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袁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基本的发展路线完全参考扬州那一套,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荆州的商业并不比扬州逊色多少。
……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听着草庐内中气十足的声音,袁术摇了摇头:“尚长公,我不是给你们拨了大量的经费了吗怎么德操公还是在这么简陋的环境下教授学生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亏待你们鹿门书院了呢。”
庞德公心中苦笑,他倒是宁愿袁术亏待自己。可惜啊!对方还惦记着自己这把老骨头呢,要是不给袁术整出来一帮优秀的学生,对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更何况教书育人本就是他的追求。
“公路,你也知道尚长的脾气。更何况这草庐虽然简陋,但也颇符合自然之道,也有利于学子们锻炼心性。”
袁术暗中撇撇嘴,倔脾气!
嘴上却十分平静的道:“德操公果然不愧是道门隐士,行事果然不拘一格。”
虽说心中略有些埋怨,袁术的目光却一刻不离草庐中坐着的那几个人影,尤其是那最小的两个身影,满是激动。
诸葛亮,庞统,徐庶,诸葛瑾,石韬,孟建,崔州平,还有许多名字很耳熟的士子,共计有二十来人。
我的天!荆州的精华恐怕大半都在这里了。
就冲这些人,袁术都觉得自己花费大量的钱财办这个鹿门书院值了。要是能将这些人都一网打尽,袁术觉得自己就算一统天下也不用愁人才不够了。
“尚长公,德操公的这些学生也差不多到了出山的年龄了吧!有些东西光靠教学进展不大,要不让他们都来我麾下锻炼一番”
袁术丝毫不在意庞德公越来越难看的脸色,直接道。
“公路,这些人和德操公的关系亦师亦友,他们想要何去何从我们也不好强求,还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吧。”
看着庞德公一副护小鸡的样子,袁术咧嘴一笑:“尚长公你想哪里去了,我袁公路是那种霸道的人吗当然由他们自己愿意了,我肯定不会逼他们。”
看到袁术那一脸诡笑,庞德公暗暗翻了个白眼。
你不是谁是世上还有谁比你袁公路更霸道的吗
之前有不少从鹿门书院学得有成的优秀士子
第三百一十六章 背负骂名
听了袁术的话,庞德公心中更加愤怒了:“你就不怕招来无尽的骂名、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吗”
袁术不屑一笑:“怕又如何只要最后夺得这个天下的人是我,这些士子自然就明白我是对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跟何况就算背负骂名又如何秦始皇背负了如此多的骂名,不还是那个千古一帝吗”
就算是被骂死,袁术也不会干那种放虎归山的事。争霸天下不是游戏,更何况袁术还有着更大的野心,能减少一分麻烦就减少一分麻烦。
这看似不起眼的草庐里可是有不少能够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人物,要是放任他们出去,不知道还要增加多少麻烦和损失呢!诸葛亮促成了天下三分,庞统、徐庶、诸葛瑾等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随便拉出去一个投奔刘备或曹操都是袁术巨大的损失。
这事从私了说是为了袁术自身的利益,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了天下百姓考虑。
想想看,如果没有诸葛亮,说不定在赤壁之后曹操就一统天下了呢。这么说虽然有点诡辩和无耻,但某种方面来说确实如此。少一些诸葛亮这种妖孽,乱世就能早一点结束,就能少死一些人。
不过这种假话袁术也懒得说,都是聪明人,说那么多虚的有什么意思对于庞德公这些逃不出自己掌心的“自己人”,袁术都懒得装。说的冠冕堂皇也不过是徒惹笑话,还不如坦诚一些,还能显示出自己的诚意。
“你可不是秦始皇,更像是意图篡汉的王莽。”
和袁术相处久了,庞德公也逐渐明白这货的性情,低声冷哼道。
“王莽有什么不好他的那些政策虽然有些理想化,但孰是孰非你真的看不出来吗你们这些世家中人,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要说王莽这位疑似穿越者的“前辈”,袁术也是十分欣赏。土地国有、货币改革、政府干预经济等,这和袁术现在干的有什么分别
不过对于王莽的手段袁术就非常看不上眼了。必须要温水煮青蛙的事你那么着急干什么不给世家点好处就想割肉,你真以为这个时代的最大利益集团是吃素的
秦始皇和隋炀帝的教训告诉我们,改革不能一棍子打死、把所有人都放到对立面。一个巴掌一个枣才是王道,所以袁术尽管做事非常霸道,但是该舍弃的利益他不会死攥在心里。就比如说这次的封国,就是个引子。
就是现在这样,袁术也觉得自己的动作有些太快了。要不是为了节省为数不多的时间,袁术会把脚步放得更慢一些,慢慢来。现在别看世家一副都妥协了的样子,背地里隐患还是很多,就像这次荆州的走私事件一样。
“王莽是怎么亡的,你不要忘了。这个时代终究还是世家的时代。”庞德公一脸严肃地说道。
到了他们这个年龄和身份,按说一切都已经看开了。但是他们背后的世家依然是他们不能摆脱的根,所以明知道世家的路走到了尽头,再继续下去可能就是盛极而衰的自我毁灭。但他们依然还是在垂死挣扎在世家的老路上。
“王莽的灭亡可不仅仅是你们世家的功劳,若是没有一个位面之子刘秀,世家想要扳倒王莽也不可能那么轻松。”袁术不屑道。
听到袁术直呼光武帝的名字,庞德公皱了皱眉。
“虽然是光武帝雄才大略灭掉的王莽,但他不过是个空想者而已,触犯了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政策,就算是看起来再好又有什么用,不过空中楼阁罢了。”
“这我自然知道,但我同样清楚,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为人的私心而改变,最多只会减缓。世
第三百一十七章 诸葛亮的苦恼
不远处,正在听司马徽讲课的诸多学子们在袁术说完这番话之后,纷纷陷入了沉思。
司马徽见此,微微一叹气,放下了手中的书卷。
“好了,这节课就先到这里,你们先自习吧。”
“是!”
