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蚂蚱不吃鱼
“寡人许你两万大军,你可能保证在三月之内,攻占九江全郡,令郢都成为飞地?”韩王望着王翦,突然说道。
王翦大喜,连忙答应道:“臣愿意立下军令状!不用三月,最多两月,必能切断郢都五万大军的退路!”
王翦是一名军人,对军人来说,最渴望的就是建功立业。如今韩王信任自己,如果自己不抓住这次机遇,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领兵出征!
“好,寡人就应了你!”
“谢王上!”王翦长揖谢恩。
“征南将军何在?”韩王转过头,对乐乘说道。
“臣在!”
“寡人令你将兵三万,兵出南阳,务必牵制住郢都楚军主力,令其无心顾及身后,待王翦占据九江后,你们二人夹击楚军,务尽全功!”韩王嘱咐道。
“臣遵旨!”(未完待续)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二十二章 韩国出兵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越国使者得到了韩国出兵的允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临行前,还不忘记用重金厚禄韩国的重臣,为的就是让韩国快些出兵。可惜越国使者不知道,韩国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让楚、越两国拼消耗,不到一定程度,韩国是不会让楚国主动罢手的。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到公元前二六一年的二月,春寒虽然料峭,但农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打点庄田。淮水南北两岸皆是如此,信阳城自然也不例外。
虽然楚、越两国正在鏖战,但这丝毫也影响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信阳百姓。信阳两面环山,一面靠水。讲富庶,讲繁华,信阳东面四百多里外的寿春远远超过信阳。楚国的江北的核心所在是大别山以东,像信阳这样位于大别山以西的小邑,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些,但却很是安稳、平安。
可惜,即使这样的偏僻小邑,想要在这乱世寻求安稳,也是一种奢望。五千韩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信阳城,所付出的伤亡代价居然只有区区上百人!当信阳县令匍匐在韩军校尉脚下,信阳成为了韩国的囊中之物。
半个时辰后,王翦率领韩军主力抵达。早就从韩军校尉口中得知,自己的生死、前程全都系于王翦一念之间的信阳县令忙不迭地表忠心。
王翦虽然厌恶对方的贪生怕死,但也承认,想要尽快收信阳百姓之心,对方还是有些用处的,因此和颜悦色地勉励了一番对方,直教对方感恩戴德,恨不得肝脑涂地,以表忠心。
王翦不需要对方肝脑涂地。只是轻声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黾塞的防务。为了防止对方耍诈,王翦不无诱惑地表示。只要对方可以协助自己拿下黾塞,这信阳县令的职位依然由对方来做。
“黾塞?”对方一听王翦问的是这个地方。不禁两目放光,迫不及待地说道:“将军!黾塞守将乃是小人的族弟,小人与其从小玩到大,关系好得不行!只要小人修书一封给他,他必定献城与将军!”
王翦听此一言,第一反应就是对方在设圈套给自己。不然,为何这么巧合,信阳县令居然和黾塞守将是亲戚关系。但细想一下。又觉得不大可能!如果楚国料到自己会借道信阳谋夺黾塞,就应该在淮水南岸设伏,最好是半渡而击。而不是拖到黾塞解决自己!
“黾塞守军有多少?”王翦决定考验下对方。
“平常都是两千人,现在有多少,小人委实不知。”信阳县令老实回答道。
“嗯?”王翦不悦地瞄了对方一眼。
信阳县令心中一颤,额头冒出了冷汗,生怕王翦觉得自己毫无作用,战战兢兢地说道:“小人听说,前些日子增加了八百军士,但不知道真假!未核实的消息。小人不敢乱言啊!”
王翦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可有小路绕过黾塞?”
信阳县令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道:“总共有三条道路可越过桐柏山,但这三条道路都有楚军驻守,想要绕过黾塞,难啊!”
王翦大有深意地笑了笑,道:“你与黾塞守将一块长大,交情可深?若是让你阵前劝降,可有把握?”
信阳县令顿时觉得后背湿透了,用难堪至极的语气说道:“实话不瞒将军,黾塞守将生性贪婪。早就不满被指派到黾塞这样没有油水的关隘!小人与他的交情虽然只是酒肉之交,但却知道他的秉性。只要将军以利诱之。加上小人的现身说法,必定可以让对方为将军所用!若有差池!请以小人的首级祭旗!”
王翦拍了拍信阳县令的肩膀。笑道:“那就好!那就好!不要让本将军失望啊!”
