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壮乡小仨
事实证明,萧风的选择并没有出错!
在萧涛的带领下,萧强、萧大志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适应了自己身为‘萧家农场’副总的身份,农场的建设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进入了正轨!
‘萧家农场’在玉集镇上贴出了招工海报,从十里八乡招募了一千多位农民,用分区包干的方式,把两万亩山地的开荒工作全部外包了出去。与此同时,大量的挖掘机、推土机也是进驻‘萧家农场’,拓宽挖深各个池塘和小型湖泊,为农场的名贵水产养殖做好基础准备。
与此同时,各种禽舍、物资仓库、办公区域以及灌溉系统等等基础设施也陆续破土动工,萧风手头上的资金也如同流水一般花了出去。
‘萧家农场’和‘镜湖牧场’再加上正在建设的澜沧江东岸区域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局面,整个银杏村俨然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若是有不明真相的外地人来到银杏村,看到这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肯定不相信这是一个西南边陲小山村,仿佛自己来到了东部沿海。
无论是镜湖公司的融资还是镜湖牧场的大手笔建设,都已经让银杏村的村民感觉有些麻木,毕竟这可是涉及到数千万甚至上亿资金的流向。在人均收入还是两三千的滇西地区来说,这种规模的投资,无异于天文数字!
而萧家一出手就是两万亩的农场,让所有人震撼不已的同时,也萌生了‘农业产业真的有那么好的发展前景?’的念头。
很快,‘萧家农场’和镜湖牧场成为了众多媒体共同报道的焦点,不少媒体对‘镜湖公司’如此大规模投资农业产业的举动表示了一定的担忧,认为这两个项目一旦失利,即便镜湖公司拥有镜湖景区作为盈利保障,后果将不堪设想。
‘萧家农场’就在一片质疑声中起航了!
ps:24号的第二更,谢谢乡亲们的支持!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75章】 环保风波
. .
‘萧家农场’的开工让银杏村变得热闹了许多,绝大部分的青壮年都成为了农场的临时雇工,开山烧荒、挖沟修渠,把这两万亩土地变成了硕大的工地。
相比于镜湖牧场机械化为主的翻垦方式,农场的建设更多的是采用人力操作,因此看上去漫山遍野的人影,蔚为壮观。
萧家对农场进行大规模建设,原本居住在这片荒山的野兔、上级、刺猬、松鼠、鸟类还有各种小型动物就遭殃了,不是被村民们抓住下锅,就是被驱散进入清灵山更深处!
大规模的开垦行动银杏村的游客相当感兴趣,他们纷纷在自己每天更新的游记中直播‘萧家农场’的建设场面,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
‘萧家农场’的建设固然是热火朝天,但是大部分人却担心这种规模的农场建设会极大地破坏银杏村以及周边区域的自然环境,使得镜湖景区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开荒烧山的过程中,那些或是被捕获、或是被驱离的野生动物,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快,不少指责镜湖公司利益熏心,大肆破坏镜湖环境的帖子在网络上开始冒出来,愈演愈烈。这些帖子中,有不少是真心关切镜湖地区环境的游客,也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无聊人士,整个网络变得异常热闹。
与此同时,在不断关注镜湖牧场、镜湖景区的各大媒体也没有错过这种炒作良机,他们甚至对萧家农场的建设进行了现场直播,一下子就把萧家农场推向了风口浪尖。
这些年以来,环境保护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私底下破坏环境的厂矿企业倒是不要紧,一旦被曝光到媒体上,就会引起国民的口诛笔伐。虽说萧家农场的建设并不涉及到污染、破坏水源林等等状况,但是在网络、媒体各种说辞之下,倒是有了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的趋势。
很快,姚州市政府、林业局、环保局、地质局、农业局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宣布将会在近期进驻了银杏村,对萧家农场涉嫌破坏环境的建设进行了全面调查。与此同时,各家媒体也是派出了精兵强将,对此次调查进行全程报道,也算是为最近平静的社会新闻增添一个热点。
…………
“九哥,这一次联合调查组来势汹汹,你还坐得住呀?”在萧家老宅,萧风半躺在竹椅上,用笔记本电脑看小说,一副悠哉的样子。
不过,作为萧家农场的副总,萧强已经是有些着急上火,嘴角都起泡了。他刚刚接手萧家农场的开发事宜,就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这几天他回家都被萧晋昊训得不行,说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了,萧风居然还有闲情逸致看着所谓的网络小说。
“急有什么用?”萧风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萧强坐下,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联合调查组要来,就让他们来好了!”
