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蚂蚱不吃鱼
在秦王看来,欲要索地的话,咸阳是不指望了。河水对岸的三川也是休想,那剩下的只能是上党的土地!对于上党,秦国可是垂涎久矣!南下可攻洛阳,东进可威胁邯郸,这样的战略要地秦国不需要占据太多,只需三五个城邑就能盘活全局!
韩王轻轻但坚决地摇了摇头。秦王觉得自己可能触及了韩国的底线,换做是自己。也不会把上党的五座城邑割给秦国,于是继续试探性地说道:“那以咸阳来换?”
韩王依然摇头。咸阳乃是秦国旧都,如果让秦国再次得到咸阳,哪怕是韩国主动割让的,秦国也会因此士气大振,并不符合韩国的利益。
秦王顿时没话可说了,除了这两个选择,秦王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干脆直接向韩王问道:“那按照韩王的意思,该当如何?”
韩王伸出两个手指,道出了两个选择,一个是韩国割让平阳给秦国,另一个就是秦国可以得到韩国的友谊。韩王保证,十年之内,绝不主动攻打秦国!
秦王顿时就犹豫了,这两个,平阳是看得着摸得着的利益,韩国的友谊则是虚无飘渺的东西。汾水以西,韩国只有平阳一座城邑,但却下辖方圆近百里的土地,只要秦王轻轻点头,秦国就可以在太原扎下一颗钉子,以后经略太原郡也就有了前进基地。
至于韩国的友谊,韩国以信义著称,如果韩国真的可以十年不主动攻打秦国,于秦国而言绝对是天赐良机!足够秦国恢复元气!如何做选择,真的是很令人纠结,秦王多么希望,韩王可以既把平阳送给自己,又可以保证十年内不攻伐自己,但秦王也知道,两者不可得兼!
最终,秦王选择了平阳,选择了前者,不仅因为切切实实的利益看得见摸得着,也因为秦王相信,只要自己以后不去招惹韩国,依靠这次弥兵之会的影响力,三五年内,秦国不会遇到什么战事!秦王甚至打赌,韩国巴不得自己充当韩国的马前卒,去削弱赵国呢!
韩王、赵王于是约定,将白起、王翦贬为庶人,送给韩国效力,韩国则是付出汾水以西的百里土地!就在白起、王翦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韩王、秦王谈笑间定下了两人的命运,这不能不说是臣子的一种悲哀!
心情大好的韩王趁势提出,在临行前,秦王可以召见太子异人共述父子之情,同时以国君的身份最后一次召见白起、王翦二人,秦王应允。
半个时辰后,五千韩军、五千秦军开始陆陆续续地登上韩国的舟船,太子异人携白起、王翦二人前来觐见秦王。韩王带人识趣地走远了一些,给君臣四人留下足够的空间相处。
和异人盘桓的时间很短,毕竟,说到感情,异人不过是秦王为太子时过继而来的。秦王只是嘱咐异人凡事小心,以国事为重,谨言慎行后就命人把异人送回了城中。
将周围的亲卫屏退后,秦王望着见到自己后激动地热泪盈眶的白起、王翦也曾生出不忍之情,但秦王很快克制了自己的情绪,因为他知道。事情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三人的君臣之份只能到此为止了。出尔反尔、戏弄韩王会是什么下场,没有人愿意去知道。
秦王先是拉着白起的手,慨叹道:“武安君从军已经四十年了吧!”
“启禀王上,臣十六岁从军。如今刚好五十六,却是整整四十年了!”白起显然也很是动情。
秦王点了点头,道:“武安君二十八岁的时候,因攻升迁左庶长,乃是我大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的左庶长。二十九岁的时候,大破二十四万韩、魏联军,俘虏公孙喜,升为国尉。是为我秦国对山东六国最大的胜利。安邑以东,皆归我大秦,武安君功莫大焉!三十岁的时候。伐魏,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升为大良造。三十一岁,败楚。三十六岁,败赵。如果这些年不是秦国为了防止山东各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武安君的功劳将更大!四十二岁。领兵伐楚,攻克鄢、邓五座繁华的城邑。四十三岁。大败数十万楚国大军,攻克郢都。焚烧夷陵,楚王仓皇逃窜,避难于陈,于是秦国遂具有巫郡、黔中。若论武安君之功,天下没有任何一人敢与你相提并论!四十八岁的时候,三晋结盟,武安君奉命伐之,可惜义渠为乱关中,武安君为救关中,不得已败走,却灭绝了义渠的社稷,功劳仍为第一。其后,有攻占太原、雁门之功,可惜为公子市叛乱所毁。有大胜燕、齐、赵二十万联军之功,有全取河东之功,这些,寡人都铭记于心!”
