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哦不妥呵呵,这就奇怪了。你倒是说说看,为什么不妥”
“遵旨,臣以为,武定国的功劳,足以封王!”
语不惊人死不休啊,黄忠明一开口就直接给封到了王爵,这可是开国以来,除了皇帝的亲弟弟之外,再也没人封过王爵,而且还是异姓王!谁愿意和外姓人分享自己的江山啊历史上可没有一个异姓王最后得了好下场的。稍微一想就明白,黄忠明这是在捧杀呢。
“臣认为,苗疆千年以来,一直是我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并且长时间存在,反复无常。历朝历代无不对苗疆进行过征讨,但是一直没法让苗疆真正的臣服。反观北方草原,历朝历代里面,几次征服过他们。两下相比,苗疆征服的难度要大得多!而我们此次对北方草原四国的作战,仅仅只是击退了他们,而不是征服了他们,那么这样一来,武定国却完全征服了苗疆,此功,无比巨大,的确可以封异姓王!”
黄忠明这一手玩的高妙啊,把武定国的功劳抬高到了一个所有人企及不到的高度。但是他话挑不出毛病。千百年来那么多能人将相都没能征服苗疆,反倒是打败了几次草原民族。并且,这次北方战场,只是击退草原四国,而武定国呢,做到了千百年来没人能做到的事情。这功劳不大吗简直大到突破天际!
但是这样一来勋贵集团就不舒服了,他们打死打生了大半年,结果到头来还没一个毛头小子的功劳大,这换谁都受不了!真要让黄忠明的意见实现了,他们这群老将到时候是不是还得毕恭毕敬的给武定国这个后辈行礼,然后低声下气的喊一声:王爷贵安!
所以,坚决不能同意!大将军李雄姿跳了出来,大声反对!理由无非是他们在北方苦哈哈的打了大半年,手底下兄弟死伤惨重之类的云云。说到最后,他都不知道该编什么理由好了,总之死活不肯答应武定国封王!
皇帝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转过头问刘继续:
“刘爱卿,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你认为武定国的功劳该怎么封赏呢”
皇帝的目光中,颇有深意,他倒要看看这个当爹的,亲手阻断自己儿子的功劳,会是一个怎样的戏剧化结局。
其实刘继续也很纠结,被皇帝问了之后,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没办法,谁叫他是这次北方战场功劳最大的呢。说实话,刘继勋其实并不眼红武定国的功劳,即使他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作为一个陌生人,他也觉得武定国这次做的实在是太漂亮了。不仅没耗费多少军费,也没死伤多少将士,而且还让苗疆并入了大康朝的版图,这样的功劳,封一个国公是应该的。
可是他们勋贵集团的老大都跳出来反对了,自己自然不好再唱反调,左思右想之后,他憋出了这么一句话:
“臣认为,武定国的功劳的确很大,但是他太年轻,不宜捧得太高了,想想冠军侯霍去病,也是年纪轻轻的就获得大功,可是下场却很惨。所以,应该给年轻人一些磨炼。不如,给他升两级爵位,以示恩宠……”
皇帝微微的点点头,刘继续这话其实说的很公道,而皇帝也是这么想的。武定国的确功劳非常大,但是人太年轻了,以后还怎么留给太子用呢只怕这小子到时候又立了大功,却不好封赏他什么了,到时候功高震主,结局就只有菜市口上挨一刀了。
第298章 澧县县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嗯,朕知道了,刘爱卿退下吧,你们其他人,都说说看,怎么封赏这个武定国呀”
皇帝继续着他的游戏,干脆一次性让所有人都表态,也好让太子看清楚,哪些人是正直的,哪些人是结党营私的,而哪些人是两边讨好,投机取巧的。
皇帝的一声令下,大臣们自然是纷纷开口表达意见,反正这武定国又不是什么背景深厚的人,得罪了就得罪了。于是乎,反对的,捧杀的,还有干脆下大狱砍头的,纷纷冒了出来,这功劳从王爵到死囚,每个阶级都给占满了。
不过其中倒是有几个愿意说真话,不偏不倚的。他们跟刘继勋的意见差不多,赏可以赏,但是不能太大了,可以用财货进行补偿之类的云云。这里面有御史大夫刘伟清大人,户部尚书马立明大人,还有吏部尚书王志文大人。其实算起来,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是皇帝自己的人,一个管着人,一个管着钱,御史大夫刘伟清的表态,皇帝就没想到了,按道理说,他手下提出来的意见,他这个做老大的应该是默许的吧,怎么这会儿又给了个中肯的建议了呢
刘伟清其实自己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手下提出来的意见他的确是默许了,可是没想到,昨天晚上他得到了一个消息,这个武定国居然就是刘继勋的亲儿子!这下子,他一瞬间就明白了皇帝的打算了。本以为这是个没有背景的毛头小子,结果没想到这个小家伙,背景居然深厚无比!