对于即将到来的联合调查组,萧风一开始还是有点担心,只不过他把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梳理之后,原本悬着的心也就慢慢放了下来。
“嘶!”萧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也不看就把桌子上的茶杯端起来猛灌,才发现这是萧风刚泡的热茶!
“你好歹也是独当一面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毛躁?”萧风看着正在上蹿下跳的萧强,笑着说道:“以后遇事冷静点,天塌不下来!”
对于萧强,萧风还是寄予厚望的,虽然他没有念过大学,但是他心思活泛、反应灵敏,稍加培养肯定能够成为萧家的生力军,为萧风执掌萧家在银杏村的产业。
无论是把萧家农场交给萧强等人运营,还是在这次环保危机中,萧风都在刻意地培养、锻炼萧强,希望他能够尽快成长起来。
“九哥,那联合调查组下来之后,我们该怎么办呢?”听到萧风的话之后,萧强总算坐了下来,只不过眉宇之间的忧虑仍旧没有全部消散。
对于萧强来说,镇上的镇长已经算是大官了,听说这一次联合调查组的组长是姚州市的副市长,其他成员也都是各个行局的头头脑脑,规格极高。更何况,这一次调查组备受媒体和网络的关注,萧强担心为了平息舆论,萧家农场会变成牺牲品。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调查组想看什么都不要阻拦,媒体的采访也不用施加障碍!”萧风把手中的笔记本放下,转头对萧强说道:“这一次的联合调查组只不过是一个过场,应付媒体和网络的关注罢了,我们不用自乱阵脚!”
萧风之所以底气十足,是因为萧家农场包括镜湖牧场的建设、开垦过程中都没有真正破坏周边环境,而这些地块都不属于自然保护区的范畴,在根本立场上是站得住脚的。
此外,镜湖公司累积已经在周边地区投入超过了一个亿,成为了姚州市最近兴起的大型企业,已经在姚州市政府高层挂了号。面对投资额在亿元规模的大型企业,姚州市政府无论如何都不会就此封杀镜湖公司以及相关企业,因此所谓的联合调查组只是走一个过场罢了。
在联合调查组组建的同时,姚州市委办公厅的主任李云海电话通知了萧风,让镜湖公司不要受到调查组的影响,按照预定计划展开,争取在元旦的时候把镜湖景区正式推出。
李云海出生在滇西县城,萧老太爷在滇西一小教学的时候,正好执教李云海,算是他的启蒙老师。李云海发迹之后也是不忘师恩,抽空就来到银杏村拜访老太爷,澜沧江上的钢索桥还是通过李云海的关照,姚州市交通局和滇西县政府才同意拿出资金修建的。
萧风决定在银杏村大规模投资之后,这种官场人脉自然是相当好的资源,老太爷甚至不辞辛劳,带着萧风亲自到姚州拜访李云海。
有了这层关系,再加上镜湖公司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大规模投资,萧风已经成为了李云海顶头上司——姚州市委书记苏阳的座上客,萧家的产业已经被列为姚州市重点保护对象。
有了这些关系,再加上萧家农场并没有任何违规的情况,萧风这才如此笃定。
萧风的沉着冷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萧强、萧涛和萧大志三人的不安,也稳定了萧家农场乃至镜湖公司的军心,各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因为调查组即将到来而变得混乱。
…………
10月23日,正值星期一,联合调查组的车队几乎是天一亮就从姚州出发,在滇西县城会和了滇西方面的工作人员,吃过午饭后,直奔银杏村。
早已经收到信息的各家媒体也是紧急出动,跟在车队后面进行全程拍摄,声势浩大。
原本,带队的姚州副市长林宏建很不喜欢媒体跟随的感觉,毕竟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若是姚州区域内爆发出环保丑闻,自己这个主管环保、林业的副市长就难辞其咎了。
不过,市委那边传来消息,同意媒体的报道,并且希望联合调查组密切配合。
林宏建虽然在很多人眼中是大人物,但是作为一个没有入常的副市长,他根本就没有抵制苏阳的勇气和实力。
就这样,联合调查组外加媒体共计超过二十辆的庞大车队浩浩荡荡地从滇西县城出发,沿着省道s233,一路向北。
沿途上,已经开始动工的s233公路扩建工程引起了林宏建的兴趣,他前段时间在市政府办公会上听说过这个项目,不过由于不是自己主管的范围,林宏建并没有太过关心。
如今看来,滇西县政府对于镜湖景区的期望相当高,为了配合镜湖景区的开发,居然从自己有限的财政中挤出扩建s233的资金。
坐在车里,林宏建不断地翻看手中的资料,想要从这些有限的资料中看出镜湖公司、萧家农场和镜湖牧场之间的特殊情况。
从资料上来看,萧风这个刚满22岁的年轻人是极为关键的人物,他拥有镜湖公司55%股份,镜湖牧场全部股权,价值超过了一个亿!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到亿万富豪的转变,在林建宏看来,简直比小说还要离奇!
