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至于,如何解决武定国娶娜珠的问题。其实大家都成了大康朝廷的百姓之后,这就不是问题了,从此苗汉一家亲。
第279章 关键先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武定国的答案,在麻姑婆婆的心里引起了巨大的波澜,麻姑婆婆知道,如果这些话传出去,武定国绝对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因此她千叮咛万嘱咐,让娜珠不要把这些话往外说。自古革命总会有流血,而这次,恐怕苗疆将会血流成河。
可是世事无常,即便是武定国这些话不流传出去,苗疆的地界上,依旧是血流成河。原因就是武定国发现的盐矿,那里,两方的军队,展开了生死搏杀!
在指挥所里面的言月已经不知道今天是第几次打退苗兵们的进攻了。顺着山下看过去,全都是密密麻麻的尸体,以至于有一条流经这个地带的小河都已经断流了。十万苗兵全来了,甚至更多,漫山遍野的全是苗疆勇士。这次他们很不一样,悍不畏死,前仆后继,以往他们遇到难啃的骨头都是绕着走的,从来不拼命,而这次,真的是拼命了,言月不止一次看见那些苗疆的勇士,哪怕身上中了好几支弓箭,依旧往前冲。而这些倒下的尸体里面没有一个是背后中箭的。
言月第一次有种危急的感觉,她手里只有三万人,其中只有五千人是火枪兵,虽然看上去比起父亲当年要好很多,但是这群苗疆勇士们,比起当年也要凶恶异常。仅仅是第一天的防守,她就已经把作为预备队的火枪兵拉上去了。
好在,自己手下的兵也是发了狠,誓死不退,血肉横飞。其实就连她自己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这些团练的苗疆战士,也这么拼命。他们毕竟面对的是和他们一样的苗人啊,难道真的是因为盐为了一点盐,连命都不要了。想起了当初遇到的一个苗族战士伤员,他的答案,是为了保住这块产盐地,以后家里就不愁没盐吃了。
或许,对面这么拼命,也是为了盐吧,唉,这些人啊,你们都好傻,这点盐能顶什么用,只有让朝廷统治苗疆,让官盐进来,大家伙才能不愁没盐吃了。
而在不远处的某个山头里面,苗疆的总盟主也是心疼的要命,短短两天时间,他手下的苗疆勇士,已经倒下了一万人了,而取得的成果,不过是拔出了外围了的防御工事。看着山头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要完全攻下来,这得死伤多少苗疆勇士啊!
盐矿他想要,但是手里的人没了,他到哪里去找人给他采集盐矿啊!更何况,死伤这么多,谁来种田,谁来让他们作威作福呢仗!不能这么打了,不然最后得到了盐矿,自己也没有人了。必须得想个办法!
突然间,总盟主似乎回忆起,自己手里好像还有个重要的筹码!没准这能有用!那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武定国,武爵爷啊!想必汉人们肯定为了武定国愿意拿出盐矿进行交换的。
“嗯,看来是使出这张底牌的时候了,来人啊!快去让圣女一脉的人,把武定国给送过来!”
“总盟主,让我去吧,我正好要去圣女一脉,找娜珠提亲。”
“那猜你身上的伤还没好,这么远,你能行吗”
“唉,我身上的伤不碍事的,虽然上不了战场,但是赶路还是没问题,在汉人的地界里面死里逃生,我也是该去迎娶娜珠了。”
“哈哈,好啊,那我就在这里等着你的好消息了,你回去把娜珠姑娘给接过来,顺便把武定国给我带过来。你俩这次患难与共,真是我苗疆难得的佳话呀。到时候老夫亲自给你们俩当主婚人!”
