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壮乡小仨
极品地主 【015章】 红薯丰收(求订阅!)
. .
ps:ps:乡亲们周末愉快,小仨求两张月票过周末!
“小风,坡地上的红薯该收了,要不然过段时间就要招耗子了!”吃过早饭后,萧风正在院子里看小说,老太太吩咐道。.
距离山塘不远的一块山地上,老太太和老太爷种下了两亩多的红薯,往年这片红薯地可以为家里养的猪提供不少饲料。萧风回到银杏村之后,老太太就被剥夺了一些工作权力,挖红薯这种的重体力活自然也在其中。
“阿奶,我知道了!”萧风朝老太太应了一声,转头对站在旁边的小红说道:“要不你去通知萧强他们几个?”
“你自己不会打电话吗?”小红对于萧风指使自己的举动很是不满,哼了一声,说道:“鹦鹉也有人权的!”
“你有什么人权呀?”萧风乐了,打趣道:“你顶多就有鸟权而已,要想拥有人权还早呢!”
“小心我告你种族歧视!”小红扑闪着翅膀,表示自己的愤怒。
“小样的,最近进步挺快的,连种族歧视都知道了!”萧风捂着肚子在躺椅上笑翻了。
“你还笑!”小红有些不乐意了,飞到萧风的头上,又抓又挠,把他的头发变成一个鸟窝。
“要是你去,今天的灵米加倍!”萧风缓了一口气,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你早说不就得了?!”小红的态度立刻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咻’的飞离院子。
灵米是萧风对于自己在紫竹空间内种植的粮食作物的统称。它们在紫竹空间内吸收灵气,自然要比普通的谷物品质要高得多。
不过由于萧风刚刚试着种植,出产并不多,绝大部分被他用来给两位老人熬粥,所剩无几。对于小红来说,灵米的滋味可是比一般的粮食好多了,也成为了萧风调动小红积极性的最有效方法。
因此,一听萧风说灵米供应加倍,小红哪里还敢迟疑?
“你这孩子,打个电话不就得了。还非得让小红飞一趟?”老太太看着萧风和小红斗嘴。忍不住笑骂道。
自从小红来到萧家之后,因为拥有一门外语,平时的嘴巴也甜,倒也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平时萧风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小红陪着老太太说说话。让老宅多了几分热闹。
“这家伙每天好吃好喝的。都胖得快要飞不起来了,找机会给它减减肥!”萧风数落小红的不良习惯,顺手切了一个莲雾。递给老太太。
莲雾是原产于天竺、东南亚的热带水果,性味甘平,具有润肺生津的功效,很适合银杏村略微干燥的秋天食用。
萧风试着在农场里种了一千多棵莲雾,虽然有空间灵泉作为后盾,萧风也很担心这种热带水果究竟能不能抵御银杏村的严寒,和莲雾类似的水果萧风也准备了不少,希望来年能够收到成效。
老太太接过孙子递过来的莲雾,咬了一口,滋味甘甜,水分充足,当然了,老太太心里更甜。
也不知道是错觉还是怎么了,自从萧风回到银杏村之后,老太太觉得饭菜比以前香了,就连水果也变甜,还有余韵在唇齿间萦绕。
听电视上的节目说,心理愉悦会提高食欲,进而改善身体,看来能上电视的专家还真的有两把刷子。
“九哥,听小红那家伙说你要挖红薯?”这时候,萧强的电话打了过来。
“你小子可别在小红面前打这个电话,要不然它肯定认为你不相信它,有你好看的!”萧风接过电话,笑着说道:“你们几个赶紧上来吧,今天的工作量可不少。”
自从小红来到萧家之后,就和萧强犯冲,相互看不顺眼,他们之间的争吵也成为了萧家老宅一道独特的风景。
果不其然,电话还没有挂掉,萧风就听到了萧强的惨叫,看来他对小红的不信任很是让小红愤怒。
不到一刻钟,萧大志、萧涛两家人和萧海出现在了院子里,身后还跟着狼狈的萧强。
只见萧强的头发被抓得像个鸟巢一般,上面似乎还有点不明物体,看得所有人都笑翻了。
“该!”萧风笑骂了一句,接着对小红说道:“差不多得了,不然今天的奖励取消!”
萧风的威胁最有效果,原本还有些不依不饶的小红跳上萧风的肩膀,一脸谄媚地说道:“老板您最大!”