下面的学子闻言后连忙站起来躬身道。
袁术和庞德公的交谈并没有刻意低声,更没有用精神力遮挡。以这些草庐中的精英学子的精神力,想要探知不要太轻松。
或者说,袁术这番话本来就是说给他们听的。早在袁术刚刚出现在草庐外,里面的这些人就都已经有所察觉了。
“你小子真是个祸患,坏了我一节好课!”司马徽冲着袁术冷哼一声道。
“课什么时候都能上,我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来。”
对于司马徽这么个倔老头,袁术也没什么办法,无赖道。
“你要和你小子有关,就没什么好事。说吧,这次来干什么”
司马徽虽说是隐士,但还没到那种一心隐居,对于俗世完全不关心的境界。
本来他的日子过的挺舒服的,隐居山中随心所欲。偶尔教导几个小子,培养培养弟子,生活的惬意无比。结果袁术一拿下荆州,一切都变了。
原本比邻而居的好友庞德公建立的规模不大的鹿门书院一下子被官府扩招。面对在袁术忽悠之下蜂拥而来的寒门士子,作为好好先生的司马徽和好友庞德公也不好拒绝。
这一来二去,鹿门书院就从原来的一个隐居山中、人数不过数十的小学院变成了个学子逾千的庞然大物。而他和庞德公也因此变得忙的脚不沾地。
虽然也很欣慰自己能够有如此多的门徒,但隐居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依然令司马徽十分不爽。
“能让被庞公称之为好好先生的德操公都如此恶言相向,看来我袁公路还真是惹人烦啊!”袁术略带自嘲的说道。
“谁让你小子这么能折腾。也就是老夫现在年纪大了,要是在壮年之时,早就一拳挥上去了。”
“好了,你们别吵了,说正事吧!”看着司马徽依然怒气未消,庞德公生怕他真和袁术吵起来,连忙劝阻道。
“我这次来是要是想看看徳操公这里有没有什么大才愿意出仕,我新得益州,有很多的事需要处理,刚好人手不够。”
袁术将自己此行的目的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
“你走吧!我这里现在没有愿意出仕而且合适的人选。”司马徽没好气的说道。
袁术微微一笑,看着不远处那一个向自己看来的身影:“德操公所言恐怕不实吧。那不就是一个吗”
......
司马徽下课之后,草庐之中的士子们三个五个围坐一团,对于不远处的袁术展开了讨论。
“江东之主,果然好见识、好气魄!”年少轻狂的庞统目露精光。这等雄才大略、气量宏大的诸侯才是他心中的明主。
而在他身边的诸葛亮却面色隐隐发暗、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年纪尚幼的他,一直以来坚信的忠汉思想被袁术后面的那番话弄得出现了些许动摇。
此时的诸葛亮还不是那个后来多智近乎妖的卧龙。虽然已经展露出了惊人的天赋,但依然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孩子,思想尚未成熟。袁术的一番话虽然惊世骇俗、大逆不道,但细想起来确实也有道理。
&n
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葛瑾出山
“你觉得呢”诸葛瑾避而不答的反问道。
诸葛亮面色一暗,不过还是咬着牙坚定道:“当扶!”
