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下襄山,正是黔国公预设的埋伏地点。按照这个速度,到了晚上,也不好打埋伏了。但是探子接着说。

    “目前冯志鹏部的四万人还没有出动的意思,似乎是在等待胡荣强部到达指定位置之后才决定出发。”

    这个情况,就引起了黔国公的注意。没想到胡荣强和冯志鹏是这么个办法,一前一后。的确是针对埋伏最有效的办法。但是,经验丰富的黔国公,立刻明白,战机出现了!

    前面有着胡荣强部的探路,那么后面走着的冯志鹏部一定会放松警惕。这样就给了振武军一个突然袭击的机会,如果放过胡荣强部,吃掉后面的冯志鹏部,那一定会打得他们猝不及防。反而会取得更大的战果!

    所以,黔国公当机立断,决定放过胡荣强部,从两侧绕道,在下襄山前面十里地进行埋伏,吃掉冯志鹏部!

    含草衔枚,振武军悄悄地从山的另一面往冯志鹏部来的方向运动,这些举动,胡荣强部一点也没有察觉,依旧小心翼翼的往下襄山赶去。等到胡荣强部走出了足够远的距离之后,他才开始派出信使给冯志鹏发消息,让他们跟上来。但是信使走不到冯志鹏的营寨里面了,因为路上,黔国公已经安排了人手,截断他们俩人的联系。

    冯志鹏此刻在军营里面焦急的等待着,这都一个上午了,胡荣强根本没送消息过来,让他们出发。难道前面遇上了埋伏不应该吧,没听见喊杀声啊该不会这个老货,自己一个人朝着南宁出发了吧,可千万别被他给蒙中了,要是靠着两万人拿下了南宁,简直是让我们这群人成了笑话。不行,我必须出发了,再晚的话,今晚就到不了下襄山了。

    做出了决定之后,冯志鹏也不等胡荣强的消息了,自己干脆带着队伍出发,大不了在路上赶上胡荣强。

    冯志鹏的部队,一出军营,就被振武军给察觉了,黔国公知道,鱼儿要进网了,立刻吩咐手下们做好准备。这些后出发的白莲教士兵,明显就没什么警觉性,就连派出的探子也是敷衍了事。毕竟前面走着胡荣强部,他们已经全面探查过了,自己还费力跑腿干嘛

    可就是因为这样,黔国公临时构筑的伏击阵地,就这么轻易的躲过了探子的眼睛,随着冯志鹏部队进入了伏击圈,黔国公一声令下,全面进攻!道路两旁埋伏的振武军冲了出来,顿时,冯志鹏的部队大乱!




第314章 白莲教的投降派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以有心算无心,以有备而击无备,冯志鹏率领的部队被当头一棒打得满头包。三万人的部队,在这漫山遍野的空旷地带,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糟糟的,而反观振武军这边,则是一条条整齐的小方块兵团,排开了阵势,架起了火枪。

    黔国公亲自指挥的火枪部队,果然是非同凡响,就连刘晨洋的部队都不敢跟黔国公正面对决,怕的就是黔国公这闻名天下的火枪线列阵!

    “前进!”

    “止步!准备射击!”

    “第一排举枪,立式射击!单发!预备!”

    “放!”

    简单明了的口令,简洁干脆的动作,这是训练有素的振武军士兵作战时的姿态。面对冲过来的疯狂乱兵,他们毫不慌乱,从容的装填,举枪,射击。一气呵成,激射的弹丸,在他们面前构成了一道看不见的坚固屏障,凡是靠近的乱兵们,全都身上爆出血雾,倒地不起。

    然后,眼前没有敌人了,他们收起抢,就这么斜举着,手里的火引子还没有熄灭。然后听着军官的口令,继续缓缓向前迈进,同样还是那种从容不迫的步伐,节奏都没有丝毫变化。这些人仿佛刚才就像是割了一茬韭菜一样,接下来要去再割一茬。

    就这么一层一层,一点一点往里面压缩,冯志鹏部的士兵们非常绝望,他们发现无论朝哪个方向进攻,他们都打不破振武军的火枪线列阵,只能一点点看着振武军逼近,然后射杀。终于有一个士兵坚持不了这样的战斗了,扔下刀,发了疯似的朝着北面的缺口方向跑去。紧接着,更多的人放下手中的兵器,开始了逃亡。