询问之后,萧风才知道萧强怀疑小红谎报军情,背着它给萧风打电话,却不曾想小红可是个窃听好手,发现了萧强的小动作。这不,新仇旧恨一起算,小红不仅仅把萧强刚抹了发胶的发型弄乱,还在上面扔下了炸弹(鸟粪)!
一番闹腾,一帮人这才收拾妥当,浩浩荡荡地朝着山地的方向走去。
进入萧家农场的道路就沿着山塘边上修过去,刚好在山地的正下方,因此萧强从库房里推出了板车,这可以提高运输效率。
两个孩子都不愿意留在老宅,萧风只好让小浩宇在肩膀上骑着,手里牵着彤彤,更像是个奶爸,不太像是去田里干活。
两个孩子对萧风的黏糊劲就连他们的父母有时候都有些吃味,因为只要萧风在场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呆在萧风的身边,家里人都说是萧风的美食和水果收买了两个小家伙。
萧风在怀疑,孩子纯净的心灵异常敏感,能够感受到灵气的存在,对萧风产生亲近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萧风一行人去干活,家里的几个宠物也是喜欢凑热闹,跟着也出了门。
因为萧家老宅百多年来一直都伫立在清灵山的半山腰,附近几个山头的土地经过萧家几代人的开垦,已经成为了萧家的私产。往年,这些山头大多种上了玉米、红薯、土豆等耐旱作物,算是萧家一个比较大的收入来源之一。
只不过这些年随着萧家各房的重心不断从土地上转移到其他产业,这片山地也慢慢无人打理,今年也就是两位老人在这里种上了两亩多的红薯罢了。
银杏村的十一月底已经算是进入了深秋季节,每天晚上最低温度都下降到了5摄氏度左右,霜降之后各种一年生草本以及落叶树都在枯黄,藤生的红薯也不例外。
萧风一行赶到山地附近的时候,就看到了一片萧条的模样,只有枯枝败叶之中隐约可见的红薯藤,表明了这里就是红薯地。
“这里能长出红薯吗?”萧强撇撇嘴,有些怀疑。
“既然来都来了,试试看呗!”萧涛用锄头把田头的杂草锄掉,示意从这个位置开始挖。
这些日子以来,萧强几个人经手的资金都是数以十万计,自然有点看不上这点红薯地的收益。不过,老人家最见不得的就是浪费,他们自然不敢就这样把这些红薯地丢着不管。
萧风把小浩宇和彤彤交给杨莉照顾,自己也拎起锄头,顺着红薯垄比划,准备开工。
挖红薯这样的工作,萧风也没少干,自然不会陌生。
萧涛有些太相信这片看上去有些破败的红薯地能够有什么好收成,心不在焉地往红薯垄狠狠一劈。
“啪”沉闷的声音响起,而锄头传递到手上的触感让萧涛觉得有些不妙。
拉开锄头之后,萧涛才赫然发现,一颗足有拳头大小的红薯被劈成两半!
“咦!”萧涛有些诧异,用锄背轻轻地敲打挖出来的土块,发现收获不少,而且这些红薯个头挺大。
一看萧涛取得了开门红,其他几个人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是备受鼓舞,开始行动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每一根红薯藤的下面,都有着一大串硕大的红薯,最小也有拳头大小,有的甚至和手臂一样粗细!
“红薯,大红薯!”看着一个个胖乎乎的红薯被从土里挖出来,站在田边的小浩宇和彤彤兴奋不已。
杨莉稍不留神,两个小家伙就迈着小腿冲进了田里,欢呼着把大红薯搬到一旁,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风中。
“真是邪门了!”不光是萧涛感到奇怪,萧强几个也是满脸的困惑。
萧涛他们几个没少在这片山地挖红薯,贫瘠的土地出产并不算太好,有时候挖上好长一段才能碰上三瓜两枣的。而如今,每一根红薯藤下面起码有五六个红薯,而且个头之大,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这回不会有人觉得今天来挖红薯是浪费时间了吧?”萧风一边挖着红薯,看到几个家伙的表情,在心里暗自说道。
自从山塘开始喂养冷水鱼之后,萧风三不五时就偷偷地往这片红薯地浇灌空间灵泉,不出萧风所料,空间灵泉极大地刺激了红薯的生长。经过萧风对各种农作物的诸多实验,空间灵泉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以及提高产量方面拥有着相当强大的促进作用。
闻讯赶来的家人看着遍地的大红薯,也都是目瞪口呆,最后变成了全家总动员,十几个人涌入了这片山地,热闹地挖红薯。
老太爷和老太太一大把年纪了,也头一次见到产量如此之高的红薯地,难不成后面两个月不闻不问,粗放管理才是丰收的关键?