“大汉养士四百载,无数忠诚之士为之前赴后继,如何不当扶”
一向冷静的诸葛亮的情绪略显激动,这是他心中最大的坚持。自小被父亲灌输忠汉思想的他根本无法接受袁术的“谬论”。
“扶谁”一旁的庞统不屑道。
“是连汉室后裔身份真假都不知道的刘备还是长安的那个傀儡”
同为天才,庞统和诸葛亮一向谁都不服谁。而且长相丑陋的庞统一直都对长相俊美的诸葛亮看不惯。没办法,诸葛亮这是属于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模板,谁与之相比都会觉得相形见绌。
高大帅气、气质儒雅、天资聪颖、少年老成,从这货身上你挑都挑不出来毛病。在所有人眼里就算庞统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那也是庞统勉强比得上诸葛亮。
众人心中,庞统虽说优秀,但有着诸葛亮在,他总是作为陪衬的存在。所以说庞统明里暗里一直和诸葛亮不对付。双方一直以来都针锋相对,属于亦敌亦友的关系。
若是在平常,面对庞统的挑衅,诸葛亮早就绵里带刺的反驳了。可是此时心神不定的他根本想不出来反驳他的话。
“这个大汉已经没救了,从根源上就已经腐烂了。安东将军说的一点都没错,天子姓不姓刘、朝代是不是汉都无所谓,早日选出一位英明之主,早日结束这乱世才是重点。”
诸葛亮一脸的惨白,目光略过一脸平静的诸葛瑾,转而看向了这个小团体中的最后一人,徐庶。
“元直,你也这么想吗”
一直闭目沉思的徐庶仔细回味了一番袁术的话后,轻呼了一口气,低沉道:“百姓为重!”
完全是出身寒门的徐庶是最能明白百姓疾苦的人。当年他曾经作为游侠闯荡过天下,更加明白这个大汉的**、以及世家豪门的龌龊。人不忘本,徐庶的立足点完全在百姓身上。
闻言,诸葛亮的脸上血色全无,一脸的失魂落魄。
诸葛瑾叹了口气:“二弟,人各有志,每个人的坚持都有所不同,无需纠结。不过有些道理却是一定的,安东将军之前所言切中要害,有些事情是无法回避的,但你依然可以有所坚持。”
虽说面前的这三个人天资可能都比诸葛瑾要强,但架不住这三人都没有成长起来。此时年已二十、思想成熟的诸葛瑾远比这三个人看的要通透。
四人之中,诸葛亮重汉室,徐庶重百姓,庞统重明主,而他自己,重的是世家。
局势如此明朗,诸葛瑾为了自己的家族定然会选择投奔一方占据优势的人主,而袁术恰恰是那个优势最大的人。
父亲早死,自己兄弟三人之中,二弟的资质最好,自己的资质其次,三弟的资质就要差上许多了。不过好在还有个能力不错的胞弟诸葛诞。
在三国之中,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分别效力于蜀吴魏,按能力被称之为龙虎狗。
诸葛瑾作为长子,也是诸葛家族的现任族长,自然要把注压在最好的那一方。就如同三国中诸葛瑾选择了当时的东吴一般。
没办法,整个诸葛家族的根基都在荆州和扬州一带,除了刘表,也就孙权好选了。
将最好的诸葛瑾压在了最好的东吴,将最强的诸葛亮压在了最有潜力的西蜀,最后一个不错的诸葛诞则作为后路压在了魏国。
和荀家那一套完全一样,诸葛一家也是四处下注,但结
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与留
面对庞统的讥讽,诸葛亮沉默了。
诸葛瑾见此轻叹了口气道:“二弟,若是你真的一心想要投奔刘豫州,待到三年后,我为你安排。”
听到着平淡的话语,诸葛亮抬起头看着面带微笑的诸葛瑾,心中百感交集。
“兄长!”诸葛亮十分感动的低声道。
庞统和徐庶都震撼的看着诸葛瑾。
已经决定投奔安东将军,却肯为自己的弟弟做此大逆不道的事,诸葛瑾着实大胆,虽说不是一个好的臣子,但确实是一位好哥哥。
他们知道,诸葛瑾投奔到安东将军麾下后必会受到重用,有心算无心之下,确实可以将诸葛亮暗中送出荆州。可接下来诸葛瑾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
以诸葛亮的绝世才能,势必要在刘备麾下出头。诸葛亮表现得越出色,江东的整个诸葛家族和诸葛瑾的处境就会越差。就是袁术心胸再宽广,对此也会有芥蒂。而且即使袁术不表现出来什么,整个江东这个利益集体也不可能会没有反应。
如果说诸葛亮是靠自己的力量离开荆州,投入到刘备的麾下,那没什么说的。人各有志,任谁也无法将罪责怪到诸葛瑾和诸葛家族的身上。毕竟干这种事的人着实不少,远的不说,荀家的几个货不就是如此吗
不过如此一来,诸葛瑾没事,鹿门书院和庞德公司马徽估计会受到牵连。虽说以他们的地位不会收到太大的波及,但多多少少会受到限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