白起俯首长揖道:“臣不过是遵照先王和王上的旨意,赖士卒效死,不敢居功自傲!”
秦王却是摆了摆手,说道:“功过自在人心,寡人了然于胸!若论功劳,秦国没有一个胜过你的!只是可惜,秦国日薄西山,将军怕是要埋没了!”
未等白起出言,秦王又看向王翦,说道:“王将军乃是武安君发现推荐给先王的,寡人相信先王的眼光,相信武安君的眼光,所以继位后,对将军委以重任!将军也果真不负寡人的希望。奇袭武关,若不是一点运气,南阳已经复归我大秦!死守漆县二十余日,歼灭匈奴大军超过十万。镇守潼关半月,令韩军不能进犯我关中!以将军之才,假以时日,必能独当一面,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王翦连道:“王上所言,臣愧不敢当!”
秦王却是同时拉住了白起、王翦的手,苦涩道:“可惜,有两位如此贤才,寡人却不知善用,以至于有今日之败!”
“秦国之败,非战之罪!乃是韩国国力太强,非人力可挡!”心直口快的王翦率先说道。
白起亦是说道:“韩国之势,已然超过先王在世时的秦国!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秦王点了点头,一脸严肃地说道:“两位还当我是大秦之主吗?”
白起、王翦顿时诚惶诚恐地下跪道:“臣惶恐!王上但有驱驰,臣莫敢不从!”
“好!”秦王大喜道:“那寡人就下一道旨意,贬你们二人为庶人,委身于韩国,为韩王效死!”
白起、王翦面面相觑,这个场景岂不是和韩王所说的一样吗?秦王要自己效忠韩国,自己听从貌似是忠君,其实不然,不听从,似乎更是违背秦王的旨意。
秦王见两人目露迟疑之色,以极小的声音说道:“韩王已然将两位爱卿的家人接到了韩国,不用半个月,两位就能和家人团聚!寡人看韩王对两位爱卿甚是喜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寡人不应,秦国就将有难!所以,寡人以为,不如且先答应!韩王已然应允,将汾水以西的百里之地割让给秦国,为的就是换取两位爱卿!两位爱卿一旦投靠韩国,必然身居高位,到时以为内应,岂不妙哉?!只是,如此却要委屈了两位爱卿!为秦国计,寡人只能如此了!希望两位爱卿可以答应!”
白起、王翦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秦王的打算。如果事成,秦国自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重创韩国,但自己在此之前,怕是成为秦国千夫所指的对象,声名全都毁了!
答应,还是不答应,真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以死明志固然是种解脱,但活着的人背负的责任更大!面对秦王的恳求,白起、王翦无法拒绝,也不能拒绝!这个时候,两人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当初也许就不该苟活下来!(小说《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啊!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四章 弥兵之会(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ps:大家这一章可以订阅下吗?就这一章,我想看看有多少支持的!最多几毛钱!
