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海山

    府的信任。”

    苏晓尘不由暗叹,这大巫神温兰真是好心思。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叛意
    “我听说苏利国主兵败后不久就死了,只是不知道这不久是多久。”苏晓尘边说边叹了一口气,他原先觉得苏利只是个南侵的暴君,现在听来也是有他自己的苦衷。苏利国主南侵碧海固然无情,但又何尝不是为了救自己的百姓。

    正义究竟是胜者的旗幌,还是败者的软肋

    佑伯伯说的那句话越来越让他心有感触:

    对错看上去水火不容,实是相依相至。比如对你而言是对的,对他人而言可能就是错的,所以为人不可偏执。

    “一共是两年又十个月。我兄长在此期间已是竭尽全力,可惜毒入肺腑,苏利国主终究没能撑过第三年。”温和的眼中尽是惋惜之情。

    “那为何之后的察克多国主的事我完全没有听说过呢”

    “那是因为苏利国主病故后,我兄长立刻就抓捕了城中所有从苍梧国潜伏过来的细作,把后面发生的事都封了口。”

    “察克多国主发生了什么事”

    温和痛苦地摇了摇头道:“国之不幸,国之不幸啊。察克多本是个年轻有为的国主,却因为一时冲动和大意,被血族的人劫持了。”

    “一国的国主,如何能被劫持”苏晓尘觉得匪夷所思。

    “毒金之战后的这几年里,在我兄长对碧海的谋略之下,国力已是恢复了不少,百姓也能安居乐业,这对鹰刃血三族来说,都是好事。后来自苏利国主病故,察克多即国主位,成为我伊穆兰的大鄂浑。他觉得应该抛弃对碧海所有敌视的念头,改为两国交好甚至结盟。”

    苏晓尘听得越发不敢相信起来,伊穆兰居然有如此愿化干戈为玉帛的开明国君

    温和把玩着手中的空茶盏,淡淡地说道:“我伊穆兰人以铁血扫天下,视部族的荣耀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从未有过与一个女人做主的国家谈和的想法。察克多是鹰族的血统,他的族人有不满也不会说出来。我们刃族虽然觉得通商可取,但终究不过是当作一时之策,并未有世代结盟之意,不过既然是大鄂浑的意思,我们也不会说什么。只有那血族……”

    “血族不服”

    “这血族啊,自古就是杀戮惯了的,如今忽然说要谈和,已是心中极不舒服,这就等于是让雄鹰把自己的爪子收起来,让老虎把利牙掩在口中。所幸血族最是看重忠诚和荣耀,那时血族的老族长还在世,他是苏利国主临终前,当着所有人的面歃血宣誓过效忠察克多大鄂浑的,所以他靠着一己之力压住族中各大长老和勇士的情绪,一时间还算太平无事。”

    温和说着,放下茶盏问了一句:“公子可知道我伊穆兰的三后制。”

    “听恩师说起过,三大族各自进献自己族中的血统高贵的女子给国主,同为

    穆拉,意为不弃之妻。”

    温和点了点头,眼中很是赞赏:“公子果然是知道的。苏利国主是鹰族的血统,之前在自己的鹰族与我们刃族中各指了一名贵女给长子察克多做了穆拉,刃族的月穆拉福薄,第二年因病没了。倒是这位鹰族的风穆拉,在苏利国主去世后不久,替察克多国主诞下一子,然而因产时虚弱,这位风穆拉生下孩子没多久就病故了,所以穆拉之位空悬。按祖制,血族合该进献女子。血族得知后,十分高兴,因为三后制中,三族的穆拉已经亡故了两个,意味着他日只有他们血族一位穆拉,血族觉得终于可以将自己族人的血统接融入到国主的子嗣中去,所以血族的老族长分外看重这门亲事,打算亲自将自己的女儿进献到沙柯耶大都来。”

    苏晓尘点了点头,这并不难理解。对继承帝位的人来说,血统至关重要,为帝者要竭力抵御来自他族血统的融合,保持自己血统的纯正。但同样,想方设法突破这道防线,以血融血才是染指帝祚最稳妥最直接的方法。血族不甘心永远只为鹰族血统的君王鞍前马后,他们一定是希望能有血族血统的国主可以让他们效忠。

