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她戏多嘴甜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玖拾陆
这扇子虽然平平无奇,但抄家时太混乱了,被混着搬进库房也不奇怪。
搬进来了,也不好因为它不值钱就扔出去,便一直与书画堆在一块,最终被霍以骁一连串抱了出来。
那么,韦仕为什么把这些刻在扇骨里,他记下的数字又是什么意思?
李三揭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又咕噜咕噜灌了半壶冷茶,用力晃了晃脑袋。
足足想了一刻钟,他忽然灵光一闪。
三步两步回到案前,李三揭坐在来,右手在算盘上拨得噼里啪啦响。
一面算、一面记,口中嘀嘀咕咕,念念有词。
霍以骁认真听了会儿,没有听懂。
李大人念得太含糊了,嘴快,还夹了不少临安话,估计除了他自己,谁也听不懂。
可霍以骁知道,李大人估计是抓到线头了,他的眼睛越来越亮,整个人都精神奕奕。
随着算盘珠子声停下,李三揭长长舒了一口气。
提起笔,把几个关键的数字重新抄写,做好备注,交给霍以骁。
霍以骁接过来看。
李三揭用口型比了比:“缺斤少两。”
为了给霍以骁解释清楚,李三揭不得不重新拿了一张纸,从头开始解释。
术业有专攻。
霍以骁他们在习渊殿学得再多,到底也没有在地方上任职的经验,哪怕六部真轮了个遍,也不过是“有些增进”而已。
李三揭调任工部时间不长,但他踏踏实实在临安府干了那么多年知府。
知府是做什么的?
可不是坐在大堂里审一审各种案子就够了的。
而是一府的事儿,什么都要知,什么都要管。
从农事到水利,从商业到航运,河道拓不拓、官道修不修,治安怎么样,城池要不要加固,全得懂。
作为旧都的临安城,城墙修筑坚固、高大、厚实,迁都之后,不用在城防上多费劲儿,不过,毕竟风吹雨打,该有的检查与修补还是有的。
李三揭为此也学了不少,加之地方上的一些工事,多少获得了些知识。
虽然,这些城防与抵御外敌的关口不同,但多多少少,可以举一反三。
来到工部之后,他也在进步,在相关事务上,更有精进。
在李三揭无声的指点之下,霍以骁看懂了,韦仕留下来的数字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定门关的,另一部分是瑞雍九年夹口关的,只是扇骨上的刻字有缺损,夹口关那几个字刻太浅了,没有拓完整。
数字则是缺了的数目。
石料缺失比例小些,原木的大一些。
李三揭拿起两只茶盏,口对口合拢,又打开,再合拢。
“四公子明白了吗?”李三揭问。
霍以骁挑了挑眉,指着之上的“木”字,道:“李大人的意思是,空了?”
李三揭点头。
偷运夹带东西,体积重量超了;缺斤少两,体积重量少了。
无论哪一种,一路北上,断断瞒不过所有人。
最好的法子是“镂空”。
原木中间挖出洞来,塞进需要夹带的货物,封住口子,如此一来,就能通过沿途州府。
神不知鬼不觉。
哪个衙门吃饱了撑着,会看看工部送去边关增固的木材、石头是不是空心了呢?
也正是因此,本应该固若金汤的关口最终还是缺了原料,不够结实,哪怕来年开春又加固一回,还是出事了。
至于夹的是什么,最后送去了哪里,眼下不得而知。
可这一番“买卖”,其实是露馅了。
韦仕察觉了。
霍以骁分析韦仕的立场,能猜到他大致的想法。
仅仅是察觉,没有实证,他也弄不明白是朱钰还是沈家在其中作怪,韦仕就没有打草惊蛇。
他在这个位子上,迟早会掌握更多线索,他想彻底弄明白之后,再给朱晟与冯婕妤。
结果,朱晟出事了。
恩荣伯府想要转头投向朱钰与俞皇后。
韦仕与恩荣伯冯碌是表兄弟,自是跟着一块转向。
于是,他手里的这份东西越发见不得光,干脆隐在扇子里,万一还有用得上的时候呢?
