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奔小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南小六
刚刚,武定国给太子检查了一下出来,手里提着粪桶。粪桶里面其实也就是一滩水罢了,太子已经拉不出什么东西了。粪桶里面的液体,还有点带着红色,似乎是血。太子说他的屁股火辣辣的疼,武定国大概猜测,痔疮犯了。
真是祸不单行,想想看,拉肚子,同时痔疮还犯了,啧啧啧,真是不要太难受。为太子感到默哀的同时,武定国来到了消毒室。这个消毒室,是武定国强烈要求建设的,房间是封闭的,里面充斥着大量的酒精味。用烈酒消毒,这是武定国目前为止想到的唯一最有效的办法。
消毒完毕后,武定国换了身衣服,来到书房,正看见张太医在使劲的抓脑袋,似乎是遇上了什么伤神的事情了。
武定国看他这样纠结,撇了撇嘴,中医上面的事情,他可是一窍不通,药材都认不全的他,也没法帮上张太医的忙。虽然说,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博大精深。可是应对这些急性的传染病来说,关键要找到杀菌消炎的药物,而中医,压根没有杀菌消炎这种说法。
武定国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也给张太医倒了一杯。
“休息一下吧,别这么绞尽脑汁,有时候放松一下,也许会有灵感。”
张太医这个时候才发现,武定国走到他身边了,看着武定国手里端着的茶,张太医憔悴的脸色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茶,放弃了思考。
武定国看着他捧着茶杯又陷入了沉思,有心开导他一下,便开口对他说
“张太医,你在纠结什么事情,说出来吧,也许兼听则明。”
“唉……还能有什么事情,还不就是这瘟疫的事情吗。我在想,到底用什么药材才能治疗这些病症呢我试过好几种方子,可是这些方子下去,压根没效果。该吐还是吐,该拉还是拉。唉……”
武定国偏过头一看,果然,书桌上写了不下十几种药方,他随手拿起一张,看着上面药材的名字。
“车前草、甘草、橘皮、附子……嗯哼怎么还有砒霜!这不是毒药吗”
武定国被张太医开的方子给吓到了,居然连砒霜都用上了,估计是想以毒攻毒张太医并没有听见武定国的惊讶,又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面,嘴里一直嘀咕着。
“到底是清热解毒呢,还是先止泻难道先要驱邪正气不对不对,拉肚子才是主要症状,要对症下药……”
武定国见张太医没有理他,自己则是耸耸肩,唉,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现代知识告诉他好了,或许能给他一点启发也说不定呢。
“张太医,我对中医不懂,但是我知道,这次霍乱,造成的病因,是因为一种细小的瘟疫虫,它们通过饮食饮水进入到人们的肠道,在那里兴风作浪,才会导致人得病的。所以,要治这种病,关键还得杀菌消炎。这种瘟疫虫,类似于那种鼠疫、疟疾之类的,只不过要比他们弱很多。”
“杀菌消炎类似于鼠疫疟疾”
张太医听了武定国的话,皱起了眉头。如果按照武定国说的,类似于这些病症,那么,对于这些病症的用药,就可以对这次霍乱起作用。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立刻把书桌上的那些药方全都扫到一边,翻起了医书。
武定国看他拿着基本书,使劲的翻了几页,最后露出了如获至宝的神情。
“哈哈,就是这个了,我就说有记载的。武案首,你快看看,这是治疗鼠疫的方子。”
张太医把医书递给了武定国,武定国看着上面写的内容,大概是记载了宋代的一次鼠疫,然后当时的太医对鼠疫致病机理的一番分析,武定国像是看天书一样,生涩拗口,不过那个方子,他倒是看得懂。
“青蒿、车前草、甘草……嗯哼居然还有柳树皮”好中文吧
武定国仿佛灵感一闪,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张太医看他陷入沉思的样子,立刻开口解释。
“武案首,你看的这个方子,主要是清热解毒的,刚才那几味药材,都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很常见,也很好用。”
武定国没有理他,他正在捕捉刚才的灵感。武定国又读了一遍这些药材的名字,反复念叨了“青蒿、青蒿、对了!青蒿素!”
武定国一拍手掌,瞬间想起了这个大名鼎鼎的名字,青蒿素。这可是咱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好东西。它的功效就是杀菌消炎,尤其是对疟疾有特效。武定国立刻激动的拉起张太医的手,兴奋的说:
“张太医,这青蒿素……额,不对,青蒿,就能杀菌消炎,我想起来了!”
