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那就走!”

    杨信挥手说道。

    “杨佥事,十万




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清流关。

    “来了,来了!”

    一骑快马沿着石头铺的山路狂奔而来,马背上骑兵不断高喊着。

    “何守备!”

    前南京太仆寺卿,之前刚刚被泰昌重新启用,但还没来得及启程就被天启止住的东林书院元老叶茂才,用严厉的目光看着跪在脚下的军官……

    “叶公,小的真不敢啊!”

    后者趴在那里哭喊。

    “何守备,你到底怕什么这里就你这一座孤零零的关城,四周皆是些荒山野岭,除了你和手下这些兄弟就再无旁人,最近的村子也隔着两里山林,可以说神不知鬼不觉,无论出何事都是随便你说的,就算你不说也不会有人知晓,既然如此那你还有何可怕的”

    叶茂才说的。

    “叶公,听闻那杨信有万夫不当之勇,万一事败那小人就是抄家灭门的罪啊!”

    何守备说道。

    “十万!”

    叶茂才身旁一个男子说道。

    何守备愕然。

    “十万两,这个恶贼害得我舅父家破人亡,为报舅父之仇在下愿出十万两白银,买这个恶贼的项上人头,十万两会票如今就在此处,何守备与众兄弟承诺诛杀此贼,十万两立刻奉上。”

    后者捧出一个盒子说道。

    何守备咽了口唾沫,然后和后面几个军官面面相觑。

    “小人真不敢啊!”

    他低声说道。

    “那就再加十万!”

    叶茂才淡淡地说道。

    何守备的身体在颤动着。

    “何守备,你这是为国除奸,那杨贼作恶多端,才不过三四个月,多少忠臣为其所害,仁人志士无不思手刃之,只是他在京城没法动手,不得不眼看着他荼毒忠良。如今上天亦助我等,他居然自寻死路,正是我辈流芳千古之时,何守备这大炮一响,他再有万夫不当之勇又如何

    事成之后以二十万两相赠。

    无非就是被盗匪杀了。

    这山里有盗匪还不是平常,衍圣公那里必然不会挑破。

    只要杨贼一死,就没有人再蛊惑陛下,大明重现众正盈朝,那时候不但不会有人追查此事,何守备和诸位兄弟亦将飞黄腾达,说到底你们想升官发财,还不是朝中衮衮诸公说了算的只要你们立下此功,众正盈朝之时不说多了,一个总兵还是少不了的。”

    叶茂才说道。

    “可要是失败了呢”

    何守备还是不敢决断。

    “鸣炮迎接,士兵失误,误装了炮弹而已,你是广武卫的,广武卫是南京五军都督府的,南京五军都督府得听南京兵部尚书的,他一个京城的锦衣卫也管不到你的头上,要管也是南都的锦衣卫管。”

    叶茂才说道。

    何守备继续和手下们面面相觑。

    “守备,为国锄奸正是我等之责!”

    一名军官毅然说道。

    “对,为国锄奸!”

    其他几个军官气氛很招核地挥舞拳头高喊着。

    就在同时李三才的外甥,把那个装了十万两会票的小盒子送到了何守备面前,而另一边叶茂才同样拿出了厚厚的一摞会票。

    何守备舔着嘴唇看着这些会票。

    这是二十万两啊,哪怕要和所有兄弟分,他自己落个十万两也是少不了的,更何况日后有东林党照顾飞黄腾达也是必不可少,可以说干了这一票,他升官发财就全了。而这个地方的确就像他们说的,周围全是荒山野岭,整个山林里面就这一座关城,前面最近的村子三里,后面最近的村子两里,而且都被密林和曲折的山路阻隔。

    没人能看见。

    就这里的两百来个官兵。

    无论干了什么事后都随便自己上报。

    不报也行。

    我们就什么也没见。

    无非就是杨信一个人和衍圣公还有十几个锦衣卫而已。

    他有两百士兵。

    更重要的是他的关门上方还排着一溜的大炮,只要杨信到了这关门前,上面大炮一轰,那再有万夫不当之勇也白搭了。

    他最终还是咬着牙接过了盒子。

    “兄弟们,为国锄奸!”

