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张芷宁立刻就吆喝了起来,指挥大家来做事,不过,她说的话似乎没什么用的样子,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意动。这下子就有点让张芷宁下不来台的感觉了,其实,自从武定国带着这群小芳芳的亲戚们来了之后,她的地位就显得很尴尬。虽然身为当家大妇,可她说的话,基本上这些个亲戚们都是犹犹豫豫的,只有武定国点头了,这些个亲戚们才会去做。仿佛没有把她放在眼里的意思。
张芷宁心里是气的不行,但是脸上却忍住,不露出一丝不悦。
“哟呵,我讲话没有用是吧。呵呵,你们一个个的都不把我这个当家媳妇放在眼里咯。”
张芷宁脸上笑呵呵的说话,谁都看得出,她在酝酿着怒气。
“都他妈给我动起来!今天老娘就站在这里了,我看谁还给我站在一旁说风凉话!我告诉你们,咱们武家的家风,不是这样幸灾乐祸的!你们要是还是我武家的人,就他妈给我赶紧去帮忙,谁还不动,就别怪我不客气!”
张芷宁雌狮咆哮,瞬间震撼了所有人!一个个被张芷宁的表现给惊到了。这个时候众人才想起来,眼前这个女人,可是武定国明媒正娶的大夫人,在武定国不在的时候,她就是最大的。平日里接触不多,没想到挺和气的一个姑娘,发起火来,这么厉害。
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人敢站着说风凉话了,一个个赶紧动起来,拿起工具,就去帮着乡亲们晾晒东西了。
虽然这些亲戚们迫于一时的淫威,向张芷宁屈服了,可是张芷宁心里也明白,这些个亲戚不是真的愿意服从她,或许只是第一次,给个面子而已,要想收服这些人,得靠一个契机才行。
第134章 软的不行来硬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雨后初晴,人们都松了一口气,不少人一边晒着东西,一边嘴里一个劲的咒骂。
“这个贼老天,下这么大的雨,还好我们家的粮食放的比较高,不然就弄湿了。一家子喝西北风去啊!”
“唉,你有这抱怨的力气,还不如来帮我把我家的谷子晒一晒,我家那蠢婆娘,就知道哭,害得我还得重新晒一遍。”
“你们都别抱怨,要不是那些个当兵的,死命的堵住缺口,你们早就被大水给冲走了,还能在这里骂老天爷啊。”
“哎,真是多亏了那些个当兵的,要不是他们,我们就死定了。不行,我得去给那些当兵的送点吃的去,聊表心意也好。”
老百姓很简单,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加倍对谁好,谁为他们拼命,他们就会把他当做自己亲人看待。这不,汪强和任双的队伍,这个时候,迎来了不少前来慰问的百姓们。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以前戏文里面才会出现的场面,如今,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了汪强和任双以及将士们眼前。这可把将士们给感动坏了。
尤其是一个老婆婆,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杖,手里挎着一篮子鸡蛋,非得挨个给每个士兵们塞上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嘴里,还一直念叨个不停。
“孩子们,来,吃点鸡蛋,昨晚上,谢谢你们了,老婆子我啥也不会,就只有这些鸡蛋来谢谢你们。”
每个士兵们都眼睛里含着泪水,他们拿着乡亲们送来的慰问品,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纷纷看向自家的将军。
“你们还等啥,这是乡亲们的心意,都给我吃!一点也不许剩下!”
汪强也是虎目含泪,从没遇到这种情况,他娘的,真爽!就是真的死了也值了。
“老子当了大半辈子兵,从南边跟着陛下打到了北边,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舒坦过,比老子亲自被陛下嘉奖还舒服!”
“是啊,昨晚上,我累的快死了,不过,现在,就是累死了,我也要保护好这些乡亲们。”
“可不是吗,昨天我还担心,我们这样会不会就默默无闻的死掉了,没来得及建功立业,如今,我他娘的回去也可以拍着胸脯说,老子曾今救了一方百姓!当兵当到这个份上,真他娘个的值得!”