更加让人觉得离谱的事情是,刘伟清,严格的算起来,应该是武定国的表舅。当初打天下的时候,他和刘继勋就是同乡,而且他是和武母来自一个镇子里面的。攀起亲戚来,还真是数得着的。
但是刘伟清是怎么知道这个不为人知的消息的呢这里面不好细说,只能等后文慢慢揭开。言归正传,刘伟清这个当舅舅的,自然是要帮自己外甥了,所以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让刘继勋以为,自己这个老乡在和他保持一致呢。
皇帝一看刘伟清和刘继勋这两个人眉来眼去的,顿时想起来,这俩人是同乡啊,怪不得!
大家激烈的讨论了一阵子之后,皇帝最终下了决定。
“封,武定国为澧县县伯,加封苗疆都护。并设苗疆都护府,全权负责苗疆事宜!”
不得不说,皇帝这个封赏真是把控到位。武定国最想要的东西,给他了,功劳爵位也给的比较合适。怎么说呢首先这个爵位,武定国升了两级,其实这已经是很高了,再说了,其他参与西南战事的人,其实出力并不多,真正出力的是苗疆圣女一脉和黔国公府,圣女一脉自然有封赏,而黔国公府,功过相抵。还得靠着他们去平定桂省叛乱,所以没处罚也没施恩。
然后这个苗疆都护的官职,是参照西域都护府设置的,等于就是苗疆地区权力机关的总负责人,以后所有关于苗疆经济、军事、农业、商业等等方面,都由武定国来全权负责。这正好是武定国需要的,他进行的改革,需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巩固期才成保证完全确立。
讨论完这些,皇帝便开始封赏其他人了,包括北方战场下来的有功将士们。这里面没啥好扯皮的,大家都是参与者,利益交换已经在上朝之前完成了,所以得到了全票通过。至于南边的封赏,因为武定国定下了调子,也就扯一些鸡毛蒜皮的东西,耗费了一点时间而已。
太子却是十分的沮丧,他感觉自己把兄弟给坑了。想想武定国来信里面写的那些经历,可谓是险象环生。自己兄弟在南边为了大康朝廷披肝沥胆,游走于危险边缘,到头来却是朝堂大佬们的全力打压,自己这个做大哥的,感觉真是对不住武定国。
退朝的时候,皇帝把太子给叫过去了,他有些话要对自己这个儿子说一说。
“皇儿,你今天看到了吧,这就是朝堂!这是一个朕都不得不妥协的地方,更何况你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觉得很对不起武定国呵呵,有这个心思是对的。但愿你能记住今天朝堂上这些人的嘴脸,这对你以后登基执政,很有帮助。”
“父皇,我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大人们,危难时刻就能团结一心,到了大功告成的时候,一个个却又自私自利,这难道就是我大康朝廷的肱骨吗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皇儿啊,这就是人心啊!可以有难同当,没办法有福同享。就像你有结拜兄弟一样,他们也一样有亲朋好友,有自己的小团体。功劳的肥肉就只有这么大,他们当然会使劲往自己的小团体里面扒拉。算起来,你和他们,不也是一样的吗”酷录文学
太子被皇帝说的哑口无言,其实皇帝说的在理,他给武定国请功,算起来,不也是为了自己兄弟之间这个小团体扒拉功劳的大肥肉吗
“皇儿,你作为太子,目前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不过,等到你做到父皇这个位置的时候,就不能有这种想法了。你是拿着刀子分肥肉的人,虽然我不指望你能够分的十分公正,但是也至少要做到平衡各方小团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这就是帝王之道,在于平衡!”