“哦真的吗那可就太好了,需要多少青蒿,我赶紧去拿。”
“额,大概需要好几千斤吧……”
“啥”
武定国突然想起了一个关键的事情,这青蒿素虽然有很好的杀菌消炎功效,可是这需要设备提炼啊,而且,青蒿素要提炼出一克来,得消耗多少青蒿哦。
“武案首,我没听错吧,需要几千斤”
“唉……你别管这些了,估计咱们现在的手段,弄不出来,但是我肯定一点,你这清热解毒的方子,应该就可以达到杀菌消炎的效果。”
“哦……真的吗那我试试吧。”
武定国其实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中国古代对于瘟疫,其实早就有一套有效的手段,几次大瘟疫都没有造成大面积死伤,放在这个时代的欧洲,估计都能让人死绝了。这清热解毒的手段,就是古代中医用来消炎杀菌的有效方法。
武定国再次拿起医书,他似乎还有点灵感,又反复念叨了一次药方,突然他看到了柳树皮。
“柳树皮我好像记得,阿司匹林就是从某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对了!就是柳树!水杨酸!”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可以抗炎杀菌的药物,在一战和二战时期,救了不少人的性命,在青霉素和磺胺出现之前,被誉为唯一的消炎药,珍贵无比。
武定国甚至还回想起了,当初看的一个百度贴子,上面就有介绍,水杨酸最早在柳树等植物中被发现,而且,柳叶中水杨酸的含量还很高,然后外国人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造出了乙酰水杨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
武定国也不知道这点知识能不能起到作用,他反正准备死马当活马医。他立刻就跑到外面,找人去收集柳树叶,然后叫人准备好烈酒。因为他记得,水杨酸,溶于乙醇。
“武案首,你要柳树叶和烈酒做什么”
“我在配置一种杀菌消炎的药,也许能对太子的病,起到效果。不过,这东西藏在了柳树叶里面,得用烈酒把它引出来。”
“哦,这样啊,那你稍等,我们立刻去办。”
武定国的话让人们打了鸡血一样,凡是有关于太子的病症,他们都毫不犹豫的去做。
没过多久,武定国端着一碗飘着酒香的药碗进了太子的房间。太子虚弱的抬起头看着他,他闻到了酒味。他立刻哭丧着个脸,对武定国说:
“定国,我这是不是没救了,你这都给我喝送行酒了”
我在古代奔小康第151章 科学的药品实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太子喝了那一大碗酒之后,醉的晕晕乎乎,很快就两眼一翻,喊声四起。
太子睡着了之后,武定国让张太医进来看了看情况,张太医号了一阵脉。房间里面这个时候静悄悄的,武定国大气都不敢喘,万一这碗酒喝下去,病情加重了怎么办武定国有点不敢想后果了。
张太医皱着眉头,把了一阵脉,张太医似乎有点面带疑惑,思考着什么。武定国着急的问他:
“怎么样了,太子的脉象有所好转了吗”。
“唉,不知道,不过,并没有恶化。武案首放心,太子应该没有朝着坏的方向发展。”
张太医的回答,让武定国松了一口气。他真有点担心,一下子就把太子给吃死了呢。
张太医似乎看出武定国的担忧了,半开玩笑的说:
“武案首,咱们中医,这剂量用的轻,都没啥大问题。有句笑话讲,中医,治不好你,也吃不死你。所以啊,你这一碗药酒,其实也没啥大毛病,不必提心吊胆的,有时候,我们也得大胆用药才行。”
有了张太医的开导,武定国的心情算是好了许多。两人走出房间,让太子安静的休息吧,至少,在睡梦中,不必担心肚子疼。当然,拉在裤子上,也得等醒来再说。
走到房间外,武定国关心起了张太医的试验,那些个清热解毒方子到底有没有用,武定国心里还没底。
“张太医,那些个清热解毒的方子有用吗”
“武案首,你问的是那些方子啊,这个,我给一些病人吃了,估计也得等到明天才能看出效果来。而且,这些病人,其实病情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到时候估计还得多试几次才行。”
武定国仔细的打听了一下张太医的试验方法,张太医让人在隔离区里面找了几个病人,分别用药,来看情况。武定国一听,就觉得不太妥当,按照工科直男的思维,这里面的变量太多了,根本没有对比性,得调整试验方案才行。
于是,武定国向张太医建议,做一个科学的试验方案,尽快找出有效的方子。
武定国的计划是这样的,找到一些生病时间相同,年纪在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症状也差不多的病人来,分为好几组,每组两个人,其中一个就喝点盐水,糖水吊着性命,另一个,就除了和盐水糖水,还要另外喝药。
这几组人把好几种方子都试一下,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最有效的方子。
张太医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对比试验的方法。不过,这样的方法,的确十分具有严谨性,相同条件的病人,唯一的不同就是喝了不同的药,而且还有不喝药的作对比,这样一来,就非常直观明确。
