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壮乡小仨
毕竟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专科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这几年也只是在一家私营企业负责了相对简单的财务工作。并没有任何管理企业的经验。孙庆梅倒是想趁这个机会试一试,又担心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把事情搞砸了。
“四嫂,你也不用太紧张,网店就设在家里,有什么状况我们大家都会帮忙的!”萧风看得出孙庆梅的顾虑,笑着说道:“反正就是把村子里的各种土特产收集起来。进行定级之后称量、包装、定价,客户下了订单你们通过邮局发货就行了。网店的管理再复杂,还能比你平时照顾彤彤辛苦呀?”
镜湖体系初创阶段,最匮乏的并不是资金。而是人才。
萧风也不是没有想过对外招聘人员来管理这个网店,经过考量之后,萧风还是决定从身边的家人之中挖掘潜力。孙庆梅财会专业出身,本身就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应付网店不太复杂的资产、财务状况不成问题,此外,她的身份也让萧风放心。
萧风的话让四岁的彤彤很是不满,向着讨厌的九叔翻了一个白眼,不过在萧风的眼里一点杀伤力都没有。
“既然你这么说,我试试也是可以!”孙庆梅想了想,说道:“不过彤彤怎么办,村里也没有幼儿园,总要有人照顾的。”
这一次辞职回来,孙庆梅已经看到了萧家即将腾飞的迹象,自然也希望能够参与到其中,为自己的小家庭和彤彤的未来奠定更好的基础。靠着萧家公中的分红,萧家每个人将来衣食无忧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孙庆梅也有属于自己的野望。
这一次萧风把机会放到自己的眼前,孙庆梅要是不抓住那就说不过去了。
“村里的幼儿园正在筹建,估计春节过后就可以正式开放,在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大娘、二娘、三娘几个长辈会担负起照顾彤彤、小浩宇的工作,有时候我也能帮帮忙嘛!”萧风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计划,并且征得了几位长辈的意见。
在萧风的设想中,网店的主要管理人员包括了孙庆梅、杨莉等第三代、第四代的媳妇,大姐萧月季、二姐萧牡丹、三姐萧凤仙、四姐萧玉兰等萧家第三代女子,萧风准备打造一支娘子军。
至于萧风所说的幼儿园正在筹建,倒也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确有其事。为了改善银杏村的幼儿教育并且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把家搬到银杏村,萧风个人出资50万元,建设银杏幼儿园,配置最一流的设备并且高薪从春城招聘幼儿教育专家。
“行!”孙庆梅祖籍东北,身上也遗传了父亲豪爽干脆的气质,既然萧风已经把话都说清楚了,她也就没有再扭捏。
…………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萧风分别找到了大嫂李桂芬(萧军妻子)、二嫂张艳红(萧剑妻子),以及几个姐姐进行了谈话,说服她们参与到网店的筹建工作中。
萧风的行动得到了老太爷尤其是老太太的全力支持,她们一致认为上阵亲兄弟,家里的女眷集合起来经营网店,也是一段佳话。萧家农场交给男丁们负责,网店交给女眷管理,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发展萧家的产业。
很快,一个‘银杏特产’的网店顺利地注册成功,它挂靠在镜湖公司旗下,运营、财务,由学历最高、经验最为丰富的孙庆梅担任店长。
大嫂李桂芬、二嫂张艳红的娘家就在银杏村,她们俩负责起银杏村各种土特产的收购、定级等工作;而嫁到了玉集镇以及各个村寨的堂姐们则是负责起自己所在区域各种土特产的收购;杨莉最年轻,学习能力也不错,充当起网店的客服人员。
不得不说,这帮娘子军的创业热情还是相当不错,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把‘银杏特产’的框架搭建了起来,让萧风刮目相看。
网店的办公地点萧风并没有放在镜湖公司的办公楼上,而是放在了萧家老宅南侧厢房,为此,萧风还特意让电信局拉了一条专用网线,配置了无线网卡和备用电源。先进的设备足以让网店在断电、断网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和客户进行联系,确保服务畅通。
对于这个网店,萧风算是寄予厚望。
当然了,萧风之所以把网店的办公地点放在老宅,是考虑到两位老人越来越喜欢热闹的情况,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大家庭的向心力、凝聚力。
网店注册之后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收集整理银杏村各种特产的状况,开始丰富网店的货架。
作为示范商品,萧家自有的粉条、紫薯干以及重量级的火腿自然成为了网店货架上的主打产品,拉开了‘银杏特产’网络营销的序幕。
接下来,银杏村以及附近村寨所生产的干蘑菇、笋干、干蕨菜、风干野鸡、熏兔、腊肠等等干货也是逐渐被列入了‘银杏特产’的货架。
出于物流方面的考虑,‘银杏特产’目前还只是把经营范围控制在干货等保鲜期较长的货品上,暂时不考虑生鲜食品。
在萧风的计划中,等s225、s233公路的扩建工程完工,再加上物流公司的触角深入到银杏村,‘银杏特产’就可以开展新鲜水果、土鸡蛋、大闸蟹、果酒等产品的销售。
2008年12月05日,农历十一月初八,诸事皆宜,‘银杏特产’网店在放过一通鞭炮之后,正式上线!
