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蚂蚱不吃鱼
最后,还是王翦主动请缨。向蒙骜保证三日内可以攻下聊城。蒙骜大喜,调拨了四万大军归王翦指挥。王翦也不负众望,在第三天拿下了聊城。
王翦所用的办法极其简单,那就是声东击西。先是猛攻聊城的东南角,这也是韩国之前的主攻方向。经过长时间的猛攻,聊城城墙的东南角已经有些破败,虽然经过紧急加固,但终究不如其他地方坚固。王翦先是派兵攻打西北角,迷惑聊城守军,让他们以为韩军因为在东南角吃够了苦头,想换一个方向,待赵军信以为真,将主力放在西北角后,再在夜里突然猛攻东南角。赵军一时不察,被韩军攻占了城头。因为赵军的主力全都赶去了西北角,距离太远,又是夜间,聊城终于被韩军攻克。县令王方、县尉赵质悉数战死,守城的五千赵军也大半战死,少部分投降!其下辖的卢邑,兵少将寡,面对韩军的劝降,理智的选择了投降!
至于聊城北面的博陵,博陵守军的意志原本就是不怎么坚定,待收到王方、赵质的首级后,识趣地选择了投降。如此,仅仅半个月的时间,赵国河水以南的地盘,只剩下平邑一座城邑。元城、黄城、博陵、阿县、聊城五座城邑,总共有赵军一万七千人,战死者超过一万三千人,只有不到四千人投降!如果赵军没有中韩军的围城打援之计,也许还能多坚持个把月,但随着五座城邑落入韩军手中,蒙骜、王翦终于可以从容不迫地率领大军南下,解决平邑城内的一万赵军。
六月二十日,李牧、白起率领十九万大军渡过洹水,和邯郸不过仅仅隔着一条漳水,不到百里的距离。几乎在同一天,蒙骜、王翦率领四万大军南下,与留守的两万大军汇合,合兵六万,包围了赵国在河水以南的最后一座城邑——平邑城。大战,掀开了帷幕。
赵国,邯郸。
得知韩国大军出其不意地从平原渡河,攻占东武城、灵丘,让赵国层层堵截韩军的计划落空,赵国君臣皆是变了脸色。原本,赵国还能依托河南地、河水、洹水、漳水设下四道防线,可转眼间,赵国只剩下漳水一条防线。赵国可不认为韩国会主动断掉自己的后路,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肯定会有另一支大军在攻打赵国的河南地。
赵国君臣也不认为,洹水、漳水之间的一万人马可以阻挡韩国大军多久。对于传来讯息给自己的这支大军,许多人都在心中默默判了死刑。一万大军的覆没,无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是一个韩军会损失多少人马的问题。即使韩国扫清了障碍,只剩下十八万人,也是一个太过庞大的兵力。大到赵国无法喘息。
征召大军,以最快的速度征召大军。征召所有的大军,这是赵国君臣的一致决定。谁都清楚,如果赵国不愿意迁都。不愿意放弃邯郸,就必须和韩国死战!
如果只是征召精锐。短时间内也就可以凑出五六万。毕竟,十五万精锐伐赵,三万精锐封锁韩国的上党,三万精锐在河水以南,一万精锐在洹水、漳水之间,一万精锐在洹水、河水之间,再加上雁门、云中的五万精锐,邯郸的两万精锐。赵国可以征召的精锐只剩下数万而已。这个时候,重要的不是军队的质量,而是数量。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
赵王下令,凡是男子年满十六岁,未到五十岁,身无手疾、腿疾者,悉数征召入伍。这也意味着,只要不是少胳膊少腿的,全都要悉数入伍,抵抗韩军。当然。地方豪族例外,没有户籍的奴仆也不在其中。
同时,韩王派遣使者八百里赶赴雁门、云中两地。调四万边军南下。好在正是盛夏,草原水草丰美,匈奴应该不会偷袭边关。
如此一系列命令下来,赵国应当可以凑齐一支二十万的大军,虽然其中半数会是老弱。有邯郸的两万精锐坚守漳水一线,应该可以支撑到各地的军队赶到。不过,这毕竟是权宜之计。赵国将大军全都调往邯郸,也意味着其他地方的守备就会空虚。如果韩国突破漳水防线,置邯郸不顾。而是北上经略巨鹿,改强攻邯郸为围困。那赵国就危险了!所以,最保险的是保证韩军无法渡过漳水。或者说,即使韩军渡过漳水,赵国也有足够的精锐将韩军驱赶到漳水南岸。仅仅一支十万精锐、十万老弱的军队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调集廉颇大军回师邯郸的建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的。平阳君赵豹在一开始就反对征伐秦国,怎奈蔺相如病笃,平原君、信陵君一致认为秦国不灭,赵国绝对受制于韩。秦、齐两国如同韩国的羽翼,若要灭韩,需要先剪除羽翼。楚国伐越,燕国伐齐,于赵国而言,乃是灭秦的大好时机。怎料楚国也好,燕国也好,败得太快,一个是因为没骨气,一个是因为太仓促,直接导致赵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界。