士兵们议论纷纷,士气居然一下子恢宏无比。这让所有在场的士兵们都感觉到自己充满了力量,还能再干一场。
这时候,有哨兵前来报告。
“报!前方大路上,来了一批衙役,似乎是知府熊大人到了。”
汪强听见了,赶紧起身去迎接。
“熊大人,您来了,你看看,我们守住了!百姓们给我们送来了吃的。嘿嘿。”
“嗯,你们辛苦了,昨晚你们的表现,很不错,我会向皇上给你们请功的。不过现在,我还有要事要办。”
“哦,好的,需要我配合的地方,您只管说就是。”
“你们休息吧,接下来的事情,交给我就行了。”
两人简单的对话之后,熊知府就来到了百姓中间,他顾不上满地的泥泞,直接走到一个石磨碾子上,对众多百姓说:
“乡亲们!我是岳州知府熊志。今天我来这里,是要告诉大家一件事情,这场大洪水,还没有结束,这放晴只是暂时的,接下来,还会有更大的雨水降临。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请大家赶紧准备好撤离!快去收拾东西,估计再等一天,暴雨就又会来了!”美女窝小说
熊知府的话,就像一颗惊雷,在百姓中间炸开了。
“什么!还会有暴雨啊!我滴个乖乖啊,这还让不让人活了!不行,我得赶紧回去收拾收拾,别到时候跑都来不及了。”
“对!赶紧回家,咱们这里地势太低了,要是暴雨再来,不知道这群当兵的还能不能守得住!”
“不是吧知府老爷,这么大的太阳,怎么会有暴雨呢您不是在骗我们吧。”
“就是,明明这么大的太阳,怎么会还有大雨,昨天不都下过了吗”
……
……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的人相信,有的人还怀疑。毕竟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家,你说撤离就撤离,没了家,今后的日子还怎么过衣食住行,没有住的地方,难不成要睡在大街上吗
熊知府见很多人仍然不肯撤离,急忙解释。
“各位乡亲,大雨会来的,到时候再想撤离,可就来不及了。咱们赶紧做好了准备,你们放心,官府会给大家重建家园的。”
老百姓是从众的,大部分人都在观望,有少部分人回到家里,开始做起了准备,但是也没有撤离的意思。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点侥幸,要是大雨不来,自己就白跑了。先看看情况再说。
遇到这种情况,熊知府也是考虑到了,只是没想到,实际情况比他预计的更加严峻。若是这些老百姓不能够提前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大水真的一来,可就来不及撤离了。毕竟人跑的速度,可比不上大水冲过来的速度。
熊知府是急在心里,赶紧挨家挨户的去做工作。劝老百姓撤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其实,年轻一点的百姓,很好做工作,熊志让他们赶紧准备,他们会照做,反倒是那些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一个个借口很多,什么祖坟在这里啊,什么家里东西太多,搬不走啊,什么要等儿子回来再说什么的。总之,就是不搬。
偏偏熊知府还不能用强,面对这些年纪大的老人们,还得恭恭敬敬的,好言相劝。就这样,熊知府从一大早忙活到了夕阳西下,饭都没吃,反倒是喝了几大竹筒的水,还是觉得口渴。真的是口水都讲干了。
“李捕头,怎么样,有多少百姓撤离了”
熊知府找了一处大石头,顾不得石头上还有多少泥巴,一屁股坐下来,他实在是走到腿都麻了。一身官服,也早就是泥巴点点的,脏到快认不出了。他抬起头,问同行的李捕头,百姓们撤离的情况。
“回大人,目前,百姓们撤离的人,不足三成,这些人还是大多数去投靠亲戚了。那些没法投靠亲戚的,一个个都不肯走。”