日后代表了华夏国内农特产品网络销售的旗舰网店——‘银杏特产’就在外界毫无关注的情况下悄然开张了。而更让人们惊叹的是,这个网店从店长到客服人员,从采购到后勤,所有员工都是女性,成为了网络商务领域一张漂亮的名片。
就连‘银杏特产’的创业元老们也不会想到,自己将来有一天会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名人,她们正在萧风的督促下,不断地完善‘银杏特产’的制度、管理以及经营。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18章】 开张大吉(求订阅!)
. .
深秋的北平变得很冷,供暖季的到来使得帝都空气越发污浊,奥运会期间的蓝天白云开始渐行渐远。.
糟糕的户外空气质量让阮玲玲的心情大受影响,每天除了上课、吃饭和图书馆查阅资料之外,她大部分的时间都窝在宿舍里,懒洋洋的不想动。
阮玲玲趴在床上无精打采地翻阅网页,心里非常怀念暑假时在银杏村度过的日子,绝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和精彩的美食,都让阮玲玲记忆深刻。
回到帝都大学之后,阮玲玲也是极为关注银杏村的发展情况,平时有事没事都会上天涯论坛-镜湖板块或者镜湖公司的官方网站上,重温那些美好时光。
几乎在阮玲玲离开的同时,银杏村就启动了大规模的建设,数以亿计的资金涌入了这个小山村,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地。
一开始的时候,阮玲玲还担心银杏村步入国内其他景区的后尘,沦为开发商圈地捞钱的地方。
但是从这几个月以来游客们所发的帖子,阮玲玲欣喜地看到镜湖公司并没有大肆破坏银杏村、镜湖区域的原有格局,大部分的现在建筑都集中在澜沧江的东岸,并且在银杏村的范围内实施了严格的环保措施。
这段时间,看着游客们不断发布的各种帖子、游记,阮玲玲恨不能飞到姚州,去欣赏银杏村美得令人窒息的秋日胜景。
有些无良的游客,把在银杏村吃到的各种美食拍成照片。发到网上,更是让阮玲玲口水直流。
一位署名‘薛老师’的网友,更是用他的专业单反相机,把萧家的杀猪宴、家常美食拍摄下来,甚至还对每一种美食进行了详细的注解。
豪气大方的杀猪菜、香气浓郁的碳烤松茸、特色十足的羊肉干锅,……,每一样都是那么精彩。
尤其是萧家储藏室内悬挂如林的火腿,更是让阮玲玲心动不已,做梦都想吃到这些传承千年的手艺制作出来的美食。上次在萧家,阮玲玲就品尝过萧家火腿的美味。不过她却不知道这些火腿背后还有如此精彩的故事和悠久的历史。
前两天。阮玲玲又看到有游客在萧家老宅疯狂抢购手工紫薯粉条和紫薯干的场面,在那一刹那,她还真的有给萧风打电话,让他邮寄一些紫薯干到帝都大学的冲动。
阮玲玲已经暗下决心。今年寒假一定要再去银杏村。既可以躲过帝都糟糕的冬天。又能够享受一趟阳光之旅。
“咦,怎么多了一个网店的链接?”正在漫无目的翻着网页的阮玲玲突然发现镜湖板块里多出了一个‘银杏特产’的网店链接。
仔细一看,原来是银杏村村民自行建立的一个网店。专门销售银杏村以及周边山区的各种山货、特产。阮玲玲还担心是无良奸商的虚假广告,特意转到了镜湖公司的官网网站,发现上面也出现了‘银杏特产’的相关介绍和链接,这才确定这个网店的真伪。
阮玲玲点入网店,发现货架上的宝贝并不多,可能是因为刚刚开业的缘故吧,不过阮玲玲还是发现了自己中意的紫薯干和萧家火腿。
没有太多犹豫,阮玲玲立刻下了订单,500克的紫薯干10包,粉条5包,干香菇一千克,风干野鸡熏兔各一只,外加一整支火腿,一千多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花出去了。
紫薯干嘛,自然留在寝室里当成姐妹们的口粮;其余的东西拿回家,也让家人们尝尝这种独特的美味。
下完订单,一想到过一个星期就能吃到银杏村的美食,阮玲玲心情大好,就连窗外阴沉的天气也变得可爱起来了。
