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壮乡小仨
在电话里,朱旭只是说‘龙祥瑞’的高层将会于近期前往银杏村和萧风展开谈判,至于具体的时间表却没有给出。
对此,萧风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他无法影响‘龙祥瑞’的高层,朱旭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够义气了。
‘龙祥瑞’的借款一时半会拿不下来,萧风也只好指示杨远航和马万里,分别以镜湖公司以及镜湖牧场的名义向姚州的商业银行递交了贷款申请。
现在,镜湖牧场的宏伟蓝图已经拉开了序幕,萧风自然不可能因为资金问题而中断牧场的发展计划。萧风已经下了决心,一旦融资的进程受阻,他就会从‘紫竹空间’珍藏中找出一些作品扔到拍卖市场,为镜湖牧场的发展筹集足够的资金。
…………
“看来我们的小朋友闹出的动静还是蛮大的!”在海州飞往姚州的班机上,一位白发皓首的老者指着报纸上的一些报道,对坐在自己身边的老伙计说道。
“打造华夏最好的奶源地!”身穿唐装的老者花白的头发让他显得年轻了许多,他接着说道:“不过这究竟是炒作还是真材实料,还有待观察!”
在两个老人的身后座位上,朱旭把自己庞大的身躯艰难地塞在了经济舱狭小的座椅上,一脸的郁闷。
两位老头是‘龙祥瑞’的实际掌舵者,其中的皓首老人还是朱旭的亲爷爷,因此即便朱旭满腹牢骚也是无处发泄。
平时朱旭出门都是搭乘头等舱,至不济也会坐商务舱,这倒不是他贪图享受,实在是经济舱的座椅太小,两百多斤的朱旭坐着难受。
不过,跟着两位以勤俭起家的老人一起出差,朱旭的‘享乐主义’也就没有任何机会了。还好,从海州到姚州的航班只需要飞行不到三个小时,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若是那些洲际航行,让朱旭坐在经济座椅上,简直就是要了他的命!
朱旭带着49块金砖返回海州之后,把镜湖牧场的借款意图向‘龙祥瑞’董事会的高层进行了汇报。
作为‘龙祥瑞’公司最大股东的朱明理也就是朱旭的爷爷以及第二大股东严宽对于最近一段时间和‘龙祥瑞’产生了将近一个亿交易额的萧风很感兴趣,决定亲自前往银杏村考察,决定是否给予镜湖公司借款。
作为百年老号,‘龙祥瑞’在前清时期就曾经涉足过票号、典当以及贷款等业务,甚至在巅峰时期已经拥有了现代银行的雏形。只不过,在民国时期、各种战争时期乃至解放后的公私合营等等运动中,‘龙祥瑞’的业务范围高度萎缩,最终只剩下了金银首饰的生产销售。
改革开放之后,作为‘龙祥瑞’创始家族的朱家和严家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终于从政府手中拿回了‘龙祥瑞’的所有权。
将近三十年的发展下来,‘龙祥瑞’在新时期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顺利地成为了海州乃至华东地区黄金饰品行业的领导品牌之一。
不过,和绝大部分华夏企业一样,‘龙祥瑞’在发展过程中,多元化的思考也是不断地萌芽。从五年前开始,‘龙祥瑞’开始涉足典当、小额抵押贷款等等业务,并且注册了相关的企业,成为了‘龙祥瑞’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龙祥瑞’董事会并不满足于这种小打小闹,他们渴望能够在金融领域大显身手,在谋取利润的同时扩大‘龙祥瑞’的影响力。
就这样,为一些民营企业提供临时借款、抵押借款等等业务悄然展开,它们甚至已经成为了‘龙祥瑞’一个重要业务构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龙祥瑞’向民营企业提供借款,多少有些涉嫌非法贷款、非法融资等等,只不过朱家和严家在海州官场拥有极深的人脉,地方政府对此也是睁眼闭眼。
此次,镜湖牧场大规模的融资计划是‘龙祥瑞’涉足融资业务之后所遇到的最大业务,这自然让朱家和严家的当家人高度重视,这才有了此次姚州之行。
…………
航班抵达姚州机场后,朱旭还担心两位老人会出现高原反应,却不曾想两个老人的表现比朱旭这个胖子还要好,这让胖子羞愧欲死。
朱旭一行并没有在姚州停留,直接在机场租了一辆别克gl8,直奔滇西县城。
一路上,雪山、森林、河流以及各色美景让两位老人相当惊艳,只不过s225糟糕的路况让两位老人的脸色有些难看。
除了颠簸的旅途让老人身体不适之外,由于路况而带来的隐患才是让老人脸色难看的主要原因。