“是,儿臣受教了。”
“其实,你也不用沮丧,这次你至少看清楚了,朝堂里面的人势力划分。哪些人是真小人,哪些人是真的一心为公的。这对于你以后执政,会有好处的。但是,你也不能就这么认定了,人心是会变的,所以说,这只是一种方法,你今后会用得到。至于你兄弟武定国那边,其实,这小子聪明的很,你只要把今天发生在朝堂里面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他自然会明白。”
“嗯,好的,父皇,儿臣这就去写信。”
“呵呵……去吧。”
皇帝笑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跑远了,心里颇为欣慰。这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太子的机会,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以后太子会变的更加稳重才对。而且,武定国这小子,恐怕今后就是太子的死忠了,这样算起来,挺划算的。
不过,荆国公史岚清那边和鲁国公刘建凯那边,还得他亲自写一封信去解释。这两个老头子,尤其是鲁国公那个倔脾气,可得安抚好了,别到时候他气不过,跑到京城来把刘继勋给打一顿,揭开谜底。那这样就不好玩了,哈哈哈哈。
“陛下,皇后求见。”
太监过来禀报,皇后娘娘来了。皇帝感觉到有点奇怪,自己的皇后这个时候跑过来干嘛这才刚刚下朝,她不应该在后宫组织嫔妃们织布养蚕吗怎么这个时候跑过来了。
没怎么多想,皇后就来到了皇帝身边,一脸的愧疚与惶恐。
“陛下,臣妾有罪……”
说完,皇后就给跪下了,弄得皇帝一头雾水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皇后,你这是干什么你何罪之有啊”
“臣妾昨晚宴请御史大夫刘伟清的夫人,不小心酒后失言,透露了武定国是刘继勋亲儿子的消息。今早朝堂之上,恐怕影响了陛下的计划,所以……臣妾罪该万死。”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我说呢,刘伟清那个家伙,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一心为公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哈哈,算起来,他还真是武定国的舅舅呢。这舅舅帮外甥,人之常情。罢了,这件事就算了吧,你到时候告诉刘伟清的夫人,这件事情,不许再传出去,就算是刘继勋,也不能知道。”
“喏……”
第299章 老婆(狼)来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五天的时间,一晃眼就过了,武定国的心情又是期待又是害怕。每天都会跑到山头上望着张芷宁她们过来的方向,但是回到住的地方之后又害怕的睡不着觉。娜珠这几天也是有点炸毛,弄得大家都不敢惹她,搞得像是女人更年期提前来临了一样,烦躁易怒。
“定国,我这几天做了几个棉花垫子,我试过了,放在屁股上面打的不疼。而且我也给你做了几个膝盖垫子,你不是说要跪搓衣板吗喏,拿去。”
娜珠这天晚上给了武定国几个棉花垫子,弄得武定国有点哭笑不得。这些东西,他又不是没有试过,可是这哪里躲得过他那两位娘子的眼睛哟,早就证明了这是没有用的。尤其是小芳芳还会武功,用了这东西,小芳芳估计会动用内功来打了,那样更惨。
“唉……没有用的,你的两个姐姐都是打人方面的老伙计了,这点小把戏,她们一眼就看出来了,你还是老老实实的,没准她们下手还会轻点。”
“啊……那可怎么办啊,屁股会被打坏的!都怪你,非得定这个家规,犯错误就打屁股,打哪里不好,非得打屁股!就是你!都怪你!”
娜珠有点闹脾气了,手上一个劲的掐武定国腰间的软肉,弄得武定国又疼又痒。
“行啦行啦,估计明天她们就到了,咱们到时候还是去山口接一下。”
“哼!不去!要去你去,反正我才不去呢,显得我好低贱一样。”
“唉,毕竟是姐姐嘛,还是得去见见的,这样才符合礼数呀。”
“我不听我不听!王八念经!”
