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超凡者游戏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尺居士0
猛然踩下油门,“轰隆隆”驶进了通往基地的地下隧道。(未完待续。)
.





超凡者游戏 第913章 背叛也是技术活
.
ds_d_x();
ds_d2_x();
星防卫军总部位于大洋之滨,与此间最繁华的大都市紧紧相依。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对于另外一个半球大陆的全面攻击已经开始!
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是繁华的都市中竖立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显示屏,被民间智能仪器操作者控制着,显示着星球另外一端战争的画面。
就跟某些人从太空中俯瞰的差不多,一道道天光刺破长空降临到敌人的重要据,对敌人进行全方位打击。与此同时,海军空军运输着陆军,配合着太空天军的覆盖,展开了全面的反击。
画面火爆,宣传火热,配合着煽情的解说配音,处处流露出一种不正常的病态狂热。
在此同时,防卫军深入大海的人工岛发射场。这是个仿佛发电场双曲线型冷却塔一样的建筑物,只是要大上几十上百倍。露在外面的人工岛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更大规模的场地与空间都在水下,甚至是在海底深处,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水压。
不如此不行。
因为此时此刻,“嗖!嗖!嗖!”一发一发飞行物正从人工岛发射场的喷嘴中喷射而出,鳞次栉比,片刻不停。
环绕发射场双曲线的四壁是盘旋的仿佛膛线般的轨道,一直通到地下层层叠叠的仿佛粒子加速器般巨大无比占地数十公里的环形轨道处。
不管是要发射到太空的飞行器,还是洲际级的弹道导弹,或者是卫星,甚至仅仅是简单的炮弹、爆炸物,等等都是在多达八道的膛线与环轨中经过持续不断的加速,然后通过发射场内巨大的引力漩涡,被弹射出去,初速度就轻松能够达到几十倍声速,直接突破天际。
所以必须有来自四面八方海水的挤压,才能承受引力漩涡以及发射之际高速环绕的排斥,否则这幢建筑物早就分崩离析了。
不仅如此,海水同时还有冷却降温以及隔离辐射的效果。
星驻星部队副指挥官徐嘉雨、总参谋长卡卡以及后勤第一副长米芒一众驻星部队的高层身穿戎装站在发射场之前的濒海平台上,仰望着发射场持续不断的发射,有人交头接耳的讨论前方战况,有人静静等待着。
他们在静待防卫军第三十三军团的驾临,根据之前发过的照会,那应该是五分钟之后。
从排序上来说,海角星系防卫军第三十三军团并不是什么主力军团,但是真正的军队内部人士都知道,以前的三十三军团确实不算什么,没什么历史,没什么名气,但是自从战争爆发以后,几个主力军团一再败北,战线不断后撤,好多番号成建制的消失。
而历史悠久却没什么名气的三十三军团,就接管了很多番号取消的主力军团的残部。能够在那样的大战中幸存的,可以想见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甚至不乏一些英雄级别的,经常在电视电影作品中出现的独立战队、营团之类的。
所以现在的三十三军团,绝对是精英荟萃,尤其大气层内作战能力,不说冠绝帝国,在海角星系这片战场上绝对是数一数二。
从派来的军团也看得出来,海角防卫军对于星攻防战的重视。
不重视也不行啊。
此刻的海角星系正处于行星一线的有特殊的关键时期。
右卫门军之所以能够长途奔袭,也是因为行星一线的天象引发了引力场的形变,非常适合远征军进行曲速弹射。哪怕没有接引装置进行定位,特殊时间的引力场能够帮助他们直入星系不会偏离目标。
就好像打高尔夫球,一杆进洞的机会极大;错过这段时期,引力场重新陷入混乱,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右卫门方面又没有帝都星那样不知道花费了多少资源建设的环星轨道,超远距弹射消耗的能量可以由出发地提供而非发射物,他们一旦传送出错,稍稍一偏差就可能需要花费海量的能量才能赶到目的地。
不仅如此,最关键的是时间!时间!一旦错位,而又让帝国意识到了他们的突袭,及时摆开防御阵型,那他们就只能在海角星系外围徘徊了。
一路击破星系外围防御,突飞猛进侵略如火,将所有外围气体巨星都揽入怀中,直到海角星才停住了攻势,和海角防卫军展开了对峙,这就是他们的选择正确的最佳证明。
而现在他们终于迎来了改变眼前这场僵局,将整个海角星系一举拿下的机会!