根据朱旭所描述,镜湖公司正在对一片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建设,试图打造一个国际级的风景名胜区。两位老人虽然对旅游业并不太了解,但是顺畅的交通是一个景区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仅仅是滇西地区的糟糕路况,就已经让朱明理和严宽对镜湖公司的前景打了一个折扣。
车子抵达滇西县城之后,并没有停留,而是转上了s233,径直前往银杏村。
在多次和萧风交易的过程中,朱旭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对银杏村、镜湖公司进行了相应的了解,他知道现在的银杏村已经拥有一定的住宿条件,倒不用在滇西县城浪费时间了。
“小胖子,你下去问问是怎么回事?”当车子开出滇西县城之后,严宽指了指路边一个挂着‘s233省道扩建工程指挥部’牌子的小院子,让朱旭下去打听消息。
朱旭下了车之后,才发现这里俨然一个巨大的工地,大量的建筑材料堆积如山,往来的工程机械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请问你找谁?”朱旭在指挥部大门探头探脑的时候,看门的大爷用滇西普通话叫住了他。
“大爷,我向您打听点事情!”朱旭从口袋里掏出一包中华,递给大爷一支,问道:“这个工程指挥部是怎么回事呀?”
“这个你就问对人了!”看门大爷看来也是健谈,美美地吸了一口,说道:“银杏村那边要建风景区还有一个奶粉厂,投资好几亿,县里面咬牙从财政挤出了一部分,又向上级部门申请了补贴,准备把s233扩建成一级公路!”
看门大爷是滇西县一中的退休教师,在家里坐不住,就跑到工程指挥部来看门,而他的大儿子是滇西县交通局的局长,担任工程指挥部的常务副指挥,因此大爷对于s233以及s225扩建工程的一些内情相当了解。
若是朱旭问了其他人,还不一定能够获得如此丰富的信息量呢。
在看门大爷有些难懂的滇西普通话之中,朱旭还是勉强听出了大概的意思,镜湖景区和镜湖牧场的建设带动了地方的交通建设,过一段时间s225扩建工程也会启动。等到明年夏天的时候,从姚州机场前往镜湖景区就只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了。
“谢谢你,大爷!”心情大好的朱旭把手上刚开封的中华塞给了大爷,转身上了gl8。
作为第一个和萧风接触的‘龙祥瑞’员工,朱旭对萧风拥有相当的好感,从他个人的角度倒是愿意向镜湖公司提供借款。只不过,做生意并不能感情用事,朱旭在借款问题上并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地方政府在交通建设上的投入,无疑增加了镜湖景区以及镜湖牧场成功的概率,这一点或许会成为董事会重点考量的因素。
回到车上后,朱旭要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向两位老人转述,尽可能地客观,不掺杂自己的主观看法。
听完朱旭的话之后,两位老人不置可否,让司机重新启动车子,继续前往银杏村。
从滇西县城到银杏村的80公里省道上,随处可见的砂石堆场还有工棚,预示着s233的扩建工程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再结合朱旭所收集回来的信息,这证明地方政府对于镜湖景区以及镜湖牧场寄予厚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示了对镜湖公司的支持。
朱旭一行人出现在澜沧江钢索桥上,让正在接待游客的银杏村村民以及镜湖公司工作人员有了发愣。
这段时间以来,到银杏村旅游大多是以年轻的驴友为主,中年人都极为罕见,朱明理和严宽两位老人的到来自然是有些另类。更何况,朱旭以及另外的两位随从人员在两位老人鞍前马后的伺候,这种场景一般会出现在条件成熟的疗养景区,而不应该出现在银杏村这样的新兴景区。
认识朱旭的萧风、萧强和萧大志正在镜湖牧场忙着呢,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朱旭已经带着‘龙祥瑞’的决策人物悄然抵达了银杏村。
ps:第二更,小仨继续努力!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72章】 极度震撼
. .