…… ……
在萧风的大力支持下,网店的筹建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从网店注册、办公设备的调试以及人员的构架等等,‘银杏特产’已经基本完成了开业前的各种准备。
但是,从孙庆梅以下,‘银杏特产’的所有员工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把货物拍照放在网络上,就会有人购买?
更何况,萧风做出的定价标准,更是让大家觉得有些离谱。
500克的紫薯干标价12块钱,干香菇150块一斤,腊排骨、腊肉、腊肠通通都是40块一斤,一只风干野鸡60,熏兔80,一支10斤萧家火腿更是达到了600块钱!
这些价格比当地的价格要高出一倍以上,难道多了一些精美的包装,再放到网络上,人家就愿意多掏钱?
因此,在网店正式上线的之前,在网店上下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情绪,大家下意识地觉得萧风投入的这50万,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呢?
对此,萧风也没有进行太多解释,反正事实会证明网络商务的巨大威力!
今天早上九点钟萧风开通网店的货架,并把链接放到了镜湖公司和天雅论坛-镜湖板块,‘银杏特产’也算是正式登陆互联网了。
除了杨莉之外,萧风还安排了二哥萧剑的女儿萧潇担任客服人员,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6点值班,随时准备接待客户的问询。
网店启动后,杨莉和萧潇坐在办公桌前,眼睛一直盯着电脑屏幕,眨都不敢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信息;网店的其他成员三不五时地走进办公室,围在电脑前面,异常紧张。
“大姐,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坐着吃个水果!”萧风削了一个苹果,递给大姐萧月季,说道:“你再转悠几次,我都要被晃晕了!”
“还是九儿知道心疼大姐,也不枉大姐当年给你喂奶!”萧月季接过苹果咔嚓咬了一口,说道:“九儿。这网店还真的能挣钱?”
当年萧风还没有断奶就因为薛丽芬要上班就送回了银杏村,而当时的萧月季正好是哺乳期,萧风可没少沾自己外甥的光,很是吃了一段时间萧月季的奶。
“大姐,我都快要结婚了,小时候的事情可就别提了!”萧风羞愧欲死,举手投降,转移话题说道:“网店肯定能够成功的,以后大家就坐在家里等人家送钱上门吧!”
“九叔,九叔!”萧风的话还没有讲完。萧潇就在办公室里大嚷起来。说道:“有人下订单,一千多块呢!”
萧潇的话就如同是召集令一般,不说一直紧张的萧月季、孙庆梅等人,就连老太太、老太爷也忍不住走进了办公室。想要看看这个跟打渔网不同的网络究竟怎么做生意?
一下子。由一间厢房改造而成的办公室被挤得水泄不通!
萧风扶着两位老人走到电脑前坐下。其他人立刻就把萧风身后的空间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有点兴奋网店的第一笔订单。
“九叔,这笔订单有好几种产品。总价为1260块钱!”萧潇指着屏幕上的订单数据向萧风解释道:“客户的收货地址是北平,我们实现了开门红!”
萧潇的话音刚落下,全场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大家心头的压力一下子就消散无踪了。老太太和老太爷不懂得这些高科技,不过看到儿孙们挺开心的,他们也是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九叔,又来了一笔订单!”这时候,另外一台电脑前的杨莉指着电脑说道:“这是来自海州的订单,也有630块钱呢!”