两个人说干就干,他们找到史岚清,说出了想要做实验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史岚清的支持。
“定国,你们的想法很有条理性,我认为你们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样,我让焜儿配合你们,立刻找到符合条件的人过来,你们先在这里准备药,找人的事情交给我。”
有了史岚清的支持,这件事办起来,事半功倍,两个人都是喜上眉梢。不过,史岚清接着又说了武定国几句。
“定国,太子的安危事关国体,你这么胡乱的用药,就不怕太子有个三长两短吗!简直胡闹,我才离开一会儿,你就这样自以为是,还好,没有出大事,不然你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史岚清很愤怒,武定国不暇思索的就给太子灌了一碗酒,这件事情,可把史岚清气得够呛。还好没有让太子出现生命危险,不过这个事情,也得好好敲打一下武定国,做事绝对不能这么冲动。
听着史岚清的骂声,武定国自知理亏,只好老老实实的挨骂。其实他自己想起来也有点后怕,他简单的以为,用柳叶加上烈酒,就能够碰运气的弄出原始版本的阿司匹林。回想起来,似乎有点太想当然了。爱书屋
武定国在心中也是不断反省自己,想起这件事,还有点后怕。
“唉,关心则乱,以后做事真不能这么冲动了,凡事得三思而后行,尤其是涉及皇家的事情。后世医闹还弄得不可开交,这要是加上一个皇家的身份,掉脑袋都是轻的。”
武定国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哆嗦,背后冒出了冷汗。
“好了,你们俩先去准备药吧,我一会儿就把人给你们找过来。”
史岚清下了逐客令,两个人如蒙大赦,灰溜溜的滚去准备药材了。
很快,史习焜就把人给找来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身着铠甲的士兵,尤其是,其中还有太子的那几个侍卫。看到人来了,武定国立刻上前迎接,不过,见到这些侍卫,武定国有点犹豫了,这可是大内侍卫啊,精贵着呢,怎么会拉来做实验
这些侍卫们,似乎看出了武定国的疑问,他们主动的解释道:
“武案首,你放心,我们兄弟几个是自愿过来的。唉,都怪我们保护太子不利,让太子得了瘟疫,这要是治不好太子,我们都没脸回去了,还不如死了算了。反正你要人来试药,我们就报名来了。这几个病了的弟兄,都是同时发病的,而且,我们年岁也差不多,符合你的要求。所以,你不要担心,尽管用药,如果死了,那是我们运气不好。活了,就给太子找到了良方,我们也算是将功赎罪了。”
这些个血性的汉子,的确是很有担当,武定国没说什么,既然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那就不能让他们寒了心。于是,武定国狠下心,把他们当成普通人看待,按照之前的方法,一个一个分了组,并且,递给他们不同的药材,亲自看着他们喝下去。
中药十分的苦涩,这些人仿佛感觉不到一样,一口就灌了下去,丝毫不带犹豫的。有些人喝了药之后,什么事也没发生,有的人喝了药之后,霍乱的症状发作了,立刻呕吐了起来。这些呕吐的人,强行捂着自己的嘴,不让药吐出来,然后强行又把药给吞回去。口腔里满是苦涩的味道。
武定国冷静的看着这一切,这些人用莫大的勇气,来配合实验,让武定国肃然起敬。为了不让这些人的努力白费,武定国抓紧时间,记录着这些人的病情变化,他拿着毛笔和空白的本子,跟在张太医后面。张太医说什么,他就记录什么,两个紧密的配合着,争分夺秒。
武定国记录完这些病情的变化,手都有点酸了。不过,他还是想着自己研究的那个烈酒加柳树叶。
“难道这样真的没效果吗我分明记得,水杨酸溶于乙醇的,按照道理说,应该能够提纯一点出来吧。”
不死心的武定国,便吩咐史习焜再找三个人来,这次他要两个病人,还有一个健康的人,他还真不信了,自己研究出来的方法,应该会有点效果。
史习焜不疑有他,立刻按照武定国的要求,找了人过来,毕竟,病人很多,军营里面的人也不少。
这三个人到位之后,捧着武定国给他们准备的“药酒”,用鼻子闻了闻。
“咦这不是酒吗不是说喝药吗怎么让我们喝酒。”
“这绿色的叶子是啥难道是下酒菜”
“这酒水怎么看起来绿油油的,加了佐料了”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觉得自己不是来喝药的,是来喝酒的,满肚子疑问。
“你们废什么话,让你们喝就喝,这也是药,没准还是特效药。都给我闭嘴,赶紧喝下去!”
武定国这个半吊子,被他们说的有点脸红,只好动用自己的小权利,命令他们闭嘴。能不能起到效果,就得看明天的情况怎么样了。但愿能有效果吧,武定国在心里这么想着。
第152章 太子好转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古代奔小康 ”查找最新章节!
“哎哟妈呀,这太子睡觉居然还打鼾。果然胖子睡觉都打鼾,这声音简直绝了,比唐行那家伙还要响。真不知道以后谁和他睡,估计能失眠。”
夜里,武定国守在了太子的房间里面,他自己造出来的黑锅,还是得自己背着。不过,太子的鼾声还真是挺大的。吵得武定国有点难受,以前和唐行住一起的时候,他就被唐行的鼾声给吵得睡不着,今天,发现,居然还有比唐行更加厉害的人物出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