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那猜!你可别忘了!你也是土司的一员!唉不对!你怎么没被绑着”

    “哈哈你发现了唉,我以为你还要过一会儿才会发现的。那我还是不逗你玩了。总盟主,我现在还这么叫你,那是看在你以前对我还算是不错的情况下。现在的苗疆,已经不是你所知道的那个苗疆了。武定国大人说了,以后的苗疆将施行三权分立制度,大家都有田地,都能有私产,都能有便宜的盐买,最关键的,大家都有能成为土司的机会!”

    那猜顿时变得眉飞色舞的,开始给总盟主普及武定国的新政策了。此刻他仿佛一个政策宣讲员一样,充满着激情。总盟主是越听越心惊,武定国最终还是把他最害怕的事情给揭发出来了。他不是不明白,农奴制度下,他们土司占了普通老百姓多大的便宜,他们的优越生活,是建立在剥削农奴的基础上的。而他们治下的苗疆百姓,比起外面那些已经完成改土归流的苗疆百姓,要差太多了。

    所以他们一直以来,都宣传改土归流,其实是汉人们的剥削,会让老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惨。他们也不敢让自己手下的农奴出去和外界交流,就怕他们把真相给带回来,引起农奴们的全面反弹。就连一点反抗的苗头,他们也是不遗余力的镇压。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还是压不住了。

    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叫做武定国的家伙,他来了苗疆之后,居然掀起了这么惊天动地的变化。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应该留着他!悔不当初啊!总盟主现在是肠子都悔青了,这个武定国实在是太可恶了,明刀明枪的他不怕,但是这种暗地里阴谋算计的小人,他恨之入骨。

    “哼!你们也别高兴太早了!就算是我们这群土司们被你们俘虏了,可是我们家里面还有人,他们依旧会继承我们的事业,你们不会成功的。”

    “哈哈哈,总盟主啊,你还蒙在鼓里呢。你不知道,圣女一脉已经全部投靠武定国了!她们正带着汉人们的工作队,深入到苗疆的每一个苗寨,推行改土归流,你也是知道的,圣女一脉在咱们苗疆,是多么大的威望,现在我们要实力有实力,要威望有威望,按照武定国大人的话说,现在全体苗疆都孤立了土司阶级,你们才是全体苗疆人民的敌人!”

    总盟主听了那猜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居然圣女一脉都帮着汉人了,这简直连内裤都输了啊!那猜的确没说错,若是圣女一脉的威望,加上汉人军队的力量,没准……不!而是肯定,这次他们土司的根子都被摧毁了!

    总盟主心中一片死灰,“哇!”的一声,老泪纵横。那猜看着这个昔日的主子,心里突然升起了一丝同情。说实在的,总盟主这个人,对手下并不坏,所以大家伙都愿意跟着他卖命。只可惜,他们都是压榨苗疆百姓的罪魁祸首,没了他们,苗疆百姓才能真正的幸福。

    所以,对不起了,总盟主!

    那猜轻轻的退了出去,关上了房门,让总盟主在里面哭个痛快。土司制度的轰然倒塌,还有很多人像总盟主一样,不知所措,失去了方向和存在的意义。可是这是历史的必然,总有一个阶级被打倒,大多数阶级才能获得解放。

    比起流血牺牲赢得的胜利,这种方法,至少能让苗疆少流一点血。他那猜虽然是土司阶级,但是娜珠对他说的那些道理,他也逐渐明白了。土司,真正的定义是保护苗寨里兄弟姐妹的,而不应该是欺压大家伙的。

    从今以后,他那猜,要做一个真正的土司!




