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美味罗宋汤
要防的不是李自成,而是东虏满洲人啊!
“我也不以为闯贼会南下,但还是想听听先生的见解。”朱慈烺缓缓道。
“因为闯贼未立文法。”吴甡蹲在地上,仰头道:“流贼看似糜烂天下十余载,但之前皆是‘流寇’,抢了便走。直到去年,闯贼、献贼方才真正订立文法,明确尊卑,统一号令,往派官吏管辖人民。文法不立,根基不牢,只要有一场败仗,便是土崩瓦解之势。故而闯贼占的地盘越大,其崩塌也就越快。”
“有些道理。”朱慈烺点了点头,承认吴甡之说。
从战略上来说,李自成的确是因为没有确立文法而战败的。他若是耐心经营山陕之地,以湖广之粮救济,三五年之后再打běi精,即便败了,也有关中为根本,湖广、山西为羽翼,绝不会一败涂地。
想李自成兵败一片石之后,一年间兵败如山倒,最终命丧九宫山。而他的残部,却在川鄂边区占领州县,坚持抗清二十一年,直到康熙三年方才覆灭,所谓夔东十三家者。这便吴甡所谓的根本是否扎实。而要扎实根本,看的便是文法。
文法便是文制法规,直接体现一个政权所代表的阶级立场,以及文明程度。
大明的文法自太祖高皇帝以来二百七十余年,取法唐宋,兼容蒙元,虽然如今流弊丛生,但只看纸面上却不至于让人脸红。
李闯占领襄阳之后方才确立文法,行六政/府制度,虽然改名换姓,却仍旧是大明的那一套。因为没有着实的治政经验,文法更是显得单薄粗陋。加上闯营的根本灵魂只是李自成一人,即便这粗陋的文法也往往被李自成一言堂所取代。
至于张献忠,那更是直接抄袭的大明制度,一字未改。
朱慈烺承认文法的重要性,但更关注眼前的实际可能性。他指了指代表京师一块碎骨:“我说闯贼不能南下,是因他若占据京师,势必面临后背芒刺——关宁铁骑。”
“殿下一针见血,的确如此。”吴甡道:“朝中已经有人散布舆论,想请陛下放弃关外之地,调关宁铁骑入关平贼,只是不知如今是否成议。”
“尚未听闻。”朱慈烺摇了摇头:“兹事体大,哪位阁辅肯负弃土之罪?皇父固然英伟,也难做出这等决策。”
吴甡点了点头,又道:“如此经营山东的机会便来了。只要让辽镇守住山海关,以永平为屏藩,便可吊住闯贼主力。”
“若是闯贼北上攻打山海关么?”
“这……辽镇能战更胜秦兵,闯贼焉能以卵击石?”吴甡心中一奇:辽镇不去běi精勤王已经足够李闯偷笑的了,哪里有自己送上门去的道理?到时候地利在辽镇一方,李闯的兵员配备肯定也不如每年拿着数百万两辽饷的辽军,焉能取胜?
“因为他是李自成嘛。”朱慈烺随口敷衍道。
历史充满了偶然和不可知。谁知道李自成到底是怎么想的,竟带着全部精兵去找吴三桂晦气?或许只是因为晚上做了个梦,或者是脑袋抽了一下,完全没有必然性可言。
吴甡眉头皱起,道:“若是李闯营内有智谋之士,绝然不会让他在人心未固之时出兵山、永。不过……若是他真的去了……”太子说的可能性就是等于零,作为臣下的也得加以考虑。吴甡沉吟良久,方才道:“臣实在不觉得他有取胜之力。”
——若是李自成不能取胜,吴三桂为什么要献关投降满清呢?
朱慈烺看着地图,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到底不是历史专业的高才生,事实上以他知道的明清历史,只能作一个大方向的指导,设定一个倒计时精钟。对于微妙的人心判断,国家大势的决策,若是没有时下的情报,便也如同瞎子一样。
“若是,”朱慈烺终于打破沉默,“若是李闯去了,而且能打赢辽军,又会如何?”
“非三五年固结人心,不足以出兵山、永。”吴甡略一思索,仍旧坚持己见:“李闯恐怕会重币卑辞收买辽镇,但不会贸然出兵。若是真有不可查知之事,让李闯诚如殿下所言进兵山、永,并且占据优势,恐怕辽镇会失节。”
吴甡又想了想,似乎给自己找到一个解释:“李闯文法新立,缺少率土之臣,很有可能以辽镇辖地为诱饵,蛊惑辽镇割据,以服从新朝。辽镇将门早已经视辽土为私有,很可能接受诰封,自成一国。”
“若是,”朱慈烺像是钻进了牛角尖,“若是辽镇兵败,引东虏之师入关,又如何?”