如果燕国失败的消息传到邯郸的时候,廉颇尚未领军突入太原郡,赵国当然可以收兵,免得韩国出兵攻打自己;但偏偏燕国紧跟着楚国收兵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廉颇率军大破秦军,突入到距离晋阳不到五十里的地方。只要再胜一场,赵军就可以逼迫秦国签订城下之盟,甚至一举攻占太原郡,灭亡秦国!这直接导致了平原君、信陵君心有不甘,不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于是怂恿赵王不从太原撤兵。
也许平原君、信陵君都怀有侥幸,毕竟,韩国已经坐任秦、赵两国相持三个月了,韩国想要救秦,早就救了。有很大的可能,韩国不愿意动用太多兵力插手这场波及天下的战事,这也是为何韩国只是派出五万大军救越,派出五万大军救齐。如今随着楚国、燕国兵败,韩国或许没有足够的粮草,或许受困于上党,无论是哪个理由,韩国应该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发兵伐赵,这个时间,说不定可以让廉颇攻下晋阳城。
可惜,平原君、信陵君失算了,韩国在一早之前就准备了充足的粮草,也征召了足够的大军。在赵国恍然不觉的时候,借道燕、齐两国,给了赵国当头一棒!
平阳君很清楚,除了知道的十九万大军,韩国应该还有一支大军在攻打赵国的河南地。韩国如此兴师动众,不仅仅是为了救援秦国,也是为了让赵国清楚这天下谁才是霸主,甚至不排除尝试灭掉赵国的可能!这个时候,任何的风险都不能冒!真有万一,赵国灭了秦国,邯郸却被韩国拿下,那才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赵豹坚决认为,应该以最快的速度,让廉颇大军回师。哪怕韩军无法渡过漳水,或者渡过漳水无法攻克邯郸,也应该放弃攻打秦国的计划。另一方面,要小心提防燕国。毕竟,从前线得到的消息是韩国大军先攻克了平原,才渡河攻打东武城。平原周边可是燕国的土地,如果韩军是偷袭尚且可以接受,但如果是燕国的默许,甚至是燕国的襄助,那赵国的处境才是危险。燕国会不会落井下石,没有人敢打包票。单单凭借二十万大军,已然无法应对这次危机!(未完待续)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三十七章 燕国出兵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伐秦一事是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一手促成,尤其是后者,深切的明白,不剪除赵国西方的威胁,赵国不可能胜过韩国。韩国不败,魏国复国的希望就永远遥遥无期。
如果在这个时候将廉颇大军调回邯郸,那灭秦之事就功亏一篑了!赵国想要再觅得这样好的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这对复国心切的信陵君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因此对于平阳君赵豹调廉颇大军回师邯郸的说辞,信陵君魏无忌毫不留情地反驳道:“平阳君此言差矣,韩军若要以最快的速度兵临邯郸城下,必然在邯郸以东西渡漳水,取列人城或者肥邑,如此才能绕过邯郸城南的长城。可如此,我们赵国就可以从平阳、邺县、安阳乃至中牟、林县抽调大军,断韩军归路!韩军一旦粮草不继,又久攻不下,必然全军覆没!因此臣以为,韩国在没有拿下漳水南岸的全部城邑前,势必不敢全力北上。”
“何况”,信陵君语气一转,颇有意味地说道:“渡河需要的船只又岂是那么好筹措的?如果韩军想要从上游水浅处渡河,又绕不开我们布置在长城一线的大军!无论韩军如何选择,我们都有很长的时间征调大军!”
“信平君(廉颇)大军距离晋阳不过数十里之遥,更占据上风,此时退兵,不但可惜,令之前的牺牲付诸东流,还可能为秦国所趁?!毕竟,韩国出兵的消息必然已经传到晋阳,我们一旦退兵,秦国怎会善罢甘休?!秦军一定会尾随信平君的大军进入雁门、云中,甚至可能进入代郡。我们到时又该如何应对?!”
平阳君连连摇头,说道:“韩军有将近二十万,平阳、邺县、安阳、中牟、林县这些城邑的兵马加起来不过万人。韩军只需分出两万兵力就能保证自己的粮道。以(赵)豹之见,韩军短时间内确实筹措不了足够的舟船渡河。在上游渡河的可能很大,一旦渡河成功,势必面临长城防线。可长城虽然坚固,但兵力却是有限,如果韩军绕道,我们依然有很大的破绽存在!”