连续的订单让大伙情绪高涨,看来这个网店还是很有搞头的,这么一会功夫,就有小两千的订单收入。
“萧潇,你待会把订单打印两份,一份存底,一份交给牡丹二姑开始配货,下午的时候集中送到邮局寄出去!”看着一群人都陷入了兴奋之中,萧风不得不出言提醒。
闻言之下,萧潇忍不住吐了一下舌头,光顾着高兴了,都把先前萧风教的订单流程忘得一干二净。
“这个网不错,坐在家里就能挣钱,还是我们九儿能干!”老太太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很是满意。
萧家农场、镜湖牧场投资上亿元,对老太太并没有太多触动,网店的这些土特产品卖出了高价,倒是让老太太觉得挺有前途。
“阿奶,回头我也把你晒的野菊花放到网上,肯定也能卖出好价钱!”萧风笑呵呵地顺着老太太的话,把老太太逗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首批下订单的客户大多都是来过银杏村旅游的游客,他们是在浏览镜湖公司官网或者镜湖版块的时候发现了‘银杏特产’的网店。有过银杏村愉快经历的他们,自然对银杏村的特产、美食念念不忘,在第一时间下了订单。
在‘银杏特产’创业初期,也只能通过这种口碑来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欲速而不达。
萧风全程参与了网店的筹建,他为网店的运作、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严密的体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萧潇打印出订单之后,负责仓储、配货的萧牡丹开始根据订单进行配货,最后由复检员三姐萧凤仙核实后装箱。
每天下午三点之前,所有的货箱就会被送到玉集镇的邮局寄出去,邮局的邮车会在3点半离开玉集镇,到滇西县城进行中转。
萧风认为,随着镜湖景区影响力的扩大和游客数量的增加,邮局以及其他的快递公司将会在银杏村设立网店,到时候‘银杏特产’的工作效率就会有进一步提升了。
网店上线当天就收获了12笔订单,总价超过了5000元,这极大地鼓舞了孙庆梅为首的所有人员,大家的干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萧风看着这群脚下生风的娘子军,只能感叹妇女能顶半边天!
ps:ps:本来今天想多写点的,白天却停电了,晚上才来!欠乡亲们的章节小仨会尽快补上,谢谢大家的支持!新的一周,向乡亲们求点推荐票!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19章】 创业热情
. .
‘银杏特产’网店开业一个星期以来,每天都能够保持3000-5000的营业额,这对于这样一个新开张的土特产小店来说,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不过,萧风也知道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接下来‘银杏特产’将会迎来销售的低潮期。
无他,现在购买产品的客户据大多数都是曾经来过银杏村的游客,也只有他们才会关注镜湖公司官网以及天涯论坛的镜湖板块,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购买‘银杏特产’的商品。
等到这些游客的购买热情消退之后,网店的营业状况肯定会有所下降,进入订单寥寥的尴尬局面。
对于这种情况,萧风早有意料,提前给孙庆梅打了预防针,让她们做好各种准备、对策,迎接销售低潮的到来。
当然了,萧风自己也可以大包大揽,把网店运营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解决掉,这就失去了自己把网店交给娘子军的初衷。
对于萧风的警示,孙庆梅极为重视,当天吃过晚饭后就召集网店的成员,在网店的会议室里开会。
“这帮娘们整得还挺正规的!”老大萧军本来想跟着进去看看热闹,却被比自己大的大姐萧月季给推了出来,说是‘商业机密,谢绝参观’。
萧军在诸多晚辈面前吃瘪,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坐在院子里嘀咕。
“没想到大姐刚上班几天,连‘商业机密’都知道了。娘子军还真的不可小觑!”萧涛在旁边一听,乐不可支,笑着说道:“大哥,我们也得把农场搞好才行,要不然在家里就没地位了!”
这两天孙庆梅除了要处理网店的各项事务之外,还拿着厚厚的大部头管理、电子商务书籍在啃,变身女强人。萧涛只得承担起照顾彤彤、做家务的任务,若不是自家老娘在旁边帮衬,自己恐怕就要焦头烂额了。
“她们弄她们的网店,我们搞我们的农场。大家走着瞧!”二哥萧剑接过话匣子。说道:“这两天败家娘们天一亮就到老宅,给村民送来的山货定级、付款,连饭都不回去做了!”
