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袁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待到诸葛亮消失后,司马徽叹了口气。
“出来吧!”
从司马徽房间的内室里走出来一个阴沉的身影。
“叔父。”
司马徽轻叹了口气道:“我可担不起你这声叔父。我和你们河内司马氏可没有任何关系。”
年龄不大但面色却略显老成的司马懿微笑着道:“叔父何出此言我们同姓司马,您自然是我的叔父。”
“既然知道我是你的叔父,你为何还要在此偷听”
司马懿微微一笑:“谈何偷听我不过是想要看看这个和我师同字、将来会成为我宿敌的家伙究竟有什么本事。听到此事也不过是适逢其会。”
司马徽微微的摇了摇头,看着金陵方向氤氲的紫气道:“听到就听到吧!现在已经无所谓了。”
司马懿沿着司马徽的目光看向东南方向:“叔父,族老所言的天下大势已变,根源就在江东吗”
司马徽轻轻的点点头:“自袁公路出任江东之始,这天下之势,我就已经看不清了。不过,应该是往好的方向转变,你也无需担心。”
“那我司马氏还需要继续蛰伏吗”
“之后数十年的乱世已经被改变,最多十年,这天下的局势会明朗。蛰伏与否已经无所谓了。”司马徽的目光仿佛看透了一切:“伯达
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马懿之谋
“你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前来襄阳,应该不只是为了问这些问题吧。”司马徽道。
“当然不是。”
“那你是为何而来”
司马懿微微一笑,看着益州方向道:“袁术西巡,我自然要来见识见识这个深藏不漏的南方霸主了。”
“仅仅是见见吗”司马徽质疑道。别人不清楚,他可是很清楚这个小鬼是个什么样的人。一肚子坏水,鹰视狼顾之相,一看就是奸诈之徒的那种。
“顺便可以给他找找乐子,看看这个江东英主是不是真的名符其实。”司马懿嘴角勾起了一抹恐怖的微笑,眼中流露出兴奋之色。
即使是人老成精的司马徽都不由觉得浑身一冷。再想想自己那个温润如玉、一身正气的弟子,只觉得这二人能成为命中宿敌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正一邪,就算在同一阵营也铁定势不两立啊!
“你小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快要成精了,那么阴沉干什么。你那谦谦君子的长兄都感化不了你,我这个便宜叔父说的话你肯定更听不进去了。但看在同宗的份上,我还是要劝你一句。千万不要玩的太过,把自己陷进去了。江东这潭水可远比你想的要深,郭奉孝和贾文和可都不是好惹的。”司马徽叮嘱道。
司马懿面色一正:“叔父所言极是,本来这次我就没报多大希望,不过当个乐子罢了。袁公路随身带着三千甲士,我能拿他怎么办”
司马徽轻叹道:“你年少老成,想必此事你已经想清楚了。无论成与不成,这对你而言都是件好事,只要不把自己陷进去就好。”
“好了,你去吧。我从来没见过你,你也从来没有来过鹿门书院,今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你可记得了。”
司马懿微微一作揖:“叔父放心,侄儿心中有数。为防袁公路察觉,侄儿就先行告退了。”
......