第291章 铸剑为犁,开山圩田(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武定国一夜之间让十万苗疆大军换了领导人,这对于原本处于土司统治之下的苗疆战士们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他们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搞的,怎么睡了一觉醒过来,头上的领导人就换了这些人顿时就有点不知所措了,虽然有着圣女们的安抚,可是他们大部分人心中都是有点惴惴不安。

    武定国所承诺的那些会不会兑现家里面是不是真如圣女们口中描写的那样,已经被人给拿下来了那些土司们真的都被抓起来了吗以后真的有自己的土地了这些很多很多的疑问,武定国真的没办法给他们一一解答,哪怕武定国浑身长满了嘴,也无法应付十万人的询问。

    所以,武定国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苗疆战士们自己回家看看,但是,这些人放回去,会不会又被土司的残余力量给控制了会不会对言老夫人他们的行动造成阻碍呢武定国自己心里也是没有底,所以,武定国一时间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武定国觉得,必须等,等到言老夫人他们有了胜利的消息传来之后,他才敢放这些苗疆士兵们回去。可是,现在这里聚集了差不多十三万的大军,总不能让这些人无所事事吧,待久了,这难免不出乱子,得给他们找点事做才行。

    “定国!定国!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土司全都控制住了,按照你的要求,我们把他们关在了不同的地方,现在苗疆士兵们都被我们圣女一脉的姐妹们暂时统领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娜珠这个时候,跑近了武定国的房间里面,来寻问接下来的办法。武定国却一脸纠结的在抠脑壳。他现在不就是头疼这件事嘛,娜珠都来催了,武定国一时间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娜娜,你先别着急,我这不是在想办法嘛,唉……十万人,得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才行!可是这么多人,我到哪里去给他们找事情做啊!”

    武定国使劲的抠脑壳,头发都拽下来几根,如果这个状态持续下去,没多久,武定国就会变成一个秃子。娜珠看着武定国这样,非常的心疼,这可是他的夫君大人,如此纠结,还不是为了苗疆的未来,也可以说,这是在为了她。

    她慢慢的走到武定国身后,让武定国把脑袋靠在自己的心口,轻轻的给他揉着太阳穴,似乎这样能减轻点他的痛苦一样。娜珠什么也没说,这件事情她也没办法插上手,全得靠着武定国自己来处理。武定国实在是太难了……

    武定国闭上眼睛,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如何解决这十万人的问题。他心里不断嘀咕着,十万人……十万劳动力,如何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工代赈……总之,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都一直往外冒。可是选择项目太多,武定国一时间也有点拿不定主意,这可不是小事,一个没弄好,好不容易创造的局面,没准就会被翻过去。

    “武爵爷!粮食统计出来了!现在大军的军粮还能够吃两个月的,还算是充足,不过,这次因为战争,很多寨子里面错过了秋收,导致现在还有不少粮食没收呢,大家伙都想回去收稻子。”

    那猜跑了进来,汇报了最新的粮食情况。战争是从春耕之后开始的,但是因为战争的持续性,导致秋收的时候,大部分苗疆的青壮年并没有回到寨子里。这也就造成了苗寨里面的劳动力不足的现象。虽然他们种下了水稻,平时也有妇女们在帮忙打理,可是这收成的时候,这些妇女们就有点忙不过来了。现在是十一月了,再不回去收稻子,估计这些粮食都要烂在地里了。

    “粮食!对啊!粮食!”

    武定国高兴的叫了起来,他突然有了灵感,想到了怎么处理这十万人的事情了。你还别说,有时候这那猜,关键时刻还是挺有作用的。居然给了武定国一个灵感的来源。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很多普通老百姓辛苦一年,不就是为了吃饱肚子嘛,而这些苗疆的战士,本质上也是一群为了吃饱肚子而拼搏的人。苗疆的情况,实际上就是人多地少,收水稻这件事情,其实仅仅只需要派回去一半的人,就能够很快完成,但是,实际上收获的粮食,并不能保证所有人吃饱。苗寨里面,农奴们遇上丰收年,也只能混个半饱,遇上灾年,那就只能自己出去打猎,或者上山找吃的,要是找不着,也就只能饿肚子。所以苗疆每年都有人饿死。来看小说

    武定国二话不多说,立刻提起毛笔,在身前的宣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

    “铸剑为犁,开山圩田!”