    他毅然决然地说道。

    “好,何守备真忠臣也!”

    叶茂才说道。

    何守备昂首挺胸,就仿佛一个走向神坛的殉道者般,抓起了会票向着他头顶的士兵展示着,后者一片亢奋的欢呼,紧接着一个个炮口推出,迅速开始装填弹药。而何守备将盒子交给自己的亲兵,带着手下几个军官在关门前摆出了迎接的姿态,等着杨信的自投罗网,两旁山林中更多伏兵隐藏,这种事情可得处理的干干净净才行。

    叶茂才两人迅速返回关城,前者隐藏在城楼上。

    就在同时远处山路上,一队马车出现,马车周围十几名身穿锦衣卫黄罩甲的骑兵护卫着。

    不过没有打出仪仗。

    事实上杨信一路都没打过,他对这种东西毫无兴趣,一看自己前面的仪仗他就想起清末照片里那些县官出巡的画面,然后自己就成了一个浑身散发着恶臭的僵尸装。

    “哪个是杨信!”

    叶茂才急忙问下面那名报信的士兵。

    锦衣卫里面没有飞鱼服。

    甚至连麒麟服都没有。

    “回老爷的话,就在前面第一辆马车里面,小人亲眼看见一个穿飞鱼服的人坐在马车里。”

    那士兵说道。

    “瞄准那马车!”

    叶茂才对着下面的士兵喊道。

    就在同时李三才那外甥在下面城墙上拿着会票开始发钱,没有什么比这东西更管用,别说是朝锦衣卫开火,只要银子到位,朝皇帝车驾开火也敢,说到底大明朝银子最好使。银子到手的士兵们亢奋地开始瞄准,一个个躲在女墙后的炮手也准备好了点火杆,随时用他们的大炮向着目标轰击。而下面的何守备等人,则迅速摆出了笑容,等待迎接杨签事的驾临,那队马车在山路上疾驰,转眼就到了关门前,两旁护卫的锦衣卫丝毫没有察觉到意外。

    “末将



第一六八章 钓鱼执法
    四天后。

    奉新。

    一处钱庄门前。

    “公子慢走,呃,公子此物倒是颇为别致!”

    掌柜拱手送别杨信。

    后者手中拉着一个卸货的两轮手推车,只不过是木制的,不过车轮用了最好的铁力木,外面包了一层熟铁皮,造型是完全相同的。而两个跟出来的钱庄伙计,正在把一个不下两百斤重的大箱子给他放上去,好在这小车看着不大,但极其坚固,其实刚刚由城里某个最有名的木匠连夜制造出来。

    “捆结实点!”

    杨信说道。

    “另外一笔先给我备好,说不定我随时会来取用!”

    他紧接着抬头对掌柜说道。

    “公子放心,明日就能从省城调来!”

    掌柜说道。

    杨信从他们这里,一次取走了三千两白银,奉新虽然富庶但终究只是个小县城而已,钱庄一次性能够拿出的白银有限,不过这就是花点时间去南昌运过来而已。

    杨信点了点头。

    然后他拉着这个装满三千两白银的小车就要走……

    “公子不叫个人护送”

    掌柜愕然说道。

    “此地民风淳朴,想来也是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处,护送什么的完全就是对此地百姓的羞辱。”

    杨信说道。

    “好,这位兄台说的好!”

    旁边一个一直在看他这个小车子的书生说道。

    “宋公子!”

    掌柜拱手说道。

    后者和他打了个招呼。

    “在下宋应星,字长庚,本地举人,这位兄台贵姓”

    书生对杨信拱手说道。

    “呃,杨,杨丰,字丰生,河间人,来此做些生意,宋兄,你我一见如故不如找个地方喝酒如何,正好天色将晚,在下也要找个住处,若宋兄不嫌叨扰,就索性到贵府拜见一下伯父如何”

    杨信说道。

    “当,当然求之不得!”