等待在海边滨海平台上的军方将领们如此期待着,而混夹在队伍中的某些存在,彼此间目光相对,头示意微笑,同样也在期待着,只不过大家彼此期待的内容刚好大小想等,方向相反罢了。
为什么一定要等这个机会呢?
太空与地面分别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好多天了,就算要叛变,这样将一个大军团整个拉来,就一定能获得胜利吗?难道不怕远程而来的防卫军团战力强大,一举把这边的战局扭转,反而让他们弄巧成拙吗?
难道援军中同样也有他们的人?
有是肯定有的,但是帝**敢于放三十三军团赶赴战场,肯定有他们的自信,对军团的控制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虽然之前帝**节节败退,兵败如山倒,如此的崩溃也有其有利一面,那就是通过这些失败,帝国方面好歹也学会了一些东西,再不会想前面那么容易的被人撬动墙角了;
同时地盘的缩小也意味着掌控力的提升,毕竟之前是一个星系不晓得多少星辰,而现在只剩下一个星区的,以前捉襟见肘的人手,现在把中层干部下放都能填满一线人手的空缺了,不可同日而语啊,尤其是情报部门、后勤部门之类的地方。
其次,这同时也是一种清洗,一些左右摇摆不定的,觉得帝国腐朽堕落无望不满的人,大多已经找到各种各样的机会跨过边疆、跨国战线,该独立的独立,该投敌的投敌去了,剩下的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真正忠诚的;敌人在对方阵营,去了绝对讨不了好的;家族的命运个人的命运和帝国绑定在一起,根本没有办法重新来过的;跟敌人有着血海深仇的诸如此类的死硬分子。
所以越到现在,留下的人员反倒越单纯了,除了一些有目的性的潜伏者,像军方这样的重要势力,再想找到自上而下大范围投敌叛国的行为,真的不太容易了。
这林林总总的原因加起来,再加上超凡者也因此而全线收缩,暗中发力之后,虽然已经被推到了家门口,但是最前方的战争确实有来有往出现了胶着状态,就是诸如此类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又或者,星上有什么大杀器,能够将敌人一锅端?
如果有这样的大杀器,战局也不会一路胶着至此了。
若说有的话,其实是两个,一就是盘踞在前方发射场之下的功率巨大无比,一旦启动全城都会电能供应不足的引力圈发生器;二就是不管是帝国还是联邦,这个星际时代各方势力共通的军队管理模式了。
看着大气层之,一抹抹的霞光绽放,仿佛极光飘忽不定,那是支援军团激荡抵达,空间扭曲力场影响了地球的上方大气的关系。
再有三分钟,空间扭曲应该就会抵达极限,将舰队弹射出来了,滨海平台上负责对接的将领都心中有数。
“让发射场暂停发射,开始积蓄能量做好准备!”副指挥官徐嘉雨下达了密令。
“是!”对面传来斩钉截铁的应对。
几秒钟之后,持续不断仿佛火炮炮口般的发射场便停歇下来,仅有最后发射的几枚飞行器的尾迹,不断的升高不断的飞远,没有多久就彻底消失在了视野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为了给舰队的抵达清场,但一些人不知道的是,这同时也是为了积蓄能量。
滨海平台上以徐嘉雨为首的一众将领高层眼看着行动开始,脑中复习着通盘的计划,心跳加速,心中火热。
所谓的军队管理模式,大家都知道,军队是一个最讲究权限,讲究高低上下阶级有序的地方,官大一级压死人,情况危急的时候,下级假如反抗上级,甚至仅仅不服从命令,上级都可以直接枪毙了的!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保持着军队自上而下的控制力。
跨入到了星际时代,这种区别就益发的明显,同时由于科技时代的种种便利,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渐渐形成了独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格。
比如说,以前上级下达军令多半靠吼,下级就在眼前,一旦不从直接乱刀砍死,下级不得不从;
后来有了电报电话距离就远了,需要其他方式加以监控,或者是指导员,或者是宪兵队,等等等等;
进入星际时代,命令传达的方式又变了,可能只是指挥官脑子里转了个念头,就被读出来了,就形成了确切的命令这样的命令是有效的吗?还是无效的?要如何加以甄别?士兵确切收到了命令吗?假如网络延迟怎么办?假如被骇客入侵了怎么办?