次日一早,黾塞守将朱云是被心急火燎的亲卫从睡梦中吵醒的。昨天晚上和新纳的小妾颠龙倒凤了一整夜,本想补一个觉的,却被亲卫吵醒。如果不是这个亲卫跟随自己十几年,深知自己秉性的他没有大事是万不会如此无礼,朱云早就一剑劈死对方!不过,即使朱云手下留情,嘴上也是极度不耐烦地冷哼道:“给本将军一个理由,不然,你知道后果!”
亲卫却是没有时间理会应付就要发作的朱云,而是张皇失措地回道:“将军!大事不好了!韩军兵临城下了!”
“胡说!韩军不去攻打江东、郢都,来本将军这里做什么?!”朱云狠声道,但脸上的难堪出卖了他。
楚越交战,越国必然向韩国求援,而韩国想要向楚国施压,出兵的方向要么是郢都,要么是江东。怎么计算,都不可能是自己所在的黾塞啊!换做以前,汝南还在楚国手上,或许汝南的富庶还能令韩国心动,但如今,不应该啊!
“将军!卑职不敢骗你!”亲卫回道。
“走!去城头看看!”朱云心急火燎地就要起身,却恍然间意识到自己还穿着睡衣。亲卫连忙扭过身子,不去看满床的春光。
“还不给本将军更衣!”朱云向一旁瑟瑟发抖的小妾吼道。
小半个时辰后,一身戎装的朱云登上了黾塞城头,从城头上望去,韩军密密麻麻地,旌旗林立,看不清具体多少人。但粗略看上去,怕是不下十万人。一*的韩军砍伐树木,修建营寨、攻城器械,忙得不亦乐乎。看得越久,朱云心里越是沉到底下。这么多的韩军,绝不是还不到三千驻军的黾塞可以阻挡的!自己可不想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战死在这里!不知道韩军肯不肯接受自己的投降!投降后能不能保全富贵!
朱云习惯了作威作福的生活,这样的人把自己的权势和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手下的军士,正直的要么被安排进敢死队战死沙场,要么被丢到辎重队成为伙夫,能够被委以重任的都是沆瀣一气、识时务。知道“孝敬”自己的手下。面对黑压压的的韩军,百人将以上的楚军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想要活命,而不是想要守城。
“将军!黾塞是守不下去了。要么我们弃城逃亡吧!留待有用之身,在随县还能再作打算!”立即有心智不坚者献言。
“不战而逃若是被王上知道。怕是要怪罪我等!要不我们还是坚守几天,随县的援军若是没有抵达,我们也好推诿给随县那帮人!”害怕担责任的人立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随县距离黾塞有一百多里,虽然距离很近,但其中二十多里道路难行,即使最快,随县援军也需要两天才能抵达!我们能守住两天吗?城下的韩军怕是不下十万啊!怕是韩军的一次冲锋就能拿下随县!将军,我们还是留数百人坚守。其他人赶往随县吧!能够守住随县,也是将功补过啊!”
朱云听此一言,头都大了!随县的守军不过一千人,就算来援,又能起到什么作用?!信阳的两千守军,无声无息就没了,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传过来,足以证明韩军的战力之强。这黾塞显然是守不住了,如何谋划自己的未来,保全富贵。可真是麻烦啊!
“将军!韩军派出了使者喊话!”眼尖的亲卫望着韩军方阵中,一人拍马而出,但对方怎么穿着楚国的官服呢。这倒是让人讶然。
“不要放箭!不要放箭!”来人一边勉强骑着马,一边大叫道,显然来人很怕楚军不分青红皂白地放箭。直到距离城墙百余步,朱云才看清了对方的长相,心里面也是咯噔一下,原本自己还嘲笑韩军使者的贪生怕死,以为韩军不过如此,但一看到使者是自己的族兄,心里面也就很是释然。
说到底。自己的族兄朱青不过是文官,哪里能用军旅出身的武官来要求呢!在见到朱青的刹那。朱云就意识到,对方一定是来劝降的。似乎。自己的富贵可以保全了!
“朱县令,你什么时候成韩军的使者了?”朱云先声夺人道。
朱青尴尬一笑,大声回道:“楚王不修仁政,上天已经放弃楚王,本官蒙韩王不弃,已经率领信阳百姓归顺韩国了!如今数十万韩军压境,不日就能攻克江东,俘虏楚王,诸位若是想建功立业,保全富贵,就不要负隅顽抗了!否则,等韩军顺流而下,拿下夏县,诸位想要投降也晚了!”