资料中显示,萧风的老家就在银杏村,而萧家已经在银杏村繁衍生息了数百年,可以算得上是当地的大家族。萧家农场的法人代表就是萧风的亲爷爷萧笃善,这些关系都意味着镜湖公司、镜湖牧场和萧家农场已经结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关系网。
长期在姚州工作的林宏建清楚,滇西地区的民族关系、宗族势力相当复杂,简直就是一个火药桶,一不小心就会让人粉身碎骨!
越是看手中的资料,再联想起市委、市政府的主官都没有就此事发表过任何确切性的说法,更是让林宏建心里没底。虽然奥迪a6的坐着挺舒适的,不过林宏建额头上的汗却是越来越多,嘴里面一片苦涩。
说不定,自己这个看似风光的联合调查组组长,只不过是被人扔出来当替罪羊罢了!
ps:新的一周,请乡亲们继续支持!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76章】 姿态变化
. .
虽然萧风告诉萧强不必太过紧张,不过萧强还是和杨远航等公司高层一起,在s233公路旁边迎接调查组的到来,毕竟他们没有萧风的底气。
看着萧强、萧大志等人神经兮兮地做着各种准备,萧风也没有出言制止,反正这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就让他们出面应付好了。
现在镜湖牧场的播种完毕,剩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步入正轨,不需要盯着;菜园子的各种实验已经得出了结论,萧风不用每天记录实验数据;至于镜湖公司,离了萧风依旧正常运转。
忙活了两个多月之后,萧风终于变成了一个甩手掌柜,实现了在海州的愿望,过上悠闲舒适的生活。
萧强他们忙着去澜沧江东岸迎接调查组的到来,萧风吃过午饭后怡然自得地在老宅的院子里看电影,偶尔转头教教小红说话。
经过这些天的教授,小红所掌握的词汇量猛增,而且由于空间灵气的滋养,它的智商和逻辑思维能力急速提升,基本上达到了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
萧风正在观看一些英文原声影片,小红听不懂,不过仍旧凑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
老太太戴着老花镜坐在竹椅上纳鞋,一针一线相当密实,这也是萧家上下每个人冬天都会穿的。虽然现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但是老太太仍旧坚持认为自己纳的鞋子穿起来才舒服,每年都要做不少鞋子。
可以说,老太太一年到头几乎没有空余的时间,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些鞋子上。
以前萧风很不理解老太太的做法,不过现在他倒是觉得有些事情让她老人家做,也是一件好事。不过,萧风总是担心老太太太累,时不时要督促她多休息才行。
老太爷则是在书房里练字,自从退休之后,他在书画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已经难以估量。虽然萧风对于书法字画一窍不通,不过看老太爷的作品,还挺像模像样的。
据朱明理和严宽两位老爷子所言,萧老太爷的水准不比一些书法协会的会员低到哪里去,若是包装一番,倒也是能够在书画艺术品市场上有所作为。