有些问题依靠技术的手段能够排除,有些手段则要另想法子。
还有,星河时代独特的大战舰模式,往往几百上千人一起才能开动一艘战舰,这要怎么开呢?
一个往前的指令,由驾驶员下达,可能会传达到分管各个引擎动态的驾驶者面前,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够完成;万一,这些里有叛徒,不愿意齐心协力怎么办?
有人要往前,他偏往后,抵消了行动;或者是,主管级指挥突然有事不在指挥台上,那么下一级那么多单位失去了统筹,到底要听谁的,有人要前有人要后,有人向左有人向右,势必乱成一团。
这假如是正常的军队,多也就是分崩离析罢了。
假如是战舰,可就瞬间瘫痪在原地什么也干不了了,甚至某些命令冲突的后果,可能是直接引擎超载战舰崩溃
要知道,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一此小小的耽搁改变了整个战局的走向都是有可能的。
而偏偏这个世界还不允许太多的自检程序,太多的程序判断,主要得人手工操作那么这些系统内的冲突,就需要从制度与技术两个层面一一厘清了。
上下不同的权限服从于上位者;
同阶之间的矛盾操作,服从于功勋高者;
进入任何区域,进行一切操作,都必须有合法授权;
下级面对上级时,倘若上级有意,可以瞬间剥夺下级的一切授权;
团队决议采用投票模式,少数服从多数,一票否决制,主管两票制,各种各样的模式都有;
此外,像是两个军团合并,指挥权如何归拢,双方各级之间的沟通如何实现,兵力如何调配,究竟要听谁的一切也都可以遵循着固定的规章制度在最短时间内达成一致。
然而机会,也正在这两军合并系统整合之际。
原来的三十三军团高层人数较少,能够形成决议的只有三人,而这边的星驻星军团虽然战力不如主力军团,虚衔却多,中将决议团多达五人。
所以一旦汇合,权限的重新分配就是由八人共商。当然了,那只是理论上
这边的最高长官和另外一人正在后方的指挥室中指挥作战,看起来距离很近,但是这边却有发射场啊,能够制造引力效应的发射场,主需要充能一段时间,就可以制造出一道引力罅隙,分割星球的引力罅隙,将二人隔离在外。
虽然理论上,权限决议是由最高层的几人共同协商的,但是对于范围也是有限定的。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总不能决议者的会议在这般,而有人隔着遥遥星空,在星系的另外一端,甚至都已经身处敌营了,还能够正常发出指令吧?用半月板想也知道,这样的指令可能有问题。
所以,高层决议有距离限制;而引力场,恰恰可以干扰距离限制,造成某些人不在范围内的假象。
一旦决议通过,有效命令形成并传达,那么就算引力恢复被隔离的人重新进组也没关系了,因为这段时间里,足以让这边形成暂时剥离他们指挥权的决议了,主要达成区域的暂时的大多数就行了,一切都是合理合法的。
最重要是安全啊,完全不需要针对中将级采取什么行动,冒着随时可能暴露,被反打一波的风险。
战斗进行到现在,暗杀行刺之类的手段屡见不鲜,只要智商超过七十的,都晓得小心戒备提高警惕了,何况是军中将领。
不仅是指挥级,就连下边的人对这种的情况也敏感的很,除非是像计划的这样,在整个战略层级形成有效命令,否则真的很难带领两个军团的人一起投敌叛变。
不正常的指令一出口极可能就被察觉异常了,下边的人无法反抗命令,向别人传达消息还不会吗?只要消息扩散出去,其他主官很快就能做出反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别看帝国一路败北如山崩,那一次又一次的叛逃事件,都是如此实现的。背叛,也是个技术活儿。
假如,只是3大于2,把海角驻军拿下了,就算叛逃有功,自己多还是个中将吧?现在,连远程来袭的三十三军团也一并卷包会了,自己肩上的将星,怎么也该多上一颗了吧?