ps:,,“”,给《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更多支持!公元前二六六年,七月十五,随着楚王一行的抵达,天下仅剩的八个国家——韩、赵、秦、齐、楚、燕、越、周,终于在小小的卢县第一次聚齐。
除了周王只有五百亲卫,略显寒酸外,其余六国皆是五千精锐。具体来说,燕国是五千轻骑,赵国是三千轻骑、两千步卒,齐国是一千车兵、三千步卒、一千骑兵,韩国是五千重步兵,秦国是一千重步兵、四千轻步兵,越国是五千步卒,楚国是一千骑兵、四千步卒。
小小的卢县一下子涌入三万多的人马,自然是人满为患,好在韩、赵两国令人提前在城外安好了营寨,各国分别占据一个方向,倒也合适。
正东大营,属楚,楚王携左徒黄歇、将军景阳领之;正北大营,属赵,赵王领上卿蔺相如、偏将军赵奢守之。正南大营,属韩,韩王领御史大夫范睢、校尉朱亥居之。正西大营,属秦,秦王领华阳君芈戎、校尉杨端和居之。
东北大营,属燕,燕王及长大夫剧辛、亚卿荣蚠领兵居之。东南大营,属齐,齐王及上大夫貂勃、校尉田野居之。西北大营,属周,周王率大夫史黶及麾下五百亲卫居之。西南大营,属越。越王率上大夫范叔居之。
如此,楚国将燕、齐两个不太对付的国家分开。越国将秦、韩两国分开,各国所居的方位,也大体上符合各国在舆图上的位置,称得上皆大欢喜。
正所谓。蛇无头不行,如果没有一个盟主倡导主持,大家想到什么说什么,你一言我一语,这次会盟多半会演变成一场郊游。八国君王聚齐后,韩王作为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被一致推举为盟主。韩王作为盟主的最大作用在于提交一个草案,交由天下各国一起讨论,加以完善。
七月十六,风和日丽,韩王站在高台中央。意气风发,各国诸王望着年富力强的韩王,或严肃,或恭敬,或羡慕,或嫉妒。
“夫殷商之末,文武吊民,以土圭之法以求地中。地中者。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谓之邦,谓之国,谓之都,诸侯居焉。今之世,诸邦安本道方可兴国利民。故予一人与诸侯约:诸国互安为盟,弭其兵也。不可恃强。恃强者乃坏盟,诸邦共敌。勿论其为北,为东,为西,为南,尽皆大起而共伐之,促起守约安民而后止......”
韩王在高台之上念着,秦王、赵王、楚王、齐王、燕王、越王在下面仔细听着,至于周王,早已神游物外。整个周国只剩下一城之地,韩国旦夕可灭之,无论韩国提出什么要求,周王只能应之。天下各国也知道周王不过是来凑数的,也根本不理会周王的态度!
韩王说了一通话,但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各国互不侵犯,与民休养生息,有犯者,天下共击之!如今的天下形势已然明了,韩国一家独霸,赵国、燕国难以望其项背,秦国、齐国则是彻底衰落下去,楚国尚保留了一份元气,但新近跳出来的越国将制约着楚国的崛起!
天下刚刚结束一场耗时半年的大战,各国都有些后继无力,至少短期内,是希望可以与民休养生息的。这也正是韩王力主召开弭兵之会的基础!
韩国厉害是吧,看似拥兵七十多万,但要知道,韩国东西横跨三千里,地域太广,而且一下子得到这么多土地,需要很长的时间打理,才能将这些土地变成真正的国土,为韩国所用。在此之前,韩国可以用兵,但动辄二三十万是休想了!
秦国、齐国元气大伤,肯定是力求稳妥,这个时候,两国绝对不会想着攻城略地,只要没人攻打他们,他们也绝不会动兵。
楚国地大物博是吧,也在这次战事中吃够了越国的苦头,依照楚国睚眦必报的性子,如果没有这次会盟的约束,楚国必然攻打越国!
燕国则不排除趁胜追击,经略齐国的可能!赵国甚至对燕国或者齐国也会生出觊觎之心,前者是为了防止邻居太厉害,导致自己后方不稳,后者是为了壮大实力。
各国对这次会盟,对韩王提出的弥兵的态度也就显然易见了。秦国、齐国、越国扮演的是弱者的角色,自然希望强大的邻国(于秦是韩、赵,于齐是韩、赵、燕,于越是楚)不要欺侮自己,对弥兵最是支持。
曾经是燕国南方最大威胁的齐国已经不足为虑,燕国依仗着国力强大,最想要做的肯定是一举灭掉齐国,对弭兵其实是不感兴趣的。奈何韩王的身份摆在那里,韩国的国力摆在那里,所以,才给了韩王面子参加这次会盟。
至于赵国,心理最是矛盾。一方面,赵国希望可以从齐国身上捞回损失,因此不太支持弭兵;另一方面,赵国又意识到韩国的崛起对自己威胁太大,担心自己若是不同意弭兵,韩国正好可以借此攻打自己!从这个方面说,赵国又最是支持弭兵!如此,韩国就没有理由攻打自己!