“朱将军!为兄是为你好!你就甘心战死黾塞?为了那个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的楚王殒命?就算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家里人想想,为手下的兄弟想想?”朱青又道。
城头顿时一阵骚动,城下的韩军超过十万,自己一方是如何都守不住黾塞的。更关键的是,就算自己战死了,又能得到什么呢?楚军可不像韩军,有完善的抚恤制度。一旦战死,楚国会吝啬到不给一点抚恤。
所有人都望向朱云,朱云咬了咬牙,道:“韩军入城后,可以保证对降卒秋毫无犯吗?也不约束他们的去留?”
“这个自然!只要你们投降,想要回家的韩军发放路费,想要继续从军的有了军功就有军费发放,绝对一视同仁!”朱青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那我们降了!”朱云大声道。
形势不由人,如今不降就是死路一条,投降还能保全富贵,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一刻钟后,朱云率领黾塞城中的两千八百名士卒手无寸铁地走出了城池,也意味着他们把命运交给了韩军审判。
王翦早已从朱青口中知道朱云的为人——横征暴敛,睚眦必报,这样的小人为官只会霍乱一方,所以,王翦在心里已经暗下决心,封赏下对方,将对方搁置不用,但没想到,朱云居然主动献计,愿意帮助韩军拿下随县,以表示忠心。而在审核降卒后发现,只有八百人左右愿意继续从军,其中,半数人希望继续跟随朱云,而其他人想要返回乡里,显然,已经厌恶战事。
王翦索性就让朱云带领这四百多人去偷袭随县,也让这些沆瀣一气的家伙发挥余热。如此,也能多多稍稍减少些韩军的伤亡。反正最为重要的黾塞已经到手,朱云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是无碍。
朱云心里虽然叫苦,但表面上却是拍着胸脯,表示绝无问题。如果不是王翦保证会有一支三千人的骑兵会在朱云身后策应,朱云的主要任务是制造内乱,朱云是万万不会如此冒险的。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只要可以讨好王翦,自己肯定会讨到一个美差,继续过自己的逍遥生活。
朱云率领四百多楚军装作溃军,直往随县而去。他的身后三十里,是三千羽林军。
随县县尉好心好意地命人打开城门,迎接己方的败军入城,但从没想到,居然有刀剑从身后递出来。猝不及防的随县守军伤亡惨重,等他们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力量,想要夺取城门的时候,三千羽林军涌入城中,给了楚军最后一击。
二月十五日,韩军克随县。二月十八日,韩军克安陆。二月二十一日,取夏浦,二十三日,克夏县。直到此时,韩军入侵的消息才走漏出去。(未完待续)
ps:昨天晚上码字的时候发现电脑坏了,明天要赶早班车出差,会把更新放在晚上!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二十三章 九江之战(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燕国,蓟城。
听闻楚国主动伐越,燕王动了心思。在燕王看来,想要与韩国一较高下,必须吞并齐国以增强实力,否则,绝无胜算。如今,韩国忙于修建郑国渠,对于楚国率先挑起战事,越国主动向自己求援,居然只派出了五万大军!而且,反应极其缓慢!显然,韩国不想借机扩张领土。这是不是意味着韩国今后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是这样的话,燕国的机会就来了!
这个念头一产生,燕王就激动地有些难以自拔!思来想去,韩王决定召集心腹大臣共议此事。
丞相将渠老成稳重,对于燕王的冒险不是很赞成,说道:“王上!臣以为齐国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能徐徐图之!如今田单复起,百姓归心,此时出兵,败多胜少,有损士气!”