袁术这里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某个阴险的小鬼给惦记上了。从荆州离开后,这货就浩浩荡荡的赶往益州去了。
此次出巡,新得的益州才是袁术的重点。这种易守难攻、容易割据的地区袁术要是不亲自来看看还真不放心。
历朝历代,益州这个地方基本上都是自成一小国,几乎与世隔绝。没办法,出蜀的道路就那么几条,而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去一趟鬼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来,甚至能不能回来都不确定。
在益州这个地方掌握军政大权的臣子只要将那几条路一封,立马益州就变成了与世隔绝之地。乱世之中这确实是个发家的好地方,但若是天下一统,着就成了一个最不稳定的地区。
袁术现在所在的都城金陵虽然各个方面都不错,但地理位置确实是有些偏僻。距离益州实在是太远了,一条政令下来,大半个月都不一定能传到。如果不亲自来考察一下,袁术真的怕这个地方慢慢会脱离自己的掌控。
司马代魏看起来多么简单司马氏掌控了朝堂,除了淮南前线之地的魏军有所动作外,其他地方都没什么动荡。可见曹魏对于天下的掌控力多么弱。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曹操历尽艰难,颁布求贤令,为了摆脱世家的束缚付出了那么多,就连兖州都差点失去。为了削弱世家,不惜借机杀杨修、逼死荀彧,以削弱当时最强大的杨家和荀家。这般费尽心力,结果最后却败在了自己的儿子曹丕的手上。
九品中正制一出,天下又成了世家的天下。汉末四大世家中唯一没有被削弱的陈家支持的司马家成了天下世家的代言人,开始架空曹魏,直至推翻。
袁术此次巡视益
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
与鲁肃商议了一番益州发展的问题之后,袁术开始接见益州的文武们。
益州作为天府之国虽说高枕无忧、难出英主,但文臣猛将却也是不少。虽然这些人的目光和见识可能相对于中原来说差一些,但也足以令袁术感到满意了。
顺手送了些江东和荆州的土特产,嘘寒问暖一番。这种事情虽然琐碎,但作为人主的袁术也不得不为之。在这种交通闭塞的古代,想要掌控麾下的势力,就必须要和麾下的臣子混个脸熟,笼络人心。
袁术虽然行事怪异,但这种事也不得不为之。毕竟光靠着一颗纯诚之心是不行的,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没点手段,麾下的人怎么可能死心塌地的跟着你
在成都的刺史府内待了大半个月,接见了整个益州大大小小近千的官员后,袁术这才空下闲来,有心思处理其他事情。
“子敬,南蛮现在的情况的如何”袁术一边一目十行的扫过这段时间益州的情况,一边向着鲁肃问道。
鲁肃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作揖道:“禀主公,肃一直按照主公制定的计划进行安排,基本没有什么疏漏。现在南蛮一切平顺,商人们在我益州官府的组织之下统一的前往南蛮进行交易。有了官府的监管,商人们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妥。”
袁术点点头:“这样就好。你这段时间忙一些,一定要严格管理掌管南蛮商业的官员,尽量杜绝之前那些奸商的不轨行为,避免南蛮百姓上当受骗。等再过一两年,南蛮的的物价应该就能完全稳定下来,到时候就可以轻松一些了。”
鲁肃点点头:“主公,南蛮的问题并不大,世家的问题才最为严重。你那一番言论一出,我益州边境什么牛鬼蛇神都出现了,各种不法的商人开始游走于益州周围的小国,扰乱当地的物价。已经有不少的小国向我们表示不满了。”
袁术不屑的冷哼一声:“不满就凭他们”
鲁肃叹了口气道:“主公,这些小国的态度虽然无所谓,此次轻松击溃南蛮已经大大的震慑了这些小国,量他们也不敢出头。但世家们这般的行为确实有些过分了,如此鲁莽的插手这么多小国的事务,时间一长难免会为我江东招来恶名。还是应该限制一下,毕竟我江东想要吞并周边小国,还是以德服人为上。”