“这……”吴甡嘴角有些抽搐:“臣不能知!殿下是得了有司的密报么?”
有司?是说职方司还是锦衣卫?大明如今还有这种侦探外域的能力么?
朱慈烺缓和口气,起身蹲在了吴甡身边,捡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划了一竖。他微笑道:“你看,这一竖下来便有两个走向。李闯谋取山海关,或者不谋取山海关。是否?”
吴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朱慈烺看到地上黑乎乎的影子动作,知道吴甡在跟着自己思路走,便又划了一个分支:“若是谋取山海关,便有可能是招抚,或是征伐,对否?”
吴甡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却还是缓缓点了点头。
“招抚有成或不成,征伐有胜有败,对吧?”朱慈烺画出分叉,地上已经成了一个树状图。
“殿下是将这种几乎不可能的事,也顾虑进去?”吴甡终于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惊讶问道。
“事事皆有备,方能算无遗策。”朱慈烺站起身,丢了木棍拍了拍手:“当年秦穆公灭滑国时,正是以为晋文公新丧,晋国在大丧之期断不会出兵,结果呢?结果便是崤山惨败。再晚些还有越王勾践破吴,有赵国长平之败,有鸿门之宴,有火烧赤壁,有玄武门……正是因为‘不可能’三个字,方使敌方有可能。”
“殿下,”吴甡皱眉道,“若是拘泥于这等微末之机,又如何行事?”
朱慈烺笑道:“做事还是照常去做,但这些可能性必须要想到。哪怕脑子里有个念头,到时候也不至于手足无措。便如目今满朝文武都在想破闯之事,独你我在这黑狱之中放眼天下。未来胜负在你我胸中,岂非成竹?”
“殿下如此说来,的确令臣茅塞顿开。”吴甡舒展眉间:“既然殿下已有成竹,罪臣若是再不识好歹,岂不为后人笑?臣愿随殿下出征,先平关中晋中,取精兵良将,旋入鲁中,定中兴之基业!”
朱慈烺轻轻拍了拍吴甡的手臂,笑道:“日后功臣庙中少不得先生图形!”
吴甡竟露出一丝腼腆,躬身拜道:“臣非命世之才,惟愿随殿下骥尾,聊尽匹夫之能。”
朱慈烺知道这种传统士大夫对于忠诚和诺言的看重,只要自己让他们觉得是个可以效忠的对象,绝然没有背叛的可能。他拉着吴甡径自往牢外走去,一边道:“先生的方略虽然极佳,不过有一点却是小觑孤家了。”
“臣死罪,还请殿下明示。”吴甡毫不见惶恐,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调侃。
“去关中晋中,倒不是为了取兵。”朱慈烺笑道:“等明日,请先生去校场看我东宫侍卫营便可知一二。”
“固所愿也。”吴甡听说太子手下有兵,心中勉强放下一块石头。不过太子这样早慧之人,能够洞明时事已是天恩,难道还有练兵之术?一时间,吴甡自己也不知道是期盼多些,还是担忧更多些。
……
金陵,秦淮,媚香楼。
“朝宗,此番入京,要好生保重。”临河小窗前,淡妆少女执手情郎,情谊款款,一双美目之中更是烟波浩渺,隐隐绰绰显露出一个年轻公子的形阔。
这公子字朝宗,也是金陵城中著名的才子。他有个大号,名叫侯方域,是原户部尚书侯恂的儿子,也是如今的户部尚书倪元璐的弟子。其父侯恂被关在狱中,这位贵公子也是日日愁云惨淡,只能在媚香楼的红粉知己处方才放得开些。
“你不用担心,此番入京我已经有了决意,誓要学密之兄那般上血疏讼冤!”侯方域沉声道。
“今上会接纳么?”少女愁云未散,更添了一股哀愁。
“梅村兄来函说,若是走东宫的门路兴许能成事。”侯方域叹道:“想来东宫与我同为人子,更容易为孝心所动吧。”
“东宫……梅村兄可有门路么?”少女问道。
“他是左庶子,就在东宫行走。”侯方域道:“何况密之兄不也是永、定二王的讲官么?终究能摸到门路的。”
少女垂头轻点,转身捧出一个黄杨妆奁,柔声道:“这里有白银五十两,还有我的一些首饰、会票,你且拿去用着。”
侯家两代公卿,但侯恂入狱七载,家中已经式微。侯方域平日多得复社盟友的资助,本身财力实在不济。他也没有推辞,接过妆奁,柔声道:“香君,待我救出父亲大人,便来找你,你我日后再不分开。”
“切莫忘了今日之言。”李香君迎着情郎的目光,身子软倒在他怀中。
侯方域搂着怀中红颜,看着江面上水光浩荡,想起自己在场中蹉跎,至今才不过是个秀才,真要入京向东宫呈递启本,谈何容易?他在脑中又遴选了一些自己平日做的诗词文章,突然又想到吴伟业信中说的太子二三事,其中有重医工轻儒文之言,心中更加忐忑。
李香君全身靠在侯方域怀中,只听到侯方域心跳如鼓,却气息紊乱,知道情郎愁绪丛生,想要安慰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她轻轻挣脱出来,转身走到琴台,随手拨动丝弦,口中轻唱: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
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这正是侯方域第一次进李香君闺房所见的题诗,他心中只是一动,有了一丝清明,转眼却又落入浓浓愁云之中。(未完待续。)
金鳞开 一零四 西风催客上马去(九)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金鳞开最新章节!