长大夫剧辛对此不以为然,道:“齐国若是真的信任田单,就不会设右丞相,让后胜分其权,以臣观之,这正是齐国君臣不和的征兆!齐国只剩两郡之地,我们不需全取齐国,只需夺取齐郡即可。”
“非也!齐国都城临淄就在齐郡,若亡其都,几灭其国。齐国绝对会拼死抗争,即使拿下齐郡,我们燕国也会伤亡惨重!韩国到时只需以一旅之师,就能抢走齐郡,不可!不可!”丞相将渠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亚卿以为如何?”燕王满怀期待地望向将军荣蚠。
荣蚠不卑不亢地回道:“启禀王上,臣以为,如果没有韩、赵两国插手,我们燕国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到济水。想要更进一步,攻占临淄,就必须举全国之兵。现在的问题是。韩、赵两国是不会坐任我们燕国壮大的!一着不慎,反而为他人做嫁衣。”
燕王眉头皱了起来,如果韩、赵两国插手。还真的对燕国不利。如果可以让韩、赵两国相争,那燕国才有希望独吞齐国。否则,燕国只能如履薄冰,不敢全力对付齐国。
“引韩、赵相争,如何?”燕王问道。
换来的是荣蚠的摇头,荣蚠回道:“今韩强而赵弱,赵国绝对不会招惹韩国,韩国忙于修建郑国渠,也不愿意多生是非!想要引两国相争难啊!”
“引赵国伐秦。如何?”一直没有出声的中大夫栗腹突然说道。
“赵国伐秦?”燕王喃喃说道。秦国在占据太原郡后,已经严重影响到赵国北疆的安全,尤其是秦国拒绝了赵国的联姻,赵国必定更加提防,但想要将提防升级到不可调和的矛盾,还需要些什么。
“臣听闻,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韩、秦如今交好,赵国必然心中惴惴。王上何不派人亲近赵国,以利诱之。促成燕、赵结盟。我们燕国伐齐,赵国伐秦,相互呼应。令韩国东西不能兼顾,加上楚国伐越之事,韩国怕是难以周旋!”郎中将王方说道。
“此计虽然行险,但也未尝不可。依臣之见,出兵不宜过多,十万即可。韩国若是大动干戈,我们就可以疲惫韩国。韩国若是作壁上观,无动于衷,我们则追加兵力。一举攻入临淄!”荣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丞相以为如何?”燕王望向将渠。
将渠心中长叹一声,知道燕王不尝试一下是不会死心的。好在这个计划失败了不过是消耗些粮草,成功了却能谋取大利。因此只能附议道:“赵国若肯出兵伐秦,可堪一试!”
燕王大喜,点将长大夫剧辛,令其持节,代表自己出使赵国。
就在剧辛离开蓟城的同一天,楚国江北的蕲县也迎来了不速之客,一万五千名韩军将蕲县围堵了一个水泄不通。
蕲县以水隈多蕲菜(水芹菜)而得名,隶属九江郡,其地北靠大别山,南临江水,东近彭蠡泽(鄱阳湖古称),有民五千户,是九江郡有数的大县。
夏县失守的消息传递地不可谓不迅速,但蕲县守军也只来得及向郡治南昌派出求援的使者,收拢百姓入城,然后就被韩军围困。
整个蕲县不过两千守军,算上未经训练的青壮也不过三千人,面对五倍于己的韩军的搦战,高挂免战牌。面对韩军的劝降,楚军也抵死不从。面对异常坚固的蕲县城,韩军一时之间犯了难!
这一路上,韩军连下五座城邑,称得上兵不血刃。面对坚固的蕲县,韩军不是毫无办法,而是主将王翦想要尽可能地保全实力。毕竟,蕲县已经是九江郡江北的最后一座城邑,如果不是担心这两千多楚军可能在自己渡江后兴风作浪,危急后方,王翦早就率兵直捣南昌。
既然一时之间拿不下蕲县,王翦索性改攻为围,行围点打援之计!如果九江郡无论如何也不肯派兵渡江赶来增援,再作计较,反正,离韩王规定的时间还早。
王翦可以坐下来,悠然自得地消磨着蕲县守军的耐心,九江郡郡守芈宣、郡尉项奉急的却如热锅上的蚂蚁。救不救援蕲县,成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整个九江郡,有民五万户,蕲县就占据了其中的五分之一。如果放任蕲县失守,楚王可是会怪罪的。更重要的是,楚国芈、项两族的不少封邑就是在蕲县。在楚国,贵族在封邑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封邑更是贵族财富的主要来源。虽然封地只是蕲县下辖的几个乡镇而不是整个蕲县,但这几个乡镇的人口却占据蕲县人口的二分之一。如果让江东的家族知道自己没有前去救援,即使楚王放过自己,族里的长老也不会放过自己!毕竟,情报里声称,韩军人数最多不过两万,而整个九江郡却有五万大军!抛开蕲县不算,郡守芈宣、郡尉项奉也能召集一支超过四万人的兵马渡江北上。
“项郡尉,这蕲县救还是不救,还是需要快点拿出一个章程啊!”郡守芈宣明显想利用自己身为文官,不掌兵权来为自己推卸责任。以后,哪怕家族怪罪下来,自己也可以声称已经尽力周旋,奈何兵权掌握在郡尉项奉手中,项奉死活不肯出兵,自己无能为力。如果可以击败韩军,那自己也不介意分一杯功劳!