没想到,和娜珠一起去当卧底的那猜也活着回来了。娜珠跟着武定国去黔省的时候,那猜则是继续留在岳州打探情报,自从武定国出事了之后,鲁国公就大肆抓捕奸细,那猜死里逃生回到了苗疆,但是身上却留下了不少伤口,最主要的是他脸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刀疤,破坏了他原本俊美的容貌。和顺小说
总盟主的命令发出去了,进攻暂时停止,言月不知道对面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她以不变应万变,抓紧时间修筑工事。两边难得获得了一丝和平的时间,但是大战,估计还在后头,没有谁会感觉到轻松。
反观武定国这边,自从武定国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后,就没了消息。而麻姑婆婆则是心中一直不安。最终还是把这个方案,反应到了圣女一脉的主事人耳朵里。这不,圣女一脉的高层现在正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件事情呢。
毕竟武定国说的这件事,实在是太重大了,如果她们圣女一脉想要长久的保存下去,是不是得顺应这种潮流又或者是抵抗这种潮流呢,关系到很多人的命运,这些高层们,不得不展开仔细讨论才行。
武定国这些天也没有闲着,他在思考,苗疆到底要怎么样一个管理方法,才能让百姓们真正的过上有奔头的日子呢结合后世的经验和现在的实际情况,还真让武定国琢磨出了一点东西来。这几天,零零散散的写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娜珠帮忙找来纸笔誊写,这也让娜珠越来越相信,武定国真能解决苗疆的千古难题,创造一个美好的苗疆新时代。
高层们的会议,陆陆续续的开了三天,最后,她们还是决定把武定国请过来一起谈一谈,毕竟有很多事情,是得当面说清楚的才行。所以,武定国这天就来到了圣女一脉的议事大厅里面,这里坐满了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坐在首位的,是当初带着娜珠去参加总盟主会盟的那位,也就是当代的苗疆圣女,尽管是个老婆婆,那也还是圣女!
“武爵爷,这次我们找你过来,想必你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意思了。如今,我们还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还请你如实相告。”
“圣女请说,我一定知无不言。”
“嗯,那好,第一个问题就是,土司制度终结之后,汉人决定如何管理我们苗疆”
圣女一开口,就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权力!这个问题,也是这次推翻土司制度之后,最为关键的问题,只要这个关键性的地方解决了,后面的事情都好说。所以,武定国稍微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开口说道:
“圣女婆婆,我的意见是这样的,关于苗疆的治理权,我坚持,苗人自治,服从朝廷!”
“如何实现苗人自治又怎么一个服从朝廷”
“我想,您应该已经看过我写的一些东西了吧,其实里面差不多已经讲清楚了如何实现苗疆自治,服从朝廷了。这里我再系统的讲讲吧。”
“我认为苗疆自治,首先要实现权力的分离与制衡,所以,我将苗疆的权力划分为三个部分,兵权,政权,财权。而这里面,兵权将由未来的土司掌控,政权则是交给苗疆长老堂。而财权,则是由圣女一脉掌控。而这三种权力,统一归属汉人流官管辖。”
武定国抛出了这么一个大观点,立刻就让在座的老婆婆们有些不淡定了起来。武定国自然会知道这种想法一旦说出来,将会对她们造成如何巨大的影响。三权分立,这可是自古以来的头一遭,武定国也是参考了后世的一些经验才想出来的办法。
“那么,还请武爵爷,仔细说说,这三种权力,到底是怎么一个运作吧。”
第280章 苗疆的三权分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接下来,就是展现真正的技(嘴)术(炮)的时候了。
“所谓三权分立,目的就是为了起到相互制衡的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苗疆百姓们的利益诉求,避免百姓们遭到剥削和压榨。”
“首先我来解释土司掌握的兵权吧,我认为,土司应该是作为苗寨的保护者存在的,所以说,土司应该由苗寨里面最强壮的勇士担任。”
武定国首先就把土司的性质给改变了,什么叫由最强壮的勇士担任土司也就是代表,土司并不是世袭的了,而是用一种竞争的方式选择出来,毕竟没有谁能够一直保持勇武,年轻人总会取代老去的英雄。而武定国的理由的确十分充分,掌握兵权的土司,的确要有过人的勇力,不然怎么让人信服呢
“武爵爷,你说的这种最强壮的勇士,到底应该怎么选拔出来呢,难道是要我们苗疆的勇士拔刀相向吗最后活下来的那个成为土司这样一来,苗疆的勇士的鲜血迟早会因为内斗而流干的!”