    娜珠看到这八个大字,也是顿时明白了武定国的一半想法。铸剑为犁她知道这个典故,那是让大家放下刀剑,回家务农的意思。但是开山圩田,这个就有点难以理解了,似乎是要把山给平了,然后化作耕田。这不是开玩笑嘛苗疆的山这么多,还全是石头山,怎么开田若是能开田,他们苗疆的百姓还能等到现在吗

    武定国并没有做什么解释,反而对着那猜和娜珠说:

    “你俩帮我一个忙,去召集每个寨子的领头阿哥过来,我有事情要安排大家伙。”

    那猜和娜珠不知道武定国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不过,他们还是依照武定国的要求去做了。很快,武定国就在议事堂里面召开了全体苗疆代表的第一次会议。

    “今天,我召集大家来,是为了讨论咱们这些人今后该怎么办的。在这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我们讲究一个发扬集体的智慧。所以,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武爵爷,只有和你们商量事情的武定国,武姐夫。”

    武定国这么一句开场白,瞬间就拉近了和这些苗家带头阿哥们的距离。大家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个武爵爷,真是一点架子都没有,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头人们,真是不一样。武定国话匣子一开,这些活跃的苗家阿哥就开口了。

    “武姐夫,这可是你说的,哈哈,我们都认你这个姐夫,你说吧,安排我们干啥”

    “对啊,姐夫哥,咱们好不容易翻了身,现在反倒是闲的有点慌,不知道该干啥了,你倒是给大家安排一下任务,总不能让咱们光吃饭不干活吧。”

    “就是就是……姐夫哥虽然客气,请咱们吃酒,但是咱们也不好意思这么白吃下去。”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气氛热烈亲切。武定国笑了笑,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有话要说。

    “大家伙都离开家快半年了吧,现在家里的庄稼都已经熟了,我想,大家伙都想回家收庄稼了吧。”

    武定国一句话,就说在了苗疆阿哥们的心坎上了,可不是吗,这都十一月了,再不回去,家里的水稻都来不及收了。所有阿哥们都有点愁眉苦脸的,恨不得马上起程回家,可是现在的情况,大家伙刚刚获得了翻身,脑子里还乱着,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292章 铸剑为犁,开山圩田(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武定国看出了大家的急切,所以,他顺水推舟的说:

    “我知道大家伙都想早点回家,可是大家回去之后,粮食就真的够吃吗其实我这么些天待在苗疆,也对各位寨子里的情况有一点了解,大家伙种的粮食,其实算起来,并不够全部人吃饱的。而且,回家收稻子,也就只需要一半的人回去就完全足够了。其他人回去,估计还得上山打猎,才能熬过这个冬天。我说的对不对”

    武定国这一句话,立刻让所有的苗家阿哥陷入了沉思。武定国说的没错,现在的苗疆都是这么一个情况,人多地少的,寨子里产出不够,每年都要饿死人,他们这些人,不就是为了让冬天好过一点,才拿起刀子跟着自己的头人们去汉人的地界里面抢点东西吃吗可是汉人也不是很富裕,抢到的东西,也不够全部人吃饱的,而且,还有很多抢不到的。为了这件事,他们这些出来的人都愁死了。

    “武姐夫,你说的都对,可是大家伙不回去,估计今年的粮食都不够吃了。”

    “对啊,武姐夫,咱们还得快点回去,现在山上没准还有什么野果之类的,而且很多猎物们都已经长好了肥膘,我们加把劲多大一点猎物,没准就能熬过这个冬天。等到来年开春了,大家伙再努力种粮食,日子也就有奔头了。”

    “是呀是啊……谭阿哥说得对呀!”

    “对,我们得赶快回去,不然猎物进了山,就不好打了。”

    大家伙都纷纷表示想要尽快回家的想法,武定国也不阻止,这也是他意料之中的结果。不过,等到大家伙稍微安静了之后,武定国才开口说出他的想法。

    “各位阿哥,就现在的情况看来,若是咱们全都回去,恐怕一时间也难以弄到足够的粮食过冬的。而且那些受了伤的族人们,他们回去可没法跟着大家伙打猎,那他们的家人可就要挨饿了。你们想过这样的情况吗”

    武定国的一句话,再次让大家伙陷入了沉默,他们光考虑到这些没受伤的人了,可是那些受了伤的兄弟,恐怕这一家人都要难过了。他们毕竟还要养伤,若是强行打猎或者劳动,没准这个冬天就去了,这样一来,对他们的家人,更加是雪上加霜。

    “各位,不要着急,我这里有个办法,你们不如听听看。”