    北面,是黔国公特意留下来的缺口,围三厥一,这是兵法的常识。但是北面,却也不是什么好的地方,那里有一条小河,然后还有五千人的部队在等着。

    “跑吧,跑了一小部分,我这边就能轻松点,这要是三万头猪都够我抓一阵子了,跑了点也好。”

    黔国公笑着看着这些逃跑了的白莲教溃兵,他根本不担心有些漏网之鱼会把他们吃掉冯志鹏部的消息泄露出去。他本来就是想让人泄露出去的,再说了,现在胡荣强部已经变成了瓮中之鳖。回头顺路收拾了也就行了。

    “报告,前方发现有大鱼,但是他们举起了白旗,想要投降。”

    “哦是吗带过来吧。”

    冯志鹏这个时候灰头土脸的,被侍卫们提溜在手上,给押送到了黔国公面前。黔国公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小老头,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消瘦,狡黠的老倌,贼溜溜的眼珠子乱转,不知道打什么鬼主意。

    “你是什么人报上名来。”

    “回大帅的话,小的冯志鹏。”

    “你就是冯志鹏哟呵,十路大军的统领之一,怎么就成了这幅狼狈模样了莫不是别人冒充的吧,哈哈哈,给我拉出去砍了,这是个假的。”

    “别杀我,别杀我!我是真的!是真的!我有重要情报要报告!留着我,有用的!真的别杀我!呜呜呜呜……啊……”庙街小说

    冯志鹏被吓得抱起旁边侍卫的大腿就开始哭,那模样就像是死了爹一样伤心欲绝。这让旁边的振武军将士们十分的不耻。按道理说,统帅就应该一身虎胆,哪怕是兵败被俘,也要铁骨铮铮的,砍头就砍头,这有什么好怕的。从上了战场的那一天,就应该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哪里有像冯志鹏这样跪地求饶的

    “哎……且慢,我倒要听听看,他认为自己能有什么用,能够让他顺利活下来”

    侍卫们听令,提着冯志鹏,往黔国公面前一扔,冯志鹏连滚带爬的跪在了黔国公面前,止不住的磕头求饶。

    “大帅!饶命啊,我真的有用,我可以帮您劝降不少白莲教的教众,给你增加兵马。”

    “哈哈哈哈!简直笑死我了,你以为在我眼前玩这种苦肉计,能瞒得过我吗冯志鹏啊冯志鹏,死到临头了还玩这种把戏,真是不知死活,来人啊,把他给我砍了!”

    “大帅!这是真的啊,我真的能帮您劝降啊,您不知道,白莲教的弟兄们里面,已经有很多人是不想打仗的。他们想接受招安啊!求您开恩呀,给我们一条活路吧。我们不想跟着刘晨洋这群王八蛋去死啊,我们想过安稳日子!求求您啦,饶了我们吧!”

    冯志鹏哭的是肝胆俱裂,声嘶力竭,这情况仿佛不是在作假一样,这就让黔国公陷入了沉思,如果冯志鹏说的是真的,白莲教内部其实存在着一股想要投诚招安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朝廷大军迟早会到来,他们不如转身一变,成为官军,这样就可以逃过惩罚了,还能升官发财。

    正所谓,杀人放火受招安,这是历史上很大一部分土匪们的晋升履历。这群白莲教的人,有这份想法也不奇怪。只不过,这个档口,他们真的是非常会抓时机呀。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黔国公正是缺乏兵力的时候,他们如果能有一部分投诚,那么就能极大的缓解黔国公的压力。甚至让这些投诚的士兵去对付一路人马,自己则是能够抽出主力部队,再来几场歼灭战。最后,甚至反攻回去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黔国公有点心动了,这似乎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想要开口答应,旁边的一位将领站出来了。大声提醒道

    “大帅,这会不会是他们的诈降计!要知道,这个时候,他们这么多人投降,我们把他们放在哪里才安全呢万一他们到时候倒戈一击,我们恐怕输不起啊。”

    这个将领这么一说,黔国公又犹豫了,是啊,这个节骨眼上,还真不敢随便乱纳降。万一出了点岔子,那南宁城就危险了,即便是把他们放在钦州,他们若是临阵倒戈,自己的退路岂不是要完蛋

    想了想之后,还是杀了比较省事。冯志鹏立刻察言观色,知道自己又要危险了,赶紧开口说:

    “大帅!啊!大帅!我有个主意,您听了之后在考虑要不要杀我!求您绕我一命啊!”