众人当然知道,赵豹所说的破绽。邯郸向来重视来自南面、西面的威胁。以前是为了防备魏国,现在是为了防备韩国。北面是赵国的大片领土。根本无需担心。东面是弱小的齐国,更加不足为虑。韩国一旦渡过涨水,为了减小损失,最大的可能就是从邯郸当面发动攻势。如果赵国有足够大军,自然可以让韩军忌惮,不敢绕道。但如今赵国兵力有限,老弱残兵守城可以,出城野战的话,胜少败多。也唯有将廉颇的大军征调回邯郸,才能破解这个局面。
当然。众人也清清楚信陵君的顾虑,廉颇大军正与秦军对峙到决一胜负的时候,退军不但让秦军士气大振。一不小心还会造成大败。为了防止秦军渡过汾水,赵国还要留下不少的兵力防守汾水一线。如何抉择,难啊!
“丞相的意思呢?”赵王一时之间也难以抉择,问向平原君。
“臣以为,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事情顺利,攻破晋阳,就在一月之内。如果现在就让信平君回师,短时间内也无法赶到邯郸,不如等等!”平原君恭恭敬敬地说道。
“等等?”赵王喃喃说道。
大殿内陷入沉静。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赌博!如果赵国可以大败秦国。那廉颇可以携大胜之势,回师邯郸。率军击退入侵的韩军,当然,这需要赵国至少坚持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廉颇兵败太原,或者无法挡住韩军,那对赵国无疑是一场灾难。到时候,赵国需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减小损失的事情了,而是如何保全社稷。
“王上!蔺上卿求见!”宦者令的声音打断了大殿内君臣的思考。
“蔺相如不是病重吗?怎么在这个时候入宫求见?”赵王心里纳闷,蔺相如的身子越来越沉重了,这一年上朝的日子屈指可数,正因为如此,赵王在得知韩国大举入侵的消息后,并没有派人去请病重的蔺相如,也算是对老臣的体恤。没想到,蔺相如不知道怎么听到这个消息,居然挣扎着病体入宫求见。
虽然心中不忍,但赵王还是赶忙说道:“快请!快请!”
没多久,两鬓斑白的的蔺相如在宦者令的搀扶下一步一顿地走了进来,进得大殿,蔺相如就欲行礼,赵王却是抢先一步,示意宦者令制止了蔺相如的动作,说道:“上卿何须如此,寡人免上卿行礼了!”
蔺相如几次欲要作揖,却因为病体沉重,又被宦者令阻挠,只能省去了这些繁文缛节,恭恭敬敬地说道:“老臣无礼......谢王上体谅!”
“上卿不在家好好将养,怎么跑进宫来?有何事情,只需派人入宫告知寡人即可!寡人一定择其善者而从之!”赵王一脸埋怨地说道。
“咳......咳......臣听闻......韩国发兵伐我赵国,哪里坐得住......如今,信平君远在......太原郡与秦国交战,不知王上作何安排?”蔺相如断断续续地问道。
赵王当即将自己调雁门、云中精锐南下,征召邯郸、巨鹿两郡所有年满十六岁、未到五十岁男子的命令说了出来。
蔺相如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勉强笑道:“此举甚好......韩国发兵二十万,后续......甚至还可能追加兵力,一不小心就有亡国之危,不可不察!代郡的兵马不可妄动,以免燕国生出异心。不过,信平君的大军何去何从,王上......可有定论?”
“这个,尚未想好!大臣们对此有赞成退兵的,有赞成等秦国屈服,再做计较的。”赵王如是回复道。
蔺相如报之以苦笑,气喘吁吁地说道:“糊涂.....咳咳......糊涂啊!邯郸才是赵国的根本。即使我们拿下晋阳,拿下整个太原郡,又如何.....守得住呢?!韩国只需发兵十数万。还不是再次丢掉?!”
“此时胜负未分.......退兵,怕是不易吧!”赵王说出了自己的隐忧。
蔺相如摇了摇头。似乎这个动作牵制到了哪里,连连咳嗽一阵,方才缓过神来,苦涩道:“我们打不下去了......秦国哪里又好受?!秦国啊,终究有明事理的人!王上只需派人为其剖析利弊,让秦军放廉颇回师,去与韩国死拼,秦国怕是求之不得!等击败了韩国。再图谋秦国也不迟啊!如果.....王上愿意听从老臣的建议,倒是不如......交好秦国以抗韩,当然,这是后话,现在倒是不急。”
“寡人知道了!上卿赶紧回府休息吧!”赵王看着身子有些摇晃的蔺相如,有些看不下去了。
蔺相如摆了摆手,环顾了眼群臣,轻声说道:“诸位若是觉得相如的意见不妥,还请言之,相如愿意当着王上的面。将话挑明!”
