅勾结捞钱。

    荷兰人贸易合法……

    也能捞,但合法的贸易,终归不如非法的贸易容易捞钱啊,敲诈合法商人是要顾及很多东西的,比如脸面什么的,但敲诈走私商就不用在乎脸面了。

    官员们都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们强行驱逐。

    但这件事不论真正的内幕如何,北大年的闽商为荷兰人当带路党是事实,这些商人们在需要卖国时候,是丝毫不会犹豫的,这一点上看朱元璋鄙视他们也没什么错误。

    资本家无国界。

    所以杨信想要控制海上贸易,首先就得给这些人头上放把刀,不要以为国家为商人们撑腰,商人们就感恩戴德对国家忠心耿耿了,需要卖国时候他们不会犹豫的。不过幸好他们也都是聪明人,懂事,知道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时候,也通常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所以只需要让他们见识到自己的不可抗拒之力就可以了。

    他们会懂事的。

    远征舰队就这样起航,这时候已经是深秋,风向已经开始改变,他们将乘着北风南下台湾。

    这时候的台湾已经变成了大明的台湾宣抚司,但宣抚使就是镇南王亲自兼任,理论上归属福建都指挥使司统辖……

    当然,这只是说说。

    福建掌印都司哪敢管镇南王。

    台湾宣抚司辖台湾,淡水,基隆三个长官司,都是是交税的,只不过宣抚司是宣抚使交一个总的。

    后一个原本是鸡笼,但镇南王改成基隆,台湾长官司以李国助为长官,剩下两个都是杨家的。基本上就是杨家开拓台北,李家开拓台南,但这些年因为捕鲸业,杨家在台南也有一个据点。杨家以当年那批贵州人为主,另外加上从各地招募的垦荒队,再加上部分家丁,总之人口差不多七万。他们在淡水一带垦荒已经超过五十万亩,除了自己吃还供应钓鱼岛的鸟粪苦力,另外就是运往北方出售了。

    再就是基隆一带商业补给。

    那里不但是杨家船队自己的补给站,同样也是所有走黑潮航线,甚至包括西班牙商船的补给站。

    所有这条线都走那里。

    李家这些年也从福建招募了差不多三万移民,垦荒超过二十万亩,不过他们不光种稻,还在种甘蔗,然后制糖卖给荷兰人,再就是大量猎鹿并向倭国出售鹿皮……

    杨信也猎。

    只不过他的鹿皮都用来给精锐猎兵包裹子弹了。

    总之目前的台湾,在经过了近五年的发展后,已经迅速成为了一片繁荣的乐土,毕竟那里是真好,除了疫病多些之外,剩下几乎没有让人不喜欢的。无论杨家还是李家,开垦的都是平原上最肥沃土地,而且都是可以引水灌溉的,在使用鸟粪之后亩产轻松过五石,七石以上不稀罕,而且这些土地都是双季稻。

    一年产十石稻谷啊!

    无论是那些贵州山民还是福建贫民全都过得如沐春风般。

    至于双方关系……

    双方其实根本挨不着,中间还有大片土地隔着,估计三十年內开发不到一起。

    不过杨信也已经采取预防措施了,他给李国助派了任务,每年必须互换一千女人。

    也就是他的人必须嫁一千个女人到李家的垦荒区,李家的垦荒区也必须嫁一千个女人到他的垦荒区。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无论以什么方式,哄也罢逼也罢,就是花巨额聘礼也必须完成,总之就是必须每年通婚一千家。对于那些互相婚嫁的有额外奖励,比如说奖励耕牛马匹之类,但完不成任务的,那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倒霉了。

    这就基本上足够了。

    用不了多少年,这两片屯垦区的人口就完成融合。

    至于距离远不方便……

    那个不是镇南王需要关心的。

    当然,在这些移民快快乐乐的同时,另一些人的哭声,这个同样也就与镇南王无关了。

    远征舰队最终将从台湾港,也就是原本历史上的赤坎楼起航,然后用大概五六天时间,航行到吕宋开始对马尼拉的进攻。目前西班牙人可能已经知道了,也可能不知道,总之这个得看澳门那些葡萄牙人的节操,如果他们给西班牙人报信,后者就知道了消息。相反如果他们很乐意看着自己国王的军队被暴打,那么西班牙人就不知道,但最大可能应该是后者,毕竟葡萄牙人也不喜欢他们那个下巴很长的国王。

    这种事情就交给手下们了,一群海上混了半辈子的老海盗,加上一群武装到牙齿的精锐士兵,他们会解决好这种小事的。

    镇南王有自己的工作。

    他也是日理万机。

    南边的远征舰队出发,去开始大明的第一次炮舰外交,北边也同样有战争在等着他。

    “倭国人!”

