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扬天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何昊远
接着是复社万人结党,控制舆论,打击异己,控制科举,左右朝政,无所不用其极。
再到袁崇焕,喊出五年平辽,耗尽了大明最后的精血,结果却是不提也罢。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有人说崇祯本人刚愎自用,用人失察。试问,满朝皆是结党营私的大臣,崇祯能相信谁?
他一开始就刚愎自用吗?是满朝大臣让他一次次的失望之后,任命大臣才不得不舍廷推,多出中旨提拔,这是崇祯被指为刚愎自用的很大一个原因。
回头看看崇祯的遗诏,他说“皆诸臣误朕”,可见绝不仅仅是在推卸责任。
而这道遗诏,宣示着一个泱泱大国的败亡,一场华夏文明的浩劫的开始。
**************************************
s370失联客机的新闻看多了,昨晚一整晚梦到大客机飞来飞去,遗憾的是始终没梦到那架370失联客机飞到哪里去。
为机上的乘客祝福。(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明扬天下 第233章 天下为先
*****
长沙城外,春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田间地头,到处是忙于春耕的百姓,到处是欢快的呼喊声。
忙碌之余,树阴下稍作休息的人有的还唱起了歌谣,表达心中的喜悦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什么县哪?出了个什么人
去年,秦牧赶走叛军,赈济百姓,还分田分地,大兴水利,减税减赋,使无数百姓受惠。
今年,秦牧分发粮玉米、红薯等粮种,大作宣传,给百姓描绘出一副粮粟满仓的憧憬。
秦牧在湖广百姓心中,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出于对他的信任,百姓欣然播种。
在人们喜悦的歌声中,通往长沙的官道上,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田间的百姓不禁纷纷直起腰来观望;
但见一骑狂奔而来,马上的汉子一身黄尘,嘴唇干裂,还在咬牙不断地抽打着战马,向长沙城绝尘而去。
不难看出,这是信使,打马如此之急,可见一定有大事急报,人们忍不住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前些天听说秦大人派兵上北上攻打叛军,大概是前方传来战报了吧。
人们对秦军是非常有信心的,并不觉得会有什么坏消息。
信使狂奔而长沙城门时,战马终于累得倒地不起,信使拿出加急令牌,守城的士兵一见,连忙找来马匹,让信使换乘直冲巡抚衙门而去;
街道上的百姓在信使的厉吼声中,纷纷让路,然后对着信使的背景指指,议论纷纷。
***
三司厅里,秦牧、司马安、刘伯全、邵华、李源、杨慎、刘猛、霍胜等人凝神而坐。
下边的信使李林发将整壶茶水猛灌完之后,接着说道“三月十九夜三鼓。大顺军破彰义门,京师陷落。二十日晨,李自成乘马入承天门,丞相牛金星,尚书宋企郊,喻上猷、侍郎黎志升,张嶙然等骑马随从。随后李自成下令大索帝后,限百官三日朝见;
太子投国丈周奎家,周奎闭门不纳,二王亦无法藏匿。先后被大顺军抓获,被李自成囚禁于宫中,长公主伤一臂,苏醒后李自成赐予刘宗敏。
其间宫女魏氏带头投河,宫人从者二百余人,皆跳水殉国,尸塞断流,象房的大象皆哀吼流泪。
不久之后,经大顺军搜索。方知帝后皆已大行,李自成命人以宫门将尸体抬出,盛入柳棺,露天置于东门外。未作安葬。
次日,成国公朱纯臣,内首辅助魏藻德率文武百官入宫向李自成朝拜,李自成未予朝见。大顺军将士对朱纯臣、魏藻德等人大加戏辱,戳其脊梁,脱其帽。或举足加颈,肆意羞辱,百官慑伏在地不敢动弹;
太监王德化叱骂群臣国亡君丧,尔等身为大臣,不思殡葬先帝,竟先来此,还是人吗?内侍数十人闻之皆哭。
顾君恩进劝李自成,李自成才改殓帝后,用兗冕祎翟,加苇厂遮盖棺椁。大学士陈演恬不知耻劝李自成登基,不许。下令改封太子为宋王,放锦衣卫监狱囚禁。
随后,李自成接见降臣,分三等授以官职,旧朝自四品以下如少詹事梁绍阳、杨观光等纷纷接受李自成官职,三品以上者,李自成独用故侍郎侯恂。
其余勋戚、文武诸臣,如周奎、朱纯臣、陈演、魏藻德等八百余人,皆送刘宗敏军营内,拷掠索取金银,,大抵家资万金者,则索要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
同时李自成又下令编排保甲,以五家养一兵,如有一家逃亡者,全甲同斩。十家之内有富户者,大顺军自行取籍没,其中下之家,听由各贼分掠。凡民间马骡铜器,俱责令上交到军营,满城百姓,家家倾竭”
秦牧等人默默听着,神色凝重,不发一言,泱泱三百年的大明朝,这就这覆灭了,皇帝皇后的尸体被扔在路边,无人掩埋,说不尽的悲凉。
许久之后,司马安幽幽地说道“民间有不少百姓将李自成比作汉之刘邦,诚然,刘邦也是草芥出身,初入关中之时,也有些蔑视读书人,接见郦食其的时候,竟然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食其便对刘邦你要是想诛灭暴秦,就不应该这样见一位长者。刘邦听了之后,立即站起来整理衣冠,请郦食其上坐唉!”