    武定国终于是抛出了自己的想法,吊足了这些苗家阿哥们的胃口。大家伙纷纷抬起头看着武定国,想听听他嘴里能说出个什么办法来。武定国稍微整理了一下,开口说:

    “现在我们差不多有十万人,除去受伤的弟兄们,那还有九万人左右。这些人要是都回去,那是没问题的,可是啊,大家都回去了,却没带回去粮食,这可就有点难办了,因为苗寨里面的粮食,不够大家吃的对吗”

    “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办法,你们回去一半的人,把平安结束战争的消息放回去,然后这一半的人数,应该足够完成收粮食了。而且,也会减轻寨子里的负担,让大家伙都熬过这个冬天。”

    “可是,武姐夫,那另外的一半人呢他们怎么办”

    有性急的阿哥问出了这一个问题,武定国稍微停顿了下,然后对他说:飞涨中文

    “另外一半人,跟着我,我带你们去挣粮食钱,嘿嘿,我保证能让你们吃饱了,然后带着粮食回去,等你们熬过这个冬天,再回到家里,和家人们团聚。”

    “武姐夫,您让我们一半的兄弟留下来跟着你做工挣钱可是我们有五万人啊,这么多人,哪里会有这么大的挣钱机会啊这个,我有点不敢相信。”

    “哈哈哈,你们这就是对我不了解了,你们的姐夫我,不说是汉人里面最会挣钱的,但是我可以说是汉人里面,最会找事干的。你们不是看到了吗,我刚来苗疆没多久,就给你们找到了一个上好的盐矿。你们都放心吧,跟着我干,没准比寨子里面吃得还要好呢。”

    武定国信誓旦旦的说,苗家的阿哥们都有点不敢相信,但是有盐矿这个例子在前面摆着,他们也有点想要跟着武定国干的意思。只不过,武定国只要一半的人,这回去之后,安排谁留下,谁回家,其实是一个困难的选择题。

    武定国趁机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只要解决了一半的人,另外一半五万人,他想想办法,差不多也能安排下来。算算粮食,差不多能坚持一段时间,若是加上黔国公府的支援,应该能撑过这个冬天。

    可是武定国真会这么简单的撑过这个冬天吗那可就对不起武定国的智商了。有了五万人的劳动力,武定国不搞出点事情来,还真对不起他这个穿越者的称号。不过,武定国现在并没有急着把自己的计划公布出来,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得一点一点的开展,而且后续还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这可不能马虎了,他要趁着这一次变革,给苗疆定下一个百年发展的基调。

    会议结束了之后,这些苗家阿哥们就回到各自的队伍了,他们得去安排,哪些人回去,哪些人留下。武定国则是一头扎进了书房里面,他得赶紧安排好这些留下来的五万劳动力,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得弄出一些挣钱的法子,从根子上,治理一下苗疆的穷病!

    到了第二天,武定国就安排出来了三件事情。

    第一,一万多伤员需要照顾,所以,这些留下来的人里面,抽出五千人,负责打猎,采药,照顾伤员,这件事情,由娜珠和她的姐妹们总负责。想来有着圣女一脉的看护,这一万多人里面,活下来的人会更多。而这些伤员好了之后,也会记着圣女一脉和武定国的好,将来会成为支持武定国新政的中坚力量。

    第二,武定国安排了一万人,大力开采盐矿,集中力量煮盐。武定国都勘察过了,其实这溶洞里面的盐矿储量还是有一些的,只是这些岩盐,都藏在岩石里面,想要得到更多的盐,还得凿开石壁,往里面挖一点才能得到。更何况,盐对于苗疆有巨大的经济作用,武定国还指望着这些盐,去跟商人们交换物资呢。

    第三,武定国安排剩下的人,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工作,铸剑为犁,开山圩田。这个安排一出来,很多人为为之哗然。铸剑为犁很好理解,但是开山圩田,这个就有点天方夜谭了吧,这石头山怎么可能开出田来总不能从石头里种出粮食来吧。

    可是武定国笑了笑,他并不是没有根据,其实,充满智慧的中华民族,还真是从大山里面开垦出了不少良田。这就是著名的农耕成果——梯田!
1...135136137138139...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