    杨信沉吟着说道。

    他面前的戚金默默等待。

    戚金是告老了,话说他都已经七十多了,而且在朝鲜默默无闻仿佛被遗忘般坚守了五年,这时候也的确该退休了,而接替他担任朝鲜总兵的是他原本的副将秦民屏。

    后者率领由原浙江,石柱和酉阳土司联军,陆战队一部,再加上一个水师营共同组成的一万五千明军,继续坚守罗州一带保护大明的朝鲜国王李倧……

    虽然后者就剩下了巴掌大一小块地盘,而且最大的属地济州岛已经实际上送给了杨信,但他仍然是大明的朝鲜王,同样也是朝鲜王国的正统所在。经过了这些年不断有朝鲜人逃往过去,再加上杨信不断往那里塞那些移民搞商屯,整个属地人口已经达到了三十万。而且经济繁荣,无论农业还是渔业,甚至商业都堪称繁荣,毕竟也是主要走私中转站,而且杨家还在那里大规模捕鲸搞水产加工,可以说指头缝漏一点,就足够李倧和他那些人民吃的。

    某种意义上说,李倧已经成为了镇南王的附庸,反正天启不管他,朝廷也不会给他任何支援。

    那里归总督沿海军务节制。

    所以无论朝鲜的官军还是朝鲜国王缺什么,都直接找杨信要,朝廷不会给他们一两银子,对此充满感恩之心的朝鲜国王,这些年送了不少美女来充实镇南王那明显空虚的后宅……

    这个心意镇南王还是领的。

    “倭国人也太胆大包天了!”

    镇南王义正言辞地说道。

    “大王,据老朽所知,倭国这些年也到处受灾,而且自从他们不打仗之后人口增长很快,本来就地少人多容不下,估计也是想趁机玩一把鹊巢鸠占,将朝鲜这片已经十室九空的土地控制在手。

    建奴也喜欢这样。

    这些倭人打仗不行,但种田却是一把好手,而且作为客户,他们想在朝鲜立足,就只能听建奴的,他们可以给建奴垦荒增加粮食产量,这时候就已经有倭人在全州那些荒地上垦荒种田了。

    八旗朝鲜虽然不满,但朝鲜荒地实在太多,倭人垦荒也跟他们没有冲突,建奴都允许了,他们自然也没法反对。而且他们也的确需要这些人垦荒种田,甚至一些八旗都开始通过倭军将领买倭奴了,咱们再这样继续坐视下去,恐怕朝鲜的倭人数量会越来越多。

    那时候想收复就更麻烦了。”

    戚金说道。

    很显然黄台吉已经学会了英国人的那套手段,

    在殖民地引入异族。

    然后利用异族帮助他统治土著。

    这个人还是很聪明的,反正朝鲜本来也不是他的,那些八旗朝鲜在面对他大哥时候,的确可以血战到底与他一心一意,但明军反攻的时候恐怕比谁投降的都快。

    这是必然的。

    现在八旗朝鲜就跟李倧勾勾搭搭。

    但倭人不会。

    倭人投降就会被赶回家,甚至被卖为奴隶,作为一群鹊巢鸠占的异族移民,他们必然会遭到原主人们的驱逐,那时候他们可就什么都没了,甚至连回倭国都很难。所以他们会和建奴并肩战斗到底的,就像原本历史上英国人抛弃东南亚后,那些哭着喊着不让走的忠犬们一样。




第六一七章 皇帝落水啦!
    反攻?

    这很显然是不行的。

    倒不是说杨信觉得朝鲜的人死的还不够,其实这时候已经可以了,这时候整个朝鲜半岛人口估计不超过一百万,这还是因为加入了部分逃过去的建奴,否则连一百万都没有。

    黄台吉重新整编了他的八旗,按照过去的标准三百人一牛录。

    然后他总共整编出七十个八旗满洲,一百三十个八旗朝鲜,也就是说在几乎全民皆兵的情况下,他总共还有六万可以作战的军队,按照这个标准,他手下实际人口不超过六十万。十个人出一个兵是最大限度了,六十万里面去一半女人和再半老人小孩,能有十五万青壮年,两个壮丁养一个兵,虽然八旗朝鲜其实也得耕种,但这个比例也已经是极限。

    大耳贼也就这个程度了。

    加上李倧手下三十万,不过李倧手下还有两万杨家的。

    还有一些就是逃窜山林,黄台吉也没办法的,毕竟朝鲜到处都是山林,那些难民就是豁出去当野人,他也不可能搜**净,美军都做不到更何况他。

    总之这就是朝鲜半岛目前人口,这也算低到杨信满意的程度了,这片战前官方人口两百多万,实际应该四百万以上的土地,已经因为连年战争,损失了四分之三的人口,要说接收也可以了,可问题是现在杨信真腾不出手。