无怪乎司马安有此一叹,李自成入京后的做法,给刘邦提鞋也不配。
王朝兴替,是天下大势,谁也没办法。但作为新朝,所作所为尚不如旧朝,让天下如何归心?
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或许前些天还有人在传唱这样的歌谣,真是莫大的讽刺,闯王如今来了,不但要你纳粮,还要你纳命。
大家还没从悲凉的情绪中超拔出来,秦牧突然说道“立即宣布京师沦陷,帝后驾崩的消息。另,传本官命令,三军将士、州府官吏,即刻起尽数缟素,为帝后服丧,不得有误。并于巡抚衙门前设灵堂,置道场,为帝后超度祈福。”
“喏!”门外的李式应声而去。
秦牧再次沉声说道“杨慎,你立即拟一道檄文,抨击李自成轻辱先帝后遗体之事,揭示逆贼京师之暴行。”
“是,大人。”
“传本官令,所有将领不得离营,掌控好军队,莫使生乱。军事佥事官要做好抚尉工作,劝导士兵化悲痛为力量,加强训练,以应对天下变局。”
“是,大人。”
“传本官令,所有州县官员,除主官留祭大行皇帝外,其余官吏全部走访民间,安抚民心,告诉百姓,不管天下如何剧变,我军有能力、能决心保证湖广江西安定,让百姓不必惊慌,安心耕作。嗯,杨慎你再以本官的名义,以此为内容写成布告,分贴于各州各县,以安抚民心。”
“是,大人。”
“司马先生,着令总参全员做好准备,祭奠过后,立即随本官移镇武昌,守卫湖广北面门户。”
“大人放心,属下这就去办。”
随着秦牧一道道命令下达,一张张告示贴出,先是长沙城中笙歌尽罢,全城缟素,寺院一齐鸣钟报丧,巡抚衙门前迅速设置起了道场。
接着各州不县相继照办,主官在衙门设置道场,祭奠崇祯及周皇后。同知、县丞以下官吏走访民间,安抚百姓。
各地军营之中,承担宣传安抚工作的军中佥事纷纷招集将士,宣传李自成在京中的恶行,详细分析李自成的作为不得民心,势必败亡的道理。同时以秦牧的名义,号召兵将刻苦训练,以期来日荡平这些鬼鬼魅魅。
长沙城里的灵堂隆重而肃穆,附近寺院、道观的高僧、道长皆被请来,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秦牧也是全身缟素,带着司马安等人亲往祭奠。
城中万人同祭,哭声一片。
百姓的感情很纯朴,崇祯一再派饷,或许曾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崇祯毕竟是君父,是百姓心中的天,现在,天崩了。百姓心中的惶然无措可想而知。
秦牧之所以如此隆而重之,无非就是为了安抚湖广江西的军民。
要知道到直到后来的满清灭亡之时,普通小民还是那样的惶恐不安,他们不知道没了皇帝该怎么办,如果说中国人有信仰,那么皇帝无疑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信仰,当信仰崩塌之时,必须要善作安抚,否则必生乱象。
好在,湖广江西的百姓一早就有了秦牧这个新的信仰,他们相信有秦牧在,湖广和江西就能继续确保稳定。
秦牧大发檄文、布告,下令各州各县设灵堂,种种举措都是向江西、湖广的军民显示他的存在,告诉士兵和百姓,大明虽然亡了,皇帝需要死了,还有他秦牧在着这片天,大家不要慌。
**************************
s三天一张月票,凄惨啊!亲们请支持一下,有月票的投下来吧。缺少亲们的支持,缺少动力啊!