对于两位老爷子的话,萧风深信不疑,毕竟他们从事的行业和典当、艺术品拍卖等领域有所接触,自然不会信口开河。
不过,把老太爷的作品包装上市就不在萧风考虑的范围内了,这些东西作为爱好就好,把它变成工作,对于年过八旬的老太爷来说,就有些伤神了。
现在萧家也不缺钱,萧风就希望老太太、老太爷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其他的倒在其次了。
大花和白云黑土正趴在院门的树荫附近,闭目养神,享受这午后难得的静谧时光。
这些日子以来,因为空间灵泉的滋润,三个家伙的皮毛越发油亮,就如同是绸缎一般,让人看了心生欢喜。空间灵泉能够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功效在三只狗狗的身上也是表现的一览无遗,二次发育的大花骨架窜了一大截,体重也达到了30公斤。至于白云黑土,因为从小就在空间中呆过,发育得更加快,如今还不满三个月的它们已经拥有了超过25公斤的体重,看上去已经像是成年犬。
几只刚刚会爬的小兔子在三只狗狗的身边蹦来蹦去,甚至有个别不知好歹的小家伙试图钻进大花的肚子下找奶吃。
对于这些调皮的小家伙,大花爱答不理的,用头把这些兔子顶出去,换了一个姿势又继续趴着睡了起来。
这些小兔子是前几天农场开荒的时候萧强发现的,它们的母亲被村民们捕获,这几只刚睁眼的小家伙若是留在野外恐怕就凶多吉少了。没法子,萧风只好把它们养在了老宅的院子里,用空间灵泉调了牛奶喂养,几天下来倒也是活蹦乱跳的。
一只芦花鸡正带着自家的孩子们在院子里乱窜,试图从青石板的缝隙中挖出小虫改善一下伙食,叽叽喳喳的鸡仔倒是让整个小院多出了几分生机。
萧风很享受午后小院的闲适气氛,若是老爹老妈也能够在老宅的话,那就更完美了!
只可惜萧风的这个愿望在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实现了,老头子向来是把工作当成了最重要的事情,要想他辞职,绝对不可能。至于老妈,她所带的班级刚升上高三,她恨不能每天24小时都盯着那70几个学生,简直就是把他们当成亲生儿女来看待。
前几天,他们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回到银杏村参加家庭会议,当了举手代表之后,又立刻返回了滇宁,敬业的态度让萧风自愧不如。
摊上工作狂的父母,萧风表示很无奈!
…………
当萧风在老宅院子里享受午后休闲时光的时候,林宏建带领的联合调查组车队终于抵达了银杏村。
当车队在镜湖公司的停车场停下,调查组成员一下车,顿时被眼前的场景给惊呆了。
现在,占地超过6000平方米,楼高为6层的镜湖进去游客接待中心主题框架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内外装修。而在不远处,规模更大的‘镜湖酒店’地基已经完成,大量的工程机械正在紧张施工,地面建筑结构的雏形已经显现出来。
谁也没有想到,在银杏村这样一个地图都找不到的小地方,居然会出现如此规模的建筑工地,实在是令人惊奇。
这些政府官员也不都是酒囊饭袋,他们有人很快就从眼前的工地情况,粗略地推算出投资规模起码要超过四千万以上。
四千万若是放在东部沿海地区,恐怕一个科级干部眉头都不会皱一下,但是在经济落后的姚州市,那可就是可以惊动副市长甚至更高级别官员的重大项目了。
在gdp挂帅的年代,能拉来投资就是大爷!