袁术看折子速度,一顿,随手拿起随身特意刻制的玉章往折子上一盖。斗大的“阅”字跃然纸上,袁术已经懒到这种程度了。
摸了摸下颌的短须,袁术心中琢磨了一会儿后道:“也是。这些世家是有些太跳了,就连温水煮青蛙这种道理都不清楚。看来真的是被封国这件事冲昏了头脑了,是该限制一下。”
“子敬,传令下去,益州西南方的道路一律派兵巡查,任何非官商以外的商人不得出境交易。”袁术稍微一思考一下,就有顺手给世家们拴上了条链子。
“官商”鲁肃惊讶道。他知道官商是什么,江东的甄家就是典型。虽然九成的利益上交国家,但手头的资源却远远不是寻常商人能够比拟的。
江东虽然对于商人颇有厚待,但相应的限制也不少。存在江东钱庄的资金不达一定的数量,一些东西你根本没资格插手。即使是一些大型商家,交易的规模也有很大的限制。
现在整个江东一共就三家官商,糜家、甄家、蔡家。蔡家就不用说了,主管者是蔡怡,其实就是袁术的小金库。袁术的个人开支都来自于此。糜家的糜竺和甄家的张氏都已经大张旗鼓选择了投靠袁术,整幅身家都留在了金陵,同样也不用担心。
这三个官商在江东的商界了完全是巨无霸的存在。江东近
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祸
袁术却不知鲁肃已经将自己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此时的他还在琢磨怎么才能更加完美的控制这些将来的官商为自己服务呢。
抓大放小,袁术的风格一向如此。少量的大型商人远比无数的小商人好掌控,但凡事有利有弊,这么一来虽然让袁术掌控商人更加轻松,这些大商人一旦坐大勾结起来,后果也是极为恐怖的。明朝末期的晋商可是为明朝的覆灭出了很大的力。
这么多的前车之鉴,袁术对待这些大商人自然要慎之又慎。“官商”就是他放出去的一个诱饵,但同样也是一个限制。
成为官商固然可以获得极大的利益,但同样,更加难以脱离袁术的掌控。官商、官商,本身的利益就和江东官府相结合,双方互惠互利,利益结合,这样才能将江东的大半力量结合到一起,将世家绑上自己的战车。
当然,袁术也并不担心这些官商坐大,不是还有三家皇商压着呢吗说是皇商,但其实根本就是袁术自己的本家人。蔡氏就不用说了,张氏的嫡女甄洛已经是袁术的内定儿媳、将来甄家的掌舵之人。至于糜家,糜竺的妹妹糜贞也快成年了吧!袁术也不介意多这么一个小妾。
外戚之祸袁术非常清楚,所以他正逐渐的将外戚从权力转到商业上来。没办法,这种事情袁术就是不担心,也不能给后人留下遗患。大汉有多少问题都是由于外戚引起的啊!
相对于还有些节操、有些分寸的世家,这些外戚完全就是搅屎棍,袁术绝不可能让他们坐大的,所以做了相对的限制。蔡瑁就不用说了,一直坐镇长江,要不就是与辽东往来交易,袁术明面上非常信任与其,但实际上已经对他有所防备。陆家的那个老狐狸相对来说就识相多了,主动以年老体衰为由隐退,回家照顾孙儿去了。反正现在陆家在会稽已经扎下了根基,他已是高枕无忧。
毕竟相对于外戚和宦官,袁术已经准备为世家扶植起了两个新的对手,商人和寒门。外戚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完全可以拔出。一国之主,天天愁着怎么应付自己母亲一家之人,跌不跌份累不累
管理天下,本来就是天子和大臣的事。宦官和外戚一群门外汉,除了添乱没什么作用。像卫青那样的基本上只是个例。
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蒯良这货确实是个妙人。蔡瑁可不同于陆康那个老狐狸,年纪尚轻的他贪得很。一开始意识到自己被闲置了之后,这货还多次暗中发过牢骚。
不过后来很快就闭口不谈了,改成了一副知足常乐的样子。袁术一开始还头疼怎么处理这货呢。不看僧面看佛面,自己枕边人的亲哥哥,没出什么大问题的话袁术确实是有些下不去手。但就这么任由对方大嘴巴,袁术确实也有些烦。
袁术自认为对蔡家不薄,虽说没能完成蔡瑁独霸荆州的想法,但也使得对方的的确确成为了荆州的第一世家。而且封地、军权一样不少,已经算是极为厚待了。
袁术可是个有极大掌控欲的人,蔡瑁现在这么大的势力,袁术能够忍住已经算是非常恩宠了。要是没有蔡怡,袁术早就要着手打压蔡氏了。