楚国的心思和赵国相似,一方面楚国忌惮已经把自己和中原各国分隔开的韩国,希望得到韩国不出兵的承诺,另一方面,楚国又希望韩国允许自己攻打越国这个心腹大患。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楚王的矛盾不下赵王。
所以,在韩王话音刚落的时候,秦王、齐王、越王就望向赵王、燕王、楚王,想要看他们如何表态。至于周王,已经被华丽地无视了!这次弭兵之盟,说到底在于理清韩国和赵国、燕国、楚国的关系,在秦、齐、越三国无法给韩国造成威胁的情况下,赵、燕、楚三国的态度决定了这次会盟的成败。
韩王如今强调的,其实是和赵、燕、楚三国的态度!这三个国家,赵、楚和韩国接壤,燕国虽然尚未和韩国接壤,但距离韩国不过百十里的距离,以后无论是扩张领土,树立权威,无疑都可能侵犯邻国的利益!如何相处就是个问题了!和平相处,井水不犯河水,这是韩王给出的建议,就看三国愿不愿意接受了!(小说《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五章 弥兵之会(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ps:刚看了一下上一章的订阅数字-197,很是惨不忍睹,感觉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也明白了为何许多书为何写着写着就太监了,实在是多方面的原因。不过还是感谢@大号帝国皇帝的这么多打赏,剩下的日子,每天更新2000吧,明天为大号帝国皇帝加更三千!也决定接受编辑的建议,筹备新书。这本书,如果订阅可以涨到五百,还能将很多想写的写出来,如果不能,就一卷结束吧!新书会比这本成熟,更加宏大,一段被误导很久的历史...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韩国虽然是天下霸主,但赵、燕、楚之流也不是没有机会追赶上韩国。毕竟,和当初令天下惶恐不安的秦国相比,韩国强则强矣,但终究缺乏底蕴。
想要追赶韩国,于燕、赵两国而言,最佳莫过于吞并齐国,于楚国而言,莫过于先亡越国,再经略淮泗。
如果天下就此弭兵,数十年内不动刀兵,吃亏最大的是无疑是燕、赵、楚三国,获益最大的是韩国!
谁都清楚,弭兵不过是一个幌子,韩国想要借此安心消化已经占据的土地,秦、齐、越之流则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而附议。各怀心思的燕、赵、楚表面上没有提出异议,但心里肯定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如何弭兵,怎么才算弭兵,其中大有玄机。
“韩王所言甚是,寡人以为,天下万民苦于征战久矣!如果列国以信义为先,和平相处。乃天下万幸!”谁也没想到,周王居然抢在燕王、赵王、楚王之前,表态支持韩王的提议。
虽然周王不知是出于激动还是紧张,说话颤颤巍巍,周国也不过是拥兵数百的弹丸小国。说话不够分量,但终究是占据了一个名分。
秦王、齐王、越王皆是下意识地望向高台上笑而不语的韩王,很明显,唯有韩国的怂恿才能让周王敢第一个出来表态。也许,韩王这么做,怕的就是燕赵楚三国从中搅局。
深知依附韩国才能和楚国周旋的越王随即站了起来。大声言道:“周王所言甚是!弭兵势在必行!寡人愿意与民休养生息,若无他国进犯,绝不挑起战事!”
秦王、齐王迅速对视了一眼,明白到了自己表态声援韩国的时候了。如今这个局面,韩王可以派人领十万大军轻轻松松打到自己的都城。弭兵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寡人以为韩王道出了天下万民的心声,当行!”秦王表态附议!
“韩王所言甚是!寡人以为当行!”齐王亦是表态。
随着齐王的一句话,天下八国中,韩、秦、齐、越、周已然是站到了一起,支持弭兵!众人的目光全都望向燕、赵、楚这一方,等着三国的表态。
楚国倒是想和燕、赵一起,顶住来自韩国的压力,但偌大的楚国。身后有越国的牵绊,身前被韩国包围,而且。韩王意味深长地望着国力最弱,最是孤立无援的楚王,明显希望楚王先表态。
楚王无法,只能出言道:“韩王所说,本是极好的。天下万民苦于战事久矣,如能休养生息。善莫大焉!只不过,对于背盟的惩罚。寡人有些许不明白!”
韩王笑意更浓,说道:“楚王请讲!”
楚王分不清韩王是高兴还是愤怒。也不好彻底得罪死韩国,硬着头皮说道:“韩王言称,有背盟者,天下共击之。天下何其大也,如果一国偏远,劳师远征所费太大,怕是会有人懈怠不肯出力!人心若是不齐,这盟......”说到这里,楚王故意咳嗽了几声,望向秦国。
众人立即明白楚王这是拿秦国来说事。当初,秦国强大的时候,山东各国为求自保,发动了数次合纵,共同攻打秦国,却是多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各国各怀鬼胎,不肯出力。
燕王适时地站了出来,声援楚王道:“寡人以为楚王所言甚是,这盟是天下之盟,难保不齐有人希望保存实力。当然,寡人的燕国一定与民休养生息,不轻起刀兵。只是,若是有人背盟后,又有人不肯出力攻打背盟的国家,当如何解决呢?”