清晨七点,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精致木窗照到床上的时候,朱明理已经醒了,旅途的疲惫在此刻一扫而空。
在大运动时期有过十几年农村生活经验的朱明理甚至可以分得清窗外正在鸣叫的鸟儿有喜鹊、山雀、斑鸠、白头翁等等。自从回到海州接手‘龙祥瑞’之后,过去的三十年中,朱明理的日程都被排得满满的,根本就没有时间和闲情逸致去感受这种悠闲的生活。
在银杏村这个远离喧嚣的小山村住了一个晚上,让朱明理明白了很多道理,钱是挣不完,事业也是做不完的,自己也已经年近七旬,没有多少活头了!
“老严,有没有感觉似乎回到了四十年前?”朱明理推开房门的时候,发现严宽已经在院子里活动身体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银杏村石头宅院,几间石头房和两道石头围墙构成了一个小院,院子中间硕大的银杏树遮天蔽日。
一只母鸡正带着一群鸡崽刨着青石板间隙的土壤,不时翻出一两只小虫,引得鸡崽们一阵争抢,热闹非凡。
“这种小院,在海州已经绝种了!”严宽做了个扩胸运动,说道:“别的不说,就冲银杏村的环境,这个镜湖景区的前景还真的不错!”
朱旭以及随从不在跟前,两位老人自然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很客观地说出来自己对银杏村的一些看法。
其实,在了解到s233扩建工程的相关情况之后,朱明理和严宽对于镜湖景区以及镜湖牧场的评价悄然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昨天傍晚抵达银杏村的时候,正值夕阳西下,整个镜湖、银杏村和远处的碧罗雪山融为一体,宛若一幅精彩绝伦的油画,让两位老人目瞪口呆。以两位老人的阅历、经验,自然能够看出镜湖景区所拥有的优势,只要解决好交通、住宿和餐饮等等问题,镜湖景区成为全国知名旅游胜地指日可待。
不够,光靠这一点,还不足以让‘龙祥瑞’向镜湖公司提供上亿的借款,两人还需要更仔细地观察,才能做出决定。
吃过富有农家特色的早餐之后,两位老人相伴离开农家小院,至于认识萧风的朱旭被严令呆在院子里,不能随便出门。
无论是漫山遍野的泛黄银杏树还是充满民族特色的民居,都让两位老人大开眼界,他们在青石板路上信步而行,几乎都忘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老朱,你看前面的宅子?!”这时候,两个老头走上了银杏村的最高处,看到了萧家老宅。
和银杏村绝大多数普通民居相比,足有四层楼的萧家老宅显得高大巍峨,尤其是老宅屋檐以及各种附属设施精致的装饰,更是凸显了这栋房子的不同。
严宽从事金铺工作数十年,平时的业余爱好就是古玩收藏,眼光自然毒辣,眼前这栋宅子恐怕年岁不少,那些繁复的装饰价值估计也不低。
“没想到穷乡僻壤之处,居然还有这等豪华宅院,实在出人意料!”站在坝子上端详眼前的这栋庞然大物,哪怕朱明理见多识广,也是颇感震惊。
“两位老弟是来旅游的吗?要不要进来坐坐?”就在朱明理和严宽对萧家老宅评头论足的时候,萧老太爷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自从银杏村名声鹊起之后,来到这里旅游的游客数量不少,只不过大多都是些年轻人,老太爷自然不会去招呼那些年轻人。如今,老太爷看到朱明理两人似乎对老宅的建筑风格挺有兴趣的,倒是有些得意,特别邀请他们两个进去喝杯茶。
“打扰了!”朱明理不敢怠慢,拱手问道:“老先生今年贵庚?”
在朱明理看来,能够住在如此大宅的老人,恐怕就是银杏村最有身份地位的人物,再加上老太爷须发皆白的出尘气质,让朱明理心生恭谨之意。
“刚过80寿辰!”老太爷一边把两人引入院子里,一边说道:“这些日子来的都是些年轻人,很少看到你们这样年纪的,我就有些好奇。”
自从萧风接手了萧家族长接班人的位置之后,有关家族的各种事宜都交给了萧风来处理,老太爷倒是落得一个清闲。
老太爷每天就是在家里练练书法,午睡起来后到银杏广场的老年活动中心玩玩,日子过得轻松惬意。
如今八点刚过,正在院子里泡茶的老爷子看到坝子上来了两位花甲之年的游客,好奇心大起,向他们发出了邀请。
“山村野茶,不成敬意!”大家坐定之后,老太爷给朱明理和严宽斟了一杯热茶。
老太爷阅人无数,自然能够看出严宽两人并不是一般的退休职工,他们身为上位者的气息如此浓烈,让人根本无法忽视。
“好茶!”朱明理接过茶杯深深一闻,再轻轻一抿,不由自主地说道。
作为海州顶级富豪,朱明理平时自然饮遍好茶,称为‘茶叶专家’一点都不为过。但是他从来没有想到,在这样的穷乡僻壤,居然能够遇到香味悠长,滋味清苦回甘的好茶。
在朱明理看来,这些不知名的山茶虽然比不上最顶级的雨前龙井,但是也相差不远了,比所谓的华夏十大名茶丝毫不逊色。
朱明理不知道的是,这些野茶之所以滋味十足,更重要的原因是老太爷用来泡茶的水来自紫竹空间。
“这都是老朽翻炒的野茶,两位也是懂茶之人,回头带上一罐!”老太爷笑得脸上的褶子都抚平了,转头朝屋里喊道:“老太太,给两位客人准备两罐茶叶!”