    被他厚脸皮打败的宋应星最终还是说道。

    不过在他看来这很正常,毕竟杨信一个外地商人,虽然嘴上说什么此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想想就知道那是在扯淡的。带着这么多银子,在大明朝哪个城市孤身一人,那基本上都是自杀一样,但如果能够结交像他这样的本地人安全就完全有保障了。光一个举人头衔,就能震慑所有心怀不轨的,更何况他们宋家还是世家,在江右士林排的上号的世家。

    “那就叨扰了!”

    杨信笑着说。

    宋应星啊!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

    宋家是奉新世家大族,他可不是什么励志故事里说的穷秀才,他曾祖宋景是嘉靖朝左都御史,他爷爷的确是个秀才,但却是赠四品中宪大夫的秀才,他爹连秀才都没有,但却是赠七品文林郎的童生。

    宋家上两代的确没落。

    但这个没落是相当于整个官宦阶层而言,对于奉新这个小县城来说宋家依然是地方上第一等的家族,而且到这一代又有复兴迹象,因为宋应星和他哥哥宋应升同一年中举。虽然兄弟俩连续落第两届,但作为奉新惟二的举人,他们兄弟俩仍旧承载着整个奉新县的希望……

    然后就一直希望了。

    他兄弟俩一直就不中,最后干脆去以举人当官了。

    他哥哥自杀殉国。

    他晚年在隐居的遗民生涯中凄凉过去……

    “宋兄可曾参加过南都的哭庙”

    杨信就像拉着个拉杆箱的游客般,走在宋应星身旁,看着他和路上不断遇见的熟人打招呼,然后很是好奇地问道。

    “在下与家兄都参加了,不只是我们,整个白鹿洞书院的所有学生皆随山长一同在南都文庙为李公鸣冤,声讨那陷害忠良的奸臣杨信。”

    宋应星很自豪地说。

    “但李家真抄出几百万。”

    奸臣小心翼翼地说。

    “而且李家还不只是一桩罪行,张家湾百姓总共检举了两百多桩,虽然真假我不太清楚,但抄家当日定兴鹿太公也在当场,他对此也未能反驳,另外李元的确是和闻香教逆党一同押回京城。”

    奸臣试图挽回自己形象。

    “杨兄,自古正邪不两立,李家是否有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诏狱酷刑审讯本身就是错的,若李家真有罪,那也应该交三司会审,锦衣卫诏狱之中谁知那供词如何而来若他们严刑拷打,修吾公年近七旬,受不了屈打成招,那外面的人如何得知李家是否有罪不能锦衣卫来定,若三司会审仍旧有罪,那我等自然无话可说,更何况定罪之后紧接着赐死狱中,这难道不是心虚”

    宋应星义正言辞地说。

    “这倒也是!”

    杨信很心虚地说道。

    “若陛下对此依然不理,那又当如何”

    他紧接着问道。

    “陛下若依然不理,那我们就进京敲登闻鼓。”

    宋应星说道。

    “登闻鼓要还是没用呢”

    杨信说道。

    “那我等就罢考,如此朝廷羞于立足!”

    宋应星愤而说道。

    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泄密了。

    “可罢考又能如何长庚兄能保其他士子一同罢考就算南直隶和江西士子罢考,难道能保证其他省的士子跟随就算南方士子都罢考,难道北方士子就跟随了那杨信可是方阁老未来的侄女婿,方阁老身后可是齐楚浙党,这样算连南方士子都不敢保证,这种泄愤之举徒劳而已!”

    杨信说道。

    “那难道坐视”

    宋应星怒道。

    “我当然不是说坐视,而是你们这些手段无关痛痒,到南都哭庙,皇帝在京城又听不见,敲登闻鼓最后诉状还得进司礼监,司礼监压着就是,皇帝根本不可能看见,罢考徒然便宜了别人。
1...8485868788...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