平原君、信陵君等一干人皆是默然不语,大家都清楚,如果辩驳下去。蔺相如势必身子不支昏倒过去,如果就此一命呜呼,就要怪在自己身上了!何况,蔺相如的计划前提是秦国会与赵国休兵,让廉颇大军可以安然撤回邯郸,一旦开战,倒是闹了笑话。等到秦国拒绝赵国的提议,蔺相如不在赵王身边的时候,也不晚。
望着赵王征询的目光。平原君带头说道:“蔺上卿所思周密!臣无异议!”
“臣等亦无异议!”群臣齐声说道。
“好!就依此......”赵王的话才说到一半,就看见一名郎中惊慌失措地闯了进来。颤颤巍巍地说道:“王上!大事不好了!燕国出兵攻打巨鹿郡!已经攻下了武垣、饶县、安平三座城邑!”
赵王再也坐不住了,跃然而起。大惊失色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燕国出兵攻打巨鹿郡!已经攻下了武垣、饶县、安平三座城邑!苦陉告急!中山告急!”郎中又说了一遍!
“什么时候的事情?”赵王跌坐在座位上。
没想到,燕国之事被平阳君赵豹一语言中。对赵国来说,最严重的事情发生了!随着赵国出兵攻打巨鹿郡,赵国有被一分为二的危险。不止巨鹿郡的兵马无法南下,救援邯郸。云中、雁门、代郡的兵马也失去了和邯郸的联系,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
“刚刚收到!燕国大军先锋已经抵达苦陉,领兵是乃是亚卿荣蚠!”郎中迅速回道。
“有多少兵马,多少骑兵?”平原君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出言问道。
如果入侵的燕军骑兵众多,那对邯郸不异于一场灾难!燕军可以用强大的机动,掐死邯郸和外界的联系。其他城邑的守军只能龟缩在城内。如果是以步卒为主,那还有转圜的余地。
“骑兵当在一万人上下,步卒是六七万!”郎中报出了一个数字。
“知道了!下去吧!”平原君望着脸色煞白的赵王和议论纷纷的群臣,屏退了郎中。
赵王这个时候再也没有方才的从容,苦着脸对群臣说道:“众爱卿!燕国犯我赵国,我们当如何是好啊?”
蔺相如率先开口道:“王上只能令巨鹿郡坚守,令雁门、云中、代郡的精锐南下,务必保证燕军无力南下,与韩军里应外合!前往晋阳游说秦国的使者要以最快的速度派出,再令信平君即刻准备拔营,回师邯郸!”
平原君点头,认可了蔺相如的建议。燕国既然已经出兵,赵国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个时候,再和秦国死磕完全是在找死。无论秦国愿不愿意,廉颇大军都要迅速回援。巨鹿郡的重要性已经不在邯郸之下,好在韩军还未渡过漳水,否则,韩军、燕军完全可以里应外合,让赵国没有一点还手之力!
不过,平原君还是补充了一句,说道:“臣以为。可派人前去临淄、蓟城离间两国,虽然希望渺茫,但总归是一个可能!”
韩军可以从容攻占平原。绕到赵国河南地的身后,打得赵国如此被动。毫无疑问,齐国和燕国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齐国是肯定的,燕国之前只是有嫌疑,但随着燕国纠结七八万大军,也坐实了罪名。之所以帮助韩国,齐国应该是迫于韩国的威势,燕国应该是图谋赵国的巨鹿,无论何种理由。如果能让他们意识到,赵国有覆灭的危险,赵国一旦覆灭,那韩国的下一个目标就会是齐国,是燕国,那事情还有一现转机。平原君只能寄希望于两国可以认清形势,如果两国都觉得利益可以弥补损失,那赵国只能寄希望于秦国、楚国了,至于越国,算了吧!
“丞相所言甚是!如果能让燕国、齐国回心转意。韩国很有可能放弃这次计划。不过,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其他国家,动员全国之兵。不分老弱,如果我们能让韩军付出足够的代价,也能让韩国放弃!”平阳君赵豹也是说道。
信陵君犹豫了片刻,也是开口道:“王上!臣有一计,不知道当不当讲!”