“大当家的,这两天哨骑往来真是多,朝廷又要发兵了吧?”
踞座在高高木背交椅上的是个独眼壮汉。om一道从额头斜拉到面颊的刀痕,仿佛将他的头颅劈成了两半。正是这一刀夺去了他的眼睛。如今只剩下一个坑洼的肉坑。他用仅剩的那只眼睛扫量着大厅里分了左右的手下,瓮声道:“城里的消息还没来么?”
话音刚落,就听到外面一阵脚步声,有人高喊道:“军师来了!”
一个身穿龌龊长袍,发髻散乱,却戴着一顶方巾的文士大步走来,手中捏着一柄折扇,一记记打着手心,见了众人未语先笑,倒是有些痴狂的模样。
其他人不以为意,静静看着他。
“好事!大好事!”那落草的文士健步走到独眼悍匪左首侧的交椅前,老大不客气地坐了下去,道:“这些天探马飞驰,原来是朝廷要兵援洛阳。”
“这好在哪里?”悍匪不以为然,用一只眼睛打量着自己的军师。
“是东宫皇太子去抚军,皇帝老儿封台拜将,把天子仪仗都给他了。如今东宫外邸门外打着两杆大旗,一书替天行道,一书代天御狩。”文士满脸欣然,一口气说完,突然脸上一寒:“所以我叫人把那探子拉出去打了一顿。”
“哦?为何要打他?”大当家的问道。
“这厮恐怕就是在茶楼里听了两段说书,竟敢回来蒙咱!”那文士怒道:“皇太子是抚军,又不是落草,写什么‘替天行道’!”
“就是,咱们落了草都没写。”有头目附和道。
“要不咱们也写个?”有人提议道。
“拾人牙慧,都被用烂了!”有人反对道。
“连闯贼都会说什么‘奉天倡义’。咱们还‘替天行道’?”
……
一时间,山寨大厅之中物议纷纷,议题却已经转到了该打什么旗号上。
“都给咱闭嘴!”独眼悍匪一声暴喝,竖起食指,缓缓往上指去。
众人顺着大当家的手指,目光一寸寸往上移动。当手指停住时,他们也看到了高悬厅堂上的那块匾额,如同被雷打了一般,瞬息之间便收住了调笑,面色凝重起来。
“看到喽?”巨汉高举着手臂,冷冷问出三个字。
众人纷纷垂头,再不敢有丝毫放肆。
“忠孝精诚!”巨汉一字一顿,声若雷霆:“咱们身在草莽,心怀忠孝。莫非这几年消磨,你们就已经把忘了督师不成!”
众人头垂得更低了。
巨汉这才吸了口气,转向那邋遢军师,道:“以军师看,这消息好在哪里?”
“皇太子做事合我脾胃,他要去洛阳抚军,我就觉得好。”军师丝毫没有一副智谋之士的模样,也不顾天气寒冷。一把甩开扇子猛扇。那折扇原本是素面,却已经脏得发黄。上面还有点点酒渍油污。
“屁话。”大当家的面色一沉:“是问你可有什么鬼主意。”
“鬼主意没有。”军师傲然道:“让你们这些鬼还阳的主意倒是有一个。”
“屁话少说!”