    “哦又有什么主意了你怎么不全部一次性说完,真他娘的废话多。”

    “大帅,你可以这样想啊,您表面不接受我的投降,但是暗地里,我已经投降了你,这样一来,我就是您安插在白莲教军中的眼线,我的人马将会在接下来的对阵中,遇到振武军就溃不成军,你从我这里撕开口子,转战其他地方也方便不是”

    “呵呵,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是你手下的人马还剩下多少想要做战场上的配合,说真的,你现在的实力已经不够格了。”

    “不不不!我们还有实力,我可以帮您劝降胡荣强,他那边还有一万生力军,加上我剩下的这点部队,凑个两万人不是问题。而且,我保证,其实胡荣强和我一样,是个投降派,他儿子现在就在我的军中,我立刻把他送过来给您当人质,实在不行,我把自己的儿子送过来都行!”

    冯志鹏这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能不能活,就看自己这个方案能不能打动黔国公了。



第315章 兵临城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为了活命,这个冯志鹏,不仅连老伙计的儿子都出卖,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打算送过来当人质。对于这种把儿子当草芥的行为,黔国公十分厌恶。虽然厌恶,但是为了大局着想,冯志鹏说的这个办法也不是不可行。

    “那好,本帅就押着你的儿子,你前去劝降胡荣强,如果不成功,本帅就把你们一块给收拾了!”

    “谢谢大帅!谢谢大帅!我保证让胡荣强投降,给我两个时辰,不!一个时辰就行!”

    冯志鹏磕头如捣蒜,夸下了这样的海口,黔国公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然后示意侍卫们放这个软骨头回去劝降。

    “大帅,您真的打算接受这个软骨头的投降啊,万一他们是用的诈降计怎么办”

    “呵呵,这个我倒不是很担心,他们这群人,都是一群小人,可是小人也有小人的为难。他若是真的用了诈降,不用我出手,其它几路的白莲教渠帅们也饶不了他。有了这个借口,这些渠帅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吞并掉他们俩人的地盘和势力。所以说,只要我不说出去,他们是不敢玩诈降的。”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大帅您肯相信这个软骨头呢。看来,他们是真的想要当卧底了。”

    “呵呵,待会儿,冯志鹏劝降成功了,就让他和胡荣强两个人留下投名状,到时候,不怕这两个人不就范。或许,这次我们南宁守不住,但是留下了这两颗暗子,没准以后有利于朝廷收复桂省。”

    黔国公考虑极为深远,已经考虑到南宁守不住,今后朝廷收复战斗中的情况了。这提前布局的手法,相当高明,白莲教叛军迟早要败亡,而现在就要看,自己这点兵力能给以后创造多少先手了。

    冯志鹏果然没有食言,他到了胡荣强军中,仅仅用了半个时辰,就完成了劝降,把胡荣强带到了黔国公的面前。有了这两位的投诚,黔国公的一招先手已经完成,随后,他依照约定,让冯志鹏和胡荣强两个人,留下了投名状。有了这个把柄,他们俩都不敢随便玩诈降计了。

    “好了,你们俩,现在这种情况,只能让胡荣强率领部下,从水路突围成功,而你冯志鹏,则是从乱军中跑了出去。能给你们的人马,也就两万人,你们知道吗”

    “是是是!大帅您安排的很合理,我们没有意见。”

    “那行吧,你们赶紧滚吧!”