(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明扬天下 第234章 三个倒霉蛋
***
秦牧在长沙大祀崇祯帝的时候,在江苏淮安,三个仓仓惶惶南逃到淮安的倒霉孩子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淮安城内一个叫杜光绍的官员腾出了一个园子供他们暂住。
这三个倒霉蛋一个叫朱常淓,一个叫朱由崧,还有一个叫朱慈爚。此时此刻,三个倒霉蛋还不知道京师被攻破,崇祯自缢而亡的消息。
淮安现在还算安全,因为这里有两个非常不错的官员,还虔诚地效忠着大明朝,一个是漕运总督兼淮扬巡抚路振飞,一个是淮安巡按王燮。
尤其是漕运总督路振飞,他没有辱没他这个颇有气势的名字。
漕运总督路振飞以正直,勇敢著称,还曾统领过防御叛匪的地方军队,崇祯六年巡按福建时,海贼刘香勾结红夷入犯福建,他曾遣游击郑芝龙、黄斌卿等大破刘香,有这些经历,路振飞在军事上也很有经验。
从今年二月起,李自成大破山西,兵指河南,路振飞感觉形势紧急,便开始在淮安积极组织团练乡兵,犒以牛酒,两月之间组织起乡兵数万。并派出手下官员分道防河,防御大顺军南下。
在路振飞大力经营之下,淮安成了目前两淮一带最安全的地方,成从北方逃来的官僚贵族的首选避难所。
朱常淓、朱由崧、朱慈爚这三个落难叔侄也得到了路总督的热情接待,将他们一起安置在官员杜光绍家的一座别院里。
朱慈爚是崇王(就藩汝宁)朱由樻的儿子,崇王朱由樻在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大顺军攻破汝宁时被俘杀。朱慈爚还有个大哥叫朱慈辉,在泌阳也被李自成杀了。
这样崇王的大帽就应该落朱兹爚头上了,但这两年世道太乱,他一直在逃命,而崇祯也自身难保,哪时有时间册封他。
这里重介绍一下朱常淓和朱由崧叔侄俩。包括他俩的祖宗三代,都有必要梳理一下,因为这关系到接下来南京的皇位之争,而引发皇位之争的种种缘由与他们的祖父辈密切相关。
朱由崧是现任福王,他的爷爷是万历皇帝朱翊钧。
万历皇帝是一个时常能给人们带来意外的人,他母后和张居正为他娶了皇后、选了九嫔“以备侍御”,他却独辟蹊径,另探幽情
有一天,万历皇帝去慈宁宫探望他的母后,很偶然地遇到了一位姓王的宫女。据说这位宫女的小手很润滑,万历皇帝摸了一下子便荷尔蒙分泌加速,于是就地推倒
这位宫女虽然也姓王,但和生育力差的王皇后刚好相反,竟然一发命中,她怀孕了。
然而万历皇帝后来很后悔这件偷腥事件,一直想掩盖这件事,但事情最终没有瞒住一心想抱孙子的慈圣皇太后。在太后的敦促下,万历十年的六月。这位怀有万历皇帝骨肉的宫女被册封为恭妃。
册封之后两个月,恭妃王氏果然诞育了一个男婴,这便是万历皇帝的皇长子——朱常洛。
万历皇帝对恭妃的态度并没有因为皇长子的出生而改变,相反他非常讨厌这位皇长子。因为朱常洛是他人生污的最有力的“人证”。
后来万历皇帝深深爱上了一个姓郑的女子(张居正和皇太后选的九嫔之一),她就是后来的郑贵妃,郑贵妃没有让万厉皇帝失望,先产下一女。是为静乐公主,再生下皇三子朱常洵。
正所谓爱屋及乌,因为万历深深迷恋着郑贵妃。对这一子一儿,也是爱到了骨子里。
后来大臣们拟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储君。
万历却有意立三子朱常洵。
因此引发了“争国本”一案。皇帝与大臣因此整整僵持了十五年。最后争国本被著名的“梃击案”推上了**,