不少人暗自皱起了眉毛,燕王、楚王说的有道理,弭兵之盟看似是一件十全十美的好事,但却经不起推敲,说白了,就是务虚。如何用武力保证遵守盟约的国家利益,惩罚违背盟约的国家,是这个盟能够维持多久的关键因素。若是做不到这一点,这盟,不过是形同虚设。
赵王这个时候也适时地站了出来,用略显稚嫩但坚定的声音说道:“寡人听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而不可争也!韩王为天下万民计,弭兵虽好,但却也要分定!不分定,也难保有人心怀不满,寻衅挑事!”
赵王说得虽然含蓄,但众人也都明白。各国要划定疆界,疆界不清楚,为了争夺土地,也许不用三五个月,战事又起!若要划定疆界,对韩国造成的影响最大。因为这些年韩国所占据的巴蜀、汉中等郡都是从他国手中夺取的,说起来,秦、齐、楚三国是最大的受害者。如果要韩国交出这些土地,韩国肯定不乐意。如果让秦、齐、楚三国就此承认已经被韩国占据的土地永远归韩,三国肯定也不乐意。既然双方都不乐意,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能打了,打到其中一方认输屈服,既然要开打,所谓的弭兵就成了儿戏。赵国一语双关,却是要挑拨原本赞成弭兵的秦、齐两国和韩国的关系。
赵王说得简短,却直接道出了礼制的弊端。礼制的作用在乎克己,以礼仪约束自我,达到对利益的有限追求。谁都清楚,这次的弭兵之会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大,更多的作用是承认韩国的霸主地位。就这么弭兵,绝不符合各国的长远利益。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哪怕是各国君王都是圣人君子,底下的大臣为了立功,底层的百姓为了军功,都会让战端再次开启。
如今,各国君王道貌岸然地坐在一起,表面上是为了天下苍生商讨弭兵,其实是各国打累了,为继续打下去而养精蓄锐。
赵国直接提出划定疆界,再商量弭兵,直接把气氛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地步。楚国提出的问题也切合实际,单纯的谁背盟天下共击之完全阻止不了有人冒险背盟,比如说越国背盟,其他国家隔着千山万水,是不会真心征伐越国的。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众人对韩王很是期待。(未完待续)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六章 弥兵之会(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ps:本章是为大号帝国皇帝加更的一章!今天的一章后续送上!
韩王微微一笑,已然明了燕、赵、楚三国的意图。如果顺着赵王的话接下去,势必会因划分疆界而与支持自己的秦、齐两国生出嫌隙,顾左右而言他,则会为列国所小觑。
韩王于是干脆以退为进,说道:“赵太后与寡人言及天下万民疲惫,寡人方才生出弭兵之念。今寡人不才,所思所虑终究不甚完备,这也正是寡人召集诸位一起会盟的缘由所在。寡人相信,以众君之才,必能商量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不知以赵王之见,当如何分定,如何弭兵?”
韩王先是影射这次会盟的发起者,不止韩国,也有赵国。再表明,自己方才所说的,并非最终的盟约,还需各国诸侯共同商议。既给足了各国诸侯面子,又迫使赵国这个发起国先表态,既然表态,赵国就不能回避分定的问题,等于把赵国制造的困难奉还给了赵国。
赵王的脸色顿时变得很是难堪,毕竟,赵王尚未行冠礼,也未亲政,对国事不是很清楚,方才所说,还是上卿蔺相如事先交代的。如今面对韩王的突然诘问,缺乏应变的赵王一时不知所措。
蔺相如心里顿时骂开了,谁都清楚,这次会盟的发起者就是韩国,赵国不过是一个陪衬。赵国也明白,韩国势大,直接反对韩国会盟的话于赵国不利。但韩国想要安抚各国对自己的恐慌,防止各国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在会盟的过程中,该有的平等态度还是有的。这就是赵国可以利用的一点。赵国表面上支持韩国,实际上却是拿分定而弭兵来说事,让韩国难堪!赵国不求让韩国损失什么,但求可以打压下韩国的声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