圣女婆婆左手边的一个老婆婆立刻开口反驳,她紧皱着眉头,对于武定国这样选拔土司的办法十分的不满。而武定国只是笑了笑,开口回答:
“当然,不能这么选拔,毕竟勇士的刀子应该对准敌人,对准自己的战友那是绝对不行的。我说的选拔办法,自然是有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汉人们的比武,我们设立弓箭比拼,登山比拼,拳脚比拼,爬刀山,摔跤,等等形式,角逐出最厉害的人,这样,不用流血,大家也能公平的靠自己本事赢得胜利。而全体苗民就是评审,他们自然会选出能够保护自己的土司!”
武定国这么一番解释,刚才提出问题的婆婆满意的点点头。的确,这样一来,苗疆的儿郎们就不用流血了,反而是一种公平的竞争,而这些项目,也是展现勇士们武力的机会。接下来,武定国又说到了财权。
“在我的设想里面,财权由圣女一脉单独掌控,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圣女一脉靠着掌握祭祀,医蛊,在苗寨里面地位超然。成为了苗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干脆把圣女一脉作为权力机构的一部分。”
“在实行了我说的这种新的权力构架之后。苗疆的百姓们,将会拥有自己的田地,那么每年的田地税收,将交给每个苗寨里面的圣女进行收缴。按照我大康朝廷的土地税收政策,每亩地交税十分之一,而我认为,苗疆的百姓们,要交税十分之三,其中十分之一是要上缴流官,而十分之二作为寨子里的集体财产,统一由圣女一脉进行管理,用作建设苗寨。”
武定国这话一出,大厅里面更加议论纷纷,这些老婆婆们在心里仔细的算着账,每个寨子两成的收入,那可就不少了,而且苗疆这么多寨子,加起来,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数字大到让她们这群半截身子入土的人都有点坐不住了。
“肃静!武爵爷,你这是要陷我圣女一脉于不义之地啊,我们若是平白掌握了这么大的财富,将成为所有苗疆百姓眼中的仇敌,将来,我们圣女一脉覆灭之日不远了。”
圣女婆婆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场所有的人都瞬间明白了,是啊,如果这么多财富掌握在手里,谁不会眼红呢而她们圣女一脉,全是女人,没有武力保护自己,这就像是一个光着屁股的小孩抱着金元宝走在满是壮汉的大街上一样,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哈哈哈,圣女婆婆说的是,可是,如果连圣女一脉都是苗疆百姓共有的呢那大家就会一起来保护圣女一脉吧。”
“此话怎讲”
“开放圣女的选拔,所有苗疆适龄女孩,都能够参与圣女一脉的选拔,土司是选拔出来的,圣女依然是选拔出来,每个苗疆女孩都有机会,通过比拼美貌,智慧,手艺,竞争上岗!”
重磅炸弹抛出来了,直接打中在场所有人的利益根子。她们圣女一脉的人,虽然不像是现在土司那样世袭的情况,但是也有着一人为圣女,自己所有的后辈女子,都是圣女的情况存在。像娜珠一样,因为母亲是被麻姑婆婆收下的徒弟,成为了圣女一脉的人,那么娜珠从出生起,就是圣女一脉的人,哪怕她以后有了女儿,也是圣女。
这种情况,也是一种相对来说的世袭制度了,娜珠的这些姐妹们,绝大多数都是上一代圣女们的晚辈,只有极个别是由长老们在外面收下的新弟子,而她们里面,一个来自于苗疆普通百姓的都没有。
武定国这一个方式,的确打破了圣女一脉的传统,从小部分人的圣女,变成了大家的圣女。固然会让一部分人损失既得利益,但是却能让圣女一脉,从此与苗疆共存。而她们担心的问题,从圣女一脉变成大家的之后,就不是个问题了。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这些天里面,长老们讨论的最激烈的地方。谁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后辈们能不能都有出息,万一她们比不过其他普通女孩子,从此失去了圣女的资格,那么也就代表,她们从此得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了。这是她们这些做长辈十分不情愿的地方,谁不想自己的子子孙孙们都能幸福,做长辈的辛辛苦苦,不就是为了给后辈们争取一个享福的机会吗这情感,其实和汉人没什么两样。不同的地方在于,苗疆是为了女儿,而汉人是为了儿子。
“各位长老,其实这些问题,在我们汉人的一句俗话里面就有了答案。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在您的庇护培养之下,还比不过别人,那么活该她没出息,失去圣女的资格。您能保护她一时,但是保护不了她一辈子,如果她没那个本事,还是让她过上普通人安稳的生活比较好。这就和我们汉人一样,我们当大官的人,儿孙如果不争气,考不上科举,那么不如让他们当个普通的富家郎好了。”
毕竟有汉人们的事实在眼前,武定国的话还是让不少长老们动摇了。的确,保护得了一时,保护不了一辈子,后辈们没出息,那就活该沦为普通人。而且,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再成为圣女,再说了,自己在位,能够给予多少资源的培养,这还竞争不过别人,那活该!