蔡瑁态度的转变虽然有些诡异,但袁术还是很快的查出了原因,蒯良。枪打出头鸟,蒯良确实是一个妙人。有个蔡瑁在前面顶包,他们蒯家才能高枕无忧。
毕竟袁术的性格他很了解,跳出来不是件好事,谁知道那天会因为势力太大被袁术盯上所以蒯良才会支持蔡瑁,让他顶在前面。
蔡瑁也只不过是一时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在蒯良的提醒之下,他很快就反映了过来,主动退让,蔡怡那里也不再插手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风浪
袁术在益州刚刚宣布的官商问题迅速在江东掀起了轩然大波,然而更为敏感的皇商却好像被所有人同时忽略了一样,没有掀起任何的风浪。
“袁公路!又是这个袁公路!”长安,一向好脾气的刘虞听到益州的传来的消息后,勃然大怒。
皇商、皇商,冠以皇字,自然是代表着皇室,袁术在想些什么几乎昭然若渴。虽然明面上袁术麾下的三家皇商,是挂在此时的扬州刺史、皇亲国戚的刘表名下,说得过去。但谁都知道刘表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虽然小日子过得不错,但这辈子估计都离不开金陵了,不过傀儡一个。袁术这么随意的就将皇室和商人安排在一起,明显是扇了刘氏宗亲一耳光啊!
士农工商,最低贱的商人和汉室纠缠到一起,不是抹黑是什么
但偏偏袁术这种跳出来扇汉室耳光的行为竟然没人制止,除了豫州的刘备叫嚣了一下外,其他诸侯仿佛眼瞎了一样,丝毫没有反应。
刘备叫嚣,那是因为他是蹭了汉室这个金字招牌才发的家,汉室衰颓,他对于天下士子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付出任何行径,不过是喊了两嗓子罢了。
没办法,有心无力。世家们现在都盯着益州西南的那些小国呢,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触袁术的眉头呢没了世家的支持,刘备就像没了爪牙的老虎一样。
袁术颁布的官商问题,其中有很多的深意。其一,世家没有出边疆的资格,有资格只有官商,所以说这些利益集体表面上的形式是以商会为组织。其二,这世家有国界,商人可就不一样了,只要派出来一些可信任之人,带够了钱,就可以瞒人耳目。
只要给钱,袁术乐于为那些并非江东的世家隐瞒。虽然会给对方更多的限制,甚至只开放边境贸易一条路,但对于这些只注重封国的世家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所以说官商一开,整个天下无数的世家就会以另一种形式暗中投奔到袁术的怀抱。将他们府库中堆积如山的钱财心甘情愿的送到袁术的钱庄。以现在袁术的势力和信誉,江东钱庄几乎已经是整个天下最安全的藏身之处。包赔,还有利息,许多世家已经尝试性的慢慢转移财产了。
在如此大的利益之下,谁还想要找袁术的麻烦万一被这个小心眼找麻烦不就悲催了
而袁绍和曹操等人对此就更没什么想法了,他们现在又没有能力找袁术的麻烦,无关痛痒的谴责有什么用而且他们也有私心,特别是公孙瓒,要不是田豫拉着,这货估计又忍不住想要称帝了。
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看到皇叔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心中也有些害怕。不过生性怯懦的他只能暗暗往后坐坐,远离这个强势的皇叔。
小皇帝的小动作完全被刘虞看在眼中,他目光微微一暗,心中长叹了口气。我刘氏,真的就不能再出一个光武帝那样的英雄吗
一向仁厚的刘虞留在长安不过数月,变成了这样一个强势的人,完全是被李榷郭汜和这个小皇帝给逼得。
这个小皇帝虽然是矮个里面挑高个,但汉室中稍微有能耐的都出去闯天下了,剩下的一些英才也都被董卓杀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下这个虽然懦弱,但还算仁厚的小鬼还勉强能站出来。
&n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