梃击案中皇长子朱常洛在皇宫里遭遇袭击,但毫发无伤。这极有可能是一招苦肉计,却成功地迫使万历皇帝作出了让步,最终福王朱常洵只能带着无数的财宝以及儿子朱由崧到洛阳就藩,这一年朱由崧小朋友刚满八岁。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朱由崧他们是到洛阳了,但他那位奶奶还在京城的皇宫里,在万历皇帝驾崩后,接连两场皇位之争中,他那位奶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牵出了大明的另外两大奇案红丸案,移宫案。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在晚明三大疑案里的前两个疑案中,甲方的主力是朱由松的奶奶郑贵妃,乙方的主力则是以东林党为首的大臣。
梃击案的结果是将皇长子朱常洛推上了皇太子之位,福王朱常洵无奈地前往洛阳就藩。
红丸案是刚登基一个月的朱常洛病重,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红丸。朱常洛服后死去。东林党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甚众,郑贵妃被迫幽居于紫禁城一座寂寞的冷宫里。
可以说,这三大疑案为南明的灭亡埋下了主要的因子。
这三大奇案本来与朱由崧同学无关,但李自成来了,先攻下洛阳,把他老子朱常洵的肉和鹿肉同煮了一锅,取名“福禄宴”。
朱由崧躲在洛阳安国寺逃过了一劫,李自成大军退走了后,逃出了洛阳城的朱由崧一路颠沛流离,先是逃到了怀庆。
流亡的生活使他对山川地理有了深切的体验,也对当时的局势能够作出较为理性的判断。
朱由崧在怀庆的时候曾经给崇祯皇帝上了一首奏疏,建议他这位堂兄要注重黄河的防御,防止流寇威胁京师的东边屏障。
能够给朝廷上这样的奏疏,可见朱由崧不是个简单的白痴废物。
崇祯十六年五月,朱由崧被正式册封为福王,但因洛阳还被叛军占着,他只得在怀庆呆着。
崇祯十七年,也就是今年一月,刘芳亮率领的大顺军偏师沿黄河东进,直逼怀庆,朱由崧只得继续流亡,一路跑到了卫辉,在这里他找到了一个亲人,他的堂叔潞王朱常淓。
这位潞王朱常淓是万历皇帝的侄子,他的父亲叫朱翊鏐,是万历皇帝唯一的同母弟弟,四岁册封为潞王,万历十七年就藩河南卫辉府。一世潞王过世后由儿子朱常淓接班。
两人一个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一个是亲侄子。很亲,可惜潞王也没能给可怜的朱由崧同学提供避难所,因为刘芳亮这丫的一路追到卫辉来了。
没办法,叔倒俩只好卷铺盖一起南逃。
这个时候,李自成横扫山西,刘芳亮的偏师则扫荡河南,向京师合围,叔侄俩逃亡的路上先后遇上开封的周王,汝宁的崇王世子朱慈爚。
叹几个迁嫡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宫繁华,他乡沦落。
得快,听说连徐州都被叛军占领了。
这风雨飘摇的时候,朱家的几位子孙抱团取温似的,一起乘船南逃,几人又惊又急,在南逃的船上,周王不堪惊急劳累,竟撒手西去了,尸体到现在还没下葬呢。
剩下朱由崧和堂叔堂侄逃到淮安,好在路振飞路总督是个好样的,让他们在杜光绍家吃上了一口热饭,三人都逃命很久了,又累又怕,本打算先在淮安多歇几天再说;
结果三月二十八日,突然传来了京师城破,皇帝缢死的消息,虽然这些消息都是道听途说,人亦,谁也不敢确实这些消息是真是假,反正城里谣言满天飞就是了。
对于三个飘零的龙子凤孙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谁都知道,历来王朝被武力推翻,下场最惨的就是原来的龙子凤孙;
再高的官儿都可以投降,唯独他们这些皇族嫡亲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被抓住了不是立即斩首,就是被囚禁到死。
三个龙子凤孙在淮安接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竟然是放声大哭,哭得比各自的老爹死的时候还伤心,因为死了爹,没了封地,还有北京皇帝管饭,这下连北京的皇帝也死了,谁来管饭?