“唉,时间要来不及了,按照武定国的估计,今晚过后,就会有大雨要来了。到时候,就真的想走都走不了了。不行!大家伙再加把劲,怎么也得让这些人赶紧离开这里。让汪强将军们也做好准备,埋好炸药。”
说完,熊志赶紧起身,再次前往百姓家里进行劝告。
其实,想他遇到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几个撤离点,也很常见,这些官员们几乎是讲得口干舌燥了,还是没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甚至有些地方的官员,都开始强制百姓撤离了,只不过,弄得怨声载道,百姓们哭哭啼啼,骂骂咧咧。
荆国侯史岚清去的地方,乃是彭家大院,这个地方是前朝丞相彭万里的故乡,居住着众多的彭氏族人。这些人因为祖上积累的财富,成为了这一代的乡绅。他们所在的位置,是一个重要的泄洪区,只不过他们也知道这个地方容易遭到洪水侵袭,也就集体出资,修建了一座高大的堤坝。
如今,史岚清来到这里,告诉他们要炸开这座堤坝,把洪水引到这里来。也就是说,淹没他们的家,去救其他地方的百姓家园。这还得了这些乡绅们,纷纷怒不可遏,甚至组织起家丁们,拿着出头扁担,大刀长矛,守在堤坝上,不许官兵们埋设炸药。
“你们这是暴力抵抗官府!难道你们想试试我的刀锋利不锋利”
史岚清已经把手放在了刀把上了,他青筋暴跳,明显怒火中烧。
第135章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史岚清,别在老夫面前倚老卖老,老夫拿刀子的时候,你还在教书呢!你以为就你有刀子吗谁要是敢动我们的大坝,要问我们手里的刀子答不答应!”
彭老太爷,拄着拐杖,年纪一大把了,仍然是个暴脾气,他年轻的时候,也在战乱年代当过将军。只不过后来力不从心了,才退休,回到了这里,当了一个富家翁。他算起来,也是和当今的圣上有点关系的。在前朝时期,当今圣上还在他手下当过差,所以,彭家才能有如此的一方豪强的地位。
一时间,史岚清带来的兵马和彭家大院的佃户、护院对峙了起来,双方各自拿着刀刃对准对方,仿佛一言不合就要开打。
史岚清有点脸色凝重,他来这里之前,就有点担心彭家大院的这些乡绅不配合他的撤离计划。毕竟,这是要通过淹没彭家大院,然后去保存其他地方的百姓。虽然说是损失小部分,拯救大部分。可是无缘无故的,被划分为被牺牲掉的这个小部分,估计放在谁头上都很难接受。
尤其是,这还是在自家的堤坝高大坚固,居然还要主动炸开的情况下。那这些居住在彭家大院的这些百姓们,可就真的太不愿意了。
有了彭老太爷的牵头,大家齐心协力对抗官府,反正不能牺牲我们彭家大院,你们爱牺牲哪里就牺牲哪里。与我们无关!
彭老太爷甚至还派人将他们家的牌匾抬了出来。那是当今圣上亲自书写的“积善之家”,用来赐予彭家,表彰他们在战争年代做出的贡献。有了这块牌匾,这让史岚清更加投鼠忌器,他虽然贵为荆国侯,可是遇上这种圣上亲自嘉奖的地方豪强,他还是有点麻烦的。
若是有充足的时间,他史岚清可以有很多种手段,玩死这群地头蛇,可是,如今就是缺乏时间!
“彭老太爷,您也知道,圣上赐你彭家这块牌匾的含义。可是你如今所做的这件事,配得上这块牌匾吗你可知道,若是不能让洪水分流,那就会造成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你于心何忍!”
史岚清怒了,这群所谓的乡绅,只管自家的死活,不管别的百姓的生命,这哪里是积善之家,简直是冷血之家!
“史岚清,你少在这里给我上眼药,我不吃你这一套!这座大坝,是我彭家大院,一千多户老百姓,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为的就是不让洪水淹没我们的家园。如今洪水真的来了,我们的大坝很坚固,能够保护住我们。而其他地方,他们自己没有把修建大坝放在心上,如今遭了灾,那是他们活该!让我们去牺牲,给那些自己不修大坝的人擦屁股吗凭什么!”