“老九你也真是的,像镜湖公司那样请外面的人来管理不就得了。非得弄出这些!”萧军有些郁闷。指着萧风说道:“往后我们就上老宅来混饭了。下厨的事情交给你!”
其他人纷纷应和,展开了对萧风的批判,一致认为他应该对此负责。以后多下厨以‘赎罪’!
“你们这帮家伙,这是借口吧!”萧风一眼就戳穿了这帮人的真实想法,说道:“不就是多给你们弄点好吃的嘛,没问题!”
这段时间以来,萧风频繁下厨,动用空间出产的顶级食材,烹饪出不少美食,让家人大享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厨艺突飞猛进。
兄弟几个在院子里说说笑笑,让老太太、老太爷觉得非常开心,自从萧风回来之后,老宅变得越来越热闹,有时候吃饭都要开两个桌子才能坐得下。
对于老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一家人聚在一起更满足的呢?
…… ……
相比于院子里的轻松气氛,会议室里就显得有些压抑了。
除了孙庆梅念过大专,在春城见过一些世面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初中毕业后就留在老家务农,做点小生意,学历最高的萧潇和杨莉也只读过高中而已。
网店是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所有人都没有接触过,要想在危机来临之前寻找到解决方案,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孙庆梅知道,萧风手上肯定有一整套的应对措施,但是孙庆梅作为‘银杏特产’的店长,必须能够稳定军心,不能凡事都以来萧风。
孙庆梅心里清楚,自己无论是年龄、身份还是在萧家的地位,都不如大姐、二姐、大嫂、二嫂他们,要坐稳这个位置,挺难的。
“大家说说看,如何在销量下降之前采取应对措施?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作为店长,孙庆梅首先发言。
“彤彤妈妈,这里面你见的世面最多,我们都听你的!”这时候大姐开口了,毕竟在场她年纪最大,说道:“我们都是大老粗,你出主意,我们照做就行了!”
萧月季深知,网店绝大部分人都不太懂什么销售、营销之类的东西,最好还是不要外行指挥内行。既然九儿把店长的位置交给了四弟妹,作为大姐的她,就要帮助维护孙庆梅的地位,确保这个团队的正常运转。
“四嫂,要不我们在网站上做广告吧!”这时候,萧潇举手发言了。
“做广告?!”孙庆梅一下子陷入了沉思,终于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还是萧潇脑瓜灵,我们花点钱做广告,先把网店的销量冲起来,然后再利用口碑稳固地位!”
很多时候,事情总是会隔着一层薄薄的纱纸,想不通的时候总觉得毫无头绪,一旦捅破,也就没有那么神秘、复杂了。
很快,孙庆梅等人围绕着如何利用网站的广告位结合网店的促销策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订单下降状况展开了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也只有孙庆梅、杨莉和萧潇三个人的思路比较清晰,其他人听得是一头雾水。
但是,孙庆梅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参与进来,哪怕在旁边倾听,也能显示出‘银杏特产’是一个集体的概念!
孙庆梅的决定让姐姐、嫂子们认可了她的店长地位,更是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热情,从此之后,‘银杏特产’的所有人都开启了‘自学成材’的模式,慢慢地从乡下妇女进步成为网络商务领域的专家。
若干年之后。‘银杏特产’成为了国内甚至国际上最好的农产品互联网销售企业,这些刚刚念过初中、高中的中年妇女,都成为了it产业的佼佼者,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
…… ……
三天时间不到,萧风就看到了‘银杏特产’的广告出现在了捞宝网的首页,‘源自雪山,手工美食’的广告词也是相当到位,让萧风对这帮娘子军刮目相看。要知道,现在捞宝网首页的横幅广告位一天的费用是10万,孙庆梅居然把‘银杏特产’仅有的三十多万资金全部砸了进去!
而网店开业大促销策略。以及七天时间无理由退换货的承诺更是让萧风发现。女人的潜力一旦被激发出来,还真的是比男人有魄力得多。
1...3839404142...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