这个时候,原本以为镜湖公司是软柿子的官员心里顿时如明镜一般,今天所谓的‘联合调查组’只不过是一个过场罢了。
想通了这一点,调查组成员的步伐变得轻快了许多,面对镜湖公司的高层也是笑容可掬。
“欢迎林市长以及各位领导光临!”作为镜湖公司的执行总裁,杨远航被推了出来,说道:“我谨代表镜湖公司以及银杏村全体村民,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
杨远航以前在国营旅游公司干过,这种接待上级政府官员的活动也不知道主持了多少次,各种冠冕堂皇的官话、套话张口就来。
本来调车组到银杏村是为了调查萧家农场、镜湖牧场破坏环境的种种事宜,在杨远航口中却变成了市政府和各个行局领导来视察镜湖景区的建设进度,指导镜湖景区的发展。
不过,在场的政府官员都是人精,没有人戳穿杨远航的场面话,倒反是一个二个笑意盈盈地在杨远航等人的带领下,步行过了澜沧江。
“杨总裁的本事,我们还真的得好好学学!”在人群中,萧大志捅了捅萧强,低声说道。
“我刚才腿肚子还有点发抖,看来以后还得多锻炼才行!”对此萧强深以为然,点头应道。
“为了保护银杏村以及镜湖景区的环境,我们规定了在澜沧江西岸尽量不使用内燃机械,而是更多地采用电动机械!”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杨远航指着路边一排电动汽车向林宏建介绍道:“以后游客包括村民进出银杏村,尽可能步行、搭乘电动车,内燃机车没有必要是不能过江的!”
从钢索桥到银杏村,足足有将近4公里,这么大的太阳自然是不可能让这些官老爷步行,镜湖公司安排的十几辆电动汽车就派上了用场。
电动车在银杏大道上疾驰,沿途金黄色的银杏树让人眼前一亮,而陆基附近的草坪更是显示出镜湖公司在环境改造方面的魄力。
其实,在网络上各种反对声浪冒出来的时候,萧风就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对镜湖景区进行一次正面宣传。可以说,联合调查组以及媒体都只是萧风计划中的工具罢了,他们都将会成为镜湖景区快速崛起的重要基石。
银杏大道给调查组和媒体记者带来的震撼还没有结束,镜湖景区的核心区域——镜湖及其周边地区的建设、规划更是让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这些政府官员、媒体精英的见识来看,他们自然不可能昧着良心认为镜湖公司对镜湖景区的开发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现在,就看所谓的萧家农场、镜湖牧场究竟是不是真的如同网络传言那样不堪呢?
不过,这时候的林宏建已经在心里做好的打算,只要萧家农场和镜湖牧场的违规情形不严重,他在调查报告上就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虽然他还不清楚镜湖公司背后站的是哪位大人物,但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他林市长可不会冲在前面。
在调查组成员心思诡异的同时,媒体记者纷纷用自己手中的摄像设备把自己所看见的各种美景拍摄下来,镜湖公司在禁区内添置的各种公共设施也在其中。
记者们发现了银杏村的事实和网络上的说法似乎有一些不太一样,这种反差让他们的思路有了很大的开阔,对于接下来的报道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ps:小仨在反思,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77章】 事实真相
. .
“杨总,你们镜湖公司对景区的投入很大!”走在银杏村的青石板路上,林宏建转头对杨远航说道:“看来镜湖景区开放后,我们姚州旅游又将多出一张名片!”
林宏建虽然是姚州市政府排名靠后,分管林业、环保、计生等工作,压根无法染指在姚州地区最重要的旅游产业,但是他的眼光见识倒是不差。
从目前所见所闻来看,镜湖景区无论自然元素、人文条件还是硬件设施,都已经和姚州最好的景区没有太多区别。镜湖景区只要在细节以及人力软件方面进一步加强,景区开放之后,客如云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林宏建甚至没有发觉,自己对杨远航的态度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语气变得平和,而不是先前高高在上的味道。
“景区剪彩的时候,还希望林市长能够拨冗出席!”看到林宏建逐渐认可镜湖景区,杨远航趁机向他发出了非正式邀请。
杨远航常年和政府官员打交道,知道他们是最要面子的群体,自然不会犯下一些低级错误。虽然林宏建不会是主管旅游的常务副市长,不过杨远航还是要表示出镜湖公司对他的尊重,这是一种企业的生存智慧。
“到时候我一定来!”面对杨远航抛过来的橄榄枝,林宏建并没有拒绝。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镜湖公司背后不是姚州的一号就是二号,甚至有可能是春城的大人物,林宏建只不过是一个排名靠后的副市长罢了,根本没有资格在镜湖公司面前摆谱。
人都是趋利性的动物,更何况是官场中人呢?
…………
在穿过银杏村杏叶纷飞的街道之后,所有人对镜湖景区的前景都已经没有太多的怀疑,毕竟它的条件摆在这儿,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