难得遇到知音,老太爷相当兴奋,嗓门都高了八度。
见状之下,朱明理和严宽连连推辞,只不过拗不过老太爷的热情,最后才勉为其难地手下了两罐茶叶。
“萧老哥,这套茶具有些说法吧?”茶过三巡之后,严宽忍不住开口了。
其实,在院子里坐下之后,严宽的眼睛就被大理石桌子上的这套茶具给吸引过去了,光华内敛的瓷器无时无刻不在散发出历史的韵味。
“这也没有什么说法,都是祖上传下来的,用来泡茶也已经习惯了!”老太爷端起一个茶杯,说道:“茶杯嘛,再名贵还不是要用来泡茶,供起来就没有意思了!”
这套清康熙青花薄胎茶具是当年行销海外的景德镇官窑精品,萧家老祖传下了好几套,除了这套经常用来泡茶之外,其余都锁在萧家的库房里。
“看来是鄙人落入俗套了!”一听老太爷这么一说,严宽顿时明白了。
一开始的时候,严宽还以为萧老太爷并不知道这套茶具的来历,想要提醒他注意不要磕碰了。
在前不久海州的异常拍卖会上,一个青花八棱茶壶配上八个茶杯的一组清康熙茶具成交价为20000元,而且那组茶具只不过是民窑作品,品相也相当差。根据严宽的判断,萧老太爷这套官窑精品茶具一旦上拍,没有10万块钱是拿不下来的。
如今一看,老太爷对这套茶具的来历清清楚楚,倒是让严宽倒吸一口凉气。
他根本没有想到,看似普通的乡下老头,居然若无其事地用价值六位数的清康熙茶具当做日常用品,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财大气粗,更是一种豁达的财富观念。
三位老人晒着温暖的高原阳光,品尝幽香四溢的山茶,谈论古玩字画的一些趣闻,倒也是产生了惺惺相惜的知己感觉。
平时萧老太爷都是一个人守在家里欣赏祖上传下来的古董瓷器、名人字画,鲜有志同道合之辈和他交流。如今碰上严宽、朱明理两个古玩爱好者,自然是见猎心喜,最后品茶会变成了古玩鉴赏会,会场也搬进了萧家书房。
书房里那些绝版古籍、名贵瓷器还有各种名人真迹,让朱明理和严宽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以他们两个人的眼光来看,书房里的古玩基本上都是真品,相当一部分可以算得上是行业珍品。
“萧老哥,这一书房的古玩字画价值几何,你有评估过吗?”出门的时候,严宽忍不住问道。
这并不是严宽贪念作祟,只是作为一个古玩爱好者,他实在担心萧老太爷不清楚这些古玩的真正价值,保存不善,使得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毁于一旦。
“我家小风说了,也就值个几亿吧!”老太爷神色如常地锁上书房的门,说道:“不过我们不会出售任何一件,准备在村子里修建一个私人博物馆用于公开展出!”