    “戚公,我这里的情形想来你也很明白,要说维持朝鲜的驻军,提供些军需这个的确没什么问题,可要大举出兵朝鲜肯定是不行的,朝廷肯定不会出,我自己也不敢出兵。”

    杨信很诚恳地说道。

    戚金尴尬一笑。

    他其实也被封了伯爵,毕竟这些年孤军守朝鲜也算功勋卓著。

    他的部下和建奴交战之频繁,可以说仅次于毛文龙所部,毛文龙基本上是出去偷袭打黑枪,杀几个人烧个庄子然后立刻带着人头跑路,还经常砍朝鲜人杀良冒功。但戚金所部是真正和建奴在罗州外围山区小规模拉锯的,哪怕野猪皮进攻辽阳时候,留守的黄台吉也多次试图进攻罗州,扫清朝鲜半岛上最后的威胁,顺便给他爹抢掠些粮食。

    但却都被击败。

    戚金所部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却极强,既有白杆兵这些山地步兵,也有浙军的新式车营,还有陆战队时常绕到建奴侧翼玩登陆突袭,最远一次甚至登陆江华岛,把汉城的黄台吉吓了一跳。

    好在陆战队只是烧了一些运粮船就离开。

    而朝鲜国王的部下同样也都是些可以说真正血战到底的……

    这都是漫长战争筛选的。

    那些不够忠心,不够英勇,不够能打的,统统都已经被持续多年的战争给淘汰干净,剩下全是真正的勇士,再加上他们的生活水平远超八旗,所以战场投降不会有,临阵脱逃同样也没有,基本上都能血战到底,而相反黄台吉部下主力八旗朝鲜,却没有这样的斗志。

    最终戚金一次次击败敌人。

    虽然他的兵力所限也没能力反攻,但却把罗州一带守的固若金汤,斩首数字不比毛文龙少,这样的功劳一个伯爵是当得起的,就连对他感激不尽的朝鲜人都跑到京城为他请功。可同样作为隶属杨信的部将,戚金包括秦民屏这些,夹在杨信和朝廷间处境也很尴尬,他们的确与杨信做的无关,可在朝廷看来他们终究是杨信的部下。

    “我是忠臣!”

    杨信说道。

    戚金赶紧点头表示明白。

    “我对陛下从无异心,但我也不认为自己做错了,时间会证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陛下的江山!

    我知道我说的没人相信。

    可我真的问心无愧,我真的就是为了大明江山!

    时间会证明我!”

    镇南王情绪激动地说道。

    戚金赶紧表示一下自己理解镇南王的心情。

    “但我也很无奈。

    他们都不理解我,还别有用心地指责我,说我有不臣之心,可我真要有不臣之心还会像现在这样吗?

    我真的太难了!

    如今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我也没能力多做什么。

    您转告朝鲜王,朝鲜我肯定会帮他夺回来的,但还得先过了这阵子,我现在真没能力帮他,左右他那里也没什么太大危险,就继续坚守着吧!有秦民屏在那里,有我的那些庄户帮着,军需什么的都不用操心,他要是没钱就找银行先贷款顶着,反正收回失地后很快就能还上。

    总之有我在,建奴还染指不了罗州,等我这边的事情解决,无非也就是大军过去一鼓作气而已。

    至于倭人向朝鲜迁移这种事情。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他们垦荒又如何?还不是给咱们垦的?

    等大军入朝光复朝鲜之时,这些倭人统统清理掉,敢反抗就杀,老老实实投降就卖给我当苦力,正好我在海上挖鸟粪还缺些人手,这些倭人还是很吃苦耐劳,总之这只是小事。至于德川家那里也无足挂齿,像这样一个四面环海的屁大国家,还有资格跟咱们斗?

    等南洋那边打完了,让舰队北上一趟炮轰江户。

    正好顺便要点赔款。”

    杨信说道。

    这件事是必须得办的,赔款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逼着德川家搞门户开放,虽然他们现在还没锁国,但也不是所有港口都开放的,再说了还有贸易特惠,租界,治外法权这些得解决,总之炮轰江户是必须的。这样算起来联合舰队的日程排的也很满啊,他们打完西班牙人,得先回头把由张名振那些组成的特遣队送到西贡去,让他们在当地筑城并且迅速垦荒等待后续移民,然后才能北上炮轰江户要赔款。

    这样看来还得增加战列舰的数量。

    虽然江户那边其实巡洋舰队过去也能达到效果,但终究还是战列舰的威慑力大些。
1...372373374375376...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