    就像当时阴牟国被苍梧国一夜荡平,血海深仇导致纷争云起时,钦文帝只是将阴牟国的长公主收入宫中立为璟妃,便立刻平息了阴牟国的旧怨。只因如今的温帝李厚琮身上有了阴牟国的血统,阴牟国的旧人便再没有造反的大义名分了。

    温和继续说道:“然而老族长尚未到沙柯耶大都,途中已收到察克多命人传来的敕令,说不打算迎娶老族长的女儿,请他将女儿带回去。”

    “为何”苏晓尘大为不解。

    “因为察克多国主说,他想与碧海国联姻。”

    “他想娶谁”

    “彼时刚即位的碧海明皇朱玉澹。”

    苏晓尘简直不能再吃惊。他脑中本在搜寻那时的碧海国有什么适龄



第一百一十四章 风暴
    温和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时我兄长得知了消息,急忙从南边带了刃族的三万人马过来救国主。遇到祁烈后,我兄长告诉他,不管国主有何过错,血族都是歃血有过盟誓要效忠国主的,如今挟持国主已是大逆之罪,罪无可恕,且此举将血族全族人忠诚和荣耀一夜尽毁。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只要祁烈愿意大义灭亲杀了他叔父救下国主,我兄长愿意劝说国主将此罪只归在其叔父一人,而不问罪任何血族的族人,保全血族的名节。”

    苏晓尘听得默然,大义灭亲这四个字,不论什么时候说出来总是有种切肤之痛。

    “祁烈听了,回到自己军中,挑了十名最勇猛的战士,骑着他那匹乌云狮……”

    苏晓尘忽然想起了什么,插嘴问道:“等等……乌云狮……可是那匹鬃如狮毛雄壮无比的马”

    温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公子说对了一半。公子来大都的路上见到血焰王祁烈骑的那一匹已是老朽说的这匹马的后代了,但它的模样与它的祖先几乎一模一样。”

    原来他就是血焰王!伊穆兰三大族的血族族长!

    苏晓尘倒吸了一口冷气,沿路相伴而来的竟然是这样显赫的人物。怪不得所有人见了他都退避三尺,噤若寒蝉。

    “祁烈带着十名勇士手持他那把七尺的巨阙剑就这样突然冲进了他叔父带兵所驻扎的营地,直捣向囚禁国主的地方。沿途那十名勇士为掩护祁烈纷纷中箭落地,最后只剩下祁烈一人冲到他叔父跟前。他拼着身中六箭,刀伤无数,硬是将巨剑戳进了他叔父的喉中。”

    苏晓尘听得仿佛身临其境,不禁汗毛倒立。

    “只是他叔父那时早有了防备,时刻将捆绑得严严实实的察克多国主带在身边。他在要被巨剑刺穿那一瞬间,大约知道性命不保,便先下手将剑砍在了国主的身上。等到祁烈下马时,察克多国主已中剑身亡了。”温和说得低下头去,足见虽然事过多年,他心中仍是懊丧不已。

    苏晓尘这一路听下来,已觉得惊心动魄,想不到温和这样的饱经变故的人仍会动容伤感,知道是牵扯到了他心中的痛楚。

    温和难过了好一会儿,转过身来,低声又缓慢地说道:“这些变故都是国中的动乱,如果被苍梧国和碧海国知道了,有弊无利,所以我兄长竭力隐瞒,公子自然不会知晓。不过之后的事,就连伊穆兰人中知晓的也没有几人,我却要说给公子听,还请仔细公子听好。”

    苏晓尘见他忽然正襟危坐,言语间有种说不出的郑重,不敢怠慢,忙点头道:“请温老丈继续说。”

    “察克多国主虽然遇难身亡,但他的穆拉病故前已诞下了一子。”

    “便是那位难产

    而亡的风穆拉所诞之子”

    “是,按理说,这个孩子是唯一的后人,应当继承国主之位。但我的兄长并不赞成。”

    “为何”