而且,这也有利于苗疆的发展,让普通百姓有了上升的奔头。这里面的利弊,自然是一目了然,看不明白的,还可以参考汉人们的实际情况嘛。
最终,圣女婆婆点点头,这一条她们通过了。武定国暗自握紧了拳头,至少,现在命保住了,圣女一脉的人会为了将来,把他给保护好的,甚至,娶娜珠也不是问题了。而娜珠这个小姑娘,在门外听见了这一幕,高兴得蹦了起来,武定国成功了,就像她成功了一样。
“武爵爷,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说政权归于苗疆长老堂,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还得从整个权力的构架说起,苗疆长老堂,我们以十个苗寨为一镇,每一镇设置一个汉人的流官。那么汉人流官管理苗疆,推行政策的时候,就需要和苗疆长老团商量。然后由苗疆长老团到每个苗寨进行执行。这些长老,是由每个苗寨的人们自己选出来的,由让大家信服的人担任。而苗疆长老团,共有五十个席位,这些席位怎么分配呢很简单,哪个寨子上缴的财税多,贡献大,就能获得更多的席位。这也是对成绩突出的寨子的一种肯定。成绩差的寨子也可以通过联合,抵制大寨子的压迫,这对于苗疆的稳定有着极大的好处。而汉人流官的存在,就是代表着朝廷,圣女,土司,长老堂,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同时也监督汉人流官,对于贪官污吏有非常大的制衡作用。”
“因此,这就是我设想出来的,苗疆自治,三权分立!”
第281章 艰难的抉择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武定国在议事大厅,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不过,他最该感谢的,还是这群圣女长老们的开明,这是一群真的为了苗疆好的老人家们。而这件事情的推广,离不开这些老人们的奔波,他武定国只是动动嘴,动动脑子,而真正执行下去的,还得这些在苗疆百姓里面德高望重的圣女们。
“定国,你说这次我们能成功吗”
“必然会成功的,这是我们一劳永逸的解决苗汉问题的机会,如果这次成功了,从此之后,苗汉再不会敌对,就会成为亲兄弟一样的生活在这片大地上。我相信会成功的,这是所有苗疆百姓,和所有汉人百姓们的共同心愿,苗汉和平。”
娜珠靠在武定国的肩膀上,两个人一起坐着看星星。苗疆的夜里,繁星点点,空气质量非常好,不过,还是有很多萤火虫飞来飞去的,让人有点分不清到底是萤火虫,还是天上的星星。
“娜珠,我给你唱首歌吧。”
“额……还是不要了吧,你上次那首《死了都要爱》,感觉……唉,别提了,简直是噩梦。”
“这次不会了,这次的歌很安静的。”
“唉,那好吧,你唱吧,小声点,别吓坏了小孩子。”
“咳咳,瞧你这话说的,好像我唱歌要命似的。”
“嘻嘻……知道就好。”
武定国清了清嗓子,虽然说第一次给娜珠不太好的视听体验,不过那也是在命悬一线的情况下,没办法控制音准和情感,这次武定国有备而来,准备让娜珠重新认识一下他那美妙的歌喉。
“黑黑的夜空低垂,
凉凉的发心伤悲
虫儿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