赵王这个时候已经镇定了许多,如果这场浩劫躲避不了,也只能勇敢面对了。赵国毕竟是第二强国,韩国不付出惨痛的代价,是绝对不会攻克邯郸的!强盛如魏国庞涓者。也花费了三年才攻克邯郸!邯郸不破,赵国不亡!
“爱卿但说无妨!”赵王也清楚。这个时候,任何人的建议都不能忽略。集思广益,也许某人的灵光一闪,就能想出一个绝佳的计策。
“王上可派人前往洛阳,试探韩国的心意!韩国若是肯接受议和,那我们无需如此紧张。如果韩国不想议和,那这次就是灭国之战了!”信陵君轻声说道。
韩国伐赵,不考虑秦国的因素,是韩国无礼在先。韩国是想利用这个千载良机一举重创赵国乃至于灭亡赵国呢,还是只是想要教训赵国,这很值得琢磨。如果有人问,教训别人需要二十万大军,需要勾结燕国大军吗?那信陵君就要反问,赵国设下层层防线,邯郸乃是天下有数的坚城,赵人性情坚韧,没有这么多军队,如何给赵国制造压力?!
派人前往洛阳的计策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赵国的颜面,这就好比一个人打了别人的小弟,别人为小弟出头,这个人却要低声下气去试探有无罢手言和的可能!
当然,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颜面是没有那么重要的。今天丢了颜面,只要还活着,就有找回的可能!若是为了颜面丢了性命,那才得不偿失,难道没有鞭尸的事情吗?伍子胥可是掘了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开创这样的先河!
赵王略微沉吟了下,便点头接受了这个建议,说道:“如此也好!那寡人就派出使者分别前往秦、韩、燕、齐、楚五国并信平君处,早作打算!无论成败,我们都不能让韩军轻易渡过漳水,如果韩军从上游渡过漳水,我们也要用长城挡住韩军!”
“喏!”群臣齐声应道。
这个时候,没有人提出迁都或者让赵王狩猎代郡的建议,越是这种危机的时候,赵王这个赵国的主心骨越需要坐镇邯郸,否则,韩军一旦兵临城下,赵军的斗志就垮了!
赵王虽然在听闻韩、燕大军入侵的消息,也曾短暂地畏惧、惊慌失措过,但最终沉下心来,愿意与邯郸共存亡,并没有狩猎北方的意思,显然让群臣燃起了一丝欣喜和敬佩之情。但如果让群臣知道赵王的真实想法也许会大吃一惊!
在赵王看来,眼下邯郸才是赵国最安全的地方。有大军镇守和源源不断的勤王之师,韩军的伤亡只会越来越大,一旦大到一定程度,韩军就会产生退缩之意!就算韩军不吝惜伤亡,猛攻邯郸不止,那邯郸也能坚持很久!何况,只有每一代赵王才知道一个密道存在。当初,庞涓攻克了邯郸,却让赵王走脱,当时的赵王就是走的密道。实在不行,赵王自己也可以通关密道逃脱!因此,赵王的底气还是足的。
就在邯郸有些鸡飞狗跳,无数的使者前往四面八方,传递赵王命令的同一天,李牧、白起率领的韩军也抵达了漳水南岸的平阳城,也是如今平阳君赵豹的食邑。原本,赵豹的食邑平阳是在太原郡,随着赵国割让太原郡给韩国,韩国又和秦国易地,赵豹的封邑也变成了漳水南岸的这座城邑。
韩国大军出现在平阳,也意味着韩军放弃了直接渡河出现在邯郸东面的最初计划。赵军当初无心之举,将漳水两岸的舟船全都调集到了他处,成全了赵国。现又在,赵军在漳水对岸虎视眈眈,毫无疑问,仅仅凭借数十艘容纳数十人的小船,是无法渡过十八万大军的。既然如此,韩军也只能从漳水上游渡河,虽然这意味着韩军要多花费不少时日!(未完待续)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三十八章 出兵的方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平阳是座坚城,但也是平阳君赵豹的食邑。赵豹克己奉公,乃是赵国朝堂之上有数的直臣。直臣意味着对自己的要求不仅严格,对他人的要求也是。这要求严格了,就容易得罪人。赵豹又不像平原君赵胜那样喜好结交宾客,为人处世也不甚圆滑,自然而然,声望远不如平原君。
考虑到自己的食邑——平阳与邯郸近在咫尺,虽然赵王知道自己忠心耿耿,赵豹也无愧于本心,处事谨慎的赵豹没敢豢养太多的私兵,即使赵豹对自己的食邑有完全的管辖权。不过八百精锐,对于方圆数十里的平阳显得少了些,但能够让其他大臣找不到破绽,让赵王安心,赵豹觉得自己这样安排很妥当。
1...212213214215216...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