可惜,他没有等到机会,就因冯婕妤交出来的账本而丢了性命。
随着这个推断,再去细细分析瑞雍七年之事……
工部的韦仕察觉了,兵部主持定门关增固的尤岑呢?
温宴说过,尤岑爽朗、踏实、耿直。
这样的尤侍郎,在几个月后,“自尽”了,留下遗书告平西侯通敌。
霍以骁听温宴说过,她知道尤岑被杀,要平反,需要先解开尤岑之死,她想尽办法证明了永寿长公主与沈家对平西侯府的打压与污蔑,把尤岑的死盖在了他们身上,成果有了,过程却不够直接、麻利。
用温宴的话说,代价太大。
而现在,若能证实定门关的问题,那么尤岑的死就能有一说法。
尤岑死于被灭口,那他留下来的指证遗书,能是真相吗?
霍以骁伸手拿茶盏。
凑到嘴边,才发现,里头空空的。
他不由失笑,去拿茶壶。
先前和温宴商量着,到兵部观政之后,通过狄察的案子再查一查尤岑之死。
现在,他想,他抓到了那根线头。
小狐狸应该会很高兴吧……
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470章 慢了几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姑娘她戏多嘴甜最新章节!
油灯烧了一夜。
外头隐隐约约吐了鱼肚白。
李三揭拨了拨灯芯,在心里梳理这一夜的发现。
不得不说,不止是心脏扑通扑通直跳,其余内脏都跟着颤动,像是被堆在了一辆板车上,咕噜咕噜着通过石子路,颠得要命。
起先,四公子来找他问瑞雍九年秋季的运输时,李三揭哪里想得到,内里挖着挖着,竟然挖到了这样要命的内情!
李三揭有些怕,同时,也有些兴奋。
当官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往上爬。
若只是为了当个能管事的官,他干脆留在临安当知府好了。
临安富庶,偏安一隅,上上下下的政务,他李大人说了算。
说句不讲究的,山高皇帝远。
何必来京城搅和?
可他想当官,想当高官,不止是当个侍郎。
董文敬比他老,他想在董尚书告老后取而代之,那就得比另一位侍郎出色。
当然,六部尚书不是终点。
有能力、有机缘,李三揭想搏一搏,三少、三孤、三公……
他需要名声,需要政绩。
若北境三关真出了那样的问题,他看出来了,朝廷后续处理了,他不居首功,也得算个次功吧?
李三揭给自己鼓了鼓劲儿,低声道:“这事儿,比原想的还要严重,四公子打算……”
霍以骁竖起一根手指,往上比了比:“得他拿主意。”
李三揭会意。
也是。
事关边防,如何处置,还得皇上说了算。
再者,他们只是看出了其中的把戏,要说确凿证据,还没有。
霍以骁亦是这么想的。
这与定安侯府给皖阳郡主盖帽子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无论温宴再怎么拔高,往不顾朝廷根基上扯,最终也就是温家与郡主的矛盾,眼下能占得如此上风,只是因为与皇上的利益一致,对沈家下手而已。
有胡搅蛮缠、混不讲理的皖阳,温宴没有铁证也无所谓。
可边关事务是真正的朝廷根基。
无论是运输中的弄虚作假,还是建造中的偷工减料,必须要有实证。
只靠上下嘴皮子碰一碰,哪怕是咬沈家,沈家也不会随随便便让他们咬一大口。
“若没有足够的线索,让皇上查定门关……”李三揭道,“虽说定门关不会跑,但若出了风声,关口上的官员就都做好准备了。”
城墙固然是立在北境。
可谁敢查到底?