徐嘉雨悠然自得的想着,然后忽然身体燥热不堪,世界一片雪白,什么都看不见的雪白(未完待续。)
.




超凡者游戏 第914章 H星攻略
.
ds_d_x();
ds_d2_x();
正满怀期待,一心畅想着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一众军方高官,忽然有一种被聚光灯打中的感觉。
而且,这聚光灯明显比舞台上的或者是记者采访更强,更亮!甚至要胜过一百倍一千倍!
哦,说起来被记者采访,就在相隔几十米的平台下方,确实有那么一群记者,好不容易得到了采访的机会,正簇拥在哪里,翘首以待远方舰队的到来,希望得到一些关于这场战争的猛料,然后他们就看到一道天光从大气层之外打下,直直照落,照在了滨海平台一众高官们的身上。
那光来的是那么的突兀,那么的炽烈,照亮了整个视野。
“这是这是什么情况?”记者们忍不住交头接耳,然后本能的按动了手中的照相机,“嚓嚓嚓”拍下了眼前的场景。
然后他们就觉得一股热浪袭来,难以想象,不可思议的热浪,烧焦了他们的毛发,衣服甚至是器械,空中分明飘荡着烤肉的香气。
这是记者们瞠目结舌。
记者们不清楚,军中各方人士自然门清,这是卫星反射器啊!安装在卫一之上的半球打击武器。
只是,这玩意明明是被自己人控制着,正在远方为他们发动的总攻攻城略地,为什么?为什么会?同样瞠目结舌。
“”眼前一片煞白,虽然穿着战服,也无法阻挡那无处不在无与伦比的辐射攻击。徐嘉雨徒劳无功的伸出手来,就仿佛被熊熊大火包裹了的受害者试图求救一样。
然而,被火烧往往都会被高温瞬间灼烧了神经、肌肉导致痉挛,动作没法控制,话到喉咙说不出来,何况这比火高十倍甚至百倍的能量射线。
不过眨眼之间,一切的惊讶,一切的疑惑,一切的痛苦与闪耀,都烟消散了,再也没有意义了。
不管是对大叫着“敌袭!敌袭!”的近处守卫,还是对被守卫隔离在外的穿着寻常的衣服难耐高温的记者们,因为在强光汇聚的地方,一切都消失不见了。
哦,还留下了一道环形的烧灼痕迹,只是滨海平台所用材料太过高端,只是表层融化,渐渐凝结之后呈现出一种玻璃的质感。
至于本应该能够耐受高温的战服,在这行星主炮级的打击面前,别说战服了,就是机甲也扛不住啊!
所以,帝国历3891年28时167分
本应该空海陆天四军联合推进的星攻略计划,由于右卫门叛军启用间谍,修正了卫一反射器的投射坐标,星驻星部队三名中将级指挥,以及多达十数名少将级指挥在两大军团汇合之际,遭到了“卑鄙无耻”的刺杀。
幸亏驻星部队总指挥与三十三军团司令部的将领们都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之辈,虽然行刺带来的一定的麻烦,但是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两个军团还是顺利会师并且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军团合并工作,共同展开了星攻略计划。
而且,军中将领的被刺令得军中士气高涨,热血沸腾。
在两大军团的联手压制下,同时实力又严重受损的右卫门入侵者节节败退,最终或者被成建制俘虏,或者被驱出了星球。
由于星的陷落,位于太空中的右卫门入侵舰队也结结实实落入了两面夹击的境地。为了不被两向包夹乘胜追击,右卫门军不得不向后撤退,退到了星之外的气态巨星区域。
同时右卫门星区打算乘虚而入一举拿下海角星系的计划也十有**要搁浅了。
帝国虽然一再的被动挨打,似乎已经行将就木了,终究曾经家大业大过,其精华全在王座星区。
只要帝国内部算是稳定,没有人主动出卖,想要从外部强行攻打,不管是哪方势力都得付出相当的代价。
就比如现在,一旦右卫门军的攻势受挫,海角星系就能得到来自帝国的源源不断的战舰、士兵、军官、物资各种各样的补给,慢慢的拉大双方之间的差距,累积战场上的优势,直至最终量变累积到质变。
倘若还是像原来一样,整个世界都在帝国手中,这种超远距离的补给可能会有很多压力,但是现在,海角星系就在王都近郊,从北京城发运东西到燕郊到大兴,那不是分分钟的事吗?