乡下根本藏不住事情,当一位路过的村民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回到村里一宣传,村里有空闲的村民都跑过来看稀奇;甚至于不少喜欢凑热闹的游客也拎着相机赶了过来,见证难得一见的丰收场面。
一不小心,红薯火了!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16章】 产品加工(求订阅!)
. .
一家人忙活了一个上午,终于把两亩多的紫薯全部挖了出来,用板车推回来。.这种搬运、拉车、卸货的重体力活萧风责无旁贷,不过他展示出来的惊人力量还是让家人和围观的村民、游客惊叹不已。
谁也没有想到,看上去并不是那种肌肉腱子的萧风,居然能够一手提着一袋足有一百斤的紫薯健步如飞,脸不红气不喘。
有游客把大显身手的照片发到了网上,把他称为潜藏民间的‘大力水手’!
当堆成一座小山的红薯出现在坝子上的时候,围观的观众都有些吃惊,谁也没有想到那么点地居然收获了这么多红薯。根据萧晋旭的估计,这两亩地的紫薯起码收获了超过10000斤,亩产超过了2000公斤!
“二哥,这个红薯比那年我们用湖底淤泥沤肥种出来的还要好上几分!”萧六爷掰断了一个红薯,把粉紫色的果肉咬了一口,点头说道。
六爷萧笃信在萧家各房中排行第六,他可是一辈子的庄稼把式,对于每一种农作物的品质拥有着丰富的判断经验。他觉得这些红薯品质好,也就意味着这些红薯不仅仅个头大,味道也好。
这种源自于日本的凌紫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紫薯品种,具有耐旱耐瘠、抗病性和耐贮性强的特点,是当前鲜食保健和提取色素等深加工的好品种,夏薯亩产达到2000公斤。自从滇西县农科所引入凌紫之后,绝大部分的山地上都种上了这种产量、售价都高的紫薯品种。
“看来开春的时候沤的那点土肥还是很有效的!”老太爷看了看一旁若无其事的萧风。笑着说道:“没想到临老了还能看到这么一次丰收,挺不错的!”
其实老太爷心知肚明,这两亩地红薯自己都没有怎么管理,顶多也就能够达到亩产一千多斤罢了,如今亩产却超过了2000公斤,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虽然老太爷并不清楚萧风在菜园进行的各种实验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萧风掌握了一些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想来这些红薯大丰收和萧风是脱不了关系的,不过老太爷不会蠢得去揭穿这个秘密。
想到这里,老太爷明白萧风之所以重金投入萧家农场和镜湖牧场。肯定是有所依仗的。这些丰收的紫薯就是明证。
“二哥,这些紫薯就这样卖掉可惜了,拿来做粉条最好!”萧六爷用手捻了捻红薯的果肉,伸给老太爷看。
以前。村民们种植的普通红薯品种大多都是用来喂猪。少数当做粗粮来进行搭配食用。毕竟银杏村并不是缺粮的贫瘠山区。凌紫引入银杏村之后,村民们又多了一个收入项目,商贩们在玉集镇收购的价格一般不会低于一块钱。
不过在萧六爷看来。就这样简单地把这些品质极高的紫薯卖出去,是一种浪费。
“这么多的紫薯,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呢!”老太爷看了看堆成一座小山的,有些犯愁。
以往银杏村制作红薯粉条的主要方式就是用石磨磨粉,这种方式应付一两百斤的红薯倒也不成问题,当红薯数量提升到一个级别,再石磨处理就是一个笑话了。
“听说李家二小子买回了一个电动磨粉机,磨出的粉比石磨更细,还快得多!”萧六爷笑了笑,说道:“二哥你整天窝在家里练字,对村子里的变化可是了解得太少!”