只要文书做得干净,便是霍以骁也不可能拿着大锤子把城墙砸出个洞来。
一来,一人之力与鞑靼军阵冲锋,相差太远。
第二,皇上再疼四公子,也不会让他这么胡来的。
定门关高大、雄伟、宽阔,万一没有砸准位置、寻不到问题,别说四公子还只是四公子,哪怕是东宫储君,一样要倒大霉。
必须出其不意,以及,让皇上点头砸城墙。
那么,就必须让皇上相信,先前的几次增固确实出了问题。
拨算盘拨出来的数字、韦仕留下来的扇子,都是佐证,而实证……
李三揭苦思冥想。
霍以骁点了点桌面,道:“还是要从运输上下手。”
在运输之中发现原木被挖空、里头出现了夹带,才能让皇上龙颜大怒、下狠劲儿查北境三关。
那座在鞑靼马蹄之下不堪一击的城墙,得让皇上来拆了。
李三揭用力揉了揉脸,在满是案卷的桌上翻了翻,寻出一份文书来。
他用手指点了几处。
“风险很大,”李三揭实话实说,“甚至不能说是五五之数。猜中了,后头的烦恼迎刃而解,但猜错了,打草惊蛇。”
霍以骁看着被李大人点出来的地名、人名。
去年末,工部定下调一批原木、石块往西,加固西关,增加对西域部落的防御,和对往来商队的管控。
走的是水路,算算行程,现在差不多刚过徐州府。
西关也好,北境三关也罢,毕竟路遥,从岭南调运委实太过遥远。
按说,就算当地取材不够,也应该从更近些的地方调运。
可没有办法,徭役侧重不同,岭南的林场多、石场也多,出产自然多,且质量稳定,这么多年一直支撑着几处关口的增固。
此番运完西关的木料,与瑞雍七年、九年送往北境的原木,出自同一个林场,工部负责的押运官员是同一位。
霍以骁明白李三揭的意思。
挖空原木夹带,能瞒得过沿途州府、运送脚夫,但肯定瞒不过押运官员。
这位官员是知情人,且是参与者。
现在就看,送去西关的第一批木材,有没有同样被动了手脚。
霍以骁道:“风险大,收获才大。赌还是不赌……”
他依旧比个先前的那个手势。
得看皇上的意思。
赶在上朝之前,霍以骁先回了趟大丰街。
一进正屋,霍以骁险些被迎面而来的暖意给熏得倒退两步。
大概是因为他昨晚上不在,温宴把屋子弄得更加暖和了。
黑檀儿睡在博古架上,听见他的脚步声,倏地窜下来,跳到霍以骁怀里。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热情得跟往日态度相去甚远。
霍以骁啧了声,连这猫都被热晕了,贪图他身上的寒意。
内室里,温宴刚醒。
听见脚步声,她以为是岁娘,便嘀咕着要喝茶。
霍以骁给她倒,影子映入幔帐里,温宴看到那明显高大了一截的影子,才知道是霍以骁回来了。
她从幔帐里钻出个脑袋看他:“赶得上早朝吗?”
“时间不多,”霍以骁道,“凌晨时有了些发现,想着要跟你商量商量。”
温宴顾不上冷不冷的,披了衣裳就从床上下来。
霍以骁长话短说,把发现与推测一一说明,讲到尤岑的死时,他的手一下子被温宴抓住了。
刚刚才起身,温宴的手掌心温热。
她抓得很用力,霍以骁甚至能感觉到,她的手指在发抖。
他在温宴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瞬的茫然,然后是意外、不安,再往后,激动又紧张。
仿佛是把所有的情绪都走了一遍。
直到最后,她的唇角才微微往上翘,眼睛润润的,透了笑意。
和霍以骁想的一样,温宴是高兴的。
只是这种机会来得太突然,她连高兴,都慢了几拍。
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471章 有利可图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姑娘她戏多嘴甜最新章节!