三人哭得撕心裂肺,泪雨滂沱,流不尽的家国泪,道不尽的饭碗愁,掬尽东海,难洗此时忧。
哭过之后,三人才想起,皇帝没了,可以再立,北京没了,还有南京,大明与历朝历代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在留都南京一直保留着一套完整的领导班子,六部九卿一应俱全,连司礼秉笔太监都一应具全,只要拥立一个皇帝,按常理,整个帝国的机构就可以恢复正常运转了。
问题就出在这个皇帝上,谁来当皇帝?京师被攻破,崇祯一家估计是在劫难逃了。
朱常淓和朱慈爚的目光一下子集在朱由崧身上,无他,排除了崇祯的几个儿子后,按血统亲近,福王,桂王,惠王便成为首选。
桂王和惠王远在南疆,在这国破家亡的紧急时刻,不大可能等得地处偏远的桂王、惠王赶来再立新君。
朱由崧这个福王如今刚好逃亡到南京淮安,与远在广西的朱由榔相比,淮安离南京近十倍。
一时之间,土头灰脸的朱由崧竟成了新皇的首选,但事情没这么简单
*******************(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明扬天下 第235章 暗箱操作
***
崇祯十七年三月末,南京城内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纷纷传说京师已被李自成攻陷。
由于徐州以北已经被大顺军占领,南京与京师的通信渠道已经被阻断,官方尚未能证实这些消息的真实性,但城内已是人心惶惶,气氛空前紧张,满城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态。
南京的高层下了戒严令,全城军民的的神经更是进一步绷紧,几欲断裂。
四月初一,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召集南京六部官员发布讨贼勤王檄文,同时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誓师大会,随后率军渡江。
有意思的是,场面搞得这到大,誓师大会也开过了,史可法的勤王大军却在江北的浦口停了下来,按官方的说法是士兵尚需要操练。
好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先把士兵操练好再北上勤王,以免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么做是对的。
问题是你操练士兵就操练士兵吧,提前搞那么盛大的誓师大会干嘛?没听说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吗?
誓师大会开过了,你再操练士兵半年,等半年后再北上时,估计士兵都不记得是去干嘛了。
正当史可法在浦口日夜操练他的勤王兵马的时候,江西、湖广数日之间仿佛下了漫天大雪,白茫茫一片。三军缟素,所有州县设灵堂祭祀大行皇帝。
按旧制,皇帝驾崩而新君未立这段时间,统称驾崩的皇帝为大行皇帝。
这个消息传到南京,顿时引起一片哗然,按路程计,南京比江西湖广两地离京师要近,南京都还没接到确切的消息,江西、湖广却开始设灵堂祭奠大行皇帝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幕有些诡异,如果从九霄外俯视大明万里河山,包换京师在内,也没人为皇帝服丧,高官们忙着投奔大顺新朝,百姓们忙着给新朝纳钱纳粮,都忙,谁顾得上崇祯的死活?其他地方也还是浑浑噩噩,不知所以然,只有江西湖广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在华夏大地上独树一帜,显得那么特别。
随着江西、湖广变得一片雪白,紧接着传来了由杨慎代笔,以秦牧名义发布的讨贼檄文安危争于呼吸,社稷急在燃眉。三百年养士尊贤,岂无疾风劲草之报?诸君子后家先国,宁忘板荡忠臣之思?想率土所同仇,有敷天下之左袒,兴师讨贼。问罪之兵有名,举义勤王,理直而战必胜
这篇讨贼檄文大义凛然,充分把秦大巡抚一颗忠君爱国的炽热之心体现了出来。呜呼,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谁不为秦大巡抚的气节所赞叹?
而这篇檄文与史可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史可法的讨贼檄文是为了鼓舞士气北上勤王。
秦牧的讨贼文先是言明了李自成攻破京师。逼死皇帝,并将皇帝皇后的尸体扔在路边不管,忙着去勒索官民财物这些丧尽天良恶行一一列举。最后才号召大明军民万众一心,为大行皇帝报仇雪恨。
秦牧这份敢为天下先的讨贼檄文,刹时间在大江南北引发了一场十级大地震,天崩了。
与此同时,两个从北京逃出来的太监来到南京,证实了秦牧讨贼檄文上所说的都是事实,这使得南京城内更是愁惨淡,如临末日。
大明自永乐之后,一直采用两京制,南京与京师一样,依然保留有六部九卿这一套领导班子,很多人以为,南京这套领导班子只是用来安置闲散退休或被排斥的官员,其实这是个极大的误解。
诚然,南京因为没有皇帝,在决策国家大政时,南京六部官员话语权远不及京师六部官员大,但也绝对不是纯粹作为安置闲散官员的机构;
猜你喜欢