假如右卫门军不做出别的努力,或者接下来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海角星区防御战甚至可以宣告结束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小胜。
虽然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小胜,不过不管是其对整个局势的影响力,还是接踵而至的帝国各种报刊、杂质、网络媒体的报道上,这都不像一个小胜。
没办法,实在是这些日子帝国太缺乏一场胜利了,尤其是这种酣畅淋漓的一面倒的胜利。往往赢是赢的艰辛无比,虽胜尤败,输却输的痛痛快快,一泻千里。
为了帝国的颜面,为了前线的士气,为了维持民心民意,哪怕是小胜,宣传部门也硬给塑造成了大胜,于是最初战场上的僵持对峙,各路传送过去的血染星空,开战之前高官们的以身殉国边边角角的事迹也都被渲染成了如同小说般曲折跌宕的剧情。
不过这些说起来都是后话了。
却说就在徐嘉雨一帮人被反射器干掉之后,卫一。反射器控制大厅里。
这里有传感器,能够非常清晰的追踪到反射器的攻击之处,投射在屏幕上,之前小伙伴们就是通过这里观看的实况直播。
很自然的,天光刷落,驻星部队自己的大本营,滨海平台上一众高官被瞬间焚化灰飞烟灭的场面,也一一映入了在场的操作者的眼中。
“这,这,这是怎么事?”
“射射歪了?”
“怎么会有这种事?就算是射歪了,也不可能歪的这么离谱吧,刚刚好是这个位置”
惊骇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火速开始翻找系统记录,试图搜索蛛丝马迹,也有人另辟蹊径,瞬间就将目光锁定到了一个就在片刻之前才闯入这里,然后声称自己能够解决反射器因为逐渐高热变形,聚焦能力与反射能力减弱,威力随着时间延长逐步降低这技术性难题的家伙。
被这几个人目光集火的家伙,自然就是肖凌。驱车来到基地,并着入侵小队进入操作大厅,熙熙攘攘间得到了关于放大器的某些情报,然后肖凌顺理成章的就逮到了这个机会,混的坐上了控制台。
在众人将信将疑的目光中,他将自己的应用写入控制台,然后光学方面的能力发动,调整偏振,缩减反射折射轻轻松松将光圈越来越大,威力越来越散的反射器重新调校到了最佳状态。
然后,就在大家精神一震,对他放松了警惕的时候,他迅速带入了通过柳依依查找到的目标位置坐标,利用能力将聚焦处稍稍一偏。
操作团队多达三十人,他一个人的误差就算再大,也只管三十分之一的作用。但是,他的应用效果太强大了,而且卫一和星球的距离也真的太远了,足足四十多万公里!
这边只需要偏转一度就是足足七千多公里了,足够从星的这头偏转到另外一头了,所以哪怕只有三十分之一,对于肖凌来说也足够用了。
轻轻松松重新锁定了位置,然后突施奇袭就搞定了!
最大的隐患瞬间清除,当然了,他和小伙伴们的麻烦这才刚刚开始。
“该死!你这家伙,是右卫门叛军的卧底?”
“你,你都干了什么?”
控制台上一干操纵者暴乱起来,咬牙切齿。
监控画面上以及系统通报中,很快显现出来他们到底干了什么,三名中将,十几名少将,还有林林总总的其他一些要员就在他们刚才那一炮下灰飞烟灭了。
司徒大生、陈凯旋还有其他一些人都拿惊讶的目光看着肖凌小伙伴们。
相比控制台上的那些人,肖凌和他们相处也有几天了,尤为关键的是,能够这么轻松的夺下这个基地,控制发射器,为星的反攻拉开序幕,肖凌他们几个是有功的!
若不是他们能把装甲列车开的那么溜,几乎诱空甚至剿灭了这个基地的机动部队,潜伏机甲的入侵绝不会这么轻松的,几乎不伤一人,基地更是没有受到什么破坏。
他们纷纷掏出枪来,本能的瞄准了肖凌小伙伴们,心中却是无法相信为什么?能给个理由吗?
1...392393394395396...4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