“去投靠皇太子,给自己捞个出身。”军师一副理所当然地模样说道。
“老子不稀罕出身。”那大当家的脸色一沉,剩下那颗独眼却滴溜溜打了个转:“不过……督师还是连个谥号都没有么?”
那军师摇了摇头。
“你说,咱们要是招安了,能给督师换个谥号不?”大当家似乎已经有了主意,小心求证道:“你不是说文人都得有那个才算一辈子没白活么?”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唉,唉,唉……”军师满脸痛苦,手里折扇阖起,重重打着的手心。
“你又发什么癫?”当家的骂道:“话说清楚些。到底怎么个打算?”
“是这……”带着方巾的文士背过一只手去,隔着衣服抓了抓背上的痒处,道:“这几年兄弟们在这片也算打响了名头,人前人后也一副人模狗样的架势,可是仔细想想,咱们有多少斤两?”
这话一出口,众人一阵沉默。
“我不过是在督师帐下督办粮草的一个师爷,又不是什么卧龙凤雏之才。”那军师落寞道:“你不过是个亲兵,督师连话都没跟你说过。这些个就更不说了吧,算个球!”
这群山中悍匪听了军师骂人,却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他说得的确是事实。
在这片山中,勇力第一的独眼龙,以及智谋无双的毒书生,其实只是两个小人物。
真正的小人物。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小人物。
“招个球!谁来招我们!官军一到,咱们连个辩诉的机会都没得就给人剿灭了!”毒书生指着这些喽啰,大声吼着。
独眼龙叹了口气道:“军师说得有道理。”他又抬起头道:“不过你每回发了癫,都有个还算不甚臭的鬼主意,说来给俺听听。”
“主意?”毒书生冷笑一声,抓起桌上的办碗水,咕噜灌下,道:“只有一个:投奔。”
“投奔?”独眼龙一愣。
“不投奔还能怎样?”毒书生嚷道:“若是个手下没兵的督抚,咱们还能打着督师的旗号,寻个出路。然而碰上东宫皇太子,你去求人招安,人家理你是谁?说你萧东楼能打?还是说你面皮生得美,可以侍酒?”晚明南风之盛漫及军中。许多督抚大将都找一个细皮嫩肉的娈童侍酒,诚如美妾一般。
萧东楼,也就是那个独眼龙大当家,抬手摸了摸眼上的刀疤,只觉得一阵火辣辣地疼痛。
“少放狗屁!”萧东楼骂道:“投奔过去人家就能要咱们么?”
“你狗日也就是市井里混的,被督师赏识才收在亲兵营当了家丁,如今重操旧业不是一样?”军师笑骂道:“咋?舍不得这份家业?”
“这算**毛的家业!”萧东楼回骂一声,望向手下这些头目。这帮人多是当年一同参军行伍的战友。战败之后汇聚起来落草为寇,平日里打家劫舍,袭扰商路,因他最能打所以奉他为大掌柜。仔细说起来,兄弟情分还是多过主从之别。
“大当家,军师。我黑皮只问一句:东宫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值得咱们卖命么?”座下有个光头上贴着膏药的头目,从头到脚一身黝黑,就像是碳堆里爬出来的一般。
这黑皮一开口,其他头目也忍不住嘟囔起来,无不对大明的官老爷们失去了信心。若是再能出个督师那般的英才,就算是肝脑涂地也没二话。但要是摊上个庸才,那还不如呼啸山林,碰上肥羊就拔刀子吃肉。
“我跟你们这么说吧。”毒书生双手一撑桌面,蜷曲两腿蹲在了交椅上。歪着脑袋想了想,道:“太子前两个月出的皇宫,住在王府大街,赈灾防疫。就是那个疙瘩瘟。”
众人一听疙瘩瘟,纷纷吸了口冷气,满脸骇然肃穆。这些人都是河北人,知道疙瘩瘟的厉害,一旦流行开来。便是一个村子死掉大半,只要染上就断无生路。十分可怕。
“太子是太微星降世,很快就把疙瘩瘟给镇住了。”毒书生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这太子有些能耐,是个好太子。”萧东楼敷衍应道。
“要只是这样,我才不会想去投奔他呢。”毒书生哼了一声,又道:“后来你们猜怎么地?城里小户人家都不遭瘟了,偏偏那些大户人家。豪门贵族家里开始遭瘟了,一遭就是全家死绝,没有一个人逃得掉。”
“是太子让瘟神去的?”众人面带惊悚,纷纷议论。
“嘁,太子要有这本事。开坛做法不就行了?还用出宫?”毒书生嘲讽道:“自那以后,城中那些贵人们都开始给太子捐钱了。”他顿了顿,又问了一句:“你们懂了没?”