彭老太爷更加怒不可遏,把拐杖敲击着地面,振振有词。他身后的彭家大院百姓们,更是齐声大喊“凭什么!”
不仅仅是彭老太爷身后的百姓,其实就连史岚清身后的官兵们也觉得,彭老太爷其实说的挺有道理的,这洪水来了,就是检验大坝修缮程度了。那些付出了心血,努力,让大坝更加高大坚固,不就是为了挡住洪水吗可是,如今却被告知,为了救那些没怎么修缮大坝的家伙们,要炸开自己辛苦修建的大坝,为别人的懒惰买单。这谁受得了
一时间,史岚清这边的士气就有点不稳的趋势,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坚持。
正当两边相持不下的时候,从远方的道路上,敲锣打鼓的来了一群人。他们穿着就像是送亲的仪仗一样,浑身红彤彤的,透着一股喜庆。
慢慢的这伙人走近了,这才让大家看清楚,原来这伙人抬着的不是花轿,而是一块巨大的伞,这个伞是一块巨大的白布做成的,上面写了很多字,密密麻麻的,看不清楚。打头的人,是荆国侯府的小侯爷,史习焜。
这个时候,史习焜正坐在马上,老远的就大声喊:
“彭老爷子,你好啊!我们特地来给您送来了万民伞!感谢您舍己为人,愿意牺牲自己的田地,拯救广大老百姓的家园!”
队伍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这可把彭老太爷给看懵了。这是什么操作怎么搞得,不是说好的强拆……额,不对,说好的强行驱赶我们呢送个伞是什么鬼!163txt
“哪里来的臭小子!在这里放什么屁呢!老夫什么时候答应了你们要舍己为人,牺牲自己的田地来拯救广大老百姓的家园了!”
彭老太爷立刻就否认了这件事的存在,笑话,若是答应了,那刚才这段暴力抗拆的戏,不就白演了。
史习焜偷偷地会心一笑,他在心里感叹道。
“这老家伙果然中招了,呵呵,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史习焜,又要开始他的表演了,他那略显浮夸的演技,在人们看来是那么的虚假,可是他那做作的表情,却又让人恨得牙痒痒。原因就是因为他接下来说的这段话。
“哎呀!我没听错吧!你老不愿意啊!哎哟喂,这可就闹了大乌龙了,您老人家可不知道,岳州城里面的百姓们,听说您老主动向官府请缨,要炸开自家的大坝,来保全他们的家园,各个都称赞你老高义,不愧是圣上亲笔题写的积善之家。大家伙,这不,给您连夜赶制了一柄万民伞。您看看,这上面都是咱们岳州老百姓的签名。他们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我,一定要,亲自送到您的手上。”
“唉,可惜啊,您老原来没答应啊,嗨……看来大家伙是白高兴了,我这就把这伞带回去,然后告诉岳州城的老百姓们,这彭老太爷压根就没答应过这件事,他只管自己,不管我们的。这万民伞,送错人啦。”
史习焜的表演,让人一看就能看出他是在故意演戏,说给彭老太爷听的,可是,就是这样拙劣的演技,却让彭老太爷心里十分的难受。
这些乡绅,之所以在地方上能够横着走,实际上还是他们在当地老百姓当中,有着极高的威信。可是,如今史习焜使出的这一招,正好就打在了这些乡绅的软肋之上。这要是史习焜回去在岳州城里面宣传,他彭老太爷,见死不救,自顾自己,不管别的百姓的死活,估计不用史岚清动手,岳州城里面的老百姓,都能用唾沫星子淹死他。
这大坝没了,可以再建。这家园没了,也可以重建,这田地没了,更加可以重新开垦,这要是名声没了,想要再次建立起来,那就难上加难了。但是,如果他彭老爷子,坦然接受这柄万民伞,带领着彭家大院的百姓们撤离。那就会让他彭家的名声更进一步,甚至上达天听,再次获得一块牌匾也不是不可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