网络接通之后,萧风利用休闲的时间对网络上公布的各种拍卖品、拍卖价格进行了归纳分析,再比对书房、库房里的各种古玩,最终发现偌大的老宅里居然藏着价值数亿的瓷器、字画以及各种古玩。
不过,萧风并没有拍卖的念头,他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以老宅为基础,建立一个私人博物馆,也为将来紫竹空间的绝世珍品公开亮相做好铺垫。
就在朱明理两人准备告辞的时候,萧风正好带着镜湖牧场的员工返回老宅,把大缸里的牧草种子捞起来之后送到牧场播种。朱明理两人很快就把眼前这个满头大汗的年轻人和镜湖牧场的实际拥有者萧风联系起来了,在联想到萧家老宅琳琅满目的古玩,他和严宽立刻在心里做出了向镜湖公司借款的决定。
只不过,借款方式可就不会那么简单了,看完银杏村的美丽景色之后,朱明理和严宽有了更多的想法!
ps:昨晚自摆乌龙,把昨天的更新放到了12点之后;这是23号的第一章,今晚还有一章!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73章】 深入合作
. .
回到下榻的农家宅院之后,朱明理和严宽就把朱旭给打发回海州,让他开始筹集资金,联系镜湖公司准备借款的事宜。不过,和以前单纯的借款计划相比,这一次‘龙祥瑞’试图获得镜湖公司的股份,双方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虽然朱旭对于两位老爷子出去一趟之后就做出如此突兀的决定有些纳闷,不过他向来都是执行力很强的下属,没有问为什么就带着两位随从离开了银杏村。
两位老人就此留在了银杏村,准备好好在这里放松一段时间,反正‘龙祥瑞’的具体业务他们早已经逐渐放手。若不是此次借款数额过于巨大,两位老爷子也不会亲临银杏村考察。
他们打算趁此机会,逐渐从‘龙祥瑞’的日常业务中抽身离开,开始享受晚年生活。
萧风并不知道,就在自己还在忐忑融资问题的时候,事情居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可以说,朱明理和严宽之所以会同意向镜湖公司融资,完全是被萧家庞大的艺术收藏品给震撼到了。
…………
当萧风在姚州机场再次见到朱旭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中旬,这一次朱旭带来了一整个团队,准备和镜湖公司就融资、入股等问题展开谈判。
作为对等的商务接待,萧风率杨远航、马万里在姚州机场接机,萧强、萧大志等人作为随从也出现在机场。
已经开始进入正轨的镜湖公司可不像以前那么寒酸了,在接机车队中,两辆切诺基是杨远航和马万里的新座驾,那辆赛弗成为了萧强和萧大志的专车。除此之外,一辆崭新的金龙17座中巴车也在接机车队的行列,它是镜湖公司的接待用车。
可以说,在获得萧风大笔资金投入之后,镜湖公司已经摆脱了捉襟见肘的窘境,也算是鸟枪换炮,初显大公司的排场。
对于镜湖公司的接机阵仗,见多识广的朱旭自然不为所动,在海州他见过更豪华的车队,规模更大的迎接人群,因此镜湖公司只能算是小儿科罢了。不过让朱旭在意的是,萧风出现在接机的人群中,这说明了萧风对此次谈判的重要性。
若是换成以前,朱旭对萧风的感官顶多就是一个幸运儿罢了,朱旭作为‘龙祥瑞’最大股东家族的直系继承人,朱旭拥有属于自己的骄傲。不过,在了解到萧风家族的底蕴并不弱于朱家之后,朱旭逐渐把萧风当成了一个同类,重视程度直线上升。
“朱大哥,欢迎来到姚州!”在机场门口,萧风和朱旭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在以前,和朱旭的几次见面,都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此次萧风以镜湖系最大股东的身份迎接‘龙祥瑞’首席谈判代表朱旭,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此次在机场和朱旭的见面,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小风,你可是瞒得我好苦!”朱旭的大手抓住萧风,上下摇晃之后说道:“听说银杏村的野味不少,回头你可要请我大吃一顿才行!”
决定对镜湖公司进行融资、投资之后,身处海州的朱旭通过网络对镜湖公司、镜湖景区进行了相关的了解,从镜湖公司的网站以及天涯论坛的帖子上知道了银杏村的许多情况。
作为一个资深老饕,朱旭吃过不少好东西,只不过由于海州那边的环境以及地理位置关系,新鲜的野味很难吃得到。这一次来到银杏村参加谈判,朱旭除了肩负重任之外,还打算在事成之后,好好品尝一下碧罗雪山的野味。
“这个没有问题!”萧风没有任何迟疑,随口答应道:“要是朱大哥你能走得动,我带你进山打猎,更有意思!”
抛开借款、融资的公事不提,萧风对于朱旭的观感也相当不错,毕竟正是因为朱旭,萧风手中的金砖才能够如此顺利地出手,为镜湖公司和镜湖牧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