萧东楼最先反应过来,啪地一声拍在桌子上:“不给钱就遭瘟,这忒他妈狠了!”
“你当皇太子跟你个莽夫一样?”毒书生瞥了萧东楼一眼:“万一真起了瘟疫谁吃得消?整个京师之中,太子是唯一懂这疙瘩瘟的,他手下有两拨人。一拨叫青衫医,是太医院的御医。一拨是东宫侍卫营。青衫医说哪家遭瘟,侍卫营就将哪家团团为住,一个都走不脱。懂了没?”
“说你遭瘟你就遭瘟,没遭也遭!哈哈哈!”萧东楼哈哈大笑起来:“这太子身边有高人呐!”
“是啊,八成也是山上下去的大王!”毒书生又给他个白眼:“从这事上,学生我是觉着,这太子真是他老朱家的种!跟太祖、成祖一样,手黑!”
“这……那……咱们要是跟了太子,日后不也得遭了?”黑皮听得目瞪口呆。
“就你也配?要想被皇帝忌惮,怎么也得先封个公侯!”毒书生往地上吐了口痰,望向萧东楼:“去还是不去,你说!”
萧东楼摸着眼上的刀疤,沉声道:“我就想知道一件事。”
“啥?”
“太子爷这么做,连你都看出来了,京师上下都是傻子?没个大官弹劾他?”萧东楼疑惑地看着自家的军师。
“你魇着了?”毒书生不屑道:“那是太子爷!皇帝的亲儿子!我要说你婆娘勾引我,你信我还是信你婆娘?再说了,遭瘟死的全都烧成了灰,连个人形都没有,你说人家没遭瘟,是被太子砍死的,凭证呢?没凭没证的你敢攀诬太子爷?嫌命长?”
萧东楼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重重一拍桌子,道:“这他娘的太子是有勇有谋啊!老子得去跟他混,说不定真能给督师挣个谥号。你们怎么说?”
底下一干喽啰头目十余人,都做的刀刃上舔血的买卖,死人堆里杀出来的,听掌柜的这么一说,心中不免动荡,左右议论开来。忠孝精诚匾额之下,顿时悉悉索索一片轻响。
是走,还是留,这是个问题。
因为这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议论之声越发响亮起来,终于变成了争执,咒骂。
“留个球!”黑皮突然跳上了柳木长桌,拔出腰刀往桌上咚地一插:“老子开始觉得杀几个大户,抢钱抢粮抢女人比当兵吃粮爽快。这几年来却越发腻味!这杀人杀得算个什么名堂?当年老子跟着督师杀流贼,杀建奴,那才是好汉!大当家的要走,老子就跟着,你们谁要留下的,日后咱们就是官贼不两立!”
“黑皮,”萧东楼盯着黑皮,叫了一声,“你个驴球日下的,敢在老子面前拔刀了?”
黑皮一股豪情瞬间不见,如同蔫了的茄子,嘿嘿自嘲一声,爬下桌子。
“这事,”萧东楼环视当场,“得跟寨子里每个人都说清楚,有人要留下,可以。不过走的人每人一套铁甲,兵器齐备。剩下的东西看他们守得住不。二虎山那些夯货可是打咱们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
“大当家,军师,”席中靠前一个中年男子沉声道,“好些弟兄都有家口,若是要跟着走,难不成就抛妻弃子了?”
萧东楼沉吟片刻,望向军师。
军师皱了皱眉头:“大当家一走,这寨子多半也守不住。索性这么,要走的人就去投太子军。不想投军的,分了银子买些地,过安生日子去。日后兄弟们侥幸不死的,也好有个奔头,老了也有个照应。”
“军师说得有理!”萧东楼拍了拍桌子:“就这么定了,大家出去跟弟兄们说清楚。咱们原本就是官军,当个球的土匪!要走要留悉听自便,也没啥好强求的。早些个给老子把人数数出来!”
“是,大当家的!”众人纷纷应承,哐啷啷拿了各自兵器,一窝蜂往外散去。
萧东楼出手如电,扣住了军师的手腕,轻轻一扯。
只是轻轻一扯,毒书生便被拉了个踉跄,整个人都差点被拽到萧东楼怀里。
“你刚说我婆娘勾引你,不会是真的吧?”萧东楼压低声音问道。
“你猜。”毒书生一脸狡诈恶徒模样,其实是被巨汉这铁箍一样的手捏得骨头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