对于自家的这个二哥,萧笃信向来佩服得紧,他有手段、能容人,把整个萧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兄友弟恭,子孙贤孝。不过萧二哥晚年之后沉迷于书法和古玩之中,和普通村民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和海州来的两个老头整天窝在老宅,都已经很少到村子里打麻将、聊天了。
“看来我真的得多出门走走了,免得都认不出大变样的银杏村!”老太爷闻言一想,点头应道。
用红薯制作粉条的想法定了下来之后,具体的工作就不需要老太爷操心,他只需要把自己的意思传递给萧晋昊就好了。
萧晋昊除了是民间宴席的大厨之外,也是诸多副食品的制作高手,虽然一万多斤的红薯有点多,但是应该难不倒他。
老爷子动动嘴皮,萧风一帮人就有得忙了!
如今萧家农场的建设已经基本完工,剩下的扫尾工作只要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内完成就可以了,因此萧强几个人最近倒是挺闲。至于萧风,他一直都是闲人一个,因此制作粉条的工作他怎么都跑不掉。
吃过午饭后,在萧晋昊的指挥下,萧风几个人乖乖地搬了个凳子,坐在坝子上把红薯挑头去尾,刨皮清洗。这个工作倒是不难,不过紫薯富含色素,刚忙一会,萧风等人的手就变成了紫色,就好像染色一般。
萧家十几个人在坝子上共同劳作,热闹的场面让路过的游客惊奇不已,纷纷拍照留念。除了其乐融融的气氛之外,更让游客们感兴趣的是这些个头很大的紫薯,透出一股丰收的喜庆。
萧风也不小气,特别把一些紫薯洗干净切成块放在盘子里,让游客自行品尝,更是让游客们觉得这里的村民大方淳朴。
一些游客在品尝过萧家的紫薯后,发现这些紫薯比一般红薯香脆甘甜之外,更有一股淡淡清香慢慢滋生。这些游客打算和萧家订购一些紫薯制品,这可比超市里买的要更安全、实惠。
一万多斤的紫薯自然不可能全部做成粉条,萧晋昊准备拿出一部分个头最大、品相最好的紫薯做成紫薯干,这又能够长期保存,又能够提高附加值。
虽然如今的萧家已经不需要这点收入来贴补家用,但是人总不能因为有了钱就不劳动,不创造吧?
萧晋昊作为技术总监,把家里十几口人指挥得团团转,而李家二小子李大柱新买的电动磨粉机也被搬到了坝子上,第一时间把清洗好的紫薯磨成淀粉浆。
淀粉浆经过纱布过滤掉粗大的颗粒、泥沙等杂质,然后静置沉淀,倒出上层的清液后,再把浓稠的淀粉浆挤压出多余水分,变成紫薯泥。
大铁锅里把水烧开,紫薯泥通过特制的容器压制,或是成条状、宽片状进入开水中,瞬间凝结成型。凝结后的粉条、粉丝通竹竿这么一捞,放在阴凉处阴干,就变成了最正宗的手工紫薯粉条、粉丝。
和超市里出售的机制粉条相比,这样手工打造出来的粉条虽然规格不太一致,但是味道更好,更筋道。
至于紫薯干的制法更是简单不过,把紫薯放在锅里蒸熟透,削皮、切条,自然晾干就可以了。当然了,紫薯干制成之后,若是能够放入密闭的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薯条表面就会出现一层白霜,味道更佳。
一万多斤的紫薯在萧家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在一个星期之内变成了一条条悬挂在走廊、院子和空房间里的粉条,而在坝子上晾晒的紫色薯条,更是引得村民和游客侧目不已。
村民们惊奇的是,从来没有人会制作如此多的粉条和薯干,平时自家小打小闹的百来斤,和萧家的大手笔相比,还真的不够看。村民们之所以很少制作粉条和薯干出售,无非是因为费工,再加上产量低、没有销路罢了。
而游客们以前都只是在超市里见过薯干、粉条的模样,从来没有见过它们的制作场面,如今一见,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超市里购买的粉条、薯干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有没有安全隐患谁也说不清,像萧家这样明明白白地手工制作,自然让游客们心动不已。虽然他们等不及粉条和薯干制成品的那一天,但是这些游客还是先掏钱和萧家订购,回头再寄到城里就可以了。
几天下来,萧风就以薯干6块钱,粉条8块钱的价格分别向游客出售了1000斤和2000斤,如此巨大的收益让村民们发现制作薯干远比出售新鲜紫薯要划算得多。
一万斤紫薯卖给镇上的商贩,也就一万块钱,而制成薯干和粉条之后,收入提高了两三倍,只是多费点手工罢了。
受此影响,今年秋天银杏村收获的紫薯,绝大部分被制成了薯干出售给游客们,让村民们的收入大为提高。
从此以后,制作紫薯干和紫薯粉条成为银杏村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很多村民依靠紫薯发家致富,建起了紫薯楼、买起了紫薯车!