下意识的,霍以骁伸出手,抱着温宴,把她的额头按在他的胸口上。
温宴埋在霍以骁胸前,几次深呼吸,一面平复情绪,一面整理思路。
她无疑是兴奋的。
前世,大仇得报,却留有很多遗憾。
重活一世,她重新审视从前,也看到了无数迷雾。
而现在,其中的一团迷雾里投了一道光。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若能跟着这道光,解开其中谜题,后面的很多迷雾,也会一点点散开。
若尤侍郎死于灭口,他的“遗书”再做不得准,平西侯府的冤案出现了一个豁口。
随着三司重审尤岑之死,他们可以通过霍怀定上书平冤,高方高大人也会积极响应,替夏家、平西侯府奔走。
还有惠康伯。
前回,温宴就和霍以骁讨论过,惠康伯可能隐瞒了什么。
他不能说,说不得,于是在平西侯出事时,私交甚笃的他置身事外。
若是平西侯翻案有望,时机合适之时,惠康伯也许会站出来。
哪怕、哪怕他真的毫不知情,他当时就是明哲保身,但起码,今生,他和徐其则不会战死在定门关下。
这辈子的霍以骁不似从前那般孤僻。
他有霍以暄几个兄弟,也有徐其润、徐其则这样的好友。
温宴不希望他们任何一个人出事。
抬起头来,温宴看着霍以骁,道:“朱钰在运输中捣鬼,沈家八成不知情。”
霍以骁颔首。
若不然,朱钰就不会一个人紧张来紧张去,还让方启川来探口风,哪怕沈家现在麻烦不少,他也得立刻告诉沈临和唐云翳,做好应对准备。
从朱钰的反应看,那些都是他瞒着沈家偷偷做的。
这也难怪。
朱钰不可能全听沈家的。
皇上当年登基之时,还有霍家与其他忠君之士的追随,饶是如此,他也被沈家钳制得够呛。
朱钰比皇上更受沈家摆布,他若为了将来考虑,必须丰满自己的羽翼。
而这,需要银子。
夹带转卖,也算是个法子。
在被尤岑发现之后,朱钰想要杀尤侍郎灭口,十之八九,编造了什么由头,让沈家参与进来,制造了平西侯府通敌案。
当然,这也不算难。
无利不早起,陷害平西侯府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沈家有利可图,岂会不做?
温宴道:“我想,御书房里,还是得盖在沈家头上。”
有利可图,对九五之尊亦然。
朱钰到底姓朱,是皇上的亲儿子。
两个儿子闹起来,当爹的都可能和稀泥,尤其是,他们还没有铁证证实定门关、夹口关的问题。
得让皇上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沈家在背后操控,为了摁死沈家,皇上会出大力气。
温宴依旧是先前的思路。
走能走得通的路,死咬沈家。
朱钰也好、朱茂也罢,在失去沈家之后,他们不足为惧。
尤其是,两人弄了那么些事儿,皇上之后的态度就足够让他们难受的了。
霍以骁和温宴想到一块去了。
“我还有些想法……”霍以骁低声道。
温宴听得连连点头,根据霍以骁的思路,迅速改了后续的话本子。
也是她太熟悉霍以骁了,知道他们之间要如何高效、准确的沟通,根本没有耽搁什么时间。
两人顺着理了一遍,还没耽误霍以骁上朝。
金銮殿里,朱钰心不在焉。
大臣们说了些什么,他都没有听进去,他一直在观察斜前方的霍以骁。
他听说了,霍以骁昨晚上在工部衙门,和李三揭翻文书翻了一个通宵。
刚才皇上没有来时,朱桓问过有没有收获,霍以骁摇头否认,朱钰看到了,但他不敢信。
或者说,即便昨晚上没有翻出来,就霍以骁这不罢休的态度,可能迟早……
朱钰往后看,寻了下方启川的位子。
也不知道方启川能不能再从霍以骁那儿打听出什么来。
腰都摔着了,才这些成果!
朱钰不满意。
恍恍惚惚之间,吴公公喊了“退朝”。
所有人低头恭送。
朱钰走神了,没有低头。
皇上走过来,看在眼里,睨了他一眼。
吴公公咳嗽了一声,以作提醒。
朱钰这才一个激灵,忙不迭低下头去。
“一个两个,都不像话!”皇上走到朱钰这边,压低了声音,在文武大臣跟前留了一丝体面,“跟朕去御书房。”
朱钰的脸滚烫。
等皇上走了,他才一个激灵:一个两个?