    两人如蒙大赦,赶紧脚底抹油,跑了回去,同样也带着他们的队伍,赶紧脚底抹油,至于他们俩在哪里汇合,这就不是黔国公能管的事情了。

    又是一场大胜,黔国公此战歼灭敌军两万人,暗中接受了胡荣强和冯志鹏的投诚,等于西北这一路大军,被他给灭了!所以,他立刻带着得胜归来的振武军,回了南宁城,接下来,其它几路大军就要到达南宁城最后一道防线,他手里的部队没办法再这样出来伏击了。

    而冯志鹏和胡荣强,两个人汇合之后,私下里一合计,这种攻防南宁的大战,他们就不参与了,无论是跟振武军打还是卖队友,都有暴露的风险,不如老老实实的回到老家去。而且,龙奇涛的地盘不是群龙无首吗正好去捡个便宜,顺便恢复一下自己的实力。千度

    于是,最终参加南宁攻防战的,只有西路军的六万人,东路军的九万人,和北路军八万人。至于绕后的唐琦,已经半路上被冯志鹏和胡荣强给拉回去了,笑话,这种大战,一万人来参加什么

    而说好了从后方海上袭击的李学成,这个时候压根看不到人,他的五千水军,不知道是不是被台风给刮跑了,总之,一点消息都没有。

    防守南宁城,振武军总兵力五万。而进攻方,白莲教叛军,二十三万人!足足四倍有余。不过,这也只是最后一道防线之前的实力对比,等把最后一道防线突破之后,双方还剩下多少人,这还得看这一战的情况。

    当刘晨洋来到振武军精心修建的最后一道防线前面,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和高耸的箭楼,刘晨洋一阵头皮发麻。要想突破这种防御,估计得添上不少人命才能完成。再加上,南宁城周边,水网密布,若是振武军利用半渡而击的军事战术,那么他们白莲教将士们在渡河的时候,就会遭受到惨重的损失。

    一时间,刘晨洋陷入了沉思,振武军这一手玩的好呀,利用有限的兵力,配合上水网密布的地形,再加上前期的长时间准备,现在外围消耗大量我军部队,最后到了城墙边上,我们的部队就成了强弩之末。

    如果按照这种方案去打,黔国公没准真能守住这座南宁城。可是,他刘晨洋怎么会按照黔国公的套路去打。刘晨洋嘴角露出了冷笑,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既然你出招了,我自然见招采招。这次,就让我正式会会你这个老将军吧。

    北面的刘晨洋,已经看穿了黔国公的打算,但是西面的苏文里,王志刚这两人没看穿,王志刚有点蠢蠢欲动,这南宁城就在眼前,恨不得马上就去攻打下来。可是苏文里一把拉住了他,让他别着急,看看再说。他们手里的这些家当,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万一振武军全力对付他们俩,恐怕最好的结果,就是学着冯志鹏和胡荣强一样,灰溜溜的夹着尾巴回去了。

    同样没看穿布置的人,还有东路军的滕倚昊和袁烈书部,他们俩和西路军不同的是,仗着自己手里的兵力雄厚,这两个人有点天不怕地不怕。他们甚至还想直接坐船就去南宁了。东路军所在的横县,正好是处于邕(yong)江的水道上,若是坐船,真的可以直达南宁城。不过,他们俩还算是有点军事常识,知道图快反而容易受到伏击,于是他俩各自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开始齐头并进,保持平行前进的姿态,两个人的队伍,沿着邕(yong)江两岸前进,就怕振武军在一侧埋伏。所以说,他们俩才摆出了这么一个夹着水道前进的阵型。

    不过,黔国公面对这一路大军前进的方式,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吗其实不然,既然无法制造半渡而击的机会,那索性就不用半渡而击吧。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灵活用兵,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而黔国公的决定,就是水淹七军!

    没错,用水攻。因为南宁处于上游地带,拦河筑坝十分方便,早在东路军摆出这样的阵型的时候,黔国公就大叫道:

    “真是天助我也!”

    立刻下令,拦河筑坝,截断邕江的水流。而下游前进的东路军部队,可能是因为现在正处于初春的时节,雨水偏少的缘故,没对邕江水流减小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两个人,依旧带着手里的部队,谨慎的朝着南宁前进。

    等到他们距离南宁已经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的时候,他们的部队也来到了黔国公预设的低洼地带。这个时候,夜空中响起一道烟花。

    “砰!”
1...145146147148149...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