    “察克多国主之祸虽是有血族人谋逆,但他本身太过年轻,意气用事,一意孤行,导致人心不服,也并非不是原因。如果让尚在襁褓的孩子继任国主,不仅会使局面动荡,且这孩子成人之前万一做出什么如他父亲一样出格的事来,势必又会引发祸端。我兄长这样说,三族的族长也很是担忧,于是他们便商议了一个长远的计策。”

    “什么计策”

    “毒金之战后,伊穆兰深觉苍梧国的慕云氏神算鬼谋智冠天下,我等不能及,倘若这样下去,过上几十年再两军对阵,可能败下来的还是伊穆兰国。所以,兄长想,如果将察克多国主的孩子从小便悄悄送去苍梧国教养,能够师承于慕云氏的门下,习得军略,日后回归大都再继承国主之位……便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且在此期间,三大部族各自管理自己的领地,以三王一占制摄国政,也远胜过捧着一个婴儿来治国,岂非两全其美……公子觉得这条计策如何”温和边说边望向苏晓尘,口中的语气甚是和蔼。

    苏晓尘听到这里,忽然觉得如入冰窟,嘴唇禁不住颤抖起来。

    “教养于苍梧国……受教于慕云氏,你……你的意思,莫不是说……察克多国主是……”

    温和这次没有摇头,他十分坚定地点了点头道:

    “不错,公子……察克多国主,正是你的父亲。”

    苏晓尘闻言如石像般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面如死灰。好一会儿,他忽然爆发出一阵剧烈的笑声。

    “哈哈哈哈,温老丈,你说了这样多的事与我听,越说越闻所未闻,我也见怪不怪,还以为你说什么我都不会再意外,没想到这次还是你赢了。我不过……我不过就是个孤儿。怎么就变成你们国主的儿子真是无稽之谈。”

    苏晓尘笑得十分用力,他好像觉得笑得越使劲,就越能证明温和的荒唐。

    温和的脸上并不意外,这一刻的情形他早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踪
    苏晓尘心口乱跳,只见信上写着:

    “晓尘,瀚江一别,再见不知何日。你我虽无血缘,回想这十七年来亲似骨肉,如父如子,从不曾分离。纵然素日里说起你总有一日要离开,不料想就在今日。骤然作别,不胜伤感。”

    熟悉的字迹,熟悉的口气。苏晓尘感到这几句话已掐灭了他最后的一丝希望,他无法让自己不相信一个朝夕相处十七年的至亲之人说出来的话。尤其是那样一个将自己抚养长大的养父,怎么就忽然成了勾结伊穆兰暗藏于朝堂的奸臣

    他颤着手扶住信纸继续往下看。

    “你自小起,舅舅便对你的身世所言甚少,实是有些隐情的。不过你回到沙柯耶大都之时,应自会有温氏兄弟向你说明一切。你出身高贵,秉性善良。此次暂别之后,舅舅惟有静候于万桦帝都,遥祝你继国主之位后,伊穆兰国运昌隆,也盼着你能助我常氏早日复国。相信你日后定会顾及我与你舅母对你这十七年的舐犊情深,不会负了今夜瀚江边上的嘱托。切!切!”

    舅舅平日写的奏章便是这个风格。

    字字句句,清清楚楚,无可删减,无可猜疑。

    苏晓尘无力地吐了一口气,觉得身心疲惫得无所适从。这一瞬间,他已分不清是非黑白,就连自己都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伊穆兰人,还谈什么君臣忠奸呢

    佑伯伯……您说过的,只凭本心行事,于心无碍,天地和气,就不用纠结是非对错。我自认所做之事从未负良心,为何会落得背井离乡骨肉分离的下场。我究竟辜负了谁,要遭此罪孽啊

    苏晓尘自觉泪从中来,两眼模糊,已是再看不清那封信。忽觉有人轻轻地在自己的背上安抚,转头看去,赫萍与赫琳二人不知何时已立在身后。两人眼中皆是一般的哀怜,默默地看着自己。