以前村民是受限于没有销路只能把紫薯卖给二道贩子,现在银杏村每天都有上百游客前来旅游,消化这点薯干、粉条自然是绰绰有余。更何况,未来镜湖景区正式开放之后,会有更多的游客前来,城里人不就喜欢这种纯绿色的手工产品吗?
游客们的蜂拥抢购让萧风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如何打开更多的销售渠道,把大山的馈赠出售给城里人呢?
除了紫薯制品,干蘑菇、风干山鸡、野兔、核桃、松子、板栗等等各种特产在山里面随处可见,若是能够卖给城里人,村民的收入肯定能够提升好几个档次。
这倒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ps:ps: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17章】 网店构想(求订阅!)
. .
ps:ps:乡亲们早上好,今天小仨争取补上一章欠账,谢谢乡亲们的支持!
萧风大学念的专业是电子商务,毕业后也在外贸企业中工作过,对于现在蓬勃发展的网络商务自然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萧风看来,在未来10年时间里,网络商务将会以令人惊讶的高速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实体经济的有力补充。
回到银杏村之后,萧风虽然把很多精力放在了镜湖公司、镜湖牧场和萧家农场的建设之中,但是他也没有放弃对网络商务的关注。
在萧风看来,银杏村的土特产要想开拓销路,除了借助镜湖景区的东风之外,网络商务将会成为一个崭新的模式。在快递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银杏村的土特产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对外销售,规避销售渠道匮乏的弊端。
这一次粉条和薯干的热销也让萧风看到了银杏村土特产未来的一个销售方向,因此萧风决定开设一个网店,专门销售银杏村的土特产,将来萧家农场投产之后,也可以在上面销售产品。
…………
“四嫂,这段时间在家过得还习惯吧?”这一天吃过午饭后,萧风一帮人坐在坝子上晒太阳。
十一月底的银杏村天气开始变冷,室内温度已经在10度以下,而在户外,灿烂明媚的高原阳光使得气温一直在20左右徘徊,极为舒适。
因此,午后晒太阳成为了银杏村大部分人最喜欢的一种休闲活动,搬个椅子坐在坝子上,晒着温暖的阳光,聊聊天,逗逗孩子,挺好的。
“还行,除了没有超市、电影院之外。比城里舒服多了!”孙庆梅点点头,笑着说道:“就是每天太闲了,有些无聊!”
对于萧风这个小叔子,孙庆梅可不敢轻视,因为他是整个萧家的当权者,就连自家公公在很多问题上都得看萧风的眼色。
孙庆梅辞掉工作和丈夫带着女儿彤彤回到银杏村之后,前段时间还帮着萧家农场处理一些财务上的工作。但是萧家农场的建设基本完工后,她又陷入了无所事事之中。
孙庆梅觉得工作能够让她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每天在家里带带孩子,看电视、上网,让她觉得很无聊。
“以后景区发展的好,我们就在河东再造一个新区。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萧风对于镜湖景区的未来信心十足,说道:“现在有一个项目需要人手,四嫂你看看愿不愿意出面负责?”
接下来,萧风把自己构建网店,出售银杏村特产的想法和孙庆梅全盘托出,征询她的意见。
在萧风设想中,这个网店将会成为镜湖公司乃至银杏村唯一指定的官方旗舰店。专门用于出售银杏村的土特产、手工艺品、顶级食材以及各种旅游纪念品。网店和‘镜湖农产’之间由于目标客户不太一样,因此萧风并不担心造成资源浪费和冲突。
在网店上线之后,将会在天涯论坛、镜湖公司的官网进行相应的宣传,这对于网店发展初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让我负责网店的经营、管理?!”孙庆梅有些惊讶,陷入了沉思之中。
既然萧风如此郑重其事地提出来,这个网店自然不会是小打小闹的,孙庆梅在欣喜之余也是感到有些忐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