一个是他,两个是谁?
柳宗全轻声道:“是四公子。”
他就站在霍以骁身后,边上是朱钰,这两人目视前方走神,他都发现了,只是来不及提醒朱钰。
朱钰气得瞪了霍以骁一眼。
霍以骁却好似还在出神,压根没有注意到朱钰,这让朱钰更气了。
一摔袖子,朱钰径直往御书房去,听了皇上几句叮嘱与唠叨,老老实实认了错。
他准备退出来时,霍以骁才姗姗来迟。
皇上与通禀的内侍道:“让他进来!”
朱钰不打算走了,要听霍以骁挨骂。
他想,吴公公不想。
火上浇油,最后头一个倒霉的肯定是他吴公公。
他面带笑容,柔声细语地把朱钰送出了御书房,又把霍以骁迎进来。
皇上抿了口茶:“说说吧,大清早的发什么呆。”
霍以骁道:“我跟着李三揭李侍郎,在工部衙门翻了一夜的文书。”
皇上一愣,道:“手还挺长,兵部观政,你给观到工部去了?三个月一轮,那么有兴趣,下一轮就去工部?”
霍以骁上前一步,低声道:“瑞雍九年,朝廷增固夹口关,兵部由狄察经手了棉衣,这批棉衣存在原料价格虚高的问题,同时,工部从岭南送石料、原木北上,其中恐有夹带。”
皇上坐直了身子,等霍以骁继续说下去。
“通过比对数量、运输官员,瑞雍七年增固定门关的时候,也存在夹带、中饱私囊,”霍以骁哼笑了声,“沈家为了赚银子,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皇上严肃道:“兹事体大。”
然后,他看到霍以骁从袖中取出了一物,放在他面前。
皇上打开来一看,原是帕子包着一些木条:“这是?”
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472章 江山为重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姑娘她戏多嘴甜最新章节!
皇帝拿起一片木条。
细细长长,或者应该称之为竹片。
粗粗看一眼,竹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霍以骁指着上头的痕迹,与皇上道:“您对着光,看看这里。”
皇上闻言,便调整了角度。
外头的天亮了,只是日头被云层阻着,偶尔才有一丝晨曦透出来,想等阳光,大抵得等到中午。
那点儿光也够了,御书房里没有点油灯,因此,皇帝最初没有发现端倪。
这会儿,他通过角度变化,发现了竹片上的秘密。
“这是……”皇上又拿起几片,一一看了,道,“像是小刀刻的?”
一面说,他一面给吴公公递了个眼神。
吴公公会意,赶紧拿来了纸张墨条,把一片片竹片上的内容拓下来。
皇上接过来一看。
一堆不知意义的数字。
“定门关”三个字在其中,特别突兀。
皇上皱起了眉头。
“这些竹片原是一把折扇的扇骨,”霍以骁道,“比对过字迹了,是韦仕留下来的。”
韦仕?
皇上定睛看着拓印下来的字。
韦仕的字不算很有特色,皇上看了他这么多年折子,一时之间也想不起来,韦仕的字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霍以骁道:“他这个‘点’比较明显,工部的底档里有他的字,您要比对,可以让工部送来。”
皇上问:“你说这原本是扇子?扇子也是从工部找出来的?”
霍以骁直接略过了这个问题。
皇上这么想,就当是这么一回事。
“这些就是我跟您说的对比出来的数量,”霍以骁与皇上示意后,手指落在纸张上,点出几条,“这些是定门关的,其他的是夹口关的。”
只看数字,当然还是一头雾水。
皇上问:“对比?”
霍以骁道:“他发现了沈家在行不轨事,可惜没有抓到实证,就像您说的,兹事体大,没有铁证,他哪里来揭发?后来二殿下出事,他也只能如此留下些怀疑。可惜,他先因贪墨被抓,这事儿也没有揭开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