    苏晓尘从未觉得自己是如此可怜过,猛然站起身来退了一步,反笑了出来:“你们都知道是不是你们一开始就知道我是谁,是不是”赫琳为难地点了点头,赫萍没有说话。

    “舅舅知道,温老丈知道,连你们都知道,却唯独我自己不知道。哈哈哈,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可笑的事吗如今我连自己都不认识了,我连家都没了。我……”说着,苏晓尘顿觉一阵晕眩,顺手朝身后的书柜扶去,竟然摸到书柜上有一个浅浅的陷下去的印子。那是他有时读书读累了,总喜欢站起来一手扶着柜子一手继续读,时间久了才留下的印子。

    “你们连这个书柜都做得一模一样……这里真是太像了,太像我的家了……”苏晓尘忽然眼中暴红,扯着嗓子大吼了一声:“可是,你们以为做得像就可以了吗像就可以真能变成我的家了吗这里不是万桦帝都,这里不是我的家。你们到底都是谁啊……我又到底是谁啊……”说到后来已是泣不成声,语气悲凉到了极点。

    温和见他一脸的汗与泪水,叹了口气道:“公子今日很是疲惫了,先好好休养几日吧。有什么需要的,就跟这两个丫头说。等公子哪日想见老朽了,命人来传便是。”说完,向赫萍与赫琳使了个眼色,示意她们好生伺候,便悄然出门去了。

    他刚没走多远,身后传来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

    人活一世,蝉鸣半夏。

    这句话在碧海国恰恰相反。自古碧海男子不多寿,只能活上半世,反倒是树上的知了,因碧海国地处南势,一年中半年是夏季,活得倒长久多了。

    这一日抚星台瀛泽殿外,蝉声四起。文武大臣们已陆陆续续地入了殿来,各人都已换上了夏令的朝服,不一时便列得整整齐齐。

    只是监国公主朱芷凌还没有出现。

    大臣们不禁私下议论纷纷,朱芷凌向来以身示则,律己甚严,从不迟到,这不知出了什么事。又过了好一会儿,抚星台长史走到殿上,高声报道:“各位大人,今日殿下身体不适,太医正在殿后诊视,奉殿下之命特来知晓诸位,本日休议。”

    此言一出,众臣由先前的窃窃私语转为长嗟短叹,也不在乎被谁听见了。

    朱芷凌怀胎已有四个月,按理说胎像已稳,正是最安心的时候。但她确实劳心劳力,比寻常的孕妇要辛苦不知道多少倍。女人的身子,男人的担子,这是非寻常人所能承受的。

    谁让这碧海国非要女人来做君王呢。

    大臣们又聊了一会儿便散了去,没人注意到在瀛泽殿的殿外拐角处闪过一个白色的身影。

    朱芷潋已经殿外徘徊了有一阵子了。

    自从苏晓尘失踪后,她几乎隔日便要来找姐姐问一问消息,然而总是杳无信息。她也想自己去找,但连个方向都不知道,天下之大从何找起呢

    前几日起,她索性连自己宫里也不回了,命宫女悄悄地把常用的物件带来了壶梁阁,自己便住在了苏晓尘曾经住过的那个房间里。

    朱芷潋现在忽然有些明白二姐的心情起来,当初真不该那样去取笑她……老杨说得对,真正懂了情爱,只怕是要痛了。

    朱芷潋看着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出瀛泽殿,手里拧着衣角琢磨着。

    本想等着朝议结束进去问问姐姐有没有新消息,她却病了。可自己实在难以按捺焦虑的心思,只要一天不知道苏晓尘的下落,便怎么都是寝食难安。朱芷潋正想腆着脸进殿去看看姐




第一百一十六章 隔阂
    朱芷潋见姐姐脸上阴晴不定,显然有所隐情又不肯说,当下把心一横,悄悄凝神用观心之术观去。不料被朱芷凌看在眼里,当头一喝:“你胆子越发大起来了!竟然来观我!”

    赵无垠不明就里,忙劝道:“太医刚说过要静养不可动怒,你怎么转身就忘。”又转向朱芷潋道:“妹妹,且不说这消息是否稳妥,如今你姐姐身怀六甲,卧病在床,连今日早朝都休了,你何苦急这一时。等你姐姐精神好些了,再上岛寻人不迟啊。”
1...3839404142...2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