娜珠捂着耳朵跑了出去,武定国只能叹口气,明天这事情,还是得自己去。没准表现得顺从一点,说点好听的话,自己的两个老婆就会消气了也说不定。唉,睡觉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呢。
第二天一大早,武定国就带着迎接的队伍出发了。本来还想叫上言月一起的,结果言月直接告诉他,自己的麻烦自己解决,她忙不过来。言月很聪明,这种家事,她这个外人真不好参与,眼不见为净,躲得远远的,少掺和武定国他们家的内部斗争。
武定国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出发了,走到寨子门口,娜珠已经等在那里了。这次,娜珠打扮得非常漂亮,还特意穿上了漂亮的苗家盛装,浑身上下都是亮闪闪的银饰,武定国不知道这是唱哪出不过,既然来了,那就一起走吧。
言老夫人的队伍是差不多上午十点多才出现在武定国眼前的,哟呵,人可真不少。有苗疆的人,也有汉人,这两个民族的人相互有说有笑的在山路上走着。里面有好几个轿子,估计是女眷,没准张芷宁和宁秋芳就在里面坐着呢。
突然间,一个骑着马,穿着白色衣裙的美少女朝着武定国使劲的挥手,原来是小芳芳!武定国高兴地回应着,小芳芳看到自己的相公,一脸开心的骑着马提前跑了过来。她十分熟练的驾驭马匹,停在了武定国不远处,然后自己飞身下马,朝着武定国飞奔过来。
“相公!相公!”
“小芳芳!我在这!”
武定国也是飞快的跑上去,两个人就这么抱在了一起。宁秋芳激动的哭了出来,抱着武定国嚎啕大哭。
“相公!我想死你了!呜呜呜……你失踪了这么久,吓死我和姐姐了!呜呜呜,你终于回来了!相公!相公!”
“唉唉唉,不哭不哭哈,小芳芳,相公在这呢,我回来了。完完整整的,一点事没有呢。倒是你,瘦了哦,我不在的时候,没有好好吃饭吧,你看看你,明显的轻了好多。这怎么可以呢你相公我好不容易把你们养胖了,回家了之后可得好好吃回来才行。”12345小说
“讨厌啦,相公!人家才不要胖呢。相公,我想你呀。想着想着就吃不下饭,这才瘦了的,这都怪你……”
“嗯嗯,都怪我。乖啊,相公也想你……”
两个人就这么若无其事的在人群面前秀着恩爱,观众们都不好意思的看向了其他的方向。这狗粮给喂得,真香!娜珠倒是有点羡慕,武定国是真的很宠小芳芳,就像是哄小孩子一样哄着,貌似以前从没有这么哄过我,哼!臭武定国!
“咦,这就是娜珠妹妹吧,啧啧啧,穿上苗疆衣服的样子可真漂亮,相公啊,你不老实哦,又给家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妹妹。”
“哈哈,那是,相公我眼光可高呢,不是美女,我压根看都不看的。这不,我的老婆个顶个的漂亮。”
“切……相公,你就嘚瑟吧,我告诉你哦,芷宁姐可生气了呢!你要小心哦……嘻嘻。”
小芳芳冲武定国使了个鬼脸,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武定国心里咯噔了一下,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口水。张芷宁的威名,从小就压迫武定国,这种惧怕的感觉,都深深烙印在骨头里了,估计张芷宁咳嗽一声,武定国当场就会腿软,这完全是条件反射。
娜珠本以为小芳芳会过来大发脾气,没想到小芳芳却出乎她的意料。只见小芳芳拉着她的手,和颜悦色的安慰她:
“娜珠妹妹,你可不要紧张,其实吧,当年我进门的时候,比你还紧张呢。芷宁姐也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当初我傻不拉几的,和芷宁姐硬顶,弄得相公他两头受气来着。这次呀,你可别傻了,姐姐她毕竟是当家大妇,你在人前得给她面子,只要人前的面子给足了,回到家里,姐姐她人很好说话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在家里也住了那么久,你看哪次芷宁姐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