项奉自然清楚郡守芈宣的打算,耍起了太极,推诿道:“我毕竟来九江郡未久,一切情况不太熟悉,芈郡守在九江为官已经超过五年,对九江郡的情况了如指掌,以芈郡守之见,当如何计较?”
项奉是半年前被家族争取到了九江郡郡尉一职,任职称得上未久。但一上任,就大肆揽权,安插亲信。要说不熟悉情况,是绝计不可能的,说出这么一番言论,也是因为不愿意担责任。
芈宣尴尬一笑,道出了实话:“项郡尉,你我皆是明白人。这蕲县救不救,王上那里都说不出什么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家族的意见!若是家族觉得我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想要更进一步,怕是不易啊!”
项奉点头承认了芈宣的说法,说到底,这蕲县有一半的土地、人口属于楚王,有一半的土地、人口属于项、芈两族。即使丢了蕲县,两人也可以推诿韩军来势汹汹,势不可挡,或者将其归咎于蕲县县令守城不利,至于自己的责任,完全可以谎称根本没有收到蕲县求援的讯息,也就与自己无关了!楚王那里好骗,家族的长老可不好糊弄。自己借着家族的影响力登上郡守、郡尉这样的高位,就需要为家族谋利,若是让家族知道自己因为害怕,任由蕲县陷落,罪过可就大了!
“这蕲县可救,但却有风险啊!”项奉叹气道。
“韩军数量不过一万初头,最多两万,我们集齐四万大军,以两倍甚至三倍之众,难道还没有胜算?”芈宣表示不理解。
“郡守以为,韩军从哪里出兵?又岂会只有两万之众?”项奉反问道。
芈宣一点就通,当即恍然大悟。蕲县传来的消息是称韩军自夏县(武汉)而来,那韩军要么从北方(南阳或者汝南)过来,要么从西方(巴郡)而来,如果是前者,还可以接受。如果是后者,则意味着郢都已经失守,九江郡面临的将会是铺天盖地的韩军,而这不到两万名韩军可能只是先锋而已!
“沙羡尚未传来告急的消息,想来郢都应该无恙,江水南岸应该是安全的。无论韩军是从南阳沿汉水顺流而下,还是从汝南渡过桐柏山而来,我们和郢都的联系都被切断了。如果我预料没有错的话,也许现在或者用不了多久,韩国就会出兵攻打郢都。江水何其浩瀚,如果我们集结举郡的兵马,援救蕲县,一旦被韩军半渡而击,伤亡必然惨重,到时候,如何应付顺流而下的韩军?”项奉道出了自己真正的担心。
“何况,我是真的担心韩军想用欲擒故纵之计,引诱我们前去增援!”项奉补充了一句。
“说得也是!不过,无论救不救援蕲县,我们都该召集全郡的士卒,早做筹划。以我之见,还是派遣斥候渡江侦查!也许,韩军也有骄傲自大、孤军深入的时候呢!”芈宣建议道。
“也只能如此了!”项奉下了决心。(未完待续)
ps:回来了,好累!周三还要出差,周四赶回来接着去看医生,时间紧张,如果这两天更新不及时,见谅啊!争取五一爆发下!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二十四章 九江之战(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夜色已深,一轮弯月悬挂在半空之上。远处隐隐传来江水的浩瀚流转声,又有晚风袭来,树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可惜,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人欣赏。韩军在江北肆虐的消息传到江南,临江的渔家、农夫都已经逃亡更南方,以求一夕之安。没有灯火,除了草丛里的虫鸣,这方天地也再无一丝声响,辽阔的天地反而显得倍加清冷。越是靠近江水,空气越是潮湿,尤其是到了下半夜,温度低到了极限,江上就泛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楚军的斥候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悄悄出发的,除了船入水溅起的一丝水花,再无发出任何的声响。
虽然江北岸静悄悄的,也无一丝灯火,但楚军却不敢有丝毫大意,操舟的楚军在斥候们上岸后,就以最快的速度退走,斥候们则是三步一停,五步一顿